【双汇发展属于外企吗?】
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是罗特克斯,特意查了下。罗特克斯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性质是外国企业。
而罗特克斯的股东是高盛和鼎晖,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有限公司持有其49%股权。
是不是可以认为双汇发展是之家外企,既然双汇发展被外企收购了,为啥不从A股退市,去港股或者美股上市呢?
这几天双汇父子反目的消息传遍网络,今天特意去查了一下,结果还是让我比较吃惊的。今天不说双汇物流或者万洲国际等,就单单说一下A股上市的双汇发展,看了一下它的基本面,发现一家名为“罗特克斯”的公司,无论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还是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都是持有最多的,两大块加起来达到了惊人的28.98亿股,而双汇发展的总股本只有34.65亿股,占比高达83.6%,看到这里我对这个叫“罗特克斯”的公司有点好奇了,所以也查了一下。“罗特克斯”是一家专门为参与双汇集团股权转让项目的公司,注册地是在香港,而高盛策略投资(亚洲)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公司持有49%的股权。高盛策略投资是高盛集团旗下拥有100%股权的子公司,而鼎晖Shine虽然是中国企业,但是注册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也就是说现在双汇发展其实最大的股东是高盛,所以关于万隆长子万洪建举报自己父亲向美国输送利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大家觉得呢?
双汇董事长被长子举报,与小36岁秘书姘居20年,35亿美元流向美国
举报自己的亲爹私生活混乱、违法乱纪,这无疑等于在人群里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万洪建这来势汹汹的架势不禁让人深思。这庞大的商业帝国背后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火腿肠大亨的诞生
1984年万隆接手了双汇,彼时的双汇还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型肉联厂。在董事长万隆的带领下,双汇从资不抵债,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
在肉制品、生鲜品和生鲜养殖三个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分别拥有全球第一的猪肉食品企业,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十几个国家。
家大业大的双汇自然成为中国市场上市场覆盖率最高的产品。几乎每个人都是吃着双汇的产品长大的,也见证了双汇与其他行业竞品的纷争。
早在2002年,为了企业发展考虑,双汇集团就已经意识到整体上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由于双汇在肉制品加工行业占据领先地位,所以监管机构必然更加谨慎,上市计划不得不被搁置。
时间过过渡到2006,双汇又动了整体上市的念头,而这一次它另辟蹊径,将重心移到了境外。所以就有了当时轰动商界的新闻,双汇集团以20.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罗特克斯公司。这个专门为了双汇上市而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自此双汇集团成为中外合资公司。
而在2013年,双汇又以7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排名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
随着双汇的版图扩大,我们不难看出万隆,在商业运作上的头脑和实力。而万隆还曾被当选为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被国务院赋予“全国劳动模范”,被中国肉类协会授予“中国肉类行业十大功勋企业家”的称号。
他的优秀有目共睹,这样一个知名的商业巨擘,他的儿子为何会和他反目成仇呢?
二、“废太子”的精准打击
俗话说子承父业,万洪建从小就跟着万隆一起打拼。就当大家都以为万洪建这个“太子爷”已经坐稳的时候,万洲国际(双汇国际的现用名)发布了一条罢免公告。
公告称,由于万洪建近期对公司的财务作出不当的攻击行为,使公司认为他无法履行其作为董事的才能、审慎及勤勉行事的职责,免去其董事职务,即时生效。
随后万洪建在朋友圈发文透露当天细节,因个人建议与万隆意见相左,他以拳头砸向靠墙的房门,用头撞击玻璃墙柜,宣泄心中愤懑。随后,万洪建被保镖等人摁倒在地,之后便有了"太子被废"的一则公告。
万洪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当时的情绪是极其不稳定的,虽然这种不稳定跟他面对的是自己的至亲不无关系,但是在工作场合发生这种冲突,不免让人心中有所顾虑。
紧接着万洪建就写了一片《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爆父亲的黑料,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而文中的三个爆料,如果任何一条被确定是真的,都是在万隆的命门猛击。
第一,万隆有悖伦理道德,与小自己36岁的秘书常年同居,并育有一女。
第二,万隆中饱私囊,多次通过各种名头名由给自己和秘书赚钱。
第三,万隆有一个美国心,有舍中趋美之意,甚至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累计约35亿美元都流向了美国。
照这份指控来看,于家庭、于企业、于国家,万隆都没有承担起其应有的责任。这些都是真的吗?
三、官方回应与后续发展
事发后两个月,万洲国际就对万洪建的几项指控进行了官方的回应。罗列了种种证据,证明万洪建的指控并不属实。但是正如万洪建所说,如果万隆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财务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那么这份回应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
仅就我们能看到的,今年的3.15双汇被曝光出车间管理混乱,员工管理和卫生清洁严重不达标,显然是忘了11年前的3.15“瘦肉精”事件。
而买到变质火腿肠,吃出异物的投诉更是层出不穷,令人不得不怀疑,万洪建的指控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个曾经标榜“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老牌企业,正经历着某种由内而外的变化。
结语
一个企业从小做大实属不易,但守住本心更难。历史早就告诫过我们。若一地之主只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舍弃了他人的利益的话,那迎接他的不是自身的腐朽,就是被别的势力所灭亡。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商业大咖,来自河南漯河,51岁身价168亿?他是一位从基层步入决策层的“创二代”;其父亲系漯河首富、被誉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万隆,此外,还有“杀猪大王”“世界第一屠夫”……等诸多标签加身,如今已经81岁了,却仍然掌舵着双汇发展、万洲国际两家上市的巨头企业。
————他就是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万洲国际副主席万洪建,上世纪90年代,万洪建开始在双汇从基层工人做起,后担任过双汇集团外贸处副处长,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及万洲国际贸易部总监等。
——————梳理万洪建52年的大概经历:21岁河南广电大学毕业后踏入一线,从基层员工做起;23岁成为双汇集团销售部北京办事处销售主任;24岁担任双汇集团外贸处副处长;43岁担任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47岁起担任港交所H股上市公司万洲国际副总裁;48岁起担任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副主席;51岁以168.4亿元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76位。
————————公开资料显示,万洪建,1969年出生,河南漯河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商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大专学历,万隆老先生长子,现任万洲国际有限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副总裁。 2013年5月,双汇国际宣布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全部股份,成为中美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例。此后,双汇国际更名为万洲国际,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2020年5月12日,万隆/万洪建以168.4亿元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76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这家全球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将由谁出任接班人不断引发市场猜想。万隆有两子——万洪建、万宏伟。万洲国际和双汇发展公告显示,两人均在双汇有过多年历练。无论谁将从万隆手中接过这家市值有望过千亿的企业,所面临的考验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续写父辈昔日所打造的辉煌。而这将是一份沉甸甸的试卷。
#双汇发展被问询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双汇发展收半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报告期内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10月8日,深交所向双汇发展发半年报问询函称,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采购金额为281.31亿元,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占国内外采购总金额的30.13%。报告期内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发生额为69.91亿元,其中,向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及副产品等60.63亿元。
罗特克斯下属的史密斯菲尔德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商及生猪生产商之一。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国内外采购模式、国内外采购价格、国内外其他同类商品价格水平,说明你公司报告期内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每经,希隆)
“卧底”中国的伪国货,你知道几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举世瞩目,中国也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目前颇具规模的创新国,“中国制造”也已经走向全球。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国产品走出去的时候,外国也有好多品牌走进了国人消费视野,其中就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是中国货,起着一个中国名,实际上他们就是一个洋品牌,伪装得特别好,在中国市场大受消费者的欢迎。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1,中华牙膏
这个恐怕大家比较熟悉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中国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实际上,它早期确实是中国国产品牌,但是在1994年的时候,被联合利华公司以1800万美元的资金入股,取得了控股权,如今成了一个洋品牌,非常令人惋惜。其中很多日化品和中华牙膏的境遇差不多,比如清扬、飘柔、潘婷、海飞丝、奥妙等等,这些都是洋品牌了,不是宝洁就是联合利华。大家购买的时候可以仔细看看。
2,哈尔滨啤酒
看着这个名字,好像是一个中国东北的啤酒厂,其实它就是一个洋品牌,只是取了一个国产名字而已。早期是俄国商人1990年开办的中国第一家啤酒厂,04年被美国一家公司收购了,现在是纯正的外资啤酒厂,青岛啤酒也差不多,也有外资在里面参与。
3,金龙鱼食用油
金龙鱼这个品牌是非常响亮的,是一家新加坡跨国公司的产品,1991年,金龙鱼进入中国市场,经过28年的发展,已经垄断了中国40%的市场份额,不可谓说不大。
4,苏泊尔
一想到苏泊尔也以为是中国品牌,最开始确实是一家中国品牌,这点和中华牙膏比较相似,但是在2007年被法国SEB集团收购了,截止到2016年这个集团控制了苏泊尔81.03%的股份,实际上就成了一家法国公司。
5,银鹭
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平常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就喜欢把这个作为一个普通礼品送人情,大家还以为是国货。实际上,也被雀巢公司给收购了。2011年雀巢花了15亿拿下了60%的股权,直到2018年七月,收购了所有的股份,现在,银鹭食品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雀巢旗下一个子品牌了。
6,大宝
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央视的一句广告词“大宝天天见”。1999年,在北京成立的大宝公司当年非常的火爆,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2008年7月,大宝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也成了一家外资公司,非常的遗憾。
7,徐福记
都2021年了,还有人傻傻地认为徐福记是国货之光吗?其实,早在2011年12月徐福记就被瑞士雀巢公司收购了。
8,双汇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晖中国成长基金‖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控股。
9,和路雪
何路雪为英国著名冰激凌企业,总部设在英国,在全球拥有多家分公司,是联合利华旗下企业,其中中国生产的冰激凌品牌是和路雪。
现如今,大家都非常力挺国货,国货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可惜的是,曾经的许多国货都沦为了洋品牌或者伪装成国货,让消费者甘愿买单。希望国货会越来越好,绝地反击,走向世界。你还知道哪些伪国货呢?欢迎留言。
续儿子举报亲爹事件后,双汇发展收到深交所关于下半年报的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大规模从国外采购冻猪肉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以及从国外高价进口冻猪肉是否向关联方利益输送。
此前,万隆长子万洪建曾发表题为《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的文章,文中直指万隆不顾反对,以香港万洲国际为据点,高价进口冻猪肉10万吨,给双汇发展造成高达8亿元以上的损失。同时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复杂的架构,将国内双汇的钱不露痕迹转出境外。
不久后,双汇发展在召开的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万隆对此亲自做出澄清。针对转移双汇资产到国外的指控,公司表示,除一般经营业务及投资需要,并无将资金从双汇发展转移至境外。针对万洪建指控的高价美国进口冻猪肉导致巨额亏损,公司表示交易价格为市场价格。
双汇发展半年报披露显示,公司总采购金额为281.31亿元,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占采购总金额的30.13%。此外,双汇发展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发生额为69.91亿元,其中,向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及副产品等各类肉制品金额为60.63亿元。
深交所向双汇发展发出的问询函,要求说明结合公司国内外采购模式、国内外采购价格、国内外其他同类商品价格水平,说明公司报告期内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公司选择通过罗特克斯或其他关联方采购而非直接向关联方史密斯菲尔德采购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报告期内是否涉及关联采购价格的调整、调整原因以及履行的内部决策程序;并结合关联采购价格调整对净利润的影响,说明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 。
【#双汇发展收半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报告期内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10月8日,深交所向双汇发展发半年报问询函称,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采购金额为281.31亿元,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占国内外采购总金额的30.13%。报告期内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发生额为69.91亿元,其中,向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及副产品等60.63亿元。
罗特克斯下属的史密斯菲尔德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商及生猪生产商之一。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国内外采购模式、国内外采购价格、国内外其他同类商品价格水平,说明你公司报告期内从国外采购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每日经济新闻,希隆)
#杀猪盘#
《杀猪盘的天花板》
旧词新读——杀猪盘。
2019年12月16日,“杀猪盘”一词,入选“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一、
杀猪盘,是从业者们准备好人设、套路等“猪饲料”,将市场平台喻为“猪圈”,在其中寻找被他们物色到的“肥猪”,然后用演戏手法,“养套杀”,最终吃肉喝血而遁。
其实,民间这种电信诈骗的“杀猪盘”套路,小巫见大巫了,若和资本市场里的金融大鳄来比,其大鳄无形的“养套杀”手段,可谓收割中小投资者于无形,由此把“杀猪盘”引用到金融“猪圈”来看,其“猪饲料”就是类似于股市中的“利好、诱多”,埋伏好的庄家就是“杀手”,“养猪”过程大致就是“主家炒价格、媒体炒舆论”的过程,这个养猪周期越长其杀掉的猪越肥,类似于放长线杀肥猪,反之,图“短平快”的就是卖猪仔,类似于短线了。
二、
要说这个世界上杀猪盘的顶级组织,那非高盛莫属了。高盛的影子,不仅仅在当前热火的某想事件里存在,其屠夫之王的某洲国际里,也曾有高盛的影子。
高盛,自2004年入股某润、2006年入股某汇、2008年收购四川、湖南大量猪场以来的17年间,控制了中国猪肉市场约22%的供给(数据来源是高盛公开的资料),资本“养、套、杀”的手段,和现实社会里的“杀猪盘”一样有“大大的套路”。虽然高盛从来没有声称其操控过中国的猪肉价格,但自2007年猪肉涨价超过10元以后,十四年间猪肉很少跌落过10元以下。
2007年,罗特克斯要约收购某汇。高盛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份,这家公司就是为了该收购案而专门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这14年来,我国的猪肉价格就像房价一样涨多跌少,但依靠生猪养殖的老百姓却并没有多少家因此发财的,反而养猪如炒股一样更容易赔钱。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吃的猪肉越来越贵。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因为生猪少,所以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但真的是这样么?
三、
2013年,某汇为了扩大产能,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美国猪肉大量进入我国,但猪肉价格仍旧没有下降。且从某汇的公开资料中,还能查到2020年,高价进口美国猪肉的情况。高盛涉足中国猪肉市场的16年间,猪肉只涨难跌,其背后的各资本财团赚的是盆满钵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农村中小养殖户大多数养猪是亏损的,并没有多少人享受到这波长线养猪红利。
2019非洲猪瘟时,猪肉一度涨价到与牛羊肉同价。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曾有新闻报道有农村的养殖户报警称,竟有团伙用无人机向其猪场投撒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的严重爆发,是不是一种资本预谋?)。
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商所挂牌上市,这是国家为弱化养殖户风险,调控猪肉价格而做的一项措施。此后,猪肉价格开始降温,年中更是破天荒地降到了10元以下。今年国家的猪肉调控,储备肉的大量市场投放,把因为非洲猪瘟造成的涨价影响在今年得到了遏制。(但,今年的猪肉价格大跌,暴涨暴跌间,我国本土猪企、养殖户农民也亏损严重。)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盛自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其在我国猪肉市场的影响力来看,在大商所生猪期货挂牌以前,其确实有操控我国猪肉市场价格的能力。
高盛从未称自己操控过我国猪肉市场价格,因为承认操控的人肯定是傻子。我国消费者吃了14年的高价猪肉,杀猪盘中所赚的巨额利益,也只是在今年养出了“某汇家丑”的一个大瓜而已。
所以,从“杀猪盘”三个字来看,高盛的“养套杀”手段,应该是这个领域的天花板了!
#股票#
#外资# #品牌# #双汇# #高盛# 《双汇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作者 弘远
首先双汇是一家股份制公司,是上市企业,公司的性质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呢?大家肯定很多人不知道,刚开始双汇是一家国企,后来改制私企,后来又改制,引入机构和资本,现如今双汇最大的控股股东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控股达到70.33%(见图)
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有限公司持有其49%股权。万隆在双汇的股权很低,只有持股194490股,占总股本的0.0088%,所以双汇是一家外资公司,也是一个外资品牌,其从国外大量进口冷冻猪肉不难理解,是为资本和外企服务的!
【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别傻了,你以为的这些传统国货品牌早就被国外控股了?】
其实对于我们国民来讲,肯定是希望自己家的国货走出国外,而不是被一步步收购。但是现实是名字没换,销售依然旺盛的很多传统国产品牌,已经不是国货了。更多地是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和民营企业的续命问题。
到底有哪些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的国货品牌竟然是外国牌子呢?下面跟着@青蓝紫和酱醋茶 一起来看一看。
苏泊尔是属于法国(SEB)赛博集团。2007 经中国政府批准,SEB集团收购苏泊尔公司52.74%股份,成为苏泊尔控股股东。
金龙鱼属于新加坡丰益国际。金龙鱼这个品牌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但是这个品牌从来都是新加坡品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中华牙膏、夏士莲都是联合利华。中华牙膏诞生于1954年,是共和国第一批自主生产的牙膏企业之一。1994年1月,上海牙膏厂和联合利华合资,成立了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联合利华持1800万美元入股,取得了控股权和中华牙膏的品牌经营权。
生产大宝sod蜜的大宝化妆品公司已经由由美国的强生公司控股了,属于美国品牌。
上好佳是菲律宾品牌。红牛饮料是泰国品牌。
娃哈哈纯净水,早已经被法国的达能集团控股了51%,也是妥妥的中法混血儿。
太太乐、豪吉、银鹭、徐福记都属于瑞士雀巢集团。徐福记在2011年之前都是国货,之后就被瑞士的雀巢公司给收购了。
团双汇属于美国高盛集团。生产双汇火腿肠的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已经被国外的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控股。而美国高盛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
南孚电池属于美国吉利集团。要知道之前吉列的金霸王一直都是南孚的手下败将。可是悲哀的是2003年8月南孚电池居然被竞争品牌美国吉列低价收购了。
感冒药白加黑属于德国拜耳。1996年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厂开发“白加黑”,2000年东盛集团并购启东盖天力制药厂。2006年10月东盛科技资金危机,变卖“白加黑”自保,德国拜耳与东盛科技签订协议。2008年7月3日双方正式交割财产,包括生产线、销售网络及销售队伍全部卖给德国拜耳。
哈尔滨啤酒是比利时籍。哈尔滨啤酒在2004年的时候,就被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AB)收购,2008年的时候,AB又被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英博集团全资收购,新公司改名为“百威英博公司”。
乌苏啤酒属于丹麦嘉士伯集团。
现在是不是更能理解华为被制裁的原因了吧。
#国货# #品牌#
你所熟知的这些中国品牌,其实都已改了国籍:
大宝:诞生于1990年,市场份额一度高达15.76%,2008年被美国强生收购。
中华牙膏:诞生于1954年,1994年以租赁的形式,将经营权卖给了联合利华。
白加黑:2006年,德国拜耳医药与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
苏泊尔电器:作为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被法国小家电巨头SEB(赛博集团)2007年底并购。
双汇:其控股人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持有73.41%),高盛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持有49%股权。
金龙鱼:这个在国内颇负盛名的粮油巨头其实不是中国品牌。金龙鱼控股股东为Bathos,其持有公司99.99%的股份,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间接持有Bathos100%的权益,金龙鱼实际掌舵人为“亚洲糖王”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
南孚电池:创立于1988年,一度占据中国电池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1999年,引入49%的外资;2003年,吉列收购了72%的股份。2005年,宝洁以570亿美元并购吉列,南孚又成了宝洁品牌。在2014年的时候,鼎晖投资将南孚电池收购,南孚电池重新成为中国品牌。
#品牌思维##创业者说##商业魏道#
双汇发展这个操作确实有点深度和意思,我们来看下双汇发展的这波操作:在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这家上市公司鲜冻猪肉期末账面余额49.95亿元,较期初账面余额净增超过22亿元,可以说库存非常丰盛了。
但是双汇发展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一共采购总金额为281.31亿元。这其中,国外采购金额为84.76亿元,也就是说在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便宜而且库存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仍然在大规模进口猪肉。
更有意思的是向其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采购分割肉、骨类、副产品进60多亿元,这个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又是谁呢?
公开资料显示,罗特克斯下属的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被双汇发展在香港设立的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届时罗特克斯公司持有双汇发展70.33%的股权,也就是双汇的第一大股东。
通过披露的财务报表可以分析出双汇发展现金非常充裕,偿债能力也很强。但是去年10月这个不差钱的公司完成了定增,募资达70亿。而2020年度共计派发红利80.38亿元,分红率128.49%。
作为第一大股东,第一大流动股股东的罗特克斯公司线上线下双丰收,最大的受益人不言而喻了,很多人不理解的为什么国内猪肉这么便宜,国内养殖户都要哭了的情况下,作为超级猪肉消化公司为何还要大规模进口猪肉?这是不是就应该找到答案了?
从铁道兵到肉制品大王。双汇买买买!双汇董事长万隆1940年出生,企业家,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中国肉类品牌开创者,被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现任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早年进入漯河肉联厂(双汇集团的前身),曾任主任、厂长等职务,提出的销售冷鲜肉,改变了中国生鲜肉类没有品牌的历史。2013年他主导双汇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曾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胡润百富榜。
2020年11月,万隆以110.8亿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372位。
双汇掌门人万隆自称“现代屠夫”,似乎只精于肉类加工事业。其实年近八旬的他也是一位资本运作老手,曾导演过多起资本大戏,与高盛、鼎晖等顶级资本“共舞”。这不,在新年到来之前,他又搞出一个400亿的“大动作”。
2019年1月26日晚,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集团),以进一步聚焦肉类主业,优化治理结构。
公告显示,这起并购将通过双汇发展向双汇集团全资控股方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特克斯)发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吸收合并对价预计达到401.7亿元。
这家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似乎要在猪年大干一场。很快,监管层被惊动了。为未来而战!”德国《商报》22日报道,被称为“猪肉大王”的通内斯家族准备出售德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通内斯集团,包括中国万洲国际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国际巨头成为潜在的买家。
成立于1971年的通内斯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北威州居特斯洛县,现有16500名员工。通内斯是世界第二大、德国第一大肉联集团,核心业务包括猪、牛等牲畜的屠宰、分割、精加工等。目前,该集团在德国各地及丹麦、英国、中国和西班牙等国设有10多个生产基地,2019年的营业额达到73亿欧元,在肉类市场占有率超过20%。
通内斯家族希望出售名下集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集团的两大股东——叔叔克莱门斯·通内斯和侄子罗伯特·通内斯存在严重经营理念分歧,两人分别控股45%左右和50%。罗伯特此前还向法院提起仲裁,最后双方妥协,同意出售公司。
另一个原因则是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公司1500多名员工聚集性感染,业务也受到沉重打击。上周五,通内斯集团已向员工发布一封公开信,表示公司“进入下一代”,暗示公司将出售。
知情人士认为,该集团估值约40亿欧元。潜在的收购对象为全球最大的鸡肉、牛肉、猪肉供应商及生产商美国泰森食品,巴西最大的跨国食品加工集团JBS SA和中国万洲国际。万洲国际旗下的双汇品牌曾以47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肉商史密斯菲尔德。若无意外,今后两周内买卖双方将开始接触。
德国媒体表示,通内斯集团对中国企业的收购尤其感兴趣。2010年6月,通内斯肉联集团成为首批获得向中国出口许可的德国企业,中国市场占其对外出口量的30%。中国大市场最有利于企业扩张。知情人士称,通内斯家族将与收购企业进行协商,目前还不清楚是克莱门斯·通内斯还是侄子罗伯特·通内斯出售其股份,或者两者股份全部出售。有媒体表示,通内斯集团出售给国际企业,不利于德国肉类市场的稳定。甚至有媒体建议德国政府干预。但也有分析认为,通内斯是家族企业,肉类生产不是关键行业,政府无法干预。
#万洲国际回应:未将资金转移境外#
从万洲国际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的架构确实复杂,关联交易、交叉持股,离岸公司,股份奖励等一系列的资本运作确实让人眼花缭乱。
开曼群岛,英属处女群岛都是国际资本玩家的避税天堂,把全资附属的离岸公司注册在这些地方,肯定不会是仅仅为了做猪肉业务。
从双汇发展、万洲国际 、到史密斯菲尔德、罗特克斯、顺通控股 、裕基环球等,从贸易合同到股权收购,着实有些让人雾里看花。
这也给监管部门出了一道难题,如何理清这些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以及关联交易的合法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才能使上市公司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而不是热衷于构建复杂的公司架构,利用各种财务手段来谋取不法收益。
为什么“火箭猪”一会天上一会地下,猪价涨涨跌跌背后的故事,从2019年开始养猪人刚有了盼头,今又坠入亏损的泥潭,但是屠宰企业却是稳赚,特别是最大的屠宰企业双汇集团,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
2018年开始非洲猪瘟陆续爆发,一直持续到2020年,叠加环保政策关闭了很多小的养殖户,两个因素导致2019——2020年猪价暴涨,随后为平抑猪价,一方面放松小养殖户的限制,并发放补贴支持规模化养殖,另一方面扩大进口猪肉,2020-2021年进口猪肉数量创近5年新高。养殖扩大加进口数量激增致使猪肉过剩,于是产量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但是国内养殖成本并没有下滑,养猪主要饲料:玉米、豆粕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可以说养殖户全部亏损,特别是小养殖户叫苦连天,因为规模原因拿不到补贴,大养殖户规模养殖成本低,再加上政策补贴日子要小户好过一点。
当然在猪肉产业链上并不是都亏损,国内最大的屠宰企业双汇这两年赚的盆满钵满,因为国家政策是集中屠宰,所以大型屠宰企业具有天然垄断优势,既手握屠刀又有冷链物流,散养户根本没有话语权。
双汇本来是本土企业2019年9月24日“双汇发展”发布一系列关于吸收合并双汇集团的公告,
双汇集团向唯一股东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下称“罗特克斯”)以19.79元/股的价格,发行19.75亿股份,对双汇集团实施吸收合并,交易对价达390.91亿元。双汇集团将注销法人资格,罗特克斯将成为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73.41%。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参与双汇集团股权转让项目而根据国际惯例在香港新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有限公司持有其49%股权。也就是说现在双汇的第一大股东是国际资本大鳄“高盛”集团。
有高盛的地方注定不会平静,现在应该限制屠宰企业的猪肉进口数量,不能任由他们用进口肉逼迫本土养殖企业,等到他们把养殖企业逼上破产道路,国际资本的镰刀就会挥舞起来。我们是一年吃掉7亿头猪的大市场,国际资本早就垂涎已久决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
暴跌暴涨绝是不正常状态,对消费者对养殖户都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