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反弹,做好调整一年的准备
下一个大买点距今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先来看一下2007年。530后上调印花税戳穿了低价垃圾股泡沫。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题 材股没有了,自已买股票也不专业,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基金经理。投资者结构的切换,推动市场风格从小盘股、低价垃圾股向大盘股、蓝筹股切换。翻开卖方的个股报告 ,往往是预测上市公司利润每年增长20-30%,3年后仍能保持20倍市盈率,贴现回来,以此来解释为什么50-60倍的市盈率仍然合理。多数投资者也失去理性并适应高估值,40倍市盈率已经是低估,80-100倍也欣然接受 ——这是华夏基金范勇宏当年的回忆,放到当下,10年之后的2021年,在讨论茅台70倍市盈率是否合理时的声音,是不是很熟悉。
2006年基金投资业绩也是技压群芳,股票基金平均涨幅109%,基民是2007年十大热门词汇,与今年基金上热搜如出一辙。基金经理为了处理推积在公司大门口的钱袋子,短期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倾倒进最大、最活跃的股票中,他们虽然也担心 股票价格过高,但已经陷入囚徒困境。如果他随大流的同时又正确,这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果他与众不同而且同时又正确,他就是明星。如果随大流同时是错的,不会太糟糕,因为所有人都亏。如果不随大流又是错的,就会被骂成狗,比如曹名长等几个深度价值投资者。所以,基金经理这个群体最大的风险不是赔钱,而是在市场继续上涨时错过了上涨的势头。所以,未来的投资策略中,不用迷信基金经理怎么说,还是要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
近三周下跌后,市场明显降温,换手率跌到2.7,这是个什么水平呢?过去两年,高峰时5.5,低谷起步时是1.3,猛一看,似乎已经跌到一均值以下比较安全了,然后再看一下这两年的分布,2.7处于350个交易日66%的位置,即,缩量仍不充分。股市是一架巨大的钟摆,一旦转向,惯性加速度必须衰竭,才会形成反向运动。
从投资者的情绪来看也有观察周期的价值。低迷时,没人愿意买入股票和基金,但套住的也往往会持有不动,新基金发行困难。股票反弹一定幅度后,投资者会卖出解套或者微利的股票,继续持有被套的,赎回刚保本的基金。只有在市场上涨了相当可观的涨幅,出现明显的财富效应之后,投资者才会大量买入,在顶部阶段,无论换手还是基金发行都相当火爆。顶部下跌后,基金申购仍会惯性上冲。我们现在处于这个阶段,未来反弹看赎回的量,如果没有意外,会出现净赎回增加,此后还会有一次探底。
最后看经济情况,本轮周期股和多头的立足点在于全球疫情后的经济修复,普遍认为中国PPI5月见高点,此后会有回落,PPI回落时无牛市。除非放水,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面对这种可能性要如何应对?
珍惜反弹的机会。无论是个股还是基金,特别是个股,明显向低估值避险转移,对于3000只错过了牛市的个股,如果基本面不错,增长确定,反倒是个机会。去年被骂成狗的基金,翻身的机会来了。
卖了基金的资金,先用债券或者是货币基金过渡下,转向信号出现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