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创板3年基金,2020.07.28发行,至今净值为1.041,属于同期发行中最差的一个,完全颠覆了我对南方基金的认识,以后永远都不会再购买南方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了
【谁是投机客?散户忙割肉 基金忙加仓!】
新京报讯,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欧基金、华安基金、国泰君安资管、中泰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等13家机构在10月17日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自购金额合计达11.5亿元。
檀评:今年来,基金公司合计三次集体进行大规模认购自家基金产品,分别是1月,3月及10月,分别对应上证指数三个阶段底部区间;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基金公司在净值回撤之后,认为到了合理估值区间进行价值投资的表现;抛开盈亏不说,基金公司在底部区间加仓,而不是高位追涨,值得我们反思。

【长跑基金表现差,该不该卖掉它?】
昨天董承非即将离任的事情引发大家热烈讨论,有很多投资者对他今年的基金表现不太满意,既没有很夺人眼球的收益,回撤控制也没有预期那么好,不仅如此,我们列在34名单里的基金经理、上榜最新金牛奖的基金经理,也有一大部分,都遭到了质疑。
这些基金经理的产品,明明都是一些相对来说长期业绩比较优秀的产品,为什么投资者的买入体验这么差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即便是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净值走势也不会是一直向上,而是波动前进,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也可能出现长期“横盘”涨幅较小的情况。投资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等待和忍受波动。
比如,我们前两天在总结6124点以来收益超过400%的基金时就发现了这个特征,尤其是富国天合这只基金的净值波动,像极了上证指数。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根据大家不同的配置需求,其实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能够承受一定的波动,那么可以观察一下,你所买的长跑基金历史最大回撤以及走出历史最大回撤所需要的时间。对基金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在遇到基金调整或者横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坚定信心、长期持有。基金波动情况(包括回撤幅度和恢复时间)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就不需要卖出。
以周蔚文的中欧新蓝筹为例,这只产品假设在2015年牛市高点买入,需要865天才能回本,因为该基金在2015年6月13日起进入下跌区间,2015年7月8日结束下跌,但净值一直到2020年末才创下新高,用了大概两年半的时间。
我们统计了经历过2015年股灾行情,并且长期业绩不错(近5年累计回报超过100%)的基金,从中寻找了净值创新高速度较快的基金(2015年6月12日以来最大回撤的恢复时间小于2年),可以发现,刘彦春、萧楠、曲扬、何肖颉、程洲、谢治宇、杨明等投资者比较熟悉的基金经理都在榜单上。

不过也需要注意,不能只看恢复天数,也要关心最大回撤的持续时间,这两个时间段的总和,就是你经历最大回撤后等待基金净值创新高需要忍受的天数。
比如,曲扬2015年股灾以来的最大回撤恢复天数只用了67天(即最大回撤结束后恢复到最大回撤开始时的净值,用了67天),但是他的这波最大回撤却经历了一年多(这一年多净值一直处于总体下跌的趋势)。
见下方图片1
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1.10.19
当然如果你经过了解后发现,基金的波动、走出最大回撤的周期,属于你无法承受的范围,那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重新更换基金。
如果你想寻找一些回撤小、收益也不错的基金,我们也有一个指标可以来观察,那就是calmar比率,它是基金年化收益与区间最大回撤的比值,所以calmar比率越高,基金持有体验一般会越好。

我们这里选取了基金经理任职超过5年的基金,按照近5年calmar比率进行排序(剔除了股票仓位较小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排在前十位的,包括工银何肖颉、富国张啸伟、工银袁芳、中欧周应波、南方卢玉珊、信达澳银冯明远、博时过钧、南方吴剑毅、华商周海栋、海富通黄峰,有不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基金经理。
此外,像徐荔蓉的国富中国收益、赵晓东的国富焦点驱动,作为优秀的股债均衡产品,也属于持有体验比较好的基金类型。
见下方图片2
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1.10.19
另外,今年还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叫“画线高手”,表示的是基金回撤小、收益好,比如华安刘畅畅、交银杨金金、华夏钟帅等人的代表基金。不过这几位选手的投资经历还比较短,在近一段时间也都开始出现回撤,因此其“回撤小、收益好”的特征能否持续,还需要更多时间去考验。

#我要上微头条##基金##投资理财#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公募基金的发行一定要瞅准时间,在股市大跌或者下跌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是基民们普遍净值跌得比较厉害的时候,大家的心态比较脆弱,对基金或许会有另一种不好的情结,如何选择这个时候发行,预冷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这不上周A股下跌了一个星期,本周一今天有25只基金首发,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比如说招商的王景管理的招商品质升级、还有南方优质企业以及中欧嘉选,已经没有了过去基金发行的爆款神话,今天一天发行的单只基金规模最高的连30亿元都没有,这个和过去动不动单日上千亿形成巨大的反差。头条热榜
我觉得原因的确是市场下跌过去的明星基金经理净值大跌给投资人带来了困惑,大家普遍对基金能不能赚钱有点谨慎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其次主要还是基金经理的分量不够,如果是确实在业绩有响当当的牌子,那么我想即便出现了不单日上千亿的规模,不至于30亿这么少,所以下次公募基金发行一定要选择一个好时候,尤其是股市大涨的时候最容易发出去,如果市场氛围不好,就干脆不发,毕竟强行发行是达不到效果的。#新基金发行显著降温# #基金#

1、今年南方基金旗下的产品并没有太多的出色业绩,可能和他们对市场的研判有很大的关系。
2、南方的章晖在三季度报披露的时候就非常实在,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这个产品规模有点大,我管理起来有点难度,虽然从一季度调仓配置了新能源,但还是不能阻挡其他个股下滑的拖累净值。
3、但是你再去研究他历史业绩,管理最长的产品从15年开始接手,这两年市场好,大家的业绩都非常出色,这6年145%的业绩真的不错色。
有时候管理人真的不想管理那么大的规模,可是行业好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想加大管理规模。既然你从事了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就要不断的迭代和破圈,如果只想在自己能力圈内舒服,后面持有人就会脚投票。
市场没有真爱,业绩好就是对持有人最好的回报。
#基金# #股票# #南方基金张晖#

【盘点公募基金业的几位“王”者】公募基金业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老将新秀携手并肩,使得如今公募基金数量破万,管理总规模超25万亿,基金投资走入寻常百姓家,“公募基金”亦成为普惠金融的代名词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为之奋斗的人都应有姓名,今天笔者就来说说几位“王”者,姓王的大佬。#基金#
第一位是前海开源前荣誉董事长王宏远。26岁任基金经理、27岁任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由王宏远保持的这一纪录,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中,至今尚无人打破。从业25年来,王宏远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传奇人物,他曾担任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2013年其选择重回公募基金行业并加入前海开源基金受到业内极大关注,6月21日正式辞去公司董事、公司荣誉董事长等职务。#投资老将#
第二位是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他是北京大学硕士,证券从业经验27年。按照泉果基金的介绍口径,王国斌自1998年作为东方证券的核心人才被引进,到了2005年担任副总裁。并且从2005年开始,王国斌开始牵头开展东方红资管的业务,并成为了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创始人、首任董事长。“东方红”系列产品,塑造了日后一个个传奇的“大佬”,包括王国斌、陈光明、林鹏、饶刚等。王国斌时隔多年重返公募,他和泉果基金的后市表现有待时间揭晓答案。

第三位是诺安基金首席策略师王创练,其名气似乎排在徒弟蔡嵩松之后,但这位低调的大佬绝不容忽视,他是师从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北大博士,早年南下时曾同上述提到的大佬王宏远共居一室,共同经历峥嵘岁月。现在王宏远淡出投资一线,但王创练依然在坚守,而且似乎越战越勇,笔者看媒体报道,拟由王创练担纲的诺安基金旗下首只持有期基金——诺安均衡优选一年持有于8月29日正式发行,该产品是诺安基金近两年推出的重磅权益产品,可见是公司对王创练委以重任。再翻翻投资业绩,王创练投资均衡,又不缺乏灵活度,其代表作诺安安鑫表现可圈可点。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8月19日,王创练代表作——诺安安鑫混合基金近1年、近2年、近3年净值增长率均居同类前12%,具体为25/455、53/443、43/430。#震荡市买什么#(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易方达蓝筹在这一轮回暖行情中踏空,净值表现不佳被人诟病,但张坤的最大麻烦其实是他的另一只基金,三个月跌幅高达近25%!
公募界的一哥,当属张坤!张坤是目前在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没有之一。他在管的四只基金,最为人知的是易方达蓝筹,在2021年一季报,规模达到880亿,如果一切顺利,就将成为首只超越1000亿的基金。除此之外,易方达中小盘也算是他的代表作,管理时间超过了易方达蓝筹,且屡获大奖。
除了这两只基金外,张坤其实还管理着另外两只名气不那么大的基金,一只是易方达亚洲精选,一只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目前张坤的总管理规模已达1331.09亿,稳居冠军。
易方达蓝筹最近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就像我之前如此看好的一只基金,也让我大失所望。其净值回升乏力的原因,我归结为几点点:1、规模过大,管理难度更高;2、白酒减持,银行增持,调仓比较失败;3、港股占比大,港市最近表现乏力;4、在调整市,持仓的集中度过高。

如果单以规模过大去解释,有点儿行不通。我仔细想了想,也许是张坤的投资理念,出现了问题。
为了印证这一点,我又看了一下张坤的其他几只基金表现,发现中小盘与蓝筹差不太多,但业绩略好一点。中小盘与蓝筹持仓的差异主要在于没有港股,且含有更多医药股,由于含有医药,含酒量也够,所以近期表现中小盘要优于蓝筹。这是否说明张坤在蓝筹上的调仓出现问题了呢?
而在看了亚洲精选后,我觉得,张坤的问题,不仅仅是规模大这么简单了。
易方达亚洲精选是一只QDII基金。最新规模是30.54亿,相比蓝筹是迷你版了。本基金是张坤任职时长第二长的基金,总任职7年又40天,然而业绩却低得惊人,总任职回报只有73.40%,相比起中小盘8年232天取得699.34%的成绩,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么,究竟是行业出了问题,还是基金经理的能力不行呢?

我打开了亚洲精选的持仓,发现其持仓的也都是一些头部企业,比如腾讯、美团、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也有招行、港交所等传统大蓝筹。从持仓来说,并没有太大问题,只不过持仓的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达到75.05%。
那么看来,这主要还是行业的问题了?我看了一下天t基金上近三个月的最差收益排行榜,发现占榜首的是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和华夏全球股票,同样是两只QDII,同样以科技股为主要投资标的。那也就是说,从最近以来,随着yi情的回暖,去年表现不错的全球科技股出现了大幅回调,突出代表就是纳斯达克近期表现远弱于美股大盘,传导到港股上,在港上市的国内互联网互头们也表现不佳。
另外的原因也是最近科技股涉嫌垄断被调查,涉嫌劳动者权益问题等。如美团等市值跌去万亿!
但是从近一年的来看,外盘的表现其实是强于A股的,就算从一年期的表现看,港股也要比A股强上很多。我又翻看了QDII基金近一年的表现,比如南方香港成长,广发全球精选等,都录得70%以上的涨幅,而易方达亚洲精选,只有25.44%。同为可投全球的基金,张坤的选股能力不能不让人有点疑问。

张坤的投资特点是遵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选股好股票,长期持有,这从张坤所管理基金较低的换手率可以看出来。
但是时代已经变化,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别是新兴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举例来说,当年红极一时的雅虎,如今失去踪影,当年的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命运各异,而如今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和百度,也各有高光和低谷期,快手抖音代表着新生力量,会让人感叹马云是否廉颇老矣?!
时代变了,科技的更迭更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更快了,企业的变化节奏自然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地慢。除非一些特殊行业,头部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会是新常态。现在的优势企业,如果不思进取,被打下神坛也许就是几个月的事情。而特别是变化节奏更加快速的互联网行业。当然,其中还有一点原因我们也不能回避,那就是在米国打压之下,中概股的生存环境要艰难很多。
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也需要与时俱进呢?其实以我最近对一些基金的观察,我们原来一直信奉所谓投资从业时间长,穿越过牛熊的基金经理的能力,但经验丰富的同时,投资理念过于僵化,是否也会成为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的一种阻碍呢?
而所谓的后浪,不断涌现,像广发双雄,广发价值领先的林英睿,从业期只有五年多一点,这是否也是新生代崛起的表现?
从不花脑力的抱团,到视市场变化而出现的高换手大调仓风格,谁优谁劣,相信基民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话说,蓝筹上大幅赎回的我,也许会对亚洲精选更加关注,会否是一个抄底的机会呢?大家一起评评?#基金# #张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