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事部负责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

大家发现没有 公司最牛的部门, 那财务部门绝对是第一了。 嚣张的要命,哪个部门都不敢惹!

大家发现没有

公司最牛的部门,

那财务部门绝对是第一了。

嚣张的要命,哪个部门都不敢惹!

老公说,昨天听到财务领导骂销售部

你们销售部算什么,

除了有业务还有什么。

后勤部,设计部,人事部都不敢惹,

有次出差报销费用,

后勤部

去找财务部要钱,

财务一脸不高兴的说,

费用报销单写的不合格,

撕掉从写,不会写找出纳去

单据写不对不给报销!

后勤部也不敢得罪,

还得哄着!

真无语了!

友友们家的财务是这样吗?

几年前公司要招聘一个业务主管,有两个从竞争对手那里过来的前来应聘,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能力不相上下,但岗位只有一个,这两个面试的人员中只能留下一个。

 

可是这两个人又比较特殊,女孩子是行政部副总推荐来的,男孩子是策划部的老大推荐的。按理说男孩子是有优势的,毕竟男的应该家庭事务少,在工作上也没有像女孩子那样娇气。

 

本来这个事情业务部的老大自己决定就好,但是他也不想得罪人,就将这个皮球又踢给了人事部。行政部的老大为此事对人事部的同事说:这个女孩子有经验人还漂亮,跑业务当然是女孩子比较好,女孩子做业务有先天的优势……

 

人事部也举棋不定,为了对两个部门的老大都有交待,做了一个折中的选择,叫两个都入职,但是都要试用一个月,谁合适就看这一个月的表现。

 

入职试用期,人事部的同事也和他们讲明了最后只能留下一个,两人也都答应了。

 

业务部的老大分别给两人安排了任务,每人各负责一个片区,一个月后按照绩效分出胜负,不过他也给两个人留了底,没被选上的人,如果愿意留在公司,可以安排普通业务员的角色。

 

任务安排下去后,女孩子小刘很积极,除了跑市场,在公司也积极和人事部,行政部财务部的同事互动,融入得很快。而那个男孩子小陈就表现得没有那么积极了,除了每天跑跑策划部外,很少有到其它部门串门的。

 

男孩子这样的表现,让大家怀疑他可能是对这份工作没有兴趣,缺乏竞争的意识,甚至怀疑他就是竞争对手派来卧底的,一个月后试用不合格,还可能回到老东家那里。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两个人的业绩表现差不多,KPI绩效考核也差不多。行政部的老大为此事专门和业务部与人事部的负责人沟通,觉得应该选择女孩子,因为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女孩子完全适应了公司的企业文化,融了入团队,大家都很喜欢她,明显比男孩子小陈更合适。

 

人事部的咨询策划部老大的意见,策划部的同事说女孩子确实很活跃,但是小陈经常到策划部反馈客户需求,沟通市场上对产品的意见,他提出的很多建议给了策划部很多启发,就专业角度来说,他们觉得小陈更合适。而女孩子小刘每次都是带点零食去办公室聊聊,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带来很好的启发点。

 

两个老大依旧是支持自己的人,人事部举棋不定,只好叫业务部的领导自己决定。业务部的老大连想都没想,就直接选择了男孩子小陈。

 

行政部的领导为此忿忿不平,但毕竟业务部是公司的衣食来源,他也不好怎么发火,只好把火发到了人事的同事身上,要给他一个理由。

 

业务部的领导最后拿出了一堆的报销发票送到人事部,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试用期两个人都有差旅费报销,上限是1000元。一个月时间里,女孩子报销了800元,男孩子报销了840元。这本来看起来是女孩子占了优势,然而她却没有逃过业务部领导设的局:

 

领导安排两人去各自管理的区域出差,一再叮嘱两人住宿酒店的标准都是300元一晚,这是公司早就有过协议价的。等到两人回来报账的时候,女孩子小刘报的是300元,但是小陈的价格却是240元。

 

原来她们住宿的酒店都有业务部领导认识的人,由于市场不好,酒店早就打了八折,但是女孩子并没有把这个打折的情况上报,而是自己私吞了60元。同时她还问了酒店前台,能不能自己出税钱,多给自己开一些发票,但遭到了拒绝。

 

有的时候,看起来我们在职场春风得意,但却忘记了我们的领导是一个高明的狩猎者,他们布下陷阱,如果你沾沾自喜,自以为聪明,很可能就会掉入他们的陷阱。#生活日记##微头条日签##职场众生相##职场##职场头条#

很多本科生马上要工作了。

说个一般人想不到的小事情。其实说小也不小,关系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进了大门之后,还有去哪个部门的问题。一般单位的各个部门分为三大类。主力部门,非主力部门(也是业务部门),行政人事类(万金油)。

主力部门的特点是,前十年,竞争惨烈。因为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分到主力部门,大家都差不多,工作压力大,互相不服输,卷的厉害。

非主力部门,也是业务工作,只不过这个业务在整体而言,不是主营业务,是次要业务,搭配主营业务的部门,表面看比较清闲。如果不想跳,就像是养老院。

行政人事部门,包括人事部,办公室,后勤科,财务科,综合科,就是每个单位都有的部门,人很忙,有搞头。

这些部门的特点,

1,主力部门,先苦后甜。一开始同质化竞争激烈,但这些部门是单位的主营业务,上上下下比较重视。熬个十几年,都有机会。90%的副总基本都是这些部门的。

2,行政人事部门,先甜后苦。这些部门是万金油,服务于全单位的。一到过年过节搞活动,都是有面子的事情。他们人数不多。如果你有才艺,会做人,很容易脱颖而出,基本没有同质化竞争对手。但是,这些毕竟不是业务部门,天花板比较低,初级晋升快,后面就不行了。最多出一个副总。

3,非主力业务部门,基本就是天坑了。业务上不被人重视,混单位又没有优势。一天到晚缩在一个小小的偏角落里。部门经理也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开会都是坐边上。

小结,如果在1,2部门,好好干,有机会。如果在3,想办法,找机会,去1,2部门。

网友爆料她朋友公司,她是hr总监,他们公司的电商部门牛逼到8月完成了全年绩效,接下来四个月都等着收奖金了。

这个销售老大有多强势。。。

他来了后,销售部门自己拥有了财务部/人事部,自组的独立于公司的人事部与财务部,直接对接老板。

上周销售老大越过采购部门老大,直接开除了一个采购部主管,说他办事不利。。。

更夸张的来了,他觉得前台的小姑娘长得好看,上镜头好看,要求把这个姑娘调到他们直播行去,让人事部放人。

我朋友是hr,肯定不愿意放人,人家本来就是前台,结果他非得让这个姑娘过去,结果姑娘过去了后很快的喜欢上了做直播主播,而且工资比当前台多多了。

也可能他的确有识人用人的能力吧,现在整个电商部门牛逼到横着走,部门荣誉感极高。

好羡慕有这种领导,像我们部门原本也有专属的人事部和财务部,可惜都被收回了,其实这跟领导能力有很多关系。

业务部的婧姐三十多岁,来公司已经好几年。婧姐人长得漂亮,能说会道,但是上班却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

 

婧姐虽然跑业务多年,依旧没有一点专业的知识。为了弥补她这个短板,公司给她配了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员工。

 

这个叫陈平的新员工,经济管理学毕业,专业基础不错,并且做事也很认真。陈平每次见完客户后都是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做方案,每次方案都是几十页的PPT,从市场分析,公司介绍,到产品优势分析,配上精美的图片和轻松的音乐,给人感觉很用心。

 

然而“慵懒”的婧姐却严重拖了他的后腿,每次见完客户陈平回公司赶方案,婧姐却都去找那些在新开的美食店,看最近刚上映的电影……似乎方案这些事都和自己没关系。

 

陈平做完的方案婧姐也看不懂,几十页的PPT从来都不认真看,有的时候就跳出几页来叫陈平打印出来就拿着去见客户了。

 

陈平熬夜加班加点做的方案被婧姐这么糟蹋了,让他很有挫败感,渐渐地自己对婧姐越来越不满了,认为婧姐从来就没有尊重过自己。

 

赵平很敬业,从来不迟到早退,约了客户常常都是提前十几分钟就到了,然而婧姐却是常常迟到早退,有的时候甚至一天都没在公司出现过,虽然每次她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大家都知道肯定是骗人的。

 

婧姐的很多陋习让陈平越来越看不惯,后来还从同事那里听到消息说婧姐在外和别人合伙开有公司。陈平才明白,原来婧姐这么有恃无恐,是因为凭借漂亮的脸蛋和自己脚踏两条船的本领,才有恃无恐。

 

陈平的内心开始不平衡了,一个有公司的人在这里混日子,看来这家公司也太乱了。也开始学着老员工找理由迟到早退,甚至半天不到公司。

 

没想到的是,学会了婧姐一样的偷懒,却没学会婧姐的“精髓”,当月的工资就因为迟到早退扣了很多钱。陈平实在气不过,去找财务和人事部的同事理论,人事部的同事调出了打卡记录给他看,确实是有清楚的记录。

 

然陈平说婧姐和其他员工也一样,为什么不扣?人事部的同事说每次考勤记录最后都要给部门经理过目的,如果自己有意见,就去找部门经理理论,自己也做不了主。

 

陈平找到自己的领导,问为什么别人迟到早退都不扣钱,就扣自己的工资?最后还将有人在外面开公司的事情透露了一点,当然也没有直接说是婧姐。

 

经理看了看陈平,说别人是老员工,资历比自己还老,这就是她们的特权。这个难以服众的理由让成平看清了这家公司的混乱,当场就提出离职不干了。

 

离职后的陈平依旧没有改变对婧姐这些老员工的成见,在圈子里讲婧姐和经理的坏话。婧姐知道后找到陈平告诉他:这个公司当初就是我们几个老员工几个人一笔一笔业务做起来的,那时候老板没钱发工资,我们自己垫着钱跑市场;为了给公司省钱,我们出差都是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快餐。后来大家一起跑了四五年的市场,公司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老板觉得一起陪他创业的老员工不容易,就让老员工众筹开了一家火锅店,老员工们每人都有股份。

 

虽然陈平看到的都是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他并不知道老板和老员工们是怎么一起走过来的,也不知道老员工这样的特权是怎么得来的。

 

在一个公司里,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的,当你自己成为开国功臣的时候,你也会成为别人眼里的“权贵”,别人也会觉得不合理,但首先你要有成为开国功臣的能力。#职场头条##职场众生相##职场##微头条日签#

仓管员郭姐不想做了,因为嫌弃4500的工资太低,人事说给她加到5000,结果她说:“我又是做仓管又是做保洁的,才给5000,你们请个仓管加保洁起码8000吧?我要6500每月。”老板得知此事后,不仅同意了郭姐的要求,还开除了人事,理由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郭姐是公司的老人了,刚开始的时候郭姐只是做仓管员,因为我们的仓库跟办公室都是在一起的,而且公司的业务员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到处跑,所以总部这边人员并不是很多,就是基本的人事部、财务部以及后勤部跟老板办公室。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仓库,后面杭州以及附近的散货客户多了,给公司提了建议才设立的公司,这样我们也能做一些散货客户,所以老板也决定招两个人专门负责仓库的事,一个负责数据的录入以及货物盘点,还有一个就负责卸货上货。

 

所以人事就要招聘两个人,但是数据录入得不怎么好找,因为工作简单轻松,所以工资不是很高,基本上年轻人是不会选择这种的,而年纪大的又不会电脑操作,所以当时还是费了一点心思的。

 

我们老板是比较愿意花钱的那种,只要把活做好了,他也不介意多花点钱,所以当时就跟人说要是找不到就开高一点的工资,人事应了,之后就开了4000的工资,之后过了几天郭姐就来了,在面试后就上岗了。

 

郭姐50出头,人非常的健朗,而且认识字也会电脑,数据录入得话也不累,所以郭姐就正式上岗了,之后培训了一段时间就正式上岗,而且做事很细心,从来没有出过错,这让跟郭姐对接过的同事都赞不绝口,纷纷夸赞郭姐做事很好。

 

所以郭姐也一直留在公司,大家看到她也会问个好。但是在去年的时候,老板吩咐人事重新再招一个保洁阿姨,因为之前的阿姨做事不太利落,有时候拖地就跟没拖一样,大家都有点抱怨。

 

所以就打算重新招聘,但是人事当时考虑了一下之后却找到了郭姐,劝说郭姐把保洁的工作也接下来,因为仓管那边平时并不是很忙,数据录入也是很快的,而且盘点也是一个月两次,不怎么费事,所以郭姐也不怎么忙,顺便做下保洁也完全可以。

 

而且保洁的工作也简单,就每天早上拖地换一下垃圾桶就行,办公区大家也都会维护自己周边的卫生,郭姐要是兼职了保洁工作每个月也多加500块,人事觉得很适合她。

 

就这样在人事的劝说下郭姐同意了这份差事,但是人事在汇报的时候却说是郭姐主动揽过去的,老板在听完后也没怀疑,就直接让人事给郭姐提高工资,要是她吃不消就重新再招一个保洁。

 

之后郭姐就一直在公司做着仓管跟保洁的工作,但是最近郭姐却跟公司提出了离职,人事问她怎么回事,郭姐说工资太低了,人事听完后直接就说给郭姐加到5000每个月。

 

但是郭姐并不满意,直接说:“我又是做仓管又是做保洁的,才给5000,你们请个仓管加保洁都起码8000吧?我要6500每月。”

 

但人事却不乐意了,回道:“你的工资不错了,仓管的活多轻松,每天也没啥事,还让你做保洁多赚点钱,而且该有的福利从来不少你的,你应该感谢公司。”

 

因为这事郭姐跟人事起了争执,还被老板知道了,老板就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让郭姐消消气,不要气坏身体了,有什么事就跟他说。

 

于是郭姐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老板,也说了当时人事劝她接受保洁的工作,但是工资却只涨了500块,这次也是因为儿子提醒才知道自己是亏了的,外面随便去请个保洁跟仓管都要个8000,自己的要求也不过分,就6500每个月。

 

老板听完后直接沉了脸色,还瞪了人事一眼,直接就说:“郭姐你放心做吧,你的要求没问题,以后就6500每个月,是我们没考虑周全。”

 

随后他直接告诉人事:“你被开除了,收拾一下吧!”结果人事也是不乐意这样的结果,说自己都是为了公司好,为了给公司节约成本。

 

老板直接说:“我从来没有要你给公司节约成本,当初你告诉我是郭姐主要要求做保洁我是不同意的,但事实是你劝她做,而且还只给对方加了500,你觉得你做事妥当吗?”

 

这下子郭姐也知道了,但是她没有多说什么了,因为从老板的态度中她也感受到了老板是个厚道的人,而且她也是出来赚钱的,既然是自己满意的条件,也没有必要说太多了,之后的事老板会处理好的。

 

你们说人事被开得冤枉吗?这事到底是郭姐的问题还是人事的问题呢?

 

@曜里说

 

首先,人事被开除并不冤枉,她太自以为是,而且做事不公平,原本郭姐兼职保洁是她劝说的,却在老板那边颠三倒四,而且没有给到她应有的待遇,也难怪郭姐会不满意,老板会生气,这样的人在公司指不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事。

 

其次,郭姐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来赚取相应的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而人事这样的行为反而会拉低公司的格局与声誉,好在老板为人处事都是不错的。

 

最后,一家公司要发展是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每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为人处事一定要正派,而不是耍一些小心机,有这工夫还不如多做点工作更让老板赞扬。#我要上头条#

你知道吗?海尔不是卖家电的!

海尔过去都是串联,什么叫串联?业务做得好与不好,财务部、人事部是没有责任的。

现在海尔是并联,就是现在业务做得好,中后台一起奖励;业务做得不好,中后台一起罚。

海尔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你们心目中的海尔了。

所以,你们要激励员工好好干活,充满斗志,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一个是他的心理需求,一个是物质需求,到底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物质。但如果他只是因为你加了钱才留下来,他明年再跟你说加钱,后年再跟你说加薪,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他每年的欲望会翻番,钱和晋升是属于外驱力。

很多老板会把外驱力当成内驱力,内驱力是认可归属感,靠外驱力留人是留不住的。

老板一定要明白什么叫内驱力,什么叫外驱力,不要把钱当成内驱力去奖励员工,不要随便用钱去刺激员工。

有一点,同样的岗位尽量要比竞争对手多10%的工资。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他就不会三心二意了。一旦你花了很多钱去培养他,然后底薪比竞争对手少,他迟早会走的。

所以,最聪明的老板不是奖金,而是基本工资比同行高到10%到20%。这样就你所有的后面的成本都节约下来,否则你后面的成本全部浪费。他甚至带走你的核心资料,跑到对方那搞你。

想要了解更多激励员工的方法和妙招吗?

点击《企业家实效赋能课》链接,你想要的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和工资的具体设计方法、步骤这里面全都有!

手把手教你如何“0成本激励员工”!仅限前20名!

实操!企业家实效赋能课!

讲一件非常气愤的事情。今天听单位一个管理人员告诉我,说4月份工资准备和5月份一起发的,后来因为有人一再坚持,才把4月份工资预发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原来是这样的。上个月因为疫情原因,就我们一个部门上班,吃住在单位。其他部门说是居家办公,其实就是和休假一样。全单位也就是我们部门拿考核工资,工资是和产量挂钩的。给我们算工资的,是办公室、人事部和财务部,但他们都是没来上班的。到了月底该发工资了,领导突然发现那些算工资的人都没来上班啊,就脑袋一拍说,和下个月一起发吧。

他所说的两个月一起发,其实涉及到的就是我们一个部门。单位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都是拿固定工资的,不需要核算,只要和上个月一样照发就是了。

本来这个事情已经定了,但有一个管理人员因为自己要还房贷,就对领导说,两个月一起发估计不太好,大家要还房贷什么的怎么办?在他的坚持下,领导这才决定按照3月的标准先发放4月工资,到时候多退少补。

就这样,我们才拿到了钱,才把房贷还了,一家人才有了生活的费用,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办?

我说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来换位思考。

漫漫人生路~下(9)

门口还要贴上"此洗水间只允许香港职员使用"的刺眼告示。这种行为发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深圳工厂内,在一起工作的大陆员工心里能平静吗? 我有看到过,B座厂的香港管工一面拉着一个大陆员工,一面在大亭广众下大声的斥骂他。这是一种粗暴的行为,不尊重人的做法,那会有什么结果呢? (记得,1988年夏天我刚来时,职员宿舍里住着一位高雅发厂的年轻的工程师,和我关系很好,他会对我说一些B座工厂里的情况。我能看出他很能干,但是他很苦恼,他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经常遭受到香港上司的辱骂。不久他就愤愤地辞职不干了。)

我还告诉了他,他手下的香港职员对隔壁厂的大陆职员也表现出不友好。当锐威厂长SK陈生,宣佈提拔我当技术部经理时,在我们厂的香港员工祝贺的同时,他的那些香港职员竟然会抗议,说不能给大陆人经理的职称。这种明显的歧视行为让人作呕。这是两间不同工厂的人事决定,却招来莫明其妙的干预?我们厂的厂长SK陈生这样和我解释,B座的香港职员很多都没有经理职称。以后彼此在一个写字楼里工作,他们面子上受不了,所以要进行干涉。SK陈生抱歉这件事给我带来的伤害。

我告诉他,应该摈弃这种不平等的人权做法,重用國内的人才,让香港人、大陆人一起努力工作同样受到尊重。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既要有香港人管理的严厉措施(香港人管理生产线上的手段,的确很管用),也要有平等相处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包容性,这样大家才能协力把工作做好。在他的工厂,据我观察,有一些大陆职员其实是蛮不错的,如果平等相处,大陆人才与香港管理者就能夠真诚的沟通,反之,不尊重大陆人才的行为,就是一种跛脚的企业行为。这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

我的表弟Richard建乔听了我的分析之后,不置可否的说出了另一番辩解。以他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为什么有不平等人权的存在。在加拿大拿到硕士学位后的他,回到香港在几家跨国企业做过事,他有学历,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但只能在外国公司里当次一级的干部。他的洋人老板告诉他,殖民地的香港,洋人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显然他很反感,但是他只能接受。香港人习惯了在洋人的企业中被当成次等公民! 现在香港人到大陆来开厂了,在香港人开的工厂里,香港人高人一等的思维和逻辑,他认为这是一种延袭,很自然的事,也是合理的。他这样的振振有词!那么我们还能怎么沟通呢?

我和他的社会背景不同,理念上有冲突,我没法让他清楚认识到,这是在中国,在中国的深圳,不是在英国人管辖的殖民地香港。我很遗憾,我没法让他赞成我的观察,让他寻到他所要的正确答案。

虽然他是我表弟,有着亲戚关系,但是他脑子里存在的分等级公民的殖民思想,仍然让我大吃一惊。当然,我也拒绝了调入他的工厂帮助他管理的邀请。

他们厂的同事告诉我,在客户来工厂流水线上验货时,一位香港主管采用调包的欺编手法,将不合格的产品,反复调包成合格产品,来欺骗客户。这种欺骗行为一直没有被阻止和揭发。不正常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让正常的内部纠正错误的声音没法发声,得不到支持。

在我和太太一起回到深圳工厂时,老板RicKY建南来到了工厂,他很少来工厂。每次来厂,非常随和亲切。請职员吃钣,K歌,给员工派发红包。那一晚上,他包了一间在沙湾镇的豪华酒楼,请锐威厂拉长以上的所有职员吃饭,席间他感谢妞妞能放下家庭,和我一起来深圳帮助他的工厂。他用一次性的即拍即印的像机给职员拍照。飯后大家一起K歌,跳的士哥,直至夜色很深了,大家才尽性而归,回工厂休息去了。

他让妞妞担任了财务人事部总管的职务,给出了两倍在实力电子厂的工资。还在职员宿舍里给了我俩一间单间舍宿。

通过这次广州的招聘,我们扩大了优秀人才的队伍建设。 这次招来的六位,有一位高级工程师,一位国营大中型厂的设备科长,还有几位大学毕业后工作过几年的青年技术人员,和一位年纪轻轻的中专毕业生。

我们制定了技术部新的目标: 销售部有新的订单,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开发产品,复杂产品的测试要归入电脑化,品质队伍的培训要常态化。

我将新招来的人员进行了分工,加强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我们增加了几位设计人员充实到设计部门。成立了一个有工程师领导的新产品样板小组。成立了一个使用电脑测试台的测试板块小组。派工程师充实到EagIe的QCQA团队,加强对品检人员的培训。那位国营厂的设备科长则充实到工厂的基建及设备管理,协助我将B座遗留下来的车间进行了改建,对全厂的各个环境和卫生设施进行了新的规则,加强了对发电机组及全厂气泵设备的维修保养。

现在的锐威厂,人才济济。技术人员在各个岗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

单位人事部的四十多岁的副主任王姐是个厉害角色,工作能力很强。人事部另一名员工小吴,三十出头,勤勤恳恳,没有心机,在王姐心里就是个老实人。平日里王姐将一些自己不愿意干的活计推给小吴,大家看在眼里,都觉得人善被人欺这话果然不假。

两年前,王姐儿子小张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被王姐介绍到自己单位,安排在了财务部。这件事在好事者的眼里,很是嫉妒。加上小张刚毕业,干活没眼色,常有人去领导面前说三道四。

王姐工作能力是不错,但她强硬的工作态度也着实得罪了单位好多人。这件事传到大领导耳朵里,大领导想赶她走,苦于面子,就给人事部主任下命令,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回家。刚开始人事部主任还好心相劝王姐,多给你半年工资,你回家养老去吧。王姐不从,叫嚣着要找领导讨说法。

后来,不知哪个缺德的家伙就给人事部主任出招,可以从王姐的儿子小张入手,人事部主任一听好办法,就用小张威胁王姐了,你不走就让你儿子走,你俩只能留一个。王姐无奈,乖乖回家养老了。

王姐走了,小吴当上了副主任,这是大家没想到的,好几个油嘴滑舌的高情商分子都没上去。这段时间,大家传言是小吴给人事部主任出的主意。

@阳光情感觅思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在单位这个大熔炉里,没有谁能聪明一世,没有谁永远是笨蛋,当心你眼里的笨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43822/
1
上一篇601318(601318东方财富网)
下一篇 农产品股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