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美联储qe3(美联储零息+QE)

明天,美联储会实质性加息吗?我们的观点是:不会!但请注意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实质性。

明天,美联储会实质性加息吗?我们的观点是:不会!但请注意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实质性。

不加息的理由它们可以随便找,这不重要。

我们之前说过,如果美联储实质性加息,就意味着它们选择了孤注一掷,就是全面摊牌,全球金融战爆发,世界经济进入满地鸡毛。但加息前它们必须要修改会计准则,也就是把金融游戏的风险按下暂停键“”。不过直到目前,我们没有看到它们修改会计准则的消息。

也不排除它们以下面的方法掩护加息动作,以维护美联储地位。

一是:美联储这边加息25个基点,那边又放水几万亿,释放的流动性大于抽走的流动性。这不,当地时间3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总额为1.5万亿美元的法案。

二是:加息后迅速再降息,恢复原样。理由有的是,脸面对它们也不算事。

当然,也还有其他方法,玩这个,它们是行家。

十年前,美联储开启QE3的时候,我们就说过,这是美国资本利益抄了美国国家利益的后路,自此以后,美国不可能实质性退出QE了,直到美元霸权崩溃。

最后,还是那句话,加息是找死,不加息是等死,这句话是包括西方所有的国家在内的!

#张捷财经#美联储的加息75个几点,基本符合我们前面的判断,但从中国的各种报道当中,忽略了美联储的关键信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坚持缩表,但美联储不考虑迅速出售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本人在当年《定价权》里面评价美国的QE3购买MBS的时候就说过这个不同于前两轮的QE,可以叫新一轮的QE开始,这个是土地抵押债券,不是美国国债,在美国美联储缩表的情况下,美国的抵押债券并不出售,意味着以后美联储的美元信用,更多的是要绑定美国的土地等资产,而不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债券,土地资产的价值作用非常关键,即使是美国现在土地资产楼市也不好,但这个行为会保持楼市的金融流动性充裕,同时美国上一轮危机之后,楼市的不断上涨,保证了土地抵押债券MBS的价值,也是美元稳定的关键,以后美元QE常态化,实际是土地美元常态化,土地信用成为美元新的信用来源。

以史为鉴:2010年以来美股历史回顾

2010-2014年:欧债危机扰动,流动性宽松推动美股上行

宏观和货币政策:2010-2014年欧债危机的扰动使得美国经济及企业盈利在后危机时代前期表现较为疲软,后期逐步恢复。由于经济基本面恢复缓慢,美联储再次启动多轮QE,成为提振美股的主要力量。

美股走势:2010年金融监管和量化宽松同时启动,欧债危机发酵下,美股走势震荡。2011年中开始,欧债危机持续蔓延。2012年美联储启动QE3和QE4,量化宽松的预期以及政策的实际落地贯穿全年,美股上行。2013年-2014年美股持续上涨,流动性充裕和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下美股再创新高。

2015-2019年:流动性退潮,经济基本面支撑美股

宏观和货币政策:2015-2019年经济增长是支撑美股的关键。2015-2017年流动性逐步退潮,美联储持续加息,不过美股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维持上行。2018年-2019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美股估值影响较大。美联储在加息过程中缩表,美股估值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在缩表停止后,美股估值有所恢复。

美股走势:2015年美联储政策不明朗,基本面数据好坏掺杂,美股持续震荡。经济基本面的利好抵消流动性收紧的压力,美股2016年震荡上升。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下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强劲,减税预期贯穿全年,美股持续上行。2018年美联储缩表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美股全年收跌。2019年美联储重回鸽派,推动美股复苏。

2020-2022年:新冠疫情下的美股

宏观和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增速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稳步修复,但当前修复速度放缓。2020年3月到2021年年底,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2022年开始美联储加速转鹰。

美股走势:新冠疫情引发美股2020年3月出现四次熔断,此后货币及财政政策稳定市场情绪推动美股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持续上涨。2022年流动性收紧与经济景气度下滑的双重压力拖累美股持续回调。

美股后市展望及市场观点

美股调整或将持续。从历史来看,美股由跌转涨需要流动性或经济至少一方的改善:或是美联储释放流动性,推动资产价格回暖;或是美国经济转好,数据提振市场对盈利基本面的预期。但从当前来看,美股复苏的条件尚不具备。当前背景下,美股依然脆弱。短期来看美股企稳的转机在于美联储态度的转变。

若美股仅因为自身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而回调,其对A股和港股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限。从历史上来看,如果单纯是由经济基本面数据疲软引起美股回调的话,A股和港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后续如果美联储态度转向,海外流动性改善,即使美股因美国自身经济疲弱而继续波动,其对A股及港股的影响也有望减弱。

港股市场企稳回升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景气度的回升。若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相关限制措施逐步放开,同时其他各大城市的疫情不出现大幅扩散,那么接下来国内经济景气度将有所修复,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企业盈利的信心。

风险提示:1、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加剧;2、经济超预期下行;3、海外市场波动加剧。

最近很多城市放开限购限贷,抓紧时间趁乱出清劣质房产,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人民币大幅贬值,房产价格刚跌一波,等再跌一波把上两轮抄底房产的都套住了,那时候跌起来才幅度最大,跌的最狠,那时候才是房产价格的熊市低谷区域。就像2011年美联储收紧QE3一样,楼市整整熊了四年,熊到2015年。而今年2022年美联储收紧货币的幅度和时间比上次力度还要大,楼市这次至少要熊上四年。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仍然是股市。因为每次大灾难,国家都会大规模印钱来应对灾难,像2003年非典,2008年次贷危机和四川汶川地震,而灾难尾声的时候,股市里很多股票都能在两个月左右翻两三倍以上。

一、量化宽松

2008年开始,美联储先后实施了4轮QE.

2008年11月25日:启动QE1

2009年3月18日:扩大QE1

2010年3月16日:结束QE1

2010年11月3日:开启QE2

   2010年11月3日,黄金当天大跌,收一根长下影的中阴线,最高1364.70,最低1325.35,在开启QE后,黄金在11月4日,11月5日和11月8日连涨3天,随后高位震荡,11月9日达到阶段高点1424.50,随后一路下跌至11月17日低点1330.81.也就是说开启QE2后,黄金在半个月内剧烈震荡,甚至跌回的低点1330离11月3日低点1325只有5美元的差距。

   黄金的真正飙涨是从11月18日开始,也就是开启QE后的半个月开始,最高触及2011年5月2日高点1576.05.

2011年6月30日:结束QE2

2012年9月13日:开启QE3

   美联储决定将无限期每月购买价值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启动了QE3。

2012年12月13日凌晨:扩大QE3或开启QE4

   美联储当天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在卖出短期国债、买入中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年底到期后,每月除了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还将额外购买约450亿美元长期国债。被一些市场人士和媒体解读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政策。但实质上,这是9月份宣布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的延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QE3的“庐山真面目”。

2013年12月19日:缩减QE

   美联储利率决议宣布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美联储开始逐步退出QE.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QE政策的推出,金银一路高歌,这一轮QE从2008年到2012年底,一共持续了近四年,然而金银涨势却只有前半部分在涨,后半部分即开启大幅盘整,然后下坡。对比2020年以来的经济情况,可能存在一部分可借鉴的地方。2020年之前,经历过一轮加息,2020年3月又突发疫情,造成流动性枯竭,随即美联储进行量化宽松,金银应声暴涨,白银在三个月后迎来了高光时刻。所不同的是,2020年的白银走势很急,这轮QE周期也短,至今仅仅维持了一年,整个贵金属牛市周期被压缩了,而在疫情之前,金银实际已经走在上涨的路上了。

二、量化紧缩

   宽松到极致便是紧缩,跟太极图一样。2020年8月份,金银迎来暴跌,9月份,再次以更大的幅度暴跌。2020年12月,美联储推出9000亿刺激,之后普普国王下台,美国货币宽松政策转向财政政策,言外之意就是:不印钱了,需要就自己筹钱去。也就在12月至1月底两个月的时间,金银走了一波较大的反弹,随后暴跌。那么,至2020年12月为止,市场开启了货币紧缩的预期。2021年1月28日,美联储第一次利率决议,以及开始被问及缩债时间,虽然被鲍鱼给否认了,但也说明,这个时间段已经出现了缩债预期。6月17日,利率决议,再次提到缩债提前,美联储成员出现鸽变鹰,随后,金银出现大幅暴跌,到今天还在跌。预计随后的9月份,缩债应该会落地。整个货币紧缩阶段,金银跌幅最大的应该在缩债预期这段时间,借鉴2013年缩债过程分析。2013年1月,宽松结束,市场开始提及缩债,即缩债预期开始,从日线图可以清楚看到,利率决议后,白银出现长时间下跌,跌幅最大,从35一路跌到18美元附近。2013年12月,缩债落地,白银低位盘整。2014年8月份,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白银继续从21美元往下回落,最低到13美元,虽然加息预期还没落地,但这个点位已经达到历史大底。2015年12月17日首次加息,加息落地,白银出现大幅反弹。从上一轮走势看,从缩债预期开始到加息,经历了3年时间,回落幅度最大时间段除了见顶后的回落,就是缩债预期的跌幅最大。进入加息预期阶段,白银即走熊。放到现在看,缩债预期已经走了几个月了,后期还会有回落,但预计幅度不大了,缩债落地后,加息阶段走弱的幅度也有限,也可以通过缩债落地后的价格,大致探明新的大箱体底部在哪里。

券商异动,牛市要来了??听听我的看法

光大证券底部起来快一倍了,带动券商板块普涨。感觉有点形似14年10月的行情。

当年降息后,金3胖快速的估值修复,很多股票1个月内翻倍。但这次是券商起头,银行,保险除了个别(兰州银行,中国人寿)跟一跟,其他涨幅没多少。

大环境,14年国内经济不好,货币政策宽松,加上此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创业板从13年开始就已经走牛了。14年降息后,主板补涨,15年发展成全面杠杆牛市和股灾。

当时,中国对外输出通缩,外围环境也是比较友好的,美联储刚刚搞完扭转操作和QE3,,没啥通胀和货币收紧的压力。油价14年时候是90多美元,到16年崩到了40美元。

对比一下目前可以发现,为什么说形似14年,而不说神似。目前,经济同样不好,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出现资产荒,稳增长方向是新基建之类的。但国际环境和之前大不一样,美国通胀压力很大,油价120美元了。美联储开始加息、缩表。

至于后面怎么行情怎么走,个人觉得如果5、6月份反弹结束,后面能随着美股砸出个市场底(政策底2860),明年说不定真有指数级别的机会,但像券商目前这样单兵突击,搞不好是一个脉冲行情。不砸坑,就继续结构性行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43516/
1
上一篇赛摩(赛摩品牌)
下一篇 有会计赚百万的吗(做什么能年入百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