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中字头拉升和2014-2015有何不同?
1、2014-2015,当时央行货币政策从定向宽松转向全面宽松,而目前货币政策偏宽松,宽松力度相对较小;
2、2014-2015,有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沪港通等实质性利好政策催化。目前主要有咱们的村长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表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当然目前一带一路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3、2014-2015,或者更准确地说,2015年是复苏期,价值股占优;目前是衰退宽松周期,成长股相对占优;
4、2014-2015年,被大家广泛称为杠杆牛,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等助推牛市到顶点,目前暂未看到这种迹象,还是存量资金博弈阶段。
2015年之后的中字头表现如何?
进入了漫长的回调阶段,一直回调至今,依然未能超过上一轮牛市高点。
#股票财经# #股票交流#
建议不要追高哦
#股票# #中字头股票# #财经#
创业板这个伏地魔还是弱,实际上2018-2021是创业板牛市,2017是沪深300牛市,2014-2015是创业板牛市,按次序,现在轮到沪深300牛市,所以,创业板弱一些也是正常的,哪里跌得多,哪里就会发动牛市。沪深300牛市以低估值,长期横盘的板块上涨为主。
#今日看盘##基金##A股#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被理解为国企估值太低了,该涨。还有另一种理解,就是制造业高科技,允许高估值。
琢磨ld讲话背后的意思,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最近一次,2014年,当时也是经济低迷,于是想了一招,搞国企改,让国企涨起来,不就有钱了?
于是诞生了2014到2015年的5178大水牛。
现在的经济,保守地说,与2014挺类似的。
所以也是有搞类似2014年国企改的动机的。
再就是消费,2015年大牛市时,消费很红火的,人人花钱大手大脚,因为老百姓觉得自己口袋里有钱了嘛。
早上刚在说,发消费券还不如把股市拉三个月,什么消费都起来了,就是这个道理。
但股市也不能乱拉,必须配合经济复苏,否则拉起来泡沫就过大。
总之,短线我们不好说,但我对未来中长线表示看好。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复盘同处相似经济基本面环境、同为去库期的2011-2012、2014-2015、2018及2021年,整体四季度呈现的特征为逆周期资产明显占优,以四季度月度收益均值表现计,稳定类板块(地产银行公用交运)>TMT(传媒通信电子)>中游制造及可选消费。对应到今年行业表现上,同样在经济预期不明朗+当年高景气赛道景气预期基本反应背景下,短期风格或往“稳增长”方向轮动。从长期政策导向上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或将成为中长期投资主线。
今天遇到粉丝买二手车的这个事情比较有共性,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粉丝人在自己老家,想通过我们的异地验车,代办交易的服务帮他在外省检测一台2015款Q7 35FSI运动版。(因为我们全国各地都有分支)
车子价格相当诱人,只要18.8万。虽然已经有7年的车龄了,但是从图片上看还是很漂亮大气的,何况当年落地可是上百万的豪车。
卖家描述车辆实表11万公里,全程在4S保养,车子只有两个面补漆,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小编作为一个旁观者都觉得简直太香了!
粉丝本来想的自己没办法出门委托我们去检测一下,先确定一下车况。如果车况好,就委托我们帮他签合同,提档过户办手续,然后帮他发板车物流直接到他家。
计划的天衣无缝,在网上和卖家聊的也情投意合,就差结拜为异姓兄弟了。
结果当我们去了现场查看了车辆后,发现这里面有大坑。
卖家宣称的车辆是2015款运动版,但是我们对比了车辆手续后发现车辆是2014款的,而且并不是运动版而是进取版。这差的有点多,然后和粉丝汇报情况,粉丝表示如果卖家可以因为年款搞错的原因给他优惠的话他也可以接受。
于是我们继续检测,检测过程中我们电脑用读了下这个车的公里数,这可吓了一大跳。
车子确实有4S保养记录,但是今年7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行驶21万多公里了,而现在只有11万公里,果然还是按照老规矩对半调的。
于是找个方便的机会向粉丝汇报,粉丝一听火一下就上来了!
电话里就已经开始问候卖家祖上三代了!
好在因为我还在现场,为了避免我的尴尬粉丝让我先撤离了现场!我估计我走后,粉丝必然和卖家来个唇枪舌剑一番!
而今天这家车行,我也是成功得罪了,估计后期我也没有可能再次踏入他家门店了。
后期江湖上一定又会像之前一样到处传:检测千万别找检车家,看到检车家的人来店里,千万别让他们检测,他们和客户瞎说八道,把小问题谁成大问题,专门搅黄买卖的生意之类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每天都在发生。
如果下次大家找我们检测,发现某一家车行非常抵制我们检测,希望大家有个自我辨别能力。如果我们因考虑到检测人员人身安全而拒绝或者中断检测也希望我们的粉丝理解!
世界那么大,二手车那么多,你不妨再考虑考虑其他的。
#我要上 头条# #车主日常# #车主点评# #二手车# #买辆二手车#
从大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以来,我们一共遇到了5次2个月急涨20%的情况。
分别是:
2012年12月-2013年1月;
2014年12月-2015Q2;
2015年Q4;
2019年Q1;
2020年6-7月;
也都分别对应了股债收益率比和相较于历史的值接近3%或者超过3%的时候!
从周期规律来看,2个月20%的涨幅多出现在熊市结束后的第一波上涨或大牛市的中后期。
也就是说:
如果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9年Q1、2020年6-7月、比喻成熊末牛初的上涨,那么,2014年12月-2015Q2和现在就有点像牛市中后期的启动了。
并且,这五次急涨的行情下都和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宽松)!
双11,会消失吗?
这是个问题,也是个老问题,今年“双倍7年之痒”(14年),更是被屡屡拿出来说事。哪怕“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约5403亿元)。
小郝亲历,10多年来,双11“消失”论,主要有三波:
1、2012年,双11交易额191亿元,2013年初,电商圈盛传:双11要停止了。
但同时,一位上市零售大集团的朋友却被191亿震惊,1天胜过他们一年的销售额,高层不停开会,渴望找到与电商结合的机会。
于是,我告诉朋友:放心,实体的震撼和求变还在,双11不会停,因为这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必须。
2、2015年,双11交易额912亿元,而数字公布的前几天,网上掀起一阵口嗨刷屏,“光棍节”的启蒙意义不再,双11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当时,网上支付难题刚刚解决,物流仍然让人头痛,“爆仓”两字余威尚存。
当时中通的老板告诉小郝,为了能解决物流的“堵点”,他们甚至要祈求,不要在双11期间,出现大雨大雪的天气,不然,网上又是骂声一片。
于是,我告诉朋友:安了!电商关键的履约问题没有搞定,双11不会停,因为这是零售必须解决的消费体验。
3、前两年,双11交易额涨到5403亿元,唱空双11的声音又沉渣泛起,仿佛只有论证它的不能、不行、不成,才能证明自己很能、很行、很成。
但年轻人喷薄的消费打了他们的脸,花西子等新国货接连迸发,破产三姐妹、破产三兄弟大行其道,滑板、滑雪、潮玩、新美食等因双11“大势得定”。
于是,我告诉朋友:别担心,物莫如新,零售不追“新”,就会被革命,只要这造“新”的现实力场还在,双11不会停,因为这是零售安身立命的关键。
而今年,随着消费疲软,交易额弱化,双11“告别”论又老调重谈。
但小郝采访一圈下来,现实是:
这次双11,1700万商品和约40万商家加入双11,比2021年提高20-30%。而曾经喊着躺平、不玩的老咖,00后初出茅庐的玩家都加入进来。
1、卖家:不再低价产品引流,亏损赚吆喝,取而代之的是中高端产品加大促销力度。事实证明,卖家求ROI、复购率、用户沉淀为自己的会员,而消费者也乐意买单。
2、主播:他们在不同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不再高喊交易额的“大”,更在意双11从公域引流多少粉丝,看直播停留多久。李艾、大左等“腰部”主播也爆发上位。
3、国货:加速崛起!
天猫2000个单品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其中,国货占比过半,Spes、蓝盒子等新锐品牌涌现出大量爆款。
苏宁智能家电销售增长143%,国货占比超六成;京东成交额前20的品牌里80%是国货;抖音电商,开售前7天,家电类销售额前10的商品全是国货。
4、品牌:品牌自建直播,像雅诗兰黛预售观看超1000万,已经与头部主播相差无几,话术、剧本、优惠玩法等越来越专业,品牌会员带来的成交额超过其总成交额的40%。
这就像三顿半创始人吴俊说的:双11,用户无限关注价,卖方不断提升值。追求商业效率的回归,而非“看起来很美”的GMV。
14年,双11还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轨道上,没有变!哪怕超高爆发的狂欢不再,它依然成全创新,深生不息。
就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即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
这样的双11,它还会消失吗?该消失吗?
咱们评论区见!
2010年,春晚的赞助商是美的集团
2012年,春晚的赞助商是洋河梦之蓝
2013年,春晚的赞助商是美的
2014年,春晚的赞助商是美的
2015年,春晚的赞助商是腾讯
不知道大家发现,在一些大型的节目,或者活动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大企业赞助的情况,比如说春晚,就是各大企业必争的一个地方,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大把大把的花钱去赞助,难道不怕亏吗?
其实,这肯定是不用担心的,企业不是傻子,大企业更是把商业那一套玩的透透的,自然是有利可图才会去做。
对于企业来说,去赞助春晚就像是日常找明星代言的一次大考一样,日常明星代言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产品的知名度,而相比于明星,春晚赞助露脸更是一炮而红的关键。
明星代言虽然也可以提高知名度,但是明星毕竟粉丝有限,可能有些年龄段无法覆盖,而春晚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覆盖的人群可以说是方方面面,一旦成为赞助商,不但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且还能间接卖出很多产品,这个曝光度可比明星代言要高太多太多了。
考古!TVB2014年官方月历照,也是最后一年以艺人为不同主题拍摄的月历照,从2015年开始主要以剧集海报为主,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A股走势看,世界杯的下一年往往都有大行情!如2018年世界杯后,2019年开始3年行情都不错!2014年世界杯后,2015年创出5178点历史次高点!2010年世界杯后,2011年表现不好;2006年世界杯后,2007年走出大牛市创历史高点6124点,2002年世界杯后,2003年出现反弹;1998年世界杯后,1999年-2000年行情都不错!总体看,除了2011年表现不佳之外,近20多年,其余的世界杯后一年行情都不错,还出现2次大牛市!所以,明年出大行情的概率依然非常大!
华为Mate历代起售价格:
2014:华为Mate 7:2999元
2015:华为Mate 8:2999元
2016:华为Mate 9:3399元
2017:华为Mate 10:3899元
2018:华为Mate 20:3999元
2019:华为Mate 30:3999元
2020:华为Mate 40:4999元
2022:华为Mate 50:4999元
突然感觉华为mate的定价也并不算过分,从2014年的华为mate7,到今年的华为mate50,起售价格增加了2000元,其实也不算多,不要说苹果手机的起售价格十年内才增加了1000元,你要知道苹果从一开始的定价就高达5000元。
说实话,华为还是很猛的,特别是从华为mate20之后,每一代都很经典,不过还是得益于麒麟处理器非常稳定发挥,麒麟980开始,麒麟表现就很猛,到了华为mate30,也就是麒麟990,虽说跑分之类不如骁龙,但是实际体验确实很不错,华为mate30pro还斩获了年度最流畅机型。
不过说到这里,还是很怀念几年前的荣耀,特别是荣耀20和30的时候,荣耀20搭载的麒麟980处理器,关键是价格还很低,荣耀30pro+这款手机我用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一直感觉麒麟990表现不错,不过现在荣耀也还是挺给力,刚刚发布的#荣耀80#搭载了骁龙782G,相比较于其他机型搭载的骁龙778G,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2014退休的比20l5和16年退休的还高,最差〈不值得)的2015和2016年。
保家2922014年前退休的老教师职业年金谁来发?他们的退休金都很底,在职时工资更低。
#柠檬说基金# 周应波、袁芳的离任,也是让人很多感慨的,有些机制体制的问题是很难改变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是要各奔前程的。2014-2015年,投资者基本上是看着90后基金大V买着80后基金经理的产品,2020年前后,投资者基本上是看着95后基金大V买85后基金经理的产品,下一次行情,估计就是看着00后基金大V买90后基金经理的产品了。
#分享你的今日感悟#
新农合缴费清单:
2022年缴费:350
2021年缴费:320
2020年缴费:280
2019年缴费:250
2018年缴费:240
2017年缴费:220
2016年缴费:200
2015年缴费:180
2014年缴费:150
2013年缴费:120
2012年缴费:100
2011年缴费:80
2010年缴费:60
2009年缴费:50
2008年缴费:30
2007年缴费:10
今年你还缴吗?还有钱缴吗?
支持一下
张捷财经观察教育、历史学者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张捷聊三农# 2015年粉丝聚会,是在东莞村干部那里。
任泽平从来没有说过“中国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房价翻二倍,三四线城市房价翻三倍”。
以下才是任泽平的观点:
2014年:5000点不是梦。
2015年:海拔已高风大慢走,一线房价翻一倍,经济L型。
2017年:新周期。
2018年:金融周期退潮。
2019年:否极泰来。
2020年:新基建,新能源,放开三孩。
2021年:通胀预期。
2022年:从今天起开始乐观,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本叫私募圈的书,介绍了一堆2014年到2015年做的不错的私募基金,我一边看它们讲解理念,一边在排排网上看至今的业绩如何。发现做的跟说的普遍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产品已经不在了,或业绩不公开了。由此感慨,发表见解非常容易,要想无限接近投资真理做出复利的效果来,太难了...
你理解的不对,是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部分的百分数,自2015年每年增加百分之十,到2024年百分之百,老办法是按2014年是政策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