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要不要再找个工作呢?我现在挺纠结的。
我在一个金融机构退休的,退休工资570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反正平时省着点花也够,就是有时候挺无聊的。
最近社区办了个免费的养老护理培训,也是为了给中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吧,我年龄正好够得上,就去参加了培训,拿到了个养老护理资格证。
现在培训班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有的去养老院干护工,有的去有老人护理的家庭上户工作了,就我还在犹豫中。
女儿老公都不支持我去做这个工作,说干了一辈子的银行员工,老了去干伺候人的活,不怕同事邻居笑话。
我现在已经50岁了,除了会数钱,别的工作也不会干,再说现在眼睛也花了,找个会计,出纳的活也干不了。就是这个养老护理员有资格证能找到活。
现在我也挺纠结,养老护理家人不让去干,我也有点抹不开脸,在家又太无聊,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拿不定主意了。

“双减政策”的推出,让许多家长从家庭财务危机转入了子女未来焦虑中。大家都在想,为什么有的孩子从不上培训班,却门门考试都能优秀,咱家孩子一本书吭哧吭哧半个月都读不完呢?
其实,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特别是学习阶段的青少年们,方法可能比努力更加重要。有个好的方法,总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不久前被日本作家西冈一诚所吸引,阅读了他的作品《高分读书法》。这位毕业于东京大学的高材生,其实在中小学从来没有拿过高分,甚至算是十足的学渣。
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地位等同于咱们国内的清华、北大之流。自称学渣的西冈一诚能够到东大读书,属实让人惊讶。他讲述过自己的求学经历,两次高考都名落孙山,第三次高考时才考上了东京大学。
三次高考,分数如此大的提升,与他的“高分读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书中写道:有些人不管学习多刻苦,付出多少努力,成绩就是提高不了,考不上名校。是因为笨吗?其实不是,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作者从身边的同学中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能考上东大,并非是因为本身就是天才、学霸,而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两种能力,那就是读解力和思考力。
读解力即把书读透的能力,思考力即学以致用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两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在关键的考试中取得高分,无往不胜。所以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的孩子们阅读,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习能力。
这本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销售了18万册,成为东京大学高材生的通识读物,希望每一位负责的家长也能够阅读一下,或者介绍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也学会高效读书法。
#双11好物节# #教育微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