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 两家公司 个税(有2家公司交个税怎么办)

同时在两家单位上班是违法的吗? 当然不违法 那社保需要缴纳双份吗?个税又该怎么计算呢?

同时在两家单位上班是违法的吗?

当然不违法

那社保需要缴纳双份吗?个税又该怎么计算呢?

记住了,社保只能买一份,只能在一家单位购买,而个税是需要合并计算的。

#会计# #实操# #帮帮客财商课堂#

单位找第三方机构缴纳社保,影响上海积分落户吗?

肯定影响。

无论是上海居住证积分还是落户上海,都要求社保、个税、劳动合同,三者必须在同一单位!

若在A公司签劳动合同,在B公司缴纳个税、社保,该情况无法申请积分落户!

同时也不能有两家及以上单位同时为自己缴纳个税社保,上海不认可。

还有疑问,可后台私信孙老师。

薇娅被罚事件中的“税收筹划”?----据说他们也是找了专业的税收筹划公司和专家的,不过,这个“筹划”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像这样的收入,无非是三种:个人收入的话,作为佣金,那是劳务报酬,个体户的话应该是经营所得,这两个都属于个税。成立公司的话就是企业所得税,只不过如果分给股东,再交个税。这三种比较的话,应该是企业的税负较低,因为所有相关的成本都可以合法扣除。问题是,会不会有一些成本无法取得发票或者凭证导致不能扣除,那就麻烦了。我们有些地方是“税收洼地”,在这样的地方成立个人独资是可以核定征收的,这样税负就比较低,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用了这个政策,艾,不太明白,怪不得咱做不了“专家”啊。

老板会分别注册三家公司,分别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一家小规模公司,一家一般纳税人公司。

小规模公司用来做成本,征收率只有百分之一。

一般纳税人公司,做需要我们提供百分之13,百分之9,百分之6这样发票的大客户。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与上面两家公司,发生业务,把企业所得税降到百分之5,还可以省去百分之20分红个税。

#企业# #管理# #生活日记# #感谢头条我要上热门# #我要上 头条#

退税少退2000元钱,居然说影响不大!

这几天报税,发现上一份工作的公司还在给我报税,本身工作的公司也在给我报税,两家公司都在给我报税,虽然都是零报税,但是对我也有影响,毕竟我有做自媒体,已经预缴了一部分税。

我打电话给上家公司的老板娘,老板娘自己也懂这个,说对我的影响不大,现在也没法弄了,表示会看看。

影响不大?对我而言她不撤销报税我就少退2000元钱,要知道我现在没有工作,而且近几年钱也难赚。

反正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也说了我有其他收入已经预缴了一部分税,他们这样操作对我影响很大。

5天之内再不处理,我就直接个税APP上申诉了,她自己不重视,那么后果就由她自己负责了。#个税退税#

果然,我又需要补税11437.63元[发怒][发怒][发怒]#个人所得税退税#

搞不懂公司平常是咋扣税的,我怀疑和换单位有关,一年只要就职两个单位以上,可能就需要补税,不明白计算的逻辑,哪位大神能给讲讲?

说好听是职业经理人,说不好听就是打工仔,一年要缴三万多的税,我估计比一般的企业缴的都多。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纳税光荣[赞]

自己安慰自己吧!

看这两个月的个税,前面几个月基本是没有个税的,工资应该少,这两个月应该是刚好发提成奖金了

周少说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长沙一位网友发文疑似炫富,称工资收入水平,双休,公积金双边2400元,有房贷,两个小孩,生活过得去,但是存不到钱,有点业余时间,想做点副业挣钱。看了一下其薪资收入,其中九月份薪资收入为34901元,十月份薪资收入为25360元,按照这个收入标准,年收入妥妥在30万以上,不得不说这个薪资在长沙来说,绝对是高收入了,就是每个月跳动浮动比较大了。

从薪资来看,非常好奇该网友的工作性质,双休,而且还有这么高的月薪,但是公积金双边才2400元,又在长沙,确实十分罕见。只能说,该网友太凡尔赛了,让人不得不怀疑有炫富的可能。大家说,该网友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呢?为什么薪资会这么高?#头号周刊#

我在美国的朋友,他邻居的两个美国人两人扣税后收入1w6算是高收入了,房贷$4000刀。有一回他们家账单寄到我朋友家,他误以为是自己的拆开看了才发现虽然同一银行名字不一样。他们买68万的房子能放$3w头款。可我们中国人都存至少百分之20的头款才买房,他们都是真的先花未来钱。账单上显示,每月订餐服务$2000,每晚都有人拿走旧食袋放上新食袋。新食袋有明天一天的饭只需加热就好。水电煤垃圾网$1000。地税$800,两个孩子幼儿园$2000,吃一次高级牛排点红酒可以花$500,两台车子是lease的一个月$1000。就这样杂七杂八可以做到月光。实在太不会理财了。挣得少月光,挣得多花的多还是月光。

#三亚头条# 今天评审一个项目两家公司有串通报价嫌疑,一个深圳公司,一个成都公司,对方澄清解释说因为一名原员工离职,从这家公司到了另一家,因此留下了相同信息。两家还出了离职证明和相互的索赔涵。我说你们把各自期间的社保或个税缴纳证明提供过来就可以,结果深圳公司说是委托成都那边一家劳务公司缴纳的,是不是很搞笑,我这个人太较真了,现在在等他们能否提供的出以及具体情况。查实有问题会被取消资格三年。

目前看到了两种交税方式,我不确定是哪一种:国税+州税+个税一:20%+25%+21%二:20%+25%+40%文内是取得第一种,20.4×0.34=6.936最起码20.4×0.34是错误的//@专治两个彩老六:

烙上中国印

美国强力球20.4亿头奖,一次性拿走和分期拿走,结果完全不同

财务与老板吵了起来。

老板说:个体户可以开到500万。

财务说:不可以,个体户只能开到120万。

老板说:个体户的个税成本低至2%。

财务说:不对。个体户的个税最高35%。

财务有错吗?没有。因为财务所学的知识里,个体户是按5级累进税率来计算生产经营个税的,第5级确实是35%。

老板有错吗?没有。老板是看了头条上说的,个体户可以核定征收,综合税负只有2%不到。

两个人都没有错,但又都是错误的,因为双方太片面了。

财务是纸上谈兵,只有书本上的知识。

老板是实践出真理,说的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不等于实际应用的。

所以,没有深入实际去了解个体户的实际应用,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是做不好的。

而实际上是个体户确实存在2种形式,财务所说的是常见的,老板所说的是需要深入了解的。

老板所说的是在部分园区,有一种核定征收政策,但这种政策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就像大家都知道企业所得税是25%,而不知道有的地方的企业所得税是15%,比如海南。

当然海南这几年名气大了,很多人都知道了。

还有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政策,大部分都不知道。

比如江苏苏州、徐州,河南安阳、开封、浙江义乌、温州等地,这些地方办理个体户,可以核定征收。

也就是这些地方的个体工商户没有企业所得税,个税核定后只有2%的成本。

所以,聪明的老板往往会这样用:

1、将业务分拆,化大为小,成立多家个体工作室,公司接到业务外,外包给这些工作室。

2、采购中心,即通过采购中心进行采购,不仅可以解决无票支出难题,还能节省一部分费用。

将节省多少呢?

按500万来计算,可以节税达到190万。

所以,老板聪明起来,比财务还懂税。

#泰安头条#

泰安人注意!关于工资的事,这项工作已经开始确认!可以退钱啦!

刚刚从个人所得税App上做完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据悉,今年年底前,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

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了。

别以为这两种计税方式变化不大,方式的变化将会让你到手奖金可能差上万元!

详细情况请看6图,举两个例子告诉你!

#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全国达人榜#

网上对于城市财政收入和个税统计里,对杭州和宁波都有这么一个说明,最后两个月量少,特别是个税也是这么说明的。但是作为宁波人,我很肯定的说,最后两个月个税肯定是高于之前几个月,12月的收入会更高,怎么可能量少,只能说,应该是有退税减税的政策,并不是真的所谓的等到第二年再收。个税这个,确实之前是有退还给我们的情况。所以说,浙江的财政收入在最后几个月并不是真少了,而是减税了,毕竟浙江的税比很高。

恭喜这20座城市成为我国顶流

这些城市的年人均个税都在全国前20。

其中,京沪两市都在8000元以上,珠海竟然高于杭州,成都垫底。

京沪作为我国两个超一流城市,它们的人均个税是真的高,都在8000元以上,其中,上海以8652.6元领跑。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珠海市的人均个税竟然处于全国第4,仅仅不敌京沪深,达到5635.8元。

成都的人均个税,在20强城市中垫底,仅有1345.5亿元。

对此,你怎么看呢?

个税的事情终于搞定了,不需要补税也不需要退税了,因为我已经退税成功了。

4月初就退税成功了,由于有两家公司给报税,申诉了前公司,前公司去税局打了招呼,弄得我这边系统变成退税未完成,再次申报就变成要补税了。

我又给前公司打电话,公司让财务联系了我,一开始财务就态度不好,宁愿拿钱让我补税都不想去税局处理,因为去税局处理流程很复杂也浪费时间和精力,沟通未果财务挂了电话。

过了两天我打电话给财务,我的立场很坚定,态度也强硬起来了,但是言语上却很柔和,对方还是想拿钱补税,我表示去税局删除数据对大家都好,明明不用缴税,何必搞这么一出。她问我到底要补多少税,为了打消她补税的想法,我故意说有两万多。

她表示会去税局处理,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好,就在今天我收到个税APP的提示消息,让我重新报税,我按照要求重新提交了,我不用补税也不用退税了。

通过这次处理退税事件我总结了三个道理:

1、遇到事情一定要沟通,一定要先礼后兵,不要做第一个掀桌子的人。前公司也算是有过合作,而且也是一个地方的,没有必要闹得很僵。当我发现他们还在给我申报个税时,就主动打电话给老板要求他们去处理;

2、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上心,不要怕麻烦,遇到事情一定要找相关工作人员咨询,找专业人士咨询,把具体情况说清楚,把自己的顾虑也说清楚。为了这个个税,我打了好几次税务局的电话,也打了几次当地税务局的电话,还在网上找个两个税务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上心,更不要怕麻烦,怕麻烦就很能解决问题。

3、有问题及时处理,个税的退税时间是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我3月就开始在处理这个事情了,直到现在才处理完毕,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遇到事情一定要及时处理,如果觉得还有时间去处理,就会懒惰,会一拖再拖,错过时机,就真的很难处理了。

关于个税,有人退税回血,有人割肉补税,能不能退税,得看你的具体情况,不是每个人都有税退,也不是每个人都要补税。

事关税务绝无小事,可参照那些偷漏逃税的某些明星,不要以为你是平民百姓,税务就和你无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也有人害怕补税,觉得不去汇总申报个税,装着不知道这事,或者卸载个税APP,用掩耳盗铃的方式去面对,就万事大吉了。

无论是退税还是补税,作为纳税人态度必须要端正。#春日记# #个税退税#

妈妈50周岁去年6月份国企单位退休了,工龄29年,退休金2500一个月。今天单位打电话让她带身份证、银行卡、退休证去签字领取企业年金,看这表企业年金有多种选择领取,一次性取要扣税25%,分两个月扣税20%,分12个月扣税3%·我的建议是想让妈妈分2个月领取,妈妈想分12个月领取,爸爸想一次性领取,现在意见不统一,请教广大网友,到底哪样领取比较划算!#退休# #退休后是企业年金给的多还是退休养老金多?#

果然是越有钱的人越看重钱,单位一位将要退休的老职工跟我杠上了,理由是他的个人所得税扣得太多了。

老职工是二级主任科员,月基本工资收入8600元,加上乡镇补贴2000元,月月收入过万,这还不算取暖费、年终奖什么的。

老职工没有什么附加专项费可以扣除,所以每月的个人所得税核定金额相对别人来说高出许多。

这不年底了工资里要扣除个人所得税金额,因为税务系统故障,单位前6个月个人所得税核定缴费金额都是0。

直到7月份系统恢复正常才开始逐月核定,个人所得税是累计项,之前没有核定,后面月份核定数额会变大。

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政策,我特意在单位群里做了相关解释。这位老职工看到消息立马来找我了,因为他的扣除金额比较大,所以他很不满。

一直质疑我是不是给他算错了,怎么他的应缴金额那么高,我耐心解释说他的收入高,又没有什么专项扣除费,个税高是正常的。

收入高就缴税多,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结果老职工不高兴了,死活就说给他算错了,他不可能缴2000多元的个税。

我给他重新算了,又提了其他几位和他收入相当的老职工个税明细看,白纸黑字搁着,他还硬是说别人没他缴得多。

最后我实在没招了,我说:“那这样,我给您两个选择,一是您的个税我就不核了,钱我也不扣,你拿着工资明细亲自去税务部门核算,他们核多少你缴多少,这样公正。”

二是你就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了,等税务部门查处你偷税漏税,孰轻孰重您自己掂量。

我很笃定税务部门绝对比我核的更多,所以也不客气地直接下了逐客令。月月过万的收入舍不得缴纳一点个人所得税,更何况,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月入过万,在小县城里都是高收入群体了,何况老职工的儿子、儿媳都在一线城市打拼,回来小县城的可能性很小,小两口没少往家拿钱。

老职工房子车子都是双位数起步,存款可能也不会太少,但就是这么有钱的人,为了一点个人所得税就差在我办公室里咆哮了。

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对于金钱的热爱是有多深沉,怪不得老职工还没退休么就准备打通各种环节,准备外聘到单位继续工作。

这样一来,老职工就是双收入群体的一员了,又有退休金可以拿,还可以领聘用工资,开心的嘴巴都能裂上眉梢了,真是吃到嘴里的一点也不想吐出来。

#秋日生活打卡季#

#我的生活日记#

合伙企业收入的核定政策变了,现在这种行为终于走向了终点。

其实在2020年初上海就已经对个独和合伙企业的核定征收政策做了改变:如果个独或合伙企业进行再投资,将不再允许核定。

除上海外,仍然有些地区还是可以核定的,但这种地方少之又少。

这个差距有多大?相差10倍。

没有核定征收的企业,个税按35%,而核定征收后,个税低至3.5%。

当然这个政策明确之前,各地都已经在做准备了,比如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取消,或者有的核定征收园区不接受合伙企业的注册。

合伙企业一般有三种收入形态:

1.自己生产经营收入。

2.分红收入。

3.股权转让收入。

公告中所指的合伙企业收入以后面两个为主,那么无论是分红收入还是股权转让收入,都作为生产经营所得,按查账征收的5-35%来计税。

但是对创投企业,有些政策还是可以用的:

1.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投资额的70%可以抵扣分红所得。

2.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可以按20%核算。

这个政策的变化,反而没有有限公司更有优势了,因为有限公司可以享受“居民企业之间分红免税”的政策,然后分红到个人时仅仅按20%交个税,比合伙企业低很多的了。

未来,个独和合伙企业将逐步退出舞台。

2022,注定是一个税收动态变化的一年,也是税收大增收的一年。

都在退个税,那么关于个税的问题我问两个问题

1:2019年没退的现在可以退吗?

2:单位开工资都是分两张卡这种套路是不是比比皆是[流泪]#个税#

看见有腾讯员工发文称,缴纳个税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而不应该由个人收入为单位,因为像他个人收入挺高,但老婆没有工作,是全职太太,这样他们的家庭收入就没有那么高,但却比两口子都工作的人交税更多,不公平。

那么,缴税以家庭为单位真的会更公平吗?

有人在评论区就指出,这样的话会导致一个户口本上出现大量的“家庭成员”,就为了多避税。

其实,即使不考虑家庭成员莫名虚增的问题,就事论事,两口子都上班的人,与只有一口子上班的人,显然在家庭生活方面享受了更优渥的待遇,毕竟有一个人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父母,以及伺侯自己呢,那生活质量还不杠杠往上升?

这边要求与两个打工人享受一样的税收待遇,那边又没有免费给两个打工人提供家庭生活方面的补助,家里没有多安排一个田螺姑娘、海螺先生给打理家务,怎么就一样了?

再者,家庭成员多的家庭,消耗的社会资源也多,多纳税没什么毛病,而家庭成员少的家庭,本身消耗更少,还要多纳税,等同于自己出卖劳力供养别人的家庭。

更有甚者,这与旧社会那些乡坤恶霸,仗着自己家人多,可劲儿欺负那些人少的家族,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底是人头税还是家庭税?

古人都比这位腾讯员工想得明白,古代纳税体系中,要么是按人头纳税,也就是家庭成员越多交纳税款越多;要么是按土地面积、质量纳税,土越多越好,交纳税款越多。

人口与土地,都是当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作为纳税依据很正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37236/
1
上一篇会计 sap(会计 四大)
下一篇 会计 会计学包括哪些(会计主要包括什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