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
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
1885年,邹容出生于重庆巴县一个商人家庭。甲午之战后维新运动高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邹容也因此受到影响,从此更倾向“西学”,反感传统儒学和科举制度。
12岁时参加巴县童子试,因传统试题生僻而在应试之时与考官顶撞起来进而罢考。(12岁时,你敢在考试时顶撞老师罢考嘛[灵光一闪])
13岁时,得知戊戌六君子因变法被杀愤而作诗:“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
后来的事情也的确如诗所言,邹容主动接续起前辈的志向,扛起革命的大旗。
1901年,清政府首次在四川选派学生赴日留学,邹容冒着盛暑从重庆步行到成都参加考试并被录取,却因人诬告而被除名。
公派留学的机会就此失去,邹容借款自费前往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邹容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发展成为坚定的革命分子,又因殴打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且剪掉了蔡钧的辫子,受到清政府施压,邹容不得不离开日本于1903年春回国。
回国后的邹容先后参加了“拒法”、“拒俄”运动,结识了革命同志——章太炎。
正是在这种新思想的感染和民主运动实践下,邹容18岁时撰写了宣传革命思想的文学刊物——《革命军》,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并请好友章太炎作序,由另一民主人士柳亚子筹款印刷出版。
《革命军》中明确指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华共和国”。
革命的《革命军》风行海内外,销量达百万册,连孙中山先生都深受其影响,尤其是对新军影响深远,甚至日后的武昌起义都有其一份功劳。
随即,章士钊又在《苏报》上盛赞《革命军》一书,大肆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痛批康有为保皇派言行,称光绪皇帝“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由于《苏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旋即遭到清政府查封,开办七年的《苏报》就此绝版。邹容同章太炎也一同被捕入狱。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
1905年4月3日邹容先生受尽折磨,惨死狱中,年21岁。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诺大的清王朝立刻土崩瓦解。
1912年3月29日,孙中山主持南京临时政府追赠邹容有为大将军荣衔。
1981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