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散户还问我要股票,被我拒绝了。我告诉他现在行情不好,最好不要操作。没想到他居然说:行情已经企稳,白马股已经止跌,现在是一个买入的好时机。
我真想说“居然你这么看好,你就买呗。你问我做什么?”
我最终只说了一句:那只是你的感觉。
有人问我:现在的散户和25年前的散户有何区别?
我想了想:好像没有任何区别。
现在的散户的学习环境实际上要比25年前的散户好得多。
1996年那时市面上很难看到国内外这些价值投资高手和大师的书。国内证券报刊里也大多是技术分析的内容。那时几乎所有的散户都是短线客,技术分析和跟庄技巧大行其道。
现在的学习环境则大为不同,价值投资类的书籍很容易买到。国内证券报刊也满是价值投资的内容,而且有一些网络平台主打价值投资。
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的散户依然笃信技术分析。不少人表面喊着价值投资,而实质上依然在进行着价格投机。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是由于学习价值投资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入门,而学习技术分析的门槛低,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学会。而且技术分析是一种宣称能找到精准买卖,能迅速赚钱。而价值投资却只能聊“慢慢变富”。
所以“技术分析”更符合人性——希望一夜暴富。
我想就是再过几百年绝大多数散户也依然会笃信技术分析,因为它更符合人性。一个能迅速掌握的“快速赚钱技巧”谁又能不动心呢?
但是,世界上凡是能快速轻松学会的东西都没有多大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都是那些很难学到、很难掌握的东西。
我们可以用几个月时间学会看懂财务报表,但是却很难用几年时间建立起对企业的正确的商业认知。商业智慧或者说经商经验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需要自身多年大量的从商经历和思考才能获得。这也是绝大多数职业业会计炒股依然会大亏的原因。
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者都是有从商经历或进行长期大量调研的,并且需要进行独立的深度的思考的习惯。这都是需要岁月积累的。很显然,这是广大散户不能完成的。
这是由人性决定的。人的天性就是很懒惰的,不愿意进行深度思考,也不喜欢调研,大多数人更不愿意经商——很累,又容易亏钱。所以人性就注定了散户炒股会亏钱。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几十年来散户依然像我当初入市那样学着速成的技术,做着快速发财的美梦,最终亏损得一贫如洗。
当下很多散户依然看好现在的行情,频繁地进行着买入和卖出。因为他以“眼见为实”,看到了眼前有不少股票正在上涨。当然,他们不肯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其实,25年来散户一直如此——当行情已开始显露疲态时,他们依然不肯放弃最后一丝赚钱机会,依然疯狂地买入。并且他们以为自己很聪明。最终几个月以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又一次被套牢在半山腰上。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
我说:一根大阳线就能动摇散户对行情的看法,三根大阳线就能让散户奋不顾身。
这就是人性。#股民交流#
曾仕强:所谓大器晚成,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你不要急,急什么?真正大器是晚成的。我不是说我看不起年轻人,老实讲做学问,第一个条件是什么?要做学问第一个条件就是说要活得久。因为你必须很长的时间,你才能做出一门学问来,你活不久就没有那个时间去做学问。所以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敬老,他有他的道理。一门学问,你十年能做什么?你二十年能做什么?到了二十五年人死了你还能做什么?没有经过三十年的磨练,你很难说你能做成这门学问,很难。
能不能大器晚成先放一边,但不得不承认一点,我们现在往往太浮躁了,心思太急。总是想着往前冲,总是想着速成,总是想着超越,总是想着捷径。
也可能是我们现在的信息传递太发达,而人们又特别推崇那些少年得志、年轻有为的事例,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谋取利益大肆宣传所谓的成功捷径。在这样的氛围 下,我们就人心浮动,总想着弯道超车,想着快速实现自身的飞跃。
然而这样,往往就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自身的技能增长。曾仕强教授之前说,我们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观念,搞清楚自己的生存之道是什么?我们靠什么生存?靠技能!
厨师靠的是厨艺,理发师靠的是理发的技术,会计靠的是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经验,说相声的靠的是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无论做什么,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这个行业的专业技能。而想拥有任何一样技能,需要的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和积累,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偷懒,这并不是能够速成的。
而现在,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最根本的东西,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找捷径、找速成的方法上。我们太着急了,总想着快一点,总想着不能落后,每天穿梭于各种所谓的“成功秘籍”中,所以不能安心去磨练自己的技能。
但是到最后我们发现,并没有找到什么捷径,也没能实现梦寐以求的超越。今天的我们还和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自己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时间在找寻捷径的过程中溜走了,而我们却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记得一位哲学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头脑是不会起风暴的,是因为有了知识,有了观念之后,心灵才会起风暴。所以,千万别相信那些所谓的商界精英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说他有多少了不起的观念,让他取得了成功。千万别信这一套。他们取得成功的根源,他们压根也没讲出来。他们的心灵曾经受到过挑战,这才是根本”。
我们现在就是听了太多所谓成功人士讲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所谓成功经验或者成功秘诀,导致我们的心灵总是掀起风暴,总是不能平静。我们总是穿梭于别人讲述的这些“秘诀”或者“捷径”当中,而没能去接受自己心灵中的挑战和磨练。
什么才是自己心灵中的挑战和磨练呢?就是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毅力、坚持和忍耐。我们能不能在默默无闻中忍受孤独与寂寞,去十年如一日地磨练自己的一项技能?
易經真的很容易曾仕强
曾仕强:所谓大器晚成,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你不要急,急什么?真正大器是晚成的。我不是说我看不起年轻人,老实讲做学问,第一个条件是什么?要做学问第一个条件就是说要活得久。因为你必须很长的时间,你才能做出一门学问来,你活不久就没有那个时间去做学问。所以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敬老,他有他的道理。一门学问,你十年能做什么?你二十年能做什么?到了二十五年人死了你还能做什么?没有经过三十年的磨练,你很难说你能做成这门学问,很难。
能不能大器晚成先放一边,但不得不承认一点,我们现在往往太浮躁了,心思太急。总是想着往前冲,总是想着速成,总是想着超越,总是想着捷径。
也可能是我们现在的信息传递太发达,而人们又特别推崇那些少年得志、年轻有为的事例,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谋取利益大肆宣传所谓的成功捷径。在这样的氛围 下,我们就人心浮动,总想着弯道超车,想着快速实现自身的飞跃。
然而这样,往往就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自身的技能增长。曾仕强教授之前说,我们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观念,搞清楚自己的生存之道是什么?我们靠什么生存?靠技能!
厨师靠的是厨艺,理发师靠的是理发的技术,会计靠的是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经验,说相声的靠的是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无论做什么,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这个行业的专业技能。而想拥有任何一样技能,需要的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和积累,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偷懒,这并不是能够速成的。
而现在,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最根本的东西,把太多的心思放在了找捷径、找速成的方法上。我们太着急了,总想着快一点,总想着不能落后,每天穿梭于各种所谓的“成功秘籍”中,所以不能安心去磨练自己的技能。
但是到最后我们发现,并没有找到什么捷径,也没能实现梦寐以求的超越。今天的我们还和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自己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时间在找寻捷径的过程中溜走了,而我们却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记得一位哲学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头脑是不会起风暴的,是因为有了知识,有了观念之后,心灵才会起风暴。所以,千万别相信那些所谓的商界精英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说他有多少了不起的观念,让他取得了成功。千万别信这一套。他们取得成功的根源,他们压根也没讲出来。他们的心灵曾经受到过挑战,这才是根本”。
我们现在就是听了太多所谓成功人士讲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所谓成功经验或者成功秘诀,导致我们的心灵总是掀起风暴,总是不能平静。我们总是穿梭于别人讲述的这些“秘诀”或者“捷径”当中,而没能去接受自己心灵中的挑战和磨练。
什么才是自己心灵中的挑战和磨练呢?就是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毅力、坚持和忍耐。我们能不能在默默无闻中忍受孤独与寂寞,去十年如一日地磨练自己的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