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凭证说都是上海传出来的,上海每天那么多人出去了,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
【每日一字】—【棨】
拼音为:qǐ
这个字的意思一定与木有关,果不其然,在它的两种基本释义中都有这一含义:
1.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
2.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
组词一:棨信 [ qǐ xìn ]传信的符证。
组词二:棨传 [ qǐ chuán ]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
组词三:棨户 [ qǐ hù ]设有棨戟的门户。
组词四:棨戟 [ qǐ jǐ ]一种有套的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仪仗。
组词五:棨戟遥临 [ qǐ jǐ yáo lín ]指达官贵人远道而来。后常用以称贵宾或好友远道光临。
古代没有银行,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寺院金融”是怎么一回事?(上)
铜钱作为主要货币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铜钱作为货币有着它天然的优缺点,其缺点就是面值比较小和质量重,出门不易携带,所以随着商业发展,在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钱币寄存和保管机构——飞钱和柜坊。
而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却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那就是寺院,南北朝是佛教高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寺院僧人并不是纯粹的念佛吃斋,还能插手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抵押放款成了寺院日常业务之一,以此形成了寺院金融。
中国古代的“银行”
银行这是一个舶来品,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中国才发展起来。但是银行功能大致相同的机构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只是不叫银行罢了。
1.中国最早的银行先驱
中国最早银行先驱出现在唐朝,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在政治上一塌糊涂,但经济上却取得很大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唐朝前期市坊制已经被打破了,也出现了夜市,在时间上发生了突破。
商业活动很是活跃,坐商行贾那叫一个热闹,特别是行商,出现了一批贩运大宗商品贩运商,他们会在相应的季节去收购茶叶、大米、木材等物品,在运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出售。
就如同《琵琶行》所讲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而这些商人的活动那基本都是跨省跨地区的,如把江西的木材运到扬州出售,如把江淮的米运到皖南、歙等耕地较少的地区出售。
这些商品的量都不小,在交易中需要大量的钱币在其中流通。可是纸币是宋朝的商人发明出来的,唐朝还没有。但是唐朝的商业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柜坊和飞钱。
柜坊,又称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柜坊中置有储钱、储物的设施商人可以把自己的钱寄存在柜坊中,缴纳一定的保管费用。等到商人到其他地方经商时,可以用柜坊所提供的凭证进行支付,被支付的商人再拿着凭证去柜坊提取钱财,这样一来商人之间的贸易就免除了现钱交易的麻烦。
柜坊除了寄钱存钱外,还可以抵押贷款,如诞生于唐代的小说《霍小玉传》中就有记载,霍小玉由于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卖篋中服玩之物,多托于西市寄附铺。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把长安的西市描述为中国初期的金融市场,在这里有柜坊、寄附铺和各种商店。
再说“飞钱”,《唐会要》有记载:“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也就是在唐朝后期随着商业活动是频繁,钱币铸造已经不敷需要了,为了本地商业的发展,诸道州府开始禁止本地的钱出境了。
为了解决钱荒和远地携带钱的不方便,来长安贸易的各地商人会把钱交给本道的进奏院、诸军、诸使、富家,并取得相应的文券,轻装到长安去做生意,待需要用钱时再到长安或回到本地到指定地点取钱,而这些钱便被称为“飞钱”,若商人是“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便被称作“便换”。
2.中国古代早期银行的发展
宋代是中国钱币和金融业大为发展的时期。首先是纸币的出现,纸币是出现在北宋真宗朝,行使铁钱的四川地区的几家富商地主联合起来作保发行了纸币,称其为交子,后来就流传到朝廷,朝廷对其进行了控制,取消了私人私自发行纸币的权力,政府在四川设立专局,负责印发和发行纸币。
以此为起点,纸币开始从四川流传开来,成为了货币之一。而货币类型的进步也促进了宋代金融业的发展。把唐朝的柜坊发展成了解库、金银铺、钞引之家等,所谓的解库就是当铺和解缴国库(税务部门向国库上解税款),如《东华录》中曾描写到“请将艰运之开州等县折银解库,听兵领银自购,庶民兵两便。”
到了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了人们较为熟悉的钱庄,票号。钱庄、票号都具有存放款、兑换的业务,不同的在于票号的资本比钱庄,且票号基本是有山西开设的居多,所以又称“山西票号”。
中国古人只是没有用银行这个名称罢了,而存钱、寄钱、贷款、抵押机构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唐朝的柜坊还不是中国最早的拥有金融性质的机构,最早的应该是中国中古时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院。#古代史#
当今社会,你能无凭无据地将一件价值530元的物品,丢在一个快递站,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走人?我想许多人肯定会不放心,向对方索要收条,或者拍照作为货品被收揽的凭证。
但这种事情,在山东青岛司空见惯。因为设在集镇的快递站,仅仅负责收揽快递件,要汇总至快递总站才能开票、出凭证。所以,作为快递收揽点,只能让你留下电话,微信联系,微信出票、微信付款。前期的无凭无据的收揽,全凭信誉。前天,我在网上拍了一件价值530元的商品,由于商家发错货需要退货重换。我把它拿到快递站回寄,结果就发生了没有任何凭证就叫我们走人。妻子不放心地向对方索要凭证,对方说“没事的,明天微信里给你传凭证”。我为了安全起见,便要求收揽员与商品合照,结果对方很不高兴地说:“如果信不过,就不要寄了!”见对方不高兴,我只能说:“第一次寄件,不知你们这里的规矩,如果确实能保证货物安全,我入乡随俗相信你!”
就这样,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度过了整整26个小时后,微信中传来了快递揽件收据、运费凭证、快递单号。见此,我们才放下心来。同时,不得不感叹,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山东人仍然保有着一份做人的真诚、一份做事的信誉,真正是难能可贵!#山东人# #青岛#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家当铺,老板姓吕,叫吕氏当铺。当铺是一个深宅大院,四周是高耸的围墙,围墙上挂满了枣树桩,人掉下去是不能活着出去的。再加上当铺里有一群武功高强的保镖,使得当铺固若金汤。所以,典当行名气大,生意兴隆。
这一年,来了一个叫丁的县令。在他上任的第三天,他拜访了吕老板,从那以后,他们成了朋友。那时候,周琛小偷很多,连县令的印章都差点被偷。丁知府整天担心的就是这个。为了确保尹达的安全,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他在每个黑暗的日子带尹达去当铺,第二天早上赎回它。
这招真的管用,好几个月都很安全。半年后,郑州政府抓到了一批毒贩。毒贩将鸦片藏在其他货物中运输。因为有一张郴州县的路票,上面盖着公章,一路畅通无阻。车票上盖着郴州县的公章。丁知府又惊又怒。他找到吕老板说:“吕老板,你不该用我的公章私自开罚单。如果追查,我怎么解释?”
隋老板大吃一惊,说:“自从你把公章留在我们店里,我就自己留着了。我从未做过任何邪恶的事。我怎么能玩弄我们的友谊呢?而且你每天晚上发的公章都是用铁箱锁着的,我没有钥匙。我怎么能用你的公章?”丁皱着眉头说:“是啊,我也不相信你会做这种事。可是我没做,你没做,谁做的?”
隋老板搔头皮道:“会不会是那个天天来当铺送印的官员干的?”丁知府点点头,“你说得对。不幸的是,这名官员已经逃脱,并在途中被杀害。隋老板,看来这件事只能委屈你了。”
“你说什么?”吕老板生气了,“你没有根,你为什么坚持说是我干的?”丁知府不慌不忙地说:“吕老板,你忘了你的当票还在我手里,足以证明是你偷了我的印章开了路票。当然,这东西要是传出去对我也不好,但是我刚犯了个官印罪。充其量,我拿掉了我的工作,而你是一个私人售票员,所以你得去坐牢,也许还会掉脑袋!”
吕老板听了的话,吓得满头冷汗,问:“你看我们该怎么办?”丁知府道:“如今,保你平安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人灭口,销毁路票凭证。但要杀人灭口,就得用钱打通关节。在这件事上,你别无选择,只能花钱消灾。”
吕老板知道自己撞枪口了。为了活命,他只好忍痛拿出五万两银子,交给丁知府。他在掩盖之前说了很多好话。
时隔一年,吕老板回湖北探亲,才发现在汉口遇到了以前每天早晚跑典当行送大印的主仆。你不是说他已经死了吗?吕老板起了疑心。正踌躇间,那头领走上前来道:“哟,这不是隋老大么?去寒舍坐坐。”说着拉着吕老板回了家。原来他在一个胡同里开了个小店,生意挺好,家里的生活也是。
吕老板自然很生气,说:“原来你躲在这里,我平白丢了五万两银子!”直到那时,局长才说出事情的真相。他说:“吕老板,你上了县的当。什么贩毒,路票都是扯淡!就连我天天送到你们当铺的铁箱,根本没有大字。他给我一千两银子跑远路,就是为了骗你!”
听局长这么一说,隋老板愣住了。最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七品官真的比土匪还凶!”
《伤寒论》007、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青木注:仲景论广汤液之明确证据,即在条文前冠以“伤寒”两字。为突显第4条不恶寒之温病,故后移于此。伤寒,即广义伤寒,亦即内经之“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意。难经之伤寒有五之谓,代指一切外感发热疾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此指一切疾病初起,多数以太阳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外感疾病。但也有例外之时,总之须以脉证为凭据。一日,不能固定理解为一天,也仅为大约之时间。脉若静者,为不传。此指太阳病时脉象浮紧或浮缓或浮弱浮数等,但没有躁急洪滑大实之象。相对于阳明病之脉为静,不是说又出现了一个静脉,这样的脉表示疾病没有传变。
颇欲吐,病人很想吐,恶心,胃气上逆。若躁烦,指口干舌焦皮肤干燥而心烦热,手足身体乱动不宁静,里热扰动心神也。
颇欲吐,在这里用来指示病从太阳病内传少阳病。躁烦,则指示病从太阳病内传阳明病。阳证传阳,此为疾病传变之常也,其变则传少阴病与太阴病。以一主要症状来指代某病,为古人常用之文法。但不能说只有欲吐才是传少阳,燥烦才是传阳明,千万不能死于句下。
脉数疾者,为传也。一息五六至,为数脉,约每分钟脉搏90至108次。疾脉为数之甚,又名极脉、急脉,为一息七八至,约每分钟126至144次脉动。数疾之脉,当然不再是“静”,故主疾病已传变。
结合症状脉象,就可以判断出是已传少阳或阳明,或者二阳三阳合病并病等等。总之,疾病的传变,是否合病,并病,均须以脉证为的据,不可臆测。
“轻松筹”、“水滴筹”等网络众筹很流行。一方面确实给贫困家庭带来了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有些人利用众筹软件发布虚假等信息,存在着信息不真实,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审题重点:
(1)判断题型。此题以网络募捐的现象为题干内容,问“怎么看”,即可直接判断出为综合分析的社会现象类题型。
(2)分析关键词。
审题点1:“一方面确实给贫困家庭带来了资金支持”
可以简单论述网络众筹平台的积极意义。比如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以及弘扬社会关爱困难群体,奉献的正能量等。
审题点2:“但另一方面有些人利用众筹软件发布虚假等信息,存在这信息不真实,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其危害,例如消费爱心,致使大众善心麻木等。同时可以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并且针对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原因可以根据题干“发布虚假信息”这一行为和实际的法律状况分析出法律和执法的漏洞,根据“信息不真实”分析出平台审核的漏洞,根据“资金使用不规范”分析出平台监管漏洞。
(3)理清思路。首先网络众筹平台的积极意义和危害作为开头内容。其次详细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对策。
示范答题:
捐款一直以来,都是解燃眉之急的爱心方式,当捐款与互联网平台结合起来,更是让不少人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是,随着筹款人越来越多,筹款信息开始鱼龙混杂,一次次的筹款骗局让公众越来越麻木,渐渐泯灭了自己的善心。
罗一笑事件、王凤雅事件、女大学生为母筹款后却吃喝玩乐等暴露了网络募捐信息作假、善款未专款专用、诈捐圈钱等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究其原因:第一,审核漏洞。发起人通过购买的虚假疾病诊断证明书和虚假住院证明,填写完目标金额、筹款标题、求助说明之后,就可以成功发起筹款,另外这些平台的增信补充部分均为选填,即患者家庭房屋及家庭车辆财产状况等信息可以不填。第二,监管漏洞。发起人在审核通过后,申请提现时,平台没有要求提供善款流向的明细凭据,更未要求发起人必须公开善款流向的反馈信息。第三,法律漏洞。个人求助是因其自身及家庭面临的困难,而向社会成员进行的求助行为,不受《慈善法》的规范调整,只有平台方明知求助者发布虚假信息骗捐,仍然允许该求助信息被传播的情况下,才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目前针对个人求助,只能依据《合同法》及社会公德进行调整。关于求助者、捐赠者、捐款去向等问题,尚未有相关法律规定。
因此,为了不泯灭和辜负了善心,让这些平台为网友们提供奉献爱心、传递希望,高效、便利的渠道和桥梁,令真实的个人求助声音不再遭受质疑,不再孤立无援。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首先,完善法律。民政部门指定并公开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并对募捐主体、募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社会监督、评价退出机制等作出规定,明确要求网络募捐平台对募捐信息作假、善款未专款专用负有监督责任。其次,行业自律。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等个人大病求助网联网服务平台应发布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共同加强平台自律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合力抵制通过造谣、炒作、制造“悲情戏”、践踏求助人尊严等手段传播个人大病求助信息,一旦违反公约则采取行业退出机制,拉入行业黑名单。与此同时要对现存问题进行整改,做好信息审核和风险防范工作。最后,网友在捐款时切记盲目,一定要仔细分析情况,尤其时在转发的时候,确保是真实信息后在进行传播。
#医师报·早报分享#
最佳营养疗法并不算新:许多幻想家都曾经怀有这样的理想。公元前390年,希波克拉底说过:“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药物成为你的食品。”20世纪初的爱迪生说过:“未来的医生不会开药,而是引导患者关注人本身以及膳食和疾病预防。”——【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营养圣经(最新修订版)》
今天是3月3日,星期四 农历二月初一 北京晴 0°C~12℃ 如下是:
今日『早读分享』第217期
1、要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3月4日(星期五)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来源:央视网)
2、政策
十五部门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9项任务。
规划强调,以连续性服务为重点,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例如,在医疗机构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老年综合征管理;建立覆盖老年人群疾病急性期、慢性期、康复期、长期照护期、生命终末期的护理服务体系;鼓励康复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纳入医联体网格管理,建立畅通合理的转诊机制,为网格内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来源:新华社)
3、百度热搜
上海新增7例阳性感染者均与昨天报告病例同在一个老年舞蹈队
正在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邬惊雷说,新增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与昨天报告病例同在一个老年舞蹈队。(来源:北京日报)
4、新浪微博热搜
#乘坐深圳地铁须出示48小时核酸#
据@深圳地铁 消息:自3月2日起至另行通知时止,市民进站搭乘地铁须同时出示粤康码“绿码”和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进站乘车。(来源:新浪深圳)
5、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建议尽快启动种植牙耗材全国集采
①应尽快启动种植牙耗材全国集采工作,建议种植牙尽快纳入医保。
②打破种植牙耗材进口壁垒,加快国产品牌替代。
③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口腔科学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④加快牙科医护人员培养与供给。(来源:央视网)
6、热评
新时代新作为!四川遂宁市:联村卫生室方便村民就医(来源:人民日报)
7、人事任免
曾任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闽红已赴新职(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8、点赞
95后医生刚拿到执医证就捐骨髓救人
“患者情况危重,我可能是他目前进行治疗的最佳选择。治病救人是我选择学医的初衷,因此我没有任何犹豫。”刚拿到执医证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95后医学生王捷骁就对“治病救人”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前天,他作为上海第5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完成捐献,用实际行动践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誓言。(来源:新民晚报)
9、疫情资讯
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上海海关防疫指挥体系24小时待命(来源:新华社)
10、医保
人社部: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均可就医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近日,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总对总”通道正式开通,支持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购药领域并行使用。截至2021年末,16个省份的138个地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
“我国正在以社保卡为载体,为百姓全面加载社保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多方面功能。从目前看,这张小卡片已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大作用。”人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宋京燕表示。(来源:医师网)
11、通告
国家药监局发布停止经营蜜芝泉沁透焕肤日霜等化妆品的通告(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12、药品
无锡:药店“四类”药品恢复销售(来源:无锡日报)
13、医院资讯
0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暂停门急诊服务(来源:央广网)
0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立山西省疼痛培训中心(来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上海龙华医院江西医院正式揭牌!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来源:文汇报)
14、地方
0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肖民辉专家团队工作站落户西盟县人民医院(来源:新华网)
02、江苏:女性产假延长到158天,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来源:中国政务)
15、医界好书
《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纪念版)出炉!
这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为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普利策获奖作家,穆克吉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来审视癌症,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的抗癌战争,最终为读者带来这部内容震撼的癌症编年史。(来源:医师报)
16、国际
澳大利亚总理感染新冠病毒 韩国日增确诊超21万例创新高(来源:中国新闻网)
清朝,有个和尚武艺高强,能把宝剑把炼成药丸大小,吞入口中,用的时候便从口中吐出,像一条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雍正年轻时喜欢喝酒击剑,得不到康熙的喜爱。他常溜出宫去,在江湖上交结武林人士,与十三人结拜为兄弟。大哥就是那个和尚,
兄弟十三人中武艺稍差些的也能炼剑如芥菜子大小,藏在指甲缝里,需要时将它抛向空中,对手无不败退。雍正跟着他们也学会这套本领。康熙晚年病重,雍正带着多名剑客回到京城。康熙准备后事,早已写好诏书,收藏在密室。雍正探听到这一消息后,便派人设法从密室里把遗诏偷出来。
雍正打开遗诏一看,上面写着:“传位十四皇子。”雍正看了气得要命,他灵机一动,偷偷地把“十”字改为“于”字,诏书便变成了“传位于四皇子”。他把诏书藏在身边,然后进宫探病。他进宫时,布置心腹之人把守在宫外,凡有进宫的,就加以阻止。
当时,康熙病已垂危,而第十四太子允禔,正奉命出征淮噶尔,听到父亲病重,便拥兵于西路,观察动静。康熙自知病将不起,便宣召大臣进宫,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来。忽然,睁开眼看见雍正站在床前,不由大怒,拿起玉念珠用力向雍正砸过去。
不一会儿,康熙就殡天了,于是雍正走出宫去,召集百官,告知奉诏册立,并且拿出玉念珠作为凭证。文武百官分不清真假,只好拥他即位。康熙的其他儿子,有知道内情的,心里都不服,往往口出怨言。雍正知道大家起了义愤,就加以镇压。
雍正登位不久,亲近的藩属,被诛杀一空。但是,各藩属平时都交结江湖上豪侠之士,他们见主子被杀,时时策划着报复。因此,雍正也一直担心遭人暗杀。
一天,去天坛祭天,雍正刚登上坛,突然听到坛顶所张设的黄绫幔帐,霍然一响,发出异样的声音,卫士们怀疑有刺客,便一拥而上,加以救护。只见雍正右手微动,一线光芒从他手中射出,坛顶的幔帐马上裂开,掉下一个狐狸脑袋。
雍正于是对卫士们说:“近来乱臣贼子想谋刺,京城刺客密布,我所以小试手段,使叛党知道我剑术高妙。即使有刺客,又能把我怎么样?”雍正嘴上是这样说,但他内心的疑惧却有增无减。
他常想,天下剑客多半是我的手下,可以不必担心,只有那个和尚不肯为我所用,亡命天涯,是心腹大患,一定要把他除掉。可是,那和尚的行踪不定,不好对付。
一天,雍正终于探知那和尚确切的住处,便命令三个结义兄弟,改换行装,前往侦看,后面布置精兵,围守关口。那和尚见捕拿他的三个人前来,笑着说:“你们奉主子命令来拿我吗?你们主子气数还旺,我斗不过他。但是,他多行不义,我虽然现在死掉,你们主子也一定没有好下场,一个月后一定有人为我报仇,你们可要记着。”说完他饮剑自尽。
那结义三兄弟带着和尚的首级回来禀报,并且把那和尚临死前的话如实奏明。雍正大惊,防卫更严,可是他仍吃不好,睡不好。一个月后,无缘无故在寝宫驾崩。朝廷对雍正的死因,严守秘密,只说他是病死的。实际上雍正是被某女侠所刺。相传女侠就是吕留良先生的孙女,她的剑术是同辈中最好的。
这一段清朝民间故事出自清朝《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雍正的故事被演义的版本很多,这是其中之一。
关注@梅鹤读书 ,览古代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