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证监会重磅文件!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出炉】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下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

【证监会重磅文件!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出炉】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下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

《方案》从优化制度规则体系、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加强协作联动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网页链接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界论坛年会上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做了三点内容总结:

其一,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借鉴国际经验,发挥了市场选择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发行上市制度。另一方面,脱离我国国情的发展都是不切实际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已经初见成效。如,加强审核注册质量把关,统筹一二级市场适度平衡,强化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穿透核查等。从注册制试点情况看,市场各方总体上是认可的,获得感也是强的。

其二,具有了一定的风险对抗韧性。主要体现在在应对疫情和境外输入风险时,保持了总体稳定。维持稳定的局面得益于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加强了对资金的穿透监管,控制了过度杠杆,以及整治了市场乱象。实现了“看得清、管得住”的目的。

其三,已经形成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主要体现在事前教育宣导、事中监管服务、事后维权救济相衔接的流程体系。首例“康美案”5.2万中小投资者获赔24.6亿元,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的有机统一。

我个人分析来看,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仍需注重两点:

其一,进一步加强法制保障,夯实法治基础。应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治理优势,构建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和证券执法机制,改善市场生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

其二,完善信息披露。主要在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对于长期困扰市场的高比例股票质押、违规占用担保等问题,优化披露制度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证监会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出炉 提出八大举措】财联社记者获悉,近日证监会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方案在8大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一是优化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规则的科学性;二是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夯实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基础;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四是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五是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六是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营造上市公司发展良好环境;七是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提升监管效能;八是加强协作联动,形成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记者 林坚)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如果说过去几年的工作核心是‘治乱’,下一阶段,新一轮方案的核心是‘提质’。”方案重点包括,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规则体系,全面启动相关监管法规修订,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退市常态化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难事、大事。”对退市的评价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应退尽退。今年强制退市42家,而2021年是17家。

近两年,股票质押风险和上市公司整体风险明显收敛。存在高比例质押风险的公司家数从高峰期的702家下降至282家,全市场股份质押市值占比从最高时的接近10%降至目前的4.07%。

【健全“大投保”格局 资本市场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深改推进,市场更加规范、透明、开放,投资者保护相关制度机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者获得感不断增强,数量大幅提升。中国结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超过了2.1亿,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超2亿。“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2亿,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事情,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支撑。要在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下一步,证券监管部门将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资者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健全法规制度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五方面持续发力,健全“大投保”格局,塑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网页链接

【11月24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健全“大投保”格局资本市场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记者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下一步,证券监管部门将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资者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健全法规制度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五方面持续发力,健全“大投保”格局,塑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网页链接

明天股市策略

大利好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评:降准预期来了,股市稳了。

大利好消息:

证监会:优化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夯实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基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营造上市公司发展良好环境;加快上市公司监管转型,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协作联动,形成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利好消息:

中国农业银行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金地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银企各方将利用各自行业优势,整合资源,深化全面合作,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交通银行为万科集团提供千亿授信意向额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今年年底正式退出影响,明年年初,国内新能源车市将再掀起一轮涨价潮,但规模不会太大。

明天指数分析

明天我认为,三大指数震荡盘整概率大,没有特大利好消息刺激情况下。

最近几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没有大跌或大涨,因为大机构资金没有形成合力大量卖出或大量买入。我们还是等待指数大跌或大涨大方向趋势选择。

今天虽然指数跌不多,但很多个股下跌,至收盘3100家个股下跌,1700家个股上涨,大家要做好风险防控。

今天午评说,大机构资金净卖出总量稍多,当时深成指和创业板下跌1%以上,因为大机构资金没有大量卖出,指数很难大跌,下午两大指数又出现拉升,指数微跌收盘。

从11月16日到今天,我们跟着大机构资金买入板块龙头股没有机会,躲过了很多个股大跌。我一直说,只做指数强势大涨波段,并且要有买卖个股稳赚不赔的方法,设置好买卖规则,什么情况下买,什么情况下卖。

我根据大机构资金买卖总量,我判断指数涨跌准确率90%以上,大家通过以前发文可以验证准确率。每个交易日盘中发文说,根据大机构资金买卖总量,精准判断指数涨跌,以及大机构资金大量买入板块,跟着大机构资金买入最多板块龙头股,才能赚。

相信我的粉丝们,躲过每次大跌,抓住每次大涨。

认可我观点,点赞和转发。

证券市场感悟:现在我们的发行市场有分拆上市的制度,太多的上市公司把好的业务、创新业务、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分拆上市,!这样,部分上市公司就把好业务基本都拆分出去分别上市圈钱了,而母公司基本上就是一个壳公司,就是皮包公司,这样加大了监管力度,实质上是为公司套现提供了便利!投资者一定要小心,对一些把主题业务全部拆分上市的公司要近而远之!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问题查处】9月3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第四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发言中表示,要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以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实施为抓手,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透明度,通过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推动完善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坚决落实“零容忍”要求,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问题查处,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证券时报)

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新三年方案

继易会满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后,证监会再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要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制度,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

这样来看,炒壳炒差将被大大打压,连板情绪会得到进一步抑制,接下来市盈率低的优质公司将受到大资金青睐追捧,炒作逻辑水到渠成,上涨一触即发。

昨日大象起舞初步拉升试盘就是政策利好的反馈,大戏刚刚开始,高潮远未到来,尽早上车绩优蓝筹国有股,才是当下短线客的选择。

风格切换,转换思维,不要执迷不悟,还在垃圾股上幻想。资金都流向绩优股,谁还拉升绩差股让小散出逃?

政策导向,资金配合,众望所归,机构基金助推,绩优股将所向披靡,一飞冲天,带领大盘上攻,脱离3000度深渊。

楼主看起来很年轻 失业确实打击很大 财务总监是非常关键的岗位 在一般私企基本属于老板非常信任的自己人才可以胜任 因为财务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核心机密 除了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之类的比较规范企业 靠的是制度和极强的业务能力会公开招聘 一般的私企不会让外人做 你要有心理准备 失业时间不会短

注册制来了,它会对未来投资有何深远的影响,看了你不亏:

1.制度变化: 制度上只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不关心其他,一切交给市场

2.门槛降低,发行股票数量大幅增加

3.绩差股壳价值,重组价值失去,退市制度成熟,每年退市股数量大幅增加

4.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对近几年大幅炒作的,涨幅高,估值高,成长性已经接近天花板的股票将是巨大冲击,中期回调风险巨大。

a 市盈率超过60以上的科技股、消费股以及一些概念炒作股未来回落风险加大

b 有AH股概念股票,AH股价差会逐步缩小,目前a股平均高于h股40%

5.优质股会出现资金集聚效应,无论蓝筹还是中小盘,只要是业绩好,股价低,估值低,资金就会蜂拥而至。而市场80%的其他股票会逐步边缘化。好股股价越来越高,差股无人问津,仙股遍地。未来的稀缺资源是优质股,还有韭菜。

6.新股申购不再是暴利行业。由于新股定价市场化,破发也会常见,所以新股申购要擦亮双眼。

7.操作方式的新变化。 原来的打板短线战法,由于涨跌幅可能扩大到20CM风险加大。投机要转向投资,价值发掘结合趋势跟随将是未来炒股赚钱的主要盈利模式。

8.选股难度加大,散户要结合自身改变投资方式。 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那么就去发掘优质股潜伏。而如果没有,那么就去买指数型ETF好了,各行业都可以,但是要考虑好估值,也要参考技术指标。(我不喜欢大蓝筹,尤其是已经被机构报团炒高的大蓝筹)

9.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利好券商,创投、参股券商,可以结合技术面进行投资。

我是深海的思考,如果你觉得看了我的文章有收获,请点赞评论!

退市问题上A股目前采取的是营业收入最低额度,少于规定的范围内的就直接退市,如果在营业收入达标了就可以继续上市,这让一些企业玩起了财务把戏,在快要面临退市时会有财务突击的现象,本来前面三个季度每个季度营业收入几百万,而到了第四季度一下子上亿元的营业收入回来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醉翁之意。

 

马上要全面注册制了,理论上来说意味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注册制来了还是按照目前的财务退市制度不知道是否适应形势呢,既然是市场化,那么假如每年上市300家的话,退市的比例是不是应该与上市的比例所协调呢,比如说在上市了300家的情况下退市100家或者200家,让A股处于上市和退市的良性循环中,这样的注册制才是名副其实的,否则的话上市的公司家数远远大于退市的,这会让市场的压力更大,指数向上的空间会不会被压制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33213/
1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培训心得(新会计准则培训内容)
下一篇 新会计准则耕地占用税如何核算(耕地占用税的核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