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初期竞争很激烈,那个时候加班多吧。现在发展到更高级阶段了,很多行为规范了。我国还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竞争激烈,所以就这样吧!任何理论都不能脱离实际,国有国情,将来我们也会有反对加班的时候。
别把编程科技人员当做流水线工人。程序员不是流水线工人,一个高级程序员摸鱼喝咖啡写的几十行代码,比一个对着电脑几小时写了几百号代码的初级程序员,更有效率。写程序靠的是灵感,而不是加班。
支一招美国高科技公司有多少人在摸鱼?我只说几件小事。马斯克主导的推特大裁员无论怎么受到争议,但至少暴露出一个事实,美国高科技公司里的摸鱼现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丧心病狂。
[赞][赞][赞]
新海龟爸爸什么叫内卷?工薪家庭出身,没有背景,学习还行,家里没有钱给你搞学区房,上过多的补习班,但你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了多年,也上了一个过的去的一本大学。你大学期间也没有荒废学业,成绩不错,课外活动也参加了一二。毕业了之后,顺顺利利的找到了本地一个还不错的小外企做着初级员工的职位,偶尔因为要赶项目加加班,出出差累一些,但多数时间是可以正常上下班双休的,你勤勤啃啃,工作态度负责,凭借经验积累升到了高级员工,经理助理,经理。—这个叫”努力“。但你工作着工作着,你发现现在来做你当初入职的初级员工的职位的人资质越来越高了,大批的应聘者前来,公司也顺势逐渐把招聘要求一步步提升,从”211本“ ”985本“,到“硕士及以上学历”,到最终的”985及海外知名高校以上硕士学历优先“。底下的小朋友为了这样一个职位,挤破脑袋,为了上名校,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各种补习班,甚至一些父母为了上好的高中,砸重金买老破小的学区房,211本还不够,因为行情是像点样的公司都要求985硕士起了,又得咬咬牙熬熬夜考研,得一鼓作气把硕士文凭拿下来才行,研究生还不敢休息,三年还得刷着绩点,伺候导师,没有实习做怎么办?要么找关系,要么花点钱“买”一份实习,精疲力竭。于此同时,你的一些同事也感觉到了这样的压力,毕竟新来公司的人越来越优秀了,自己要在公司立足该怎么办?他们率先开始延长工作时间,周末无休,靠高产量来弥补自己学历背景的短板。你在这样的氛围下呆了不久,也恐慌的一批,毕竟老板也尝到了甜头,也不缺韭菜,也被迫的把班加了起来了。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
我身边的初级程序员,每天加班,马不停蹄地干活,一个月薪资才1万元左右,而我们的技术总监,看起来工作挺悠闲,基本不加班,凭什么一个月到手3万元,还不算年底分红和股票?
是不是他手特别快?别人敲一天的代码,他1个小时就完事儿了,只是外人看起来很轻松?
还是他和大老板关系好?也就是说,那个位子,谁坐都行?
过去人们主要的劳动形式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1、农业种植、工地干活、工厂加班;做服务业跑业务,这都是体力劳动,虽然辛苦但是至少还能保证自己的温饱,至于买房买车就很难了,体力劳动是最初级的劳动方式!但是人再能干也没有机器人能干!这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将在未来3--10年内基本被机器人所取代,如果不改变连搬砖端盘子都没有机会了!
2、学电脑技术做IT民工、坐办公室电脑办公吹空调当白领;学法律当律师学医或者到金融企业做个凤凰男;最好是进国企当公务员工资福利长期稳定,还能享受“官威”带来的满足感,靠技术和资本吃饭的脑力劳动比起那些朝不保夕的体力劳动强多了!但是人再聪明都没有人工智能聪明,所有可记录、可量化、可计算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未来70%以上的白领工作即将消失。
3、未来5--10年内,70%的工作岗位将会消失,所有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都将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人没有机器人能干,人没有人工智能聪明,智能机器将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体力劳动者,人工智能算法取代脑力劳动者决策,现在所有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都要想一想,自己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未来3--5年内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答案是:是,那么现在赶快融入到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有关的行业中来,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基本原理和数字化电商实操流程》第三章第一节第六课: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到智力劳动到智慧创新
提问:当今企业存在剝削吗?拖欠克扣工资,逼迫加班,使用童工等算吗?
本人作答:小平同志的论断现在还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若说企业不存在剝削你相吗?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和剝削的概念并没有过时。996、157工作制明显违法,题所列各项都属违法行为,不是还有新型资本家在我行我素吗?说实话那个企业不算计利润?你若不能为其创造更高的利润他能给你开工资吗?企业家并非都是慈善家,若不存在剝削削其利润何来?企业家个人能创造出如此巨额的利润吗?
我问过培训班的老师,学完Java初级程序员的指定课程,速度快的同学用了多久。老师说,4-6个月吧!
所以我的进度明显落后了,虽然老师安慰说,兼职学都慢。对于一个加班常客来说,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是必要的,在家学、在外办事学,甚至在厕所看视频。
所以还在学校的孩子们,加油吧,你们现在认真学习,就是正儿八经的事半功倍。
#雷蒙爸学编程# #雷蒙爸的日记# #Java#
同工不同酬,高级职称月工资8000多,初级职称3000左右,这种实际上是要首先要杜绝其次,要逐步的缩小差距。同工同酬是有利于教育发展,同工不同酬是不利于教育发展,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的定力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行动自觉。
长期以来996,007等已经明确为非法行为,同工不同酬还应该禁止在非工作日加班。一定程度上加班不等于效率,加班不等于高效,形式主义和非必要的加班应该彻底的从劳动合同当中剔除。减轻劳动者的负担,提高管理的效率,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给其他的社会从业者以良好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唯有如此才有更多的适龄青年愿意或者说主动应聘进入行业。最重要的是还要在社保和工资待遇保障方面加强,遵纪守法完善不同的规章制度,让从业者劳动者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简单的一句话,同工必须同酬,同职称必须统筹。
在职场上,多劳一定会多得吗?
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由于收入有限,就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这时,我们要警惕两种错误的贫穷思维模式,因为它们很可能会让你陷入到忙碌却最终没有综合提升的境地。
第一种错误的思维:简单增加工作量。当穷人面对生活中突然而来的打击时,比如面临工资或收入下降时,他们的第一个自然反应就是增加工作量。在他们看来,想尽办法做更多的工作就会摆脱当前的危机。但大多数的贫穷人口从事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业,即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或服务,在当下时局不好时,大部分的穷人如果都只想增加工作量的话,相互之间就会形成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工作水平的整体下降。这种模式引申到职场也是同样的效果。比如说在职场存在的“996”的加班现象,判断这种工作状态是否值得,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996中从事的工作内容是否是一种简单无效的劳动叠加,如果是这样,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换取多一点的收入就得不偿失了;但如果你在加班中进行的是有价值的职业经验的积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丰富自己,并最终获得工作方面质的飞跃,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那这种加班是值得的,现阶段的努力也是为了最终可以摆脱“996”这种不得不再做的事儿。
第二种错误的思维:增加兼职工作。这也是穷人比较普遍的一种应对风险的选择。通常人们认为多元化的业务可以缩小风险的范围,或者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这种模式在投资理财中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把它变成选择多样化的活动,效果可能会完全相反。因为选择多样化的兼职,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将在每个行业都处于一个不高的层级,并且由于多份兼职让你无法专注于某一领域,因此你永远无法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有来自现实的调查报告这样记录:“在对孟加拉邦27个村庄展开的一项调查中,即使那些声称以耕作为生的家庭,也只是花了40%的时间从事耕作。调查中的一般家庭都有三个成员在工作,涉及7种职业。”参考书中记录的内容对比职场的实际情况,感觉我们做了过多的初级兼职工作,会不会更像是小工?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是在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力气,所换取的收入也不可能太高。这种多元化的兼职对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提升并无太多意义,也很难对职场从业人员日后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不是说我们不能选择兼职,而是要对从事什么样的兼职有深入和综合地思考。如果这些兼职仅是通过你在短时间内的重复劳作而换来一定的收入提升,而不能帮你进一步向上提升和突破,那么你牺牲的机会成本可能无法估量。我们要切记,虽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眼前会存在生存的压力,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会长达三、四十年,所以在职业规划方面我们要权衡利弊,在维持现阶段生活状态的情况下,一定要对长期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周密的安排。
以上的思考来自于《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它主要讲述的是穷人的行为模式和他们的思维定式,这本书是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两位经济学家花费十五年针对五大洲的穷人们的调查、访问、跟踪及分析后得到的“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有关贫穷背后的思维模式和定式其实会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启发,因为只有我们摆脱了穷人犯的那些错误,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正确的努力的方向,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穷人##赚钱##职场##职场达人炼成记#
#高盛投行部新员工日均工作15小时#
在著名投行工作的年轻人,每周工作超过95小时,但第一年薪酬却高达9.1万英镑(折合人民币140万),要钱还是要命?这是高盛新入职员工面临的选择。
近日,一群入职刚满一年的高盛投行初级分析师向管理层提交了“抗议书”: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每天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每周要工作超过95小时,呼吁进行改革来减少工作量。更有新员工表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都受到了威胁,焦虑值爆表 。
现在的资本家的做法,不再像奴隶社会那样,通过强制手段比如挨饿、鞭打、枪杀等办法,逼迫劳动者超额、超时劳动,而是通过任务分配、制度设置、绩效考核、高薪诱惑等“文明”的手段,让劳动者加班加点,无休止地工作。
在国内有些大型网络企业、高待遇企业,不也倡导“996”、“007”、“5+2”、“白加黑”等工作制,他们为什么置劳动法于不顾,肆无忌惮地这样做呢?
究其原因:
一是自认为企业做大了,社会地位高了,内心膨胀,敢于和主流社会叫板,蔑视法律,有的大鳄甚至说出:996是年轻人的福报。
二是认为公司没能够提供优厚待遇,你不做,别人会做。对于热门的岗位,永远有大量年轻人走在应聘的路上,或者就等在公司的门外。
三是无节制地追求高额利润,疯狂占领市场,基层员工任务繁重,苦不堪言。PDD一年轻女孩连续加班至凌晨,猝死在回家的路上。
很多打工人,面临“高薪”的套路和陷阱,想要获得好的待遇,改善生活,就要被迫接受盘剥。当前,能找到一份想要的工作: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工作,能够保证应有的休息时间,还能过上幸福体面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本具有嗜血的本性,资本家总是想尽办法,通过想要获得“高薪”,就要“自愿”延长劳动时间,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大家怎么想?
华为要生产操作系统和芯片任何一样,都面临挑战!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了解很透。
如果你要学习我,你必须走我曾经走的路,吃一样的苦!
1.我第一次出门打工,想做一名工程师,我有体会,先做修理工(每晚加班到12点,然后技术员(每晚加班到10点),初级工程师(比着样机做,每晚加班9点),用时间换技术。
2.与资本商人做生意时,客户有很多怪要求,一次次提高标准,一次次缩短交货时间,一次次加码生产数量!
#打工人如何拒绝996#周五这个点,能准时下班的人不多吧[委屈],金融圈更不用说了。国内职场勇于拒绝996/007的要么是绝对的行业大牛,要么财务自由,要么就是勇敢的00后……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国际投行高盛的投资银行部门初级分析师平均每周工作98个小时,每晚睡5个小时,他们中很多分析师表示,如果工作条件在未来6个月内没改变,他们不太可能留下。
我朋友圈里一个国际对冲基金经理趁机来凡尔赛式招人了:薪资是投行10倍,基本不加班,车补房补私人飞机,没有办公室政治,不搞男女关系,前台还是选美冠军……
[大哭]羡慕到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