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建筑业成高危行业,包工头拳打项目经理!办公室一片狼藉!!!
今下午我们公司一项目发生了包工头拳打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伤的悲剧!我们像往常一样在楼上巡检,下午项目经理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甲方开会,他有事去不了。接到通知便去开会,甲方的会真不愿意去啊,无奈啊,硬着头皮去开会!
开完会已经六点半了,回到办公室,他们给我说,二项目经理受伤了,住院了。问问怎么回事,原来被包工头给打了!遂问原因,起因是包工头去找项目经理对工程量,不知道哪一句话说的不对,两人发生了冲突,在场的还有我们公司的会计,还有包工头的老表。包工头用工地上用的柺尺把项目经理的眼角划了,脸部也破了。包工头无大碍。办公室一片狼藉,茶具碎了一地!事情发生后会计开车带着项目经理去了医院,项目经理现在已经安排住院,据说伤的不轻,老板今晚从外地赶回来处理此事!
这事私了的可能性很大,包工头得赔钱消灾了!快过年了,大伙都辛苦了一年了,希望都能平平安安的回家过年,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受伤的受罪,不受伤的花钱,有怒火都压一压,今年都不好过!希望我们的经理早日康复!明天看看什么情况!
怪不得那么多人嘴上骂着澳洲,脚步却实诚地往澳洲跑,看看当地的工资水平,换你也得往澳洲跑!
2020年6月19日,澳洲最低工资,时薪调到了19.84澳币,周薪涨到了753澳元每周,汇算成人民币3700多元(1澳元=5.0432 人民币),这可是一个星期的工资收入(还是最低工资)就这收入差不多已相当于我们一个月的收入水平!
别说跟我们中国相比,即便跟其他老牌发达国家相比,澳洲的最低工资也是领先的,英国的最低时薪是14.66澳元,美国、日本最低时薪也就在10澳元左右。
怪不得说澳洲是打工者的天堂,这就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往澳洲跑,这个收入真的太让人羡慕。
澳洲工资网站数据显示,澳洲人年薪中位数为89000澳元,折合人民币为44.5万元。
澳洲工资收入排名第一的城市不是大众熟知的悉尼,也不是墨尔本,而是存在感不强的堪培拉!
之所以会是这样,因为堪培拉是澳洲首都,公务员最多,而公务员又是澳洲的高薪职业,拉高了堪培拉的年薪中位数,收入10万澳元左右,全澳最高。
澳洲各行业的工资水平,这是两年前的标准
采矿业:2740澳元
制造业:1486.30澳元
电、气、水和废物处理服务:2045.70澳元
建筑业:1736澳元
批发贸易:1581.50澳元
零售业:1175澳元
住宿和餐饮服务:1125.50澳元
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1774.50澳元
信息媒体和电信:1957.10澳元
金融和保险服务:1923.60澳元
租赁、雇佣和房地产服务:1510.50澳元
看仔细了,这是周薪、周薪、周薪,不是月薪。
跟欧美类似,蓝领在澳洲的工资收入也是相当高,绝大多数蓝领的收入超过白领。水管工,电工,一次基本都是200澳币起步,如果再加上工程用车价会翻倍
这是因为澳洲地广人稀,本土技术工非常紧缺,如果想移民澳大利亚,有这个技术相对容易的多,而且也不用担心有竟争。
当然不止这些,还有比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建筑、IT行业等等收入都不错,但这些行业像老师、医生、律师很难进入,即便你进入服务的对象也多以华人为主。
除以上全职工作之外,还有一些兼职工作也不错,餐厅服务员,门房等等。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看完,你是不是也有点心动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涌现出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中,有一位16岁被人们称为“铁姑娘”,后被周恩来总理点名任党支部书记的郭凤莲,经历了大寨历史上的两次创业,一路从大寨村的领路人,到商界女强人。
1963年,大寨村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洪灾,经过七天七夜大雨的洗礼和重创后,在村支书陈永贵鼓励下,大寨村的23个小姑娘组成了“铁姑娘队”,投身到重建家园的活动中去,年仅16岁的郭凤莲被推选为队长。
她带着22个花季少女一边干活,一边高唱革命歌曲。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她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这段经历,对她影响深远。
曾经做过基干民兵的郭凤莲,还是打枪的好把式,她曾经取得5发子弹打中49环,还创下了挑60公斤担子等记录。
在努力了一年之后,到了1964年的秋天,大寨迎来了40万斤粮食的大丰收,超额完成了任务,这在当时属于凤毛麟角的事情。很快,大寨的故事传遍了全国,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一时间,大寨村成了全国农业农村学习的榜样,陈永贵、郭凤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后来郭凤莲在回忆当年的那些岁月时说:“那时候大寨村的群众是玩命干,比着干,才会创下奇迹!”
而在十多年时间里,大寨的亩产量生长到700多斤,大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先后有上千万人前往参观,包括来自海外的2.5万人。
1973年,郭凤莲被周恩来总理点名,出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接了陈永贵的班。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昔阳县委组织部通知,“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
1982年底,昔阳县委工作组进驻大寨,推行包产到户。留足每人半亩口粮田和二分半自留地后,其余土地按劳力承包。
大寨村实施包产到户后,到1990年,大寨村集体经济出现“破产潮”,除了吃资源的煤矿,其余产业一片萧条。
让郭凤莲重回虎头山的呼声越来越高。1991年,44岁的郭凤莲回到了大寨村,担任党总支部书记。她让村会计一划拉,郭凤莲才发现,大寨村已成“空壳”,每年全靠煤矿的一点上交款勉强过日子。村里的街上坐着满满的人,都是闲坐、闲说,更是没钱花,郭凤莲心里很不是滋味。
1992年,大寨村第二次创业拉开帷幕,继续走集体化经济道路。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郭凤莲出任董事长、总经理,告别了“头戴草帽,肩挑扁担”的形象,继续干着同样为大寨谋取福利和前途的事业。
从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慢慢向工业、商业转化。除去种地的粮食丰收,副业慢慢搞起,食品加工、养殖、铁路运输、建筑业等等很多生产方式在这个村子里兴起,羊毛衫厂获得很大成功。1994年,大寨上马了煤炭铁路发运站和投资2100万的中外合资“大寨中策水泥”,成为村里的创收大户。旅游业也成为村里的另一大收入来源。
每个村民都是大寨集团的员工,不仅有基本工资收入的保障,每年都有分红。
2016年,大寨村被确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又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引进了水泥、酒业、煤矿等多个项目。
这天,时任国民行政院院长的宋子文,正在办公室内处理手中的公文。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这一室的安静。宋子文接起电话,在接电话过程中,直说:“OK,OK,我马上联系他们放人,不用担心。”
来电人是盛家七小姐盛爱颐。对方挂断电话后,宋子文怔愣了,似是想起了30年前。
1917年,23岁的宋子文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大姐宋霭龄的介绍下,进了盛家汉冶萍公司,成了盛恩颐的英文秘书。
宋子文每天准时到盛家汇报工作。他每次来盛家,盛恩颐都没有起床,只好在盛家等候。庄夫人怕怠慢了宋子文,有时便过来招呼一下,忙起来便让自己的女儿盛七来招呼。
这时的盛七小姐,正值17岁,年轻貌美,纵使粉黛未施脸上亦光彩夺目。宋子文坐在沙发上,看着盛七小姐向自己走来惊为天人,对她一见钟情。
宋子文彬彬有礼的样子,也让盛七颇有好感,尤其听闻宋子文是留学回来的,对他越发好奇。盛七提了很多关于国外的问题,宋子文一一作答,两个年轻人聊得很开心。
盛七是庄夫人唯一的女儿,因而备受宠爱,庄夫人外出交际,也多将她带在身边。盛七虽年轻,但也见多识广,伶牙俐齿闻名上海滩。
当时盛家出于安全考虑,家里的女儿们没有外出读书,请家庭教师在家里学,宋子文主动申请成了盛七的英文老师。
宋子文有意卖弄自己,在授课时,也会同盛爱颐讲一些国外的趣事、风景等。一来二去的,盛七对宋子文的好感与日俱增。
这一切庄夫人都看在眼里,她知道两个年轻人彼此爱慕。
见女儿喜欢,自己也觉得宋子文这个小伙子不错,庄夫人一开始也没有横加阻拦。在命管家查过宋子文的家世后,庄夫人觉得有些门户不当了。
庄夫人让盛恩颐将宋子文派到汉阳铁厂当会计科长。如果去汉阳铁厂上班,就要与盛七分开,宋子文有些苦恼。宋子文到了武汉后,没上几天班就回到了上海。
情场职场双失意,让宋子文备受打击,又有些不甘心。庄夫人越是阻拦,他越是来劲,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宋子文越发想挑战盛七。
盛家是进不去了,在街上看到盛七的车时,便一脚油门横停在她的车前,以爱情的名义耍耍青年的霸气。
宋子文的行径在庄夫人看来,哪里是正人君子所为。盛七夹在母亲与爱人之间两头为难,可实在是放不下心爱之人,盛七也不会答应宋子文的约会请求,只是每次带上自己的妹妹盛八小姐。约会的时候有个大灯泡,说不了啥浪漫的事,但能陪在她身边,宋子文也觉得满足。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23年。这一年,二姐宋庆龄向孙中山引荐了宋子文,宋子文也觉得广州之行将是自己事业的转折点。他想要去广州,但又无法忍受与盛七的分离,此前他曾多次劝盛七与他去广州。
此时的盛七内心痛苦无比,为了暂时躲避这一切,她带着妹妹来到钱塘江散心。没成想,宋子文追了过来。宋子文走到她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三张去往广州的船票。
原来,孙中山一直催促他尽快到广州,现在已经无法再拖下去了,宋子文希望带着爱人远走高飞。
走还是不走,盛七一直在犹豫。盛七爱她的母亲,也很依赖她的母亲,当年盛家在低谷时,母亲像棵大树一样保护着她们,她不忍伤害母亲。
盛七更懂得一份得不到家人认可和祝福的婚姻无幸福可言,这样无名无份地跟他走,置家族于不顾,她做不出来。最终,盛七掏出一把金叶子送给宋子文,告诉他:“我等你回来。”
以前大户人家送出金叶子就代表着认亲,盛七认准了宋子文。而宋子文不知道这个规矩,看着这把金叶子对盛七说:“谢谢您,就当是我借你的。”
就这样,宋子文去了广州,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官越做越大。到了1927年,俩人已分别4年。这年,宋子文与庐山建筑业老板张谋之的女儿张乐怡结婚了。
身在上海,刚经历丧母之痛的盛七对此毫不知情,她仍等着宋子文。
又3年过去,宋子文带着张乐怡回到上海,出现在公众面前。盛七不知道事情为何变成这样,当年的海誓山盟终是一场空,7年的等待终是错付。
盛七忽然释然了,可理性如她所说生了场大病。病愈后,她嫁给了庄夫人的侄子庄铸九,次年生了对龙凤胎。没有海誓山盟,轰轰烈烈,她在这平淡中找到了一种安宁与踏实。
看到这里宋子文与盛爱颐的故事已结束了,然而,那把金叶子的故事仍在继续。
盛家的兄弟姐妹总喜欢在盛五家中聚会。这天,盛五给盛七打电话,让她过来吃饭。当她进来时,发现宋子文也在。
原来,盛家姐妹怕她不来,没告诉她宋子文的事。盛七冷脸相对,兄弟姐妹们有意劝和,盛七说丈夫在等她,她先回去了。
盛七不愿与宋子文有过多联系。可盛家却总有些麻烦需要求助宋子文,也就有文中开始的那个电话。
1949年,宋子文带着妻女去了香港,后定居美国。此后,俩人再无音讯。
盛七,一个理智且聪慧的女子,在与宋子文的这段感情里,爱情来了她全情投入,爱情走了释然放下。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她自始至终体现了一个女子的从容淡定,一个民国名媛的气度。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