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的管理者就业也这么难吗
年纪大的人分几种情况,极少数行业泰斗,还有创业成功的,有财务自由的,有自由职业者等,这些人累加起来比例很少,说明进入社会,就要开始计划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事情能够持续产生收入。
经常建议身边的朋友成为创作者,这样退可守,进可攻,你想上班你有作品或许可以成为合伙人,你不想上班也有收入来源。之前接触好多创业团队,他们就是通过一些创作者发布的内容,找到作者进行合作,要么利润分成,要么直接合伙人,几个人组队就成立公司运作了。#打工#
#头条创作挑战赛#40岁实现了财富自由?
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不太适应社会生活,总有勉强,挣扎,痛苦,为难的感觉。
当时还没有“社恐”这个词,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不正常,也不是唯一的存在。只是以为自己内向,不喜欢与人来往。
也挑战过销售工作,想通过销售工作也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实战能力,表达技巧什么的确实有所提高,但精神压力很大,痛苦感大于成就感。
接触了好多人,看到很多做销售工作的人很享受与人交往沟通的过程,慢慢才发现,每个人确实是不同的,性格,才能,兴趣爱好都不同,做自己适合的工作就好,不用勉强。
三十多岁,通过多年的历练,经验积累,学了无数的技能,和弟弟自己开了公司,弟弟做销售,我做销售之外所有的工作,做公司网站,产品宣传册,担任公司财务,出纳,行政。虽然是两个人的皮包公司,给客户展现的样子也是高大上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磕磕绊绊,边学边干,五六年挣了些钱,这期间做的最对的决定就是在房价还没太上涨的时候买了房子。总算安定了下来。
眼看实体经济越来越难,从客户回款情况,销售情况,意识到了该到改变的时候了。
考察了一段时间,决定做餐饮外卖,那时美团和饿了么刚开始上线,没有抽成,免费给流量。餐饮外卖还比较好做。虽然很累,但每天有稳定的现金流。
做公司时学习的财务知识和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认知,决定再买套房子,付首付,租金抵月供。
2019年疫情爆发,餐饮业重创,同时平台费用高,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严重,我们坚持了一年,还是决定放弃了。
2022年,42岁的我不知不觉,被动的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自由,不上班,但之前的积累够开销。有些股票投资。生活还在继续,现在的我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以后不再为了生存,只为了有意思的生活而活。
『职场里,那些让人看不起的人』
上半年,公司新来了一个人事主管L,不到40岁;
刚来的时候,话并不多,但是,很会察言观色;慢慢的,她把公司人物关系捋清楚了之后;便开始了她的一系列操作;
她总听到经营副总抱怨工厂生产成本较高,对加班多,加班费很高,工时利用率不高表示不满;
其实,经营副总,每次都是看报表,看数字,根本不懂实际生产;在他眼里,总认为生产的工作很简单,但是人员费用却很高;所以,在一个不懂专业的领导眼里,很多不是问题的事都变成了问题,很多生产过程比较困难的环节,都不困难,这一点真的很蛋疼;
这个L就抓住这个机会,想到了表现的机会;于是,她假意以了解学习公司产品的理由,到车间去观察;
还用话术,去跟车间的班长去聊天;每次车间工人上厕所,她私下看时间,记录平均上厕所都用多长时间;甚至还要观察,工人喝水的次数;
然后回来根据区区几天的观察,就开始自己在电脑上一套操作,整出一个所谓的生产排产表,给到了经营副总;还说,车间工人确实存在工时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如果按她的设计,每个月加班时长可以下降10%;
经营副总一看,能省加班费,立刻高兴,就把车间主任叫来要求他严格管理;
车间主任,看了之后顿时火冒三丈,跟副总说“领导,咱们工厂是给设备做维修服务的,不是新造;维修就存在很多不可预估因素在里边,哪能按照L这样理想状态去实施啊;再说了,她即便发现问题,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这个车间主任沟通,反而跑您这来直接汇报,她到底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是想整我这个人?”
经营副总虽然明白车间主任的意思了,但是还说“你们别总护犊子,你手底下的人一上午要上两趟厕所,时间都不短,没事就去喝水;就不能少喝点水,少上厕所?”
车间主任知道他是领导,也不懂生产,再辩解下去也没用,只能忍气吞声;心里想,这个L又是一个马屁精;
后来,在年底的总结会上,这个L把生产车间,每个月加班时长形成柱状图在会上公布出来;
一看10月份,车间加班时间非常突出,比平时高出了50%;L还重点强调了一下,10月加班异常高;
经营副总当时就夸赞L,来的时间不长,就知道抓住公司问题进行梳理,统计;不惜下沉到一线现场进行调查;发现问题;然后,转头就问车间主任,你们10月份为什么加班这么多?
车间主任已经知道L是什么人了;他慢慢的说“领导,首先L只说了加班时间长,但是她有没有统计10月份生产完成情况如何呢?形成的产值是多少呢?根据订单和排产计划,我们10月份生产任务最重,完成量比前几个月高出30%;”
这时候,L有说话了“您产量高出30%,可是加班比前几个月高出50%,从数字上看,还是效能不高啊;”
车间主任叹了口气说“你难道忘了,10月份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吗?十一国庆节就是七天假期;整个10月份,工作日只有16天;但是我们生产任务可比之前几个月高出很多;我们也出于为员工休息还有公司成本考虑,前三天我们都没安排加班;你难道只提我们加班时间,完全不考虑实际客观情况吗?”
说到这,经营副总和L都不说话了,后来在财务汇报的时候,的确10月份完成的产值比平时高出很多;
后来,这个L利用各种接近领导的办法,打着领导的旗号去打压别人;已经被她整走四、五个人了......;
如果您喜欢,请您【关注】@第一代80后老葛
感谢您耐心阅读,欢迎点赞和转发
老葛愿意与您分享20年的职场体验
#聊聊你最近遇到的烦心事#
有的人天生就是捧铁饭碗的命,小区里有一个宝妈,年轻的时候吃的是铁饭碗。可是她觉得这工作没啥意思,想出去闯一闯。没想到进了私企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做过会计,当过文员,也跑过业务。就这样混到了40岁!
她的丈夫是部队的,赶上了好的机遇,要给家属安排工作,于是她被分配到一所中学,让她做会计。她嫌弃会计工作繁琐,最后选择了档案室,就这样混到了退休!她生了二胎,在家里带娃。
有的人兜兜转转还是离不开铁饭碗,这真的就是命啊!
人到中年,可否交易为生?
今年的就业数据很糟糕,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毕业生数量又创历史新高,就业难。
从一些招聘数据来看,超过40岁,一旦失业,就很难再就业。
所以,人到中年,有一份工作干着不容易。不要轻易辞职,更不要轻易全职交易。做投资并不一定要离职,边工作边投资,等到时机成熟,到自己能够稳定盈利后再离职才是更好的选择。
并且,投资这种事情,并不是交易次数越多,收益就会越大。反而有可能交易次数越多,而输的更多。
所以,奉劝各位有志于“以交易为生”的各位朋友,不管是做股票,还是做期货,一定要耐住性子,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践、复盘、总结,等到自己的交易系统稳定盈利三五年,才可有全职交易的打算。
全职交易,并不是为了让交易次数更多,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思考交易,来广泛学习,来交流思想。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然后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人生。
工作是个过程,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是为了将来有足够的本钱来实现“以交易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愿与君共勉!
#期货# #股票# #以交易为生# #人到中年# #中年危机#
高圆圆越大越好看,气质越来越明显!当夫妻两人都到了财务自由时,无论40岁50岁生孩子都比普通家庭幸福[赞][赞]一想到她有孩子,还不是我的心都碎了。[捂脸][捂脸][捂脸]#美女# #明星#
年轻就是资本,但年轻很可能是“愣头青”!
我一小兄弟,28岁,近日被提拔到一央企的县级市公司总经理岗位。到任第二天,找财务部负责人谈话,说,一般情况下,新上任了一把手,财务、人事、办公室三大部门负责人肯定是要换人的,我暂时不换你,希望你有一个新的提升。结果,那位40多岁的财务部负责人直接拍桌子说,你不换我是吧?我自己换自己行吗?我要求调整岗位,这位总经理直接傻眼了!当我得知这个信息,有点哭笑不得,觉得这个小兄弟的领导能力和说话水平真不是一般的差!
上个月,另一位30岁也是在央企的小兄弟,提拔到了二级副岗位上。年轻得志,可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吧,没几天就口头宣布了一条新指令,要求全员执行。结果,有底下部门员工,直接拿着打印出来的公司制度文件,恭恭敬敬地摆在他面前,问,这个制度是不是要修订?如果不修订,您刚刚下达的指令与这个制度文件冲突。这小子楞了半天,说,麻烦你电话通知一下全体员工,那条指令先作废。那位部门员工一肚子怨气去执行他的新指令,还把话传给了很多人:“这个家伙愚蠢又聪明,还知道让我挨个打电话纠正,以免留下痕迹!”
没别的意思,举这两个身边的例子,就是要告诫一下年轻人,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贪大喜功,尤其是到了领导岗位,一定要先沉下身子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再推进自己的“执政之路”。
聊聊我们公司裁员离开的同事们下岗再就业的现况!
[玫瑰]男同事群体(主要是销售出身),现况主要有三种:
【35岁以下】
正值壮年,还有相关工作经验!找工作都比较顺利!
大部分是和以前工作相关的岗位,虽然新工作的工资有高有低,但都有了新的起点。
【35岁-45岁】
再就业情况基本一半一半吧,有的能找到工作,有的没找到工作。有的人就算找到工作了,也不一定很理想。要么是工资不如意,要么是岗位不合适,现在大多数还得经常出差或者长期外派。这个年纪的都有家庭有孩子了,很多人不愿意去外地,一些人为了养家糊口勉强干了。有不愿意凑合的,就选择自己干了,个人开饭店的比较多。
【45岁以上】
基本上都没找到工作。
因为这个年纪原本在公司都是中高层领导,工资也高,资历也老,普通岗位的工作根本看不上了。而待遇好,知名度高的大公司找中高层,也会考虑年纪问题,基本都要40岁以下的。
所以,要么是以前工作时积累的经济基础,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儿女也都大了,就干脆不工作了,开始享受生活。偶尔炒炒股,旅旅游;要么就是靠以前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创业搞公司,做相关行业的代理,从甲方到乙方。
[玫瑰]女同事群体,现况主要有三种:
【30岁以下】
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这个年纪年轻貌美的,又有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才奇怪!
【30岁-40岁】
能找到工作的,得看看是什么岗位的,如果是销售口的,或者是人事口的,比较容易能找到工作,但最好也是35岁以下的。其实35岁-40岁之间就不是很容易找到新工作了。但个人条件优秀的也勉强可以。
【40岁以上】
大多数人都找不到工作了。女同事如果做财务或做HR出身的,倒也是可能会找到工作的,但工资肯定不如以前了。其他的人,能找到的工作无非是干保险,做微商,做招生,做保姆和做保洁。像我们公司的同事,大多数都是高学历,保姆保洁的一般不会考虑。如果这几种工作都不想干的话,还有一种工作可以,就是在已经结婚的前提下,可以在家做全职太太!比如我自己[捂脸]。由于现在的疫情和经济的不景气,自己做生意的女同事真没发现!都在家老实儿猫着呢!
以上说的再就业都是指正常应聘,不包含有人脉直接给安排工作的,那种多大年纪都不愁哈!
#找工作##就业##沈阳头条#
失业时发现财务稳健是多么明智的事
40岁失业只能找到保安之类的工作,幸运的是房贷已还,老婆在银行收入稳定,财务上可以说比较稳健,这样的家庭可以说非常幸运,不用担心还不起房贷而失去安身之所。
之前看过些例子,收入很高买了大房子,一旦失业就面临失去房子的危险,甚至有太太做全职、丈夫失业全家陷入绝境。
所以疫情时期,两个人都要工作,尽量一方有个稳定工作,房贷尽量控制在家庭收入1/3之内,手头有些应急的钱,这样才不会被生活打的惊慌失措。
现在的工作到底有多难?
从我们公司出去的十来个人中,有几个都超过半年了,工作还没有着落。
有两个同事呢,倒是有了新工作。可是啊!这两个同事也是年龄比较小的。
其中一个同事,做业务的,做了一天就不做了。工资税前12000,交金按上海最低标准交。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还挺不错的。
第一天上班,就加班到晚上8点,一天不带停的,觉得太忙了。家里有个快上小学的儿子,这样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完全不能照顾家庭,第二天就不干了。
另一个同事呢,撑了一周,也不想干了。她做财务的,一个公司近50个人,就她一个财务,忙碌可想而知。
主要还有个落差。去上班前,公司就跟她说,月工资10000,13薪,有点笼统。等去上班时候,才告知要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间的工资是8000,交金按上海最低标准交。
我是有点纳闷,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啦,为什么还要6个月的试用期。最常规都是3个月试用期,还有很多只要1个月的试用期。
这家是去年新注册的信息网络公司,同事担心有没有什么坑?唉,真是太难了。做一份工作,还担心受怕的。
从我们公司出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其实就是我们没有出去的人,也能感受到。再想找到和现在这个公司差不多的,挺难的。工作量不大,从来不加班,交金是按实际工资交的,这些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又多是女同志,还想着照顾家庭。
说到女同志,现在的职场对女同志真的太不友好了。为什么公司那么多出去的同事找不大工作呀。最根本一条,年龄的限制就给卡死了。从我们公司出去的,最小的年龄也是36岁的啦!而很多公司,直接就要求35岁以内的。
还有几位,年龄超过40的,就更难了!
再有就是自身条件,我们都是最底层的普通员工,都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能做的工作都是可以被替代的。职场上没有一点竞争优势,真是太难了。
这几年的疫情,让我们这些中年女性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2022就业季#
在外企虽然不至于有三十五岁危机,但四十多岁一直在manager这个层级混着,感觉也很迷茫。
说实话,30岁左右就已做到部门经理,职业发展不算太差。但停留在这个级别十多年了,再也看不到往上走的希望,能力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越往上机会越少,很多时候讲机缘的。
就这么混着,业绩大老板也认可,每年加薪照样加。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四点半就准时下班,周末是绝对不需要加班的。一年有二十天的年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是有保障的。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激情。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很丧,没有上进心。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会这么觉得。但跳出去,工资未必会更高。间或有猎头来撩,工资基本上最多只能跟现在持平,甚至有可能福利更差,感觉跳槽也没啥意义。想一想,还是躺平算了。退一万步讲,就算哪天企业倒闭了或者被裁,至少还有一大笔补偿金。再去谋份职业,应该问题不大,哪怕收入差点,经济上也没啥压力。
但现在网上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动不动就年薪百万,创业成功,财务自由各种洗脑。我这种一年望到头只有五六十万的收入的人,会不会太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