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假设的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附带了什么的假设)

无脑小白提出一个假设:目前的虚拟货币是计算一个数学题(HASH等),这个数学题只能通过穷举算出,当算出一个答案时,就将分得一个虚拟币。这种获得虚拟币的方式一直被公众诟病,因为浪费了太多的资源(显卡、电力等

无脑小白提出一个假设:目前的虚拟货币是计算一个数学题(HASH等),这个数学题只能通过穷举算出,当算出一个答案时,就将分得一个虚拟币。这种获得虚拟币的方式一直被公众诟病,因为浪费了太多的资源(显卡、电力等)在虚拟的、没有价值的货币上。但是是否存在一个这样的可能性:使用挖矿算力来计算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如:前几年的黑洞图像等),当完成一个子任务后,奖励一枚虚拟币。因为不可能完全消除虚拟币的存在,是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炒币的同时为科学研究、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比特币BTC# #挖矿#

汇率战争 书摘:因此,货币的实际价格,是其所能代表的购买力所决定的。如果货币能够换来很多货物,那么货币就很值钱,比如一根香烟在极度紧缺时说不定能换十块肥皂。如果货币换不了多少东西,那么货币就不值钱,可能十根香烟才能换一块肥皂。所以,《管子》同时告诉我们:“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苹果的货物和十万两黄金的货币,那么这个苹果的价格就是十万两黄金。《管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现货,只有一堆金银珠宝,那么也是穷光蛋一个,因为你翻来覆去,再怎么测算,你的国家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已。——《汇率战争》

中国M2增长背后

可未必是国家又开动印钞机了…

M2不等同于货币发行量

这是事实,也是结论

M2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各类存款,简单讲,M2=存款总额=购买力

基于以下两个假定

假定1:人民不需要现金,所有的交易最终都变成了银行存款;

假定2:国家发行1亿货币

我们会发现,国家发行1亿货币,变成了1亿银行存款

当银行把这1亿存款,放贷给几个企业和个人之后,存款总额就变成了2亿

当银行将存款不断的循环放贷给更多企业和个人,存款总额可能已经变成了几十几百亿甚至更多

能理解不

M2就是在彼此之间的借、贷、存的循环过程中不断被放大的

最终结果就是,M2必然是远大于国家货币发行总量的,M2增长跟开动印钞机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和对等关系…

通货膨胀的经济学解释是:流通的货币过多,超过经济运行的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相应地物价就上涨了。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整个市场上只有100个西瓜,同时市场上流通着1000元,每个西瓜价值10元。第二年政府多印发了1000元人民币,市场上流通着2000元,但是生产力并没有提高,还是只有100个西瓜,货币却增加了一倍,每个西瓜变成了20元。也就是说,西瓜贵了,但西瓜的价值却没有增多,个头还是那么大,甜度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原来需要用10元买,现在变成20元了。

用个更实际的例子,我读小学那会,过早热干面5毛钱一碗,吃饱饱的,读初中那会热干面1块五一碗,刚上班那会热干面3块钱一碗,2020年热干面4块钱一碗,今年2021年过完年,有些地方的过早热干面已经5块钱,同样的一碗热干面却需要花更多钱才能购买了。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同义词就是钱不值钱。

怎么定义钱值不值钱?或者说什么是通货膨胀。

一块钱能买一个烧饼,这就是一块钱的价值。同样一个烧饼,如果需要花两块钱,那一块钱的价值就只有原来的一半。这就是通货膨胀。

记住一点,一个国家的可购买的产品服务其实是固定的,根据经济的变化会有增加或减少。这就是货币的真实价值,即可购买的服务和产品数量。

我们就假设天朝可购买的商品总量是一亿个烧饼。

在这里,我们做适当简化,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等等因素。

现在国家发行了一亿元,那么一亿元对应一亿个烧饼,一元一个烧饼。

人民努力生产,一年增加5%的商品,即一年增加500万个烧饼。维持货币币值需要增加500万货币,这样就还是一元一个烧饼。

但国家多发行了一亿一千万元,现在货币总量是两亿一千万。

商品数量只有这么多,货币总量翻倍,这就是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带来的购买力下降,钱不值钱,通货膨胀就这么发生了。

通货膨胀会有什么危害呢?

其实如果货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即你原来有一块,现在给你两块,那么通货膨胀对你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问题在于,这些货币不是等比例进入每个人的口袋的。

我们前面说过,现在一块钱只能买半个烧饼。

你以前有资产一千元,可以买一千个烧饼,供一家人吃一年。现在只能买五百个烧饼,一家人要不半年吃完,下半年饿死。要不食量减半,吃个半饱,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

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就是:你的资产贬值,资产大幅缩水。你的财富被悄无声息的偷走了。

我在视频里引用了管涛的一篇文章《从流动性的主要去向看美国通胀的韧性》,其实标题就很有意思:

第二段是标题是本轮全球通胀仍是货币现象,但是第三段话题一转,标题变成了“此轮通胀成因复杂,仅靠货币紧缩稳物价恐难一蹴而就;大宗商品周期或成为下一个“风口”,延长通胀的拐点”。

也就是说,这里涉及了一个长期逻辑和短期逻辑的交叉。

很多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都说过,通胀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但是这个结论的隐含假设是——通胀本质上“长期看”都是货币现象。你们也听说过一个讽刺这种长期因子,短期解释效果很差的段子——长期看,我们都是要死的。

所以报告里又会话锋一转,谈本轮通胀的成因复杂,其实是本轮通胀的“短期”成因复杂。

比如管涛的原文是:此轮通胀既有货币因素,又有供需失衡等非货币因素,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使得通胀水平和持续性远远超出预期。供需角度来看,需求侧在双刺激下迅速反弹,而供给侧缺乏弹性,受到供应链中断、劳动参与率下降等供给冲击,加之能源、粮食价格高企也推动通胀上行。美联储此前一度寄希望于随着经济重启,供应链瓶颈可以逐步缓解,伴随财政刺激退坡,通胀压力能够自行消退。但事实证明,受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供应链的恢复时间长于预期。现在又叠加俄乌冲突进一步扰乱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供给端压力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疏解。货币角度来看,此次美联储一次性释出太多流动性,而且与上轮相比,财政货币双刺激,大量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循环,体现为M2的高速增长,外生的货币刺激了内生的需求。

——就连管涛也把五个重要的通胀理由里,把“美联储一次性释出太多流动性“放在最后一点,因为就是这里的情况太复杂了。

我把市场上主流的宏观报告都扫过一遍,毕竟是基金经理的基本功课,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这个知识点不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27194/
1
上一篇会计信息采集影响中级考试不(会计信息采集不写工作单位会影响中级报名吗)
下一篇 会计做假帐犯法吗(不是会计做假账犯法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