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核酸造假,可却还拿他无法?伪造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追究刑事责任有难度
最近,核酸检测机构在进行核酸检测时造假的事情一经报道,就引起广泛关注,千夫所指,万民声讨,有关部门也介入了调查。大家都认为这样的行为太恶劣,必须绳之以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追究犯罪必须有法律依据,当我们来寻找依据时,似乎找不到依据。
1.不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刑法》第330条规定,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伪造核酸阳性结果不构成这个罪名,原因有二:一是造假行为不是前面四种情形之一;二是新冠疫情不属于甲类传染病;三是即便属于甲类,造假行为不会引起疾病传播。
2.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根据刑法第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是医疗事故罪。显然,核酸造假也不符合。
3.不构成非法行医罪
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构成非法行医罪。显然也不构成本罪,因为核酸检测不属于行医,并且核酸检测机构还取得了相应资格。
4.不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根据刑法第331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显然,也不构成本罪。
5.不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刑法第229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显然核酸检测机构不属于前述中介组织,也难以构成本罪。
因此,就我目前的思考而言,似乎还找不到核酸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据。难道,他们的行为就能够逍遥法外吗?如果这样,恐怕大家都不能答应。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吗?
#普法行动-律师来帮忙# #疫情#
#95后女生花近2亿元买下A股公司股份# 这个事其实不复杂,就是这菇凉她爸妈因为2018年博雅股份财务造假的事情,被证监会罚了,一个被终身禁入,另一个被三年禁入,这才把自己的这个95后的女儿推到了台前。
只不过这种瞒天过海的招数,根本就骗不过证监会的双眼,其实想想也是,光你一个95后的姑娘,哪来的2亿购买上市公司的股份?普通人就算从石器时代开始打工,都攒不下这么大一笔钱,何况你一个95后。
说白了就是她父母搞了一招瞒天过海,想着“曲线救国”,再入证券市场去重新捞一笔,只不过动作太大,刚一出手就被证监会给逮着了。
“海外不是法外!”2000年,上海一女子私吞92万公款,怀着身孕逃亡泰国,嫁给了泰国残疾男子,警方苦苦追捕15年,不料女子在9年前就已离世。
怀揣巨款外逃的她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惨死在泰国?
这名女子名为顾震芳,在上海海事局担任出纳。因为工作繁忙,顾震芳在30岁那年才在朋友的介绍下与李强(化名)成了家。新婚的两人不想立刻因为孩子而放弃个人生活,于是便一直避孕,来享受着为时不多的二人世界。
2000年,顾震芳突然出现了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本来焦急的两人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是怀孕了。虽然突如其来的孩子打破了原有的生活,但两人并没有因此丧气,而是非常兴奋地打算迎接小生命的到来。然而,自从怀上身孕后,顾震芳就性情大变,天天愁眉苦脸的。李强原本以为妻子是因为怀孕而焦虑,于是他包揽了家中所有家务,天天想着办法逗妻子开心,可顾震芳依旧如此。
于是,李强在某天询问妻子:“你到底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妻子只是敷衍地说:“单位在查账,我身体不舒服,所以很烦!”
财务方面的事李强一点都不懂,他只能尽力地在生活上让妻子能够开心一些。不料几天后,妻子突然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无论怎么样都联系不上,就连海事局都给李强打了电话,称顾震芳很多天没来上班了。
就在李强因为妻子失踪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海事局传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顾震芳在这一年4月-10月这6个月时间中,非法挪用公款92万元!在那个年代,92万就是一个天价。
警方调查后发现,顾震芳在10月27日从上海逃到了泰国。之后,警方便把顾震芳列为了红色通缉令名单中。
顾震芳为何要挪用公款?
原来,李强并不知道,顾震芳在婚前便一直有个陋习,那就是赌博。几年来她输掉了自己所有的钱,欠了一屁股债。为了填上这个大窟窿,她便打起了公款的主意。在几次行动没人发现后,顾震芳胆子越来越大,以各种手段挪用了77万公款,这些钱不出意外地再次被她输掉了。
就在她怀孕之时,上级要对海事局的账目进行检查,这让她乱了阵脚,取出了账户里最后15万元坐上了前往泰国的飞机。
顾震芳本以为,这15万能让她过上很好的生活,不料因为她所持的是旅游签证,到期就必须回国。经过多方打听,顾震芳用钱解决了这一问题,冒用了泰国当地人的身份。然而在泰国,她肚子里的孩子想要合法出生,必须要结婚。
可顾震芳大着肚子,没有任何一个健康男子愿意娶她,无奈之下,她盯上了右眼失明的残疾出租车司机盖奥。盖奥的生活极为艰苦,但为了躲避追捕,顾震芳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盖奥得知顾震芳想要跟自己结婚,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原本打算孤独终老了,如今有个貌美如花的中国女人愿意接受他,在盖奥看来这就是天上掉馅饼。
就这样两人结了婚,可婚后不久泰国政府就发现了顾震芳身份造假,吊销了她的户籍,成了一个黑户。眼看纸里包不住火,顾震芳只好告诉了盖奥自己挪用公款潜逃意识,恳求他帮帮自己。心地善良的盖奥看着满脸泪水的妻子,答应了她的要求。
为了躲避泰国移民局的追查,两人搬到了偏远的郊区,住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子中,一家人生活得尤为艰难。为了让生活稍好一些,顾震芳冒险找了一家台湾企业做清洁工,可上班的第一天,她在宿舍打扫卫生时,因为热水器漏电触电身亡,这一年是她逃亡泰国的第六年。
顾震芳的突然离世让盖奥悲痛欲绝,可眼下最困难的问题,是顾震芳留下的儿子豆豆(化名)他无力抚养,于是,盖奥联系了之前顾震芳留下的上海电话。李强得知后立刻前往泰国,把豆豆偷偷接了回来。
而另一边的上海检察部门,从未放弃过对顾震芳的追捕,但是因为中国与泰国没有引渡协议,只能期望她能主动自首。直到2015年,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这一年4月某天,顾震芳专案组人员按照往常一样去到李强家中例行检查,就在他们临走前,小区邻居称李强在几年前带回了一个儿子。这个线索让专案组非常惊喜,经过一番询问,李强才承认这是他与顾震芳的儿子,但顾震芳早在9年前就死了。
原本专案组并不相信这个说法,认为顾震芳是以“炸死”来躲避追捕,不料与泰国进行联系后,确认了顾震芳在2006年触底身亡的事实。 就这样,检察院进行撤案结束调查。
顾震芳贪污一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境外并不是法外,外逃的日子不会好过,办案人员绝不会因为犯案人员逃亡海外就放弃追捕。#国际##社会##人物#
2017年,陆正耀在北京银河SOHO开出第一家瑞幸门店,成长期的瑞幸以烧钱拉新和闪电式扩张著称,17个月就走完了从成立到上市的全过程。
然而2020年2月,浑水调研公司一篇做空报告,揭开了瑞幸财务造假数亿美元的惊天丑闻,直接导致股价暴跌80%,市值蒸发近50亿美元,公司最终在2020年7月从纳斯达克退市。瑞幸内部进行了对造假高管的清算,陆正耀也正是这时候引咎离开。
在短短两年后,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瑞幸不仅没有被这场风波“打死”,反而更加健康地成长了起来:月均交易用户从2019年的773万增长到2022年Q2的2000万以上,门店数量也在2020年的缩减后重新开始正向增长。2019年,瑞幸GAAP下净利率亏损32.12亿,2021年开始亏损不断减少,2022年以来公司已经实现盈利。
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涅槃的故事,而当英雄归来,没有人会不好奇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放任lPO亏损发行、高价发行、造假发行//@丁大卫金融:疑点太多,必须彻查,为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毕竟其父母都有证券财务造假的前科。那句话怎么说的,有其父必有其?更何况父母曾共同造假。
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官方账号95后女生花近2亿买下A股公司,深交所追问收购资金从哪来
#招商证券回应员工提醒猪茅财务造假#猪茅牧原股份财务数据被质疑,并非资本市场第一遭,但是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在微信群说这个话,还是很欠妥当的。
证券从业人员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评价,需要建立在详尽、准确的财务数据分析上,而不是一个结论,而且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媒体报道,招商证券杨某在微信群中提醒持有牧原股份的群友注意风险,并称牧原股份“涉及财务造假风险,应该很快就要暴雷。” 招商证券在上证e互动平台就客户经理杨某在微信群内发布牧原股份涉嫌财务造假之事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公司已对该员工做出停职处理,并进行严肃问责。
尽管招商证券对当事人进行问责,但是这一风波带来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加上牧原股份商票违约,股价明显受到短期波及,至少说明牧原股份与媒体关系处理不到位,内部管理需要加强。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场,尤其是从业人员应该谨言慎行。
失败案例小借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引发退市+内斗。
2020年4月,瑞幸咖啡(Nasdaq:LK)被迫自曝虚构销售数据、财务造假22亿元。两个月后,瑞幸咖啡在美闪电退市。2020年1月31日,做空机构浑水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开出第一家门店,2019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创造了中国创业公司最快上市纪录。瑞幸咖啡快速造富,又快速捅破泡沫,无疑是庚子鼠年最震惊的资本市场故事。
“瑞幸速度”的两位创始人,曾经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陆正耀与钱治亚在造假事发后失去了所有瑞幸股份,拥有最大投票权的股东大钲资本应是瑞幸目前的话事方。
2020年9月,中国证监会针对瑞幸的虚假宣传行为,对包括两家瑞幸相关公司的45家公司分别做出上限200万元的罚款决定。2020年12月,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金与美国证交委(SEC)达成和解。瑞幸宣布前CEO钱治亚和前COO刘剑为财务造假负责,但他们被开除后尚未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020年12月,瑞幸披露未经审计的前3季度财务信息,表示公司营收以双位数增长,一切走上正轨。然而,财务造假的震荡仍在持续。
2021年初,瑞幸上演了一场陆正耀、钱治亚要求罢免CEO郭谨一的内斗,其内耗与争夺,远比外界了解的情况复杂。已不在瑞幸担任任何职务、不拥有瑞幸股票的陆正耀,本应与瑞幸完全切割,但近期的情况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过去数月,瑞幸停止小鹿茶加盟等多元业务,聚焦咖啡主业,降低补贴,关闭数百家线下咖啡店。内部已经离职、想要离职的人非常多,而且单店销售量低于造假门爆发之前。
按理说,从业务角度看,瑞幸主打的咖啡外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弥补了咖啡元老星巴克的服务空白,提升了咖啡“亲民性”,如果慢一点,是具有品类空间。
况且,中国消费者对财务造假的企业似乎感觉没所谓,他们愿意为物美价廉的咖啡买单。|杨石头爆雷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