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读分享:
(一)新疆发文: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免当年的继续教育、提前一年申报职称、防疫一线工作经历等同于基层工作经历等政策;申报正高级职称人员视频答辩时,仍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免当年视频答辩;在学科组评审中,赋分加1至5分。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适用于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开展的各项中医药统计活动。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或完善本地区中医药统计相关规章制度或工作细则并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备案。
(四)国家卫健委:贯彻“预防为主”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重症资源、医疗床位的配置,不仅仅是服务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可以用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过程当中。

(五)中纪委发文,剑指耗材设备“捆绑”销售。药品耗材流通环节多,利润空间大,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增加了群众就医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纪检监察机关也将其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开展集采是源头治理医药耗材价格虚高问题的有效途径。
(六)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卫生技术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明确参评副主任医师职称须具备的条件#药事健康超能团#
我们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其实并没有你认为中的那么好!我们继续从财政角度上看唐朝!
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与他的财政是息息相关。在唐朝有一个特别的养官制度,自我经营模式,相当于现在我们嗯事业单位自筹自支。
皇帝拨给各个政府机关,一定的土地和货币,要求各个政府将土地出租将货币放贷,把收上来的地租和贷款利息,作为办公经费使用这些土地和货币分别叫做公廨田和公廨钱。

由于政府机关不懂经济,公廨钱贷出去却往往收不回来,唐太宗只好设立一个叫捉钱令史的新职位。这些人专门负责替政府放贷,捉前令史出现后,引起大臣们的集体反对,唐太宗也陷入了朝令夕改的困境。
武则天时期,由于政府无法把足够的税粮送到长安,又由于陕西的关中平原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长安人口,皇帝只好不定期前往洛阳居住,以减轻长安的缺粮压力。
唐玄宗时期,皇帝的财政更加紧张,围绕着皇帝的周围,形成了两个集团贤相集团和聚敛集团。贤相集团强调,减少政府开支不增加农民税负,而聚敛集合团着迎合皇帝的财政需要,想方设法增加收入。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加,皇帝最终导向了聚敛集团。
随着北方的边事紧张,唐玄宗的财政已经养不起足够多的士兵,玄宗只好设立节度使的职位,将行政、司法、财税、军事权合一授予节度使,这种做法导致节度使权力过大,并引起了安史之乱。

唐代出现的问题,因唐代的户口总是查不清楚唐太宗,无法建立一套高效的财政体系。
因素之一就是唐代的州面积太小,数量太多,不便于中央政府直管。
唐代实行的是授田制,这是一种土地公有制,所谓授田制指一个人出生之后,从政府处获得土地,毕生从事农耕,并上缴税收,人死后,土地由政府收回再分配。
税收制度则取租庸调制。
1.租,交田地税,(我小时候交的公粮)
2.调,家庭手工业税
3.庸,力役税(免费修水渠)
4.杂项规定
按照唐代的规定,土地每年都要进行重新分配,而每户的财产也需要三年厘定一次。理论上讲,由于政府把土地和户籍挂钩,税负由土地的人承担。然而,在现实中理想的土地公有制和土地分配制度,确立刻出现了扭曲。
唐代建国时的混战恰好是人民占有土地逃避户籍的高峰。由于唐高祖采取了宽减政策,政府没有在恢复隋代高效的行政机器。

人们寻找一切可能的免税免疫机会,逃避户籍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到这时唐代的土地国有制度和分配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由于政府无法获得精准的土地和户籍数据,税收出现了混乱,造成了唐代的财政一直不健康。
由于无法从正规渠道收到足够的税款皇帝只好另辟蹊径,正是从唐玄宗开始各种临时性的财务官员层出不穷,肃宗、代宗时期开始重新建立国有企业,为了节省开支,玄宗皇帝推出的节度使改革葬送了盛唐。#历史#
【环投时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
为全面提高集团财务人员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预防企业发生资金诈骗案件,8月23日,集团财务资金部对全体财务人员举办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
培训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属于电诈重点对象这个特征,结合真实案例深刻剖析各类诈骗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并就近期诈骗案件的主要手段、防范措施进行了讲解,提醒财务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做到“六不”、“三问”,即: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遇到情况要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通过此次宣传培训,参会财务人员对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加清晰、明了、深刻的了解,对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通过员工将相关预付诈骗知识传递给家人,营造了家园共同打击治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浓厚氛围,形成了防范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直以来,环投集团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内控制度、遵守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未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了“零发案”。今后我们继续充分运用各类讲座视频、真实案例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财务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确保集团财产不受损失。
一流领导都会用的3大驭人术,最少看3遍,真的很实用
下属不听安排、工作懈怠、拖延,甚至有些刺头还联合起来对付你,该怎么办?

很简单,只要你能够控制住他们,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所有高明领导都会用的3大驭人术,助你轻松掌控团队。尤其是最后一个,非常实用。
一、画饼
刘备逢人就说我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刚开始很多人都嘲笑他,认为他是在吹牛。但说得多了,慢慢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所以,刘备最大的优点的就是善于招揽人才,手下全是精兵强将。
这个世界说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往往不是同一批人,你把牛吹到有多少人相信,就有多少人帮你去实现。
普通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敢吹牛,所以一辈子卖产品、赚差价,而老板们都是卖梦想。
二、分钱
吹牛有着保鲜期,只有及时的分钱,予以兑现,才能让人选择继续相信你,为你卖命。
当然,分钱不能分现有的钱,而是分未来的钱。且不能人人有份,只能分给强者,让弱者只能干看着。

只有拉大了平复差距,产生落差,团队才会有动力。
三、手段
当强者吃饱喝足之后,难免会膨胀,这个时候想要掌控他们就必须采用够狠的手段。
做领导,心可以善,但手段必须狠。
想要拿捏刺头,被人信服,就必须杀鸡儆猴,树立领导的权威。
手段不够狠,地位不会稳。
身为企业领导,如果你不懂如何管理企业或团队;不懂如何建立考核体系;不懂识人、选人、用人、驭人;不懂设置绩效制度;不懂股权设计……
在我们的《1000套企业管理实战工具大全》专栏中都有详细的干货内容、以及各种实用的管理工具,其中包含了:
股权设计、财务系统
公司管理、商业模式
入职指导、表格大全
考评工具、培训课件
名企实例、绩效方案
市场营销、表单模板
……
只要解锁了本专栏,便可私信作者,免费领取1000套企业管理实战工具资料包。

马斯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推特都不能长久,在短期内还是很强大的,但缺乏后劲,狼性还是比不上人性管理,星链不让中国用,就能看出一二来,IBM还是会很强大的,因为IBM和华为合作无论是管理制度流程梳理还是孟晚舟的财务顾问,未来IBM继续一家独大。
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
我之前上班的一个单位,整天开会,隔三差五地就出个新制度,没实施几天,就又要开会了。
时间都用在开会和新制度的执行上了,不用工作?没想象的那么美,以为开会美滋滋,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然后,开完会后,工作继续要做,进度照常进行。
由于花在开会上的时间过多,用来工作的时间自然会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加班就成了常态,在公司加不完,回家继续加。

每逢下班,谁要是不加班,就是不敬业;谁要是准点下班,就是早退。把加班搞成了一种流行,大家都在拼命地加着班,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后半夜,还在群里秀加班,乐此不疲。
李希贵说过:
“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
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
今天看到这句话,我才明白了,之前的单位为何总是在开会,老是定新制度出来?
是公司结构出了问题。
业务不好好钻研自己的业务,去操运营的心,指手画脚的,还动不动就跳过自己的领导越级反应。
最终业务领导被迫拿着老板的指令,让运营提前给他办事,毕竟有老板的令牌,运营只好硬着头皮,放下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来为插队的大爷办事。
一次两次倒好说,次数多了就说不过去了,毕竟人家运营有着他自己的进度和安排。
为了不再被走后门,运营的制度恢复到了之前鹭港的状态。

谁知,业务不答应,以前能行现在为啥不行?他能提前走流程,我为啥不能?
就这样,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被越级举报已是家常便饭,老板一看这么多的业务因运营而被搁置,想都不想矛头就直指向运营。
运营岂能忍受自己受着这样的委屈,于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向老板汇报实情,顺带向老板反应,业务的退单和废单太多了,不想办法维护和开发,总是抱怨我们运营不给力,还老要插队。
老板知道事情后,又去批斗业务。就这样业务和运营结下了梁子,为以后两个部门的合作不愉快,和跟进反馈的有意搁置埋下了伏笔。
后来所开的会和定的新制度,都是围绕着业务和运营来展开的。
业务和运营的领导,工作能力都够专业,两人之前的关系也蛮好,导致现在的这个局面,问题就在公司的结构上。
老板不仅喜欢微服私访,还很欢迎员工越级汇报,弄的业务和运营的领导啥也不是。开个会,员工比领导还能说,搞的领导好像啥也没干似的不知情。

什么叫公司的结构,结构就是公司职能的正确划分,然后各司其职。财务干财务的事,技术干技术的事,人事干人事的事,员工干员工的事,老板干老板的事......
都有着各自的流程和标准,甚至是制度,如有部门或者职工之间,业务上有互相作用和关联的事,需要大家一块齐心协力完成,相互配合就是了,但业务还是业务,运营还是运营,这个结构不能变。
不能为了配合,打乱了结构,破坏了制度,伤害了和气。
就像插队的业务,你要提前搞,那你就提前申报。你不提前申报,还要提前搞,还动不动越级反应,这是什么结构,没有结构。
财务说他能把技术攻破不了的代码给搞定,老板说你去试一试,这公司还有结构吗?
没了结构,定再多的制度,开再多的会都没卵用。
公司没了结构,就会出现业务觉着他能干运营,而且还干的更好的错觉,觉着运营啥也不是,还时不时地刻意搜集大量的所谓证据,去向老板证明运营不行......
最后话,人家能坐在那个位置上,自有他的道理,就和你能胜任你的职位是一样的,全凭实力。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