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职工看病却是能报销但不是免费这个费用由单位出,就是药店买药开个发票让领导签字就能报,
东北社会的特点
大连这个要特权的主任出道之后,很多南方的朋友不理解,为啥简单登记信息,几秒钟的事,还需要打个电话,让特权放行?
下文是一个东北的朋友写的,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东北很好,东北人很热情,但东北社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些事,形成了一个定律。正常按流程办事情,不行,首先要找人找关系。
如果说和政府办事,相关机构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你找个认识人,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卖你个面子,给你个对你损失最小或者利益最大的结果,也许还能说得通;在东北,哪怕订个宴席、买个啥东西这种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大多数情况,需要“托人弄景”的。这种试图在市场化行为中发挥非市场化作用的行为在我身边就时有发生,我不知道是我的人际圈子太过于“东北”,还是这种行为真的太普遍。
为什么要找关系?
第一层原因是,不找关系,很多能办的事也不给你办,或者给你拖着办,或者让你更难办。曾经,这个现象出现最频繁的场景就是政府部门的办事窗口;好在十八大以后,各级政府部门都狠抓作风建设,窗口单位更是常抓不懈,整体来看,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较以前有显著提升,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
然而之所以说找关系是东北社会的特色,原因就在于这种行为,绝不仅仅在老百姓和政府办事的时候发生,而是无论在多大规模的企业中,还是在学校里的学生之间,还是在任何存在着权力区别、工作流程、利益分配的组织里,但凡有点小权力、或者在办事流程上由特定人员负责,俗话说只要能卡你一道,就有人会拿着自己的小权力给别人制造点障碍,逼着别人通过其他途径的私人关系找到自己,哪怕是一瓶饮料、一包烟,只要能获得点利益,就有人会这么做。
一个人,获得了在一个组织中承担一项工作的机会,很难理解,为什么就总有人会想着将其转化为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从而给他人制造困难,降低这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如果说公权力的运用者还有那么一点点激发起个人私欲的可能性,那么,当一个人,仅仅负责诸如拿着别人报销凭证找领导签字这么点小事的时候,他还能以各种理由给别人制造麻烦,我认为就没有去理解其动机的必要性,只能简单将其归类为脑子有病。
这种病,正是由于普遍的只顾自己、缺乏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行便利的意识,才能够在一个社会大范围传播。我们常说东北的政府服务意识较南方落后几十年,这句话只描述了一个表象,根源在于东北相当一大部分人连不给别人添麻烦都做不到,甚至会主动给别人找麻烦,那么,我们还怎么去苛责政府部门去建立根本不存在的服务意识呢?
第二层原因是,找关系,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其他不找关系的人得不到便利,本质上讲是对社会整体公平状态的破坏。
其他地区的人,总觉得东北人并不像自己标榜的那么实在,这并非诽谤,事实就是这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凡是需要按照一定时间顺序、一定程序办的事情,总会有去想办法找认识人开个后门,仅仅为了让自己能够提前办完,或者简化某些程序。这种行为就是对秩序的不尊重,对他人的不尊重,最终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的时候,怎么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呢?
之所以找关系能够成为东北社会普遍的心态和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凡事都想要找关系的人特别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官本位思想滋生了找关系的土壤,但凡有点什么权力,就想着给自己谋点私利,巴不得你们快来找我走后门吧。两者一融合,找关系这种行为就“蔚然成风”,从政府机关刮到工地食堂,概莫如是。
有人说很欣慰,现在有这样的东北年轻人站出来,这件事能这么处理,很完美。但是如果这小伙也是王主任的下属,还会有这件事吗?
#怒怼大连卢书记志愿小伙回应##大连# #大连通报卢书记事件#
你是不明就里这类店老板大都是官办洗銭店下属业务招待费要想报帐一般都必须要店老板这亇官签字财务才能报销明里叫开店暗里就是收供以后还是去自助歺明码实价好些
张晓磊资深媒体人近日,河南,男子带家人吃火锅,下狠心点了529元的菜,可看到上来的菜傻眼了!菜用小碗装也就算了,这碗居然还有蹊跷!用的是碟中碟,套中套!一个巴掌大的小碗上面还有一个碟子,而里面的肉和菜少得可怜,男子直呼:这宰人是不是太狠了?
医保报销(外伤的)为什么要让医生签字情况属实呢!医生在医院上班怎么知道外伤病人及家属在家怎么受伤的呢!
开车撞到人正确作法,不认责、不垫付、不探望。
每个开车司机都害怕的事情,开车撞到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真碰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慌张,
正确的作法:
1:假如撞到了人,不要害怕,不要逃逸,一定更要拨打110和保险公司的电话,假如有人受伤,严重的要拨打120。
2:尽量不要去垫付医疗费用,如果交警要扣你的车,我们配合交警,15个工作日后去交警队要验车报告即可,拿着报告把车提出来,记住,这个时候不需要给停车费,因为验车和停车是不用交钱的。这一部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
3:以上处理好之后呢,该吃吃,该喝喝,不需要探望病人,不用主动打电话沟通解决方案,等待交警处理即可,如果对方需要医疗费用,那么你要求对方给保险公司联系即可,就说自己没有钱就行了。如果对方说要告你,也是把你和保险公司一起告的,那个时候,就是保险公司处理了。
4: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拿回自己的行驶证,这个对方要么接受调解,接受交警认责比例,把发票给你,你去报销,然后签字,你拿回行驶证。
5:修车就很简单了,保险公司会处理的
6:至于对方说的营养费用,误工费用,你别直接瞎承诺,每个地方都是有赔偿标准的。
记住不认责、不垫付、不探望。
高招
现在要求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得分管财务,但哪个负责人又不想管呢?我认识一个单位的领导,他采取了一个办法,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一般单位发生费用需要到财务报销,报销前,需要找财务部门及单位分管领导签字,签字时有个固定的长条戳,上面有经手人、财务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字样。这个领导不是把这个长条戳放在财务部门,而是放在自己办公室,谁要报销,必须先找他盖这个戳,然后才能履行审批手续,外人还看不出来一把手审批,但这不是审批却胜似审批。你说高不高?
太抠门,妻子怀孕想吃8元钱的水果竟然需要向丈夫打报告。aa制的婚姻到底将生活演变成了何种模样?
蒋女士和廖志结婚将近十年,而这也是蒋女士忍辱负重,艰辛度日的漫长岁月。
结婚后丈夫提出生活中要实行aa 制,蒋女士也没太在意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在她的认知范围内丈夫或许对于数额比较大的开销需要分摊吧。然而事实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用“毫厘不差”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
平日里无论谁买回来东西,都要及时计算一下各自需要承担的费用,然后由一方当即转给另一方。为此,廖先生还要求妻子签订了一份合同,大体内容就是妻子需要负担自己所有的日常生活费用,而且还要负责自己亲戚朋友的一切开销。
他们就这样每日里都多出了一些类似于账房先生的工作,简直就是毫厘必究,锱铢必较。妻子怀孕后为了保障胎儿的营养,有一次她买了8元钱的水果回到家后,她就写了一个报销凭证递给丈夫。廖先生看完之后批准签字后付给妻子一半钱。难道廖先生不知道胎儿也应该aa吗?
据蒋女士透露多则上千元,少则一元钱,他们都是各付一半。有一次,蒋女士到医院检查身体被医生确诊出肾结石需要治疗。但当时她的身上没带多少钱,因此只好向自己的丈夫“借钱”。当妻子抱着一堆药回家之后,丈夫第一时间不知道去询问妻子的病情,而是追问妻子何时才能结清“欠款”。蒋女士立即打上欠条答应开支时将“欠款”结清。
十年来妻子就是这样被丈夫的斤斤计较折磨得失去了热情,蒋女士向丈夫提出了离婚。蒋女士说即使是自己的忍辱负重也换不来丈夫半点的醒悟。从民政局出来的时候蒋女士笑了,她从未感觉到如此的轻松和快乐。
生活就是这样将人们的热情一点点地耗尽。当所有的激情被冷酷无情击败时,婚姻也就走到尽头了。
有时候婚姻生活就是需要夫妻间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不需要也没必要计算得那么精确。这不是做买卖 也用不着为一分一毫纠缠不清。
计算得太清楚的婚姻生活是不长久的。夫妻本是一个共同体,如果事事算计分毫入帐,那么轻则会伤及夫妻感情,重则会导致婚姻危机。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热情就在这些算计中慢慢地消失殆尽。
好的婚姻不需要计算得太清楚,一家人没必要如此好的婚姻关系应该适当糊涂一点,这样才会有好相处。夫妻之间计算的太清楚,感情就会淡了。婚姻里计算的太清楚,家庭就会散了。
无论是何种关系,彼此之间都应该明白“舍得”的道理。有舍才有得,不舍那有得。
民主家庭
“都说你们家是个民主家庭,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行啊。最讲民主的是我妈,每次饭后,我妈总是说:‘今天谁洗碗?’而我爸好大喜功,总是第一个报名。我哥的民主作风也不错,他的宝贝儿子常常把他当马骑,他从不计较。最令人钦佩的是,嫂子骂我哥时,他还说:‘打是亲,骂是爱,急了还得用脚踹’呢!”
“推销枪”
一位警察审问一个抢匪。
警察:你为什么抢劫并强奸良家妇女?
抢匪:我没有啊!
警察:你还敢狡辩?这把枪是怎么回事?
抢匪:我就是推销这把枪啊。只是把枪刚拿出来,那个小姐就把钱丢到我身上,开始宽衣解带了。
警察:……
没关系
一对青年男女,刚从结婚登记处领证回来,他们在路上交谈着。
男的得意地说:“亲爱的,你真美!不过出于良心,现在我得告诉你,上次我领你来我家里看的那套红木家具,以及华丽的摆设,我都是向别人家借来的。”
女的说:“没关系。出于良心,我现在也得如实告诉你,刚才登记证上写的是我姐姐的名字?”
男的大吃一惊:“是上次在你家看到的那个令人讨厌的丑八怪吗?”
女:“千万别再这样称呼她了,她现在是你的妻子啦!”
这是五年前的事
一位青年妇女再次求教算命先生。
“先生,5年前,您曾给我算过一卦。”妇女说:“当时,您说我不但会找到丈夫,还会生5个孩子。”
“怎么,我算的不准吗?”
“太准了,我真的生了5个孩子。”
“好极了,您还想叫我算什么?”
“先生,我想请您算一算,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丈夫呢?”
找理由
新修的一级公路上,车速很快。老韩赶着他的两头牛慢慢吞吞地横穿公路,没想到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撞死了其中的一头牛。
交警前来处理此事,认为不应当赔偿,因为赶牛上路违反交通规则。可老韩不服气,坚持要求赔偿,理由是他的牛是在牛圈里被车撞死的。
老韩对交警说“你们认为这是公路,可在公路修建之前这里原是我家的牛圈。我的牛在它的圈里走哩,你们撞死它不应当赔吗?”
最后一头
某机关一把手乘小车出游,回来时发愁:一路上的开销怎么处理。司机出了个主意:就说车在路上撞死了一头小牛犊。一把手说好,你报销,我签字。不久,二把手也乘小车出游,回来报销时也是司机出的主意,也说撞死一头小牛犊。不久,三把手也出游,回来报销时沿用了一把手、二把手的办法,还是撞死了一头小牛犊。不久。司机携全家出游,回来时报销仍然是撞死一头小牛犊。
一把手发火了,在司机的报销单上赫然写下:这是本年度允许撞死的——最后一头小牛犊。
一位老师申请购置班级文化宣传需要的一种彩色卡纸,看了看学校的审批手续,太复杂了,还要跑几个科室找领导签字,干脆她来了一个快捷的,自己花钱到超市里去买。不找领导报销了,太麻烦。
不是因为麻烦,是你不怕麻烦也难以找到学校相关领导签字。报销一张发票,哪怕不到100元,校长、分管校长、分管财务校长、科室主任、总务主任、会计,一圈下来,顺利也要跑很多科室,有时你不一定找到。
每次升旗仪式,课间操,或者开例会时,经常有老师找我签字。很体谅老师的辛苦。
程序复杂了,签字的人并不一定会承担什么责任,别人都签了,找到自己了,怎么好意思不签。但是这种繁琐的程序背后,其实就是对人力的浪费。原来一张发票三四个人签字,现在上面签不了,还要加附页,增加申请、验收等附件,并且纸张大小都有规定,准备出一份票据,几份作业都改完了。
不办了,不买了,躲清静,这样的想法背后,非常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