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房地产公司的会计难吗(房地产公司的会计工资高吗)

我说一个多年前的事情! 我刚来西安,找到一份房地产公司出纳的工作,这个房地产公司也是一个差不多大一点的公司,号称集团公司,大约有百号人,是做别墅和高端住宅的!

我说一个多年前的事情!

我刚来西安,找到一份房地产公司出纳的工作,这个房地产公司也是一个差不多大一点的公司,号称集团公司,大约有百号人,是做别墅和高端住宅的!

出纳的工作也是很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整个总公司就我一个出纳!管理50多个账户!

我们的财务经理是个女的,大约35岁左右,财务总监男的大约32岁左右,当时在我的眼里,他们可能都属于年龄大的!

我刚来公司的时候,财务经理找我谈话,她穿的短袖,最上面的两个扣子几乎都不扣,我还想提醒一下她,也没有说出口,后来我才发现,她是故意这么做的!每次财务开会,大约有30多个财务人员,她呢,也是不扣扣子,几乎把该看到的,也就看到了!

我后来还兼做公司的库管,有次行政人事部的经理找我,说是,让我在库房里找个床,给新来的厨师,放到司机班的房间里!刚好中午我去食堂吃饭,差一点惊掉下巴,这厨师是女的,怎么跟司机住到一起!吃完饭,我还专门去问了一个司机,我说新来的厨师和你们在一起住着呢!他说,是呀!我说,不会吧!

这什么公司呀,男的和女的都住到一起了,财务经理专门把胸露出来,这公司我不能再呆下去了,太乱了!

还有一次,我去项目上送资料!突然看到项目的统计员在一个电气工程师的腿上坐着呢!

还有次,我去找老板签字,有四五个人,男女都有在伺候老板吃饭,喝水,端碗,做完后,就站在旁边,等待召唤!吃完饭,还专门给办公室放一盘黄瓜和西红柿,供老板享用!

我实在待不下去了,我觉得这公司太乱了!我在这公司干下去,迟早同流合污!

后来,才知道,那个厨师是个男的,只是不长胡子和腿毛!工程部的人,他们两个在谈恋爱!

自己也就释怀了!每个公司就这样吧!

最新消息:地产银行再迎利好! 中国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 解析:这意味着,房地产资金受困现象,得到缓解,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全力配合当前“保交楼”政策,而房地产问题解决,也利好银行信贷业务。 股市中,房地产板块积极表现,能激活银行板块,而银行板块表现后,又会传导至券商。券商作为牛市风向标,一旦发力,容易吸引场外资金进场,进而利好整体A股市场。

与2014-2015年相比,不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中国家庭,都已经负债累累。房地产开发者的财务杠杆(总资产/权益)翻了近一倍。家庭的债务率(债务水平/可支配收入)也翻了近一倍,并超过了美国。

近日,又一个民企小开发商和我吐槽,房地产开发不好做啦!

六年前均价4000元一平方米,能赚600元一平,现在10800一平,想赚那800都很难。多重原因:

1、自备资金是最大的难点,因为信贷资金不能流入房地产领域,所以只能民间拆解!

2、预售资金进入监管账户,而且想预售就要交保证金。与其交保证金还不如用保证金的钱加快建设呢!

3、疫情频发导致多次停工,开发周期变长,对于北方的施工期来说,有时候耽误一个多月,交房就是晚一年。

4、去年三月份办的按揭贷款,11月份贷款才到账,无奈多借了好多钱,财务成本增高太多。

5、和朋友拆借的钱,但朋友在地方城商行贷的款,因为支行行长变动就要求把前任放出去的贷款全收回来,所以被抽走资金。

朋友无奈地说,这绝对是最后一个项目了,再也不想开发了。这次已然投入全部身家,若能够回本就请客!若年底去化不到70%,就立马陷入债务违约中,花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个人信用将瞬间坍塌!若被司法起诉将会血本无归,甚至身负巨债!这就是真实的开发商。

相对于国有企业,为什么民营房企还债的压力更大?

数据显示,四季度即将到期的信用债中,民企占比高达77.7%,而民企中TOP30占比则高达68.6%。也就是说,如果头部房企能够稳定好资金链,不出现偿债风险,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就有保障。反之,头部房企出现问题了,房地产市场稳定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民营房企,显然比其他所有制房企、尤其是国有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风险更集中 。

那么,为什么民营房企会成为偿债的主体,且面临偿债风险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过度负债扩张,造成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筹集偿债资金的难度过大。

二是缺乏有效监督,很容易一人说了算。

三是出现风险无人相帮,只能自己硬杠。一旦出现风险,民企就只能自己硬杠,而不像国有房企,资金链紧张后,地方政府会调度资金帮助解困,至少,可以维持资金链不断裂。

四是财务杠杆失控,融资成本过高。在目前国家层面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的背景下,房企境内融资环境依然紧张,未来市场整体销售大概率继续回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 。

这些风险一般在财报中难以及时反映出来。一方面,房企财务结算较为特殊,收入确认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即使风险在财报中呈现出来,房企真实的债务负担也可能比财报反映得更严峻,因为房企的所有者权益里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明股实债。

作为绝大部分房企可依赖的现金流——销售回款,放量销售,正成为国内房企的选择 ,在今年情况并不乐观,如今许多城市的调控已开始影响房企销售。如果房企处于“红档”,负债规模不能扩大,通过卖房还债,负债率就可以降低,跟普通人买房一样,贷款后开始赚工资还款。龙头房企压力大,但中小房企可能将面临困境。

只能说以前太疯狂了,部分房产人80万一年相当于正常收入的十倍了,也不知道存蓄只知道挥霍,现在的窘境也算的上正常。今年我也大起大落,项目总年薪85万,结果呢?项目做不下去,三个月就下来了,还变成储备经理,降职降薪。

地产失业后挺难找工作的,主要还是心态方面的问题。我也是干了15年地产,近几年开地产中介亏大发了,负债太高。 前几个月失业,整天喝茶抽烟打发时间。2022年元旦开始去做了日结快递,连续干12个小时搬货,累得腿发抖。 工资才18块/时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人抢着干。

自己忽然顿悟了,自己失业这点事真的太不算事了。负债又算什么?以前再牛也更不算什么? 当下应该更加努力奋斗,我觉得没有必要渲染焦虑,你们地产行业跟着时代东风10年赚了50年的钱,并不是本身能力一定很突出,行业机遇有很大原因。

所以,请知足,放平心态没必要在这里叫苦真的。钱早赚到了,地产的房子应该也买了好多增值都很可观了,地产行业的红利都是普通人节衣缩食为高房价买单得来的,真的别来卖惨。

靠红利的时代,很正常,一旦回归理性,本身能力也值不了那个价位,应该是风把猪吹起而已。可以考虑投资一部分股票,注意不是去炒股,投资那种稳定性高分红高的银行股。只靠银行股分红虽没有以前工资高但也能覆盖支出了。

相信看到了房地产在走下坡路,未来的房产很难出现普涨了,局部涨幅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股市现在是比较低位,可以考虑考虑银行股分红代替收房租。起码保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现金流不出问题。

我是认为不管咋样总之是不能坐吃山空。供职于本地一小开发公司,公司已经转型不做开发几年了。还好之前公司留下一些自持物业,现在转型商管租赁业务,当地主收租过活,公司没有负债现金流挺好,倒也过得不错。

现在才发现卖房子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之前薪水高那是碰到行业起飞了并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强,再者房地产营销口灰色收入太容易了,导致现在干啥都看不上。传统媒体行业15年前就出拐点了,之前卖房的也有15-20万收入,后来清零,还不是熬过来退休状态了。

靠的是投资房产和股票。换个赛道,房屋做个经营贷,整出来的资金弄弄包销之类的,不过项目要看好,商务标要谈好,否则也会有风险。另外通过人脉做做其他业务,类似全款代购,或者二手房垫资,以及承兑贴现这些,总归一个地产项目总不会饿死的吧。

地产行业打乱整个国人的心态,现在该是还债的时候了,比如说大学生不如工人就是从地产行业搞出来的,21年真的是从业那么多年以来最难的一年,而且是不会再转告的那种。创业做个代理公司,亏得负债累累,不再追求所谓高收入了,找了个写字楼运营公司,有点保底收入,再看看找点兼职,先把债还完再想其他了。房地产的中高层每年60万,供应商给的各种贿赂还不算,即便不炒房,手里现金至少有500万以上,完全不用上班就过得很好了。

其实也是正常,其实很多行业也都是人生前半段的选择,地产出来下半场就是分销和中介,不想再做这个首先身段要放下来,毕竟每个阶段竞争力不同。我都想过我50岁的话做什么,如果不能财富自由,那等着你的就是保安,保洁,和一些年轻人不爱做的工作。

其实也正常。如果老人不走,新人怎么进去。特别地产。近5,6年的地产,因为碧桂园,阳光,恒大,龙湖等这些恶心的房企高层带来的加班文化,和以前完全不同,销售能力已经和销售资历完全不会放在一起考量,会加班,听话,已经是首选的,中高层就是背锅的,老板是什么样的业内都知道。

今天高薪不是请你来说客观事实的,是要拿钱买你命的!还沉浸在过去的错觉中,是找不到新工作的,过去地产行业暴利,给错了高薪,现在打回原形了,就要清楚自己的斤两。甲方,总包,保温,监理,景观,精装修。施工蓝图,内审会,图审合格证,工规证,标准层汇验,地下车库验收,人防合同,成本优化,设计变更,设计费,墙身大样图,窗型图,集团标准清单,禁忌类问题清单,PPT汇报。

早都财务自由了,只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太多的干预只会滋生乱象,毕竟下游还有那么多人要吃饭。都在诉苦,最疯狂的房地产行业赚的钱去哪里呢?经济高速发展30年的钱去哪里呢?从社会贡献来看,之前搞地产的收入过高了。但是由奢入俭难,要做好思想准备。其实已经把退休前的收入拿齐了。用十年赚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还想怎么样?

国庆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举办了房产展销会,猛一听,对房地产企业是好事。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是让房地产企业雪上加霜,进一步的走向困境。

第一,当前暂时不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小恩小惠已经骗不了老百姓,虽然搞了展销会,大家依然不会买。

第二,进一步暴露了两方面的窘迫和无奈,有的城市,因为卖不出去土地,也帮着企业发放购房补贴,不再颁发“限跌令”,这充分说明:他们急了,他们急了,真的急了。

第三,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紧张。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钱。有的停工,有的拖欠工资,有的连电费都交不起。可是,去参加房地产展销会,要给主办方缴纳费用,还要制作各种展板,还要印刷各种材料。都得花钱,估计都得欠着账。估计,过段时间,就会有房企因为欠账被起诉。

那么,举报房地产展销会,受益的最大方,就是主办方,旱涝保丰收,不过,也有一点残忍,就像在秃子头上拔头发。

不过,举报一次之后,曾经精明万分的房地产商,忽然发现自己也被别人割了韭菜,不得不感叹物是人非,风光不再。

坚持暂时不买房的人,都在坚持一条标准:降房价才是真降价,当年,把大家的全款变成了首付。如今,大家都在等着,把大家的首付变成全款。这是回归,不是无理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26111/
1
上一篇房地产会计制度(房地产会计制度怎么升级到企业会计制度)
下一篇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试题(房地产公司会计笔试题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