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
——追忆原少华镇中学老师黄宝庆》
2019年5月2日,原少华镇中学78级学生:张园义、张晓园、乔丽、乔自建(西北大学基建处处长)、李进全(原商洛市市长)、李勤有、崔进财、冯建芳、时亚丽、时慧文(陕西省国营东方机械厂工程师)、时民潮、、吴海英、朱亚妮(原华县少华中学教师)、牛茜丽、雍玉霞(曾在母校少华镇中学任教)等30多位同学在离开学校40多年后,特意邀请当年母校的老师:王治民(原少华镇中学校长)、黄宝庆、杜美霞、罗中兴,徐一枝、李宝成、李俊英、廉玉梅、何解放、赵东益等十多位恩师在渭南市华州区锦园饭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师生聚会。令人遗憾的是当时:黄宝庆、杜美霞、罗中兴三位老师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最终未能到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次聚会7个月之后的2020年1月5日黄宝庆老师竟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黄宝庆老师生于1942年5月14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西寨村人,在原少华公社(撤乡后并入莲花寺镇)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将毕生心血全部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1963年7月,21岁的黄宝庆毕业于华县咸林中学,同年9月成为少华公社西寨大队西寨小学一位民办教师。1966年秋受聘到华县南街小学任教。1969年3月又重新调回西寨小学,在工作期间由于成绩显著被少华公社推荐到县教育局免试转正,误因家父有历史问题而被搁浅。1972年黄老师担任西寨小学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西寨小学设于村中的天神庙,有教室6间,学生100余人,学校设有一至四个年级,一二和三四年级均为复式教学,升入五年级要前往南街小学就读。后来,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当时西寨大队大队部和学校同处一个院内,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976年,时任西寨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德全召集村干部以及校长黄宝庆商议决定将西寨小学迁至村东城门外;让黄老师向上级主管部门写申请、画图纸、搞好预算上报给华县教育局,得到上级同意和资金支持后,大队就组织村民出工出力,并让黄宝庆全权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在建校过程中,白天,黄老师时常和村民们一道到三十多里远的潭峪峪内扛木材,为学校联系购买各种建筑材料;晚上,他就一个人睡在现场看守工地。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当年年底建成教室15间,教师宿舍6间,办公室3间,形成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的初级小学。
黄老师在西寨小学任校长期间,他自学木工并亲自购买了一套木工工具,多年来经常利用节假日为学校免费修理桌椅板凳。1973年至1976年因工作成绩优异先后两次出席华县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县委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1978年2月,黄老师被少华公社调到少华镇中学任教并担任学校高中毕业班理科班主任。他亲自督促辅导,严抓学习质量,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当年高考时班中学生张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成为从少华镇中学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1983年2月,黄老师被调回西寨小学任教;几年后又调至何巷小学;后来又调往少华小学任教;1994年10月黄老师免试转正为公办教师,于2003年退休。
黄宝庆老师从教四十余年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我们难以忘怀。
2022年4月29日写于青岛即墨,华州人:时三文。
【本文得到张元义、时亚丽、黄炜等人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作揖][作揖][作揖][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重磅!2021武汉小升初政策发布!#
5月13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公办学校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不变,民办学校招生方式发生调整。
[太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划片对口 免试就近
坚持“以区为主、划片对口、免试就近”入学;坚持义务教育通知入学制度;坚持为每个孩子安排一所公办学校,实现就近入学全覆盖,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武汉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招生工作严格按照登记造册、划定范围、统一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按时办理入学手续的程序组织实施。
随迁人员子女和“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仍保持不变。持有居住证和劳动合同(或者经营许可证)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材料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其随迁子女均可在武汉市接受义务教育,一视同仁享受市民待遇。已办理户籍由市外迁入武汉的大学生,其子女均可在武汉接受义务教育,由其落户所在区教育局安排入学。
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服务范围由各区在5月31日前向社会公示。各区教育局须根据本区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所在学区、交通状况、社区单元等因素,合理安排学校招生计划。
[太阳]民办学校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
今年秋季,武汉市9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迎来22.6万名新生。其中,全市35所民办学校预计招生1.74万人。根据政策,今年全市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
今年,武汉市对民办学校招生政策进行调整,这既是武汉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要求。
武汉由以往只是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网上报名,调整为所有的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全市统一为7月7—9日。其中,选择民办小学的学生还须到学校进行资格确认。
全市民办学校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电脑派位全市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方案、统一时间、统一平台、统一软件、统一程序、统一要求。电脑派位时间为7月15日。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武汉十一崇仁初级中学、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江汉区红领巾国际学校、硚口区崇仁寄宿学校、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武汉瑞景小学等学校,应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
此外,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已自愿网上报名本校初中部的学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其初中部还有剩余招生计划的,按照“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登记注册入学、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电脑派位招生”的原则招收其他已网上报名该校的学生。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不得采用考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太阳]2021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5月21日前,各区组织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调查摸底、登记造册;
5月17-21日,需办理跨区入学的小学毕业生办理跨区入学登记手续;
5月31日前,各区公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招生计划;
7月3日前,各区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7月5-6日,小学、初中新生凭《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到政府指定的公办学校报到;
7月7-9日,民办学校招收新生网上报名;
7月10-11日,选择民办小学且已完成网上报名的新生到学校确认资格;
7月15日,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电脑派位;
7月25日前,已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到学校缴费确认;
8月25-31日,符合入学条件但未在规定时间按要求进行登记的,统一到各区教育局补办手续,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原无锡县(锡山市)三大县中简介
江苏省天一中学:
1946年5月,地方贤达钟英、王仲青为泽惠家乡子弟读书成才,决定在家乡西漳创办一所中学,从而孕育了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前身--"无锡私立天一初级中学"。
1951年9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无锡天一初级中学"。
1952年12月,学校由无锡县人民政府接办,是无锡县最先由私立转为公立的初级中学。
1953年1月,学校更名为"无锡县天一初级中学"。
1958年9月,扩办为完全中学,更名为"无锡县天一中学",成为无锡县高中班级最多的四所完全中学之一。
1968年春,学校更名为"无锡县西漳公社五·七中学"。
1973年7月,"文革"结束后学校恢复"无锡县天一中学"校名。
1978年3月,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县天一中学",同时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16所省重点中学之一。
1990年,学校通过江苏省教委验收,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
1995年9月,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锡山市天一中学"。
1997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天一中学"。
1999年,学校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2003年,锡山区政府斥资新建了占地450余亩的东亭新校区。
2004年,学校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学校创始人匡仲谋先生向县署申请办学。
1907年春,匡村初等小学堂开学。
1919年5月,添办高等小学堂,学校迁至今址。
1927年创办匡村初级中学,以原来的小学为附属小学。
1937年起,学校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停办。1939年9月,初中部恢复建制。
1941年学校增设高中班,1943年第一届高中学生毕业。
1949年4月无锡解放后,匡村中学由无锡县人民政府教育局接管。
1952年12月,匡村中学转为公办,更名无锡县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遭到破坏,1968年秋,被更名为杨市中学。
1978年秋恢复"无锡县中学"校名,学校先后被定为无锡县重点中学、苏州地区重点中学。
1995年8月,随无锡县撤县建锡山市,更名为锡山市中学。
1995年9月,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1996年10月,被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6年11月,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1913年创建于吴文化发祥地梅村(古梅里),先后经历 了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私立吴风学校、启新中学、私立中华中学、无锡县立师范学校(无锡初级师范学校)、无锡县梅村中学等六个发展时期。
校区占地326亩,数字实验室、互动实验室等设备先进,乒乓馆、羽毛球馆、 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等设施一流,为课程改革和阳光体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体现了学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科学教育理 念。自建校以来,梅村高中办学业绩受到了人民政府与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学校于1960年经审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0年经审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得好的重点中学;1985年由江苏省招办审定为可向全国高等院校推荐免试保送生的重点中学;1991年经江苏省教委验收,确认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1999年接受并通过江苏省教委“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4年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从此走进了“承美德,孕育文化渊薮;尚至贤,造就人才摇篮”的崭新历史时期。
很多家长都有“高中焦虑”,查了一下数据(来源于可信网络),重庆市2020年高中升学率约为53%,到211及以上升学率约为5.4%。(前两天听一家长说一小学中等成绩的孩子看不上西南大学的[擦汗][擦汗])
把我了解到的现有升学到高中的途径分享给大家:
1、指标到校(教育部门分配到各初级中学的高中指标),目前为主流;
2、中考,我区属于联招区。教育部门分配给各高中招生名额后,各校会拿出部分名额根据中考成绩划线统一招生;
3、签约生,学校为保障优质生源不流失,会根据在校成绩、表现进行提前签约,免考录取或者降分录取;(有排他性的签约,签约后不能填报其他学校)
4、艺体特长生或科技特长生,约有6-7%的上限封顶,曾有一定的操作空间,预计未来会越来越规范;
5、诚信推荐,一般是学校表现、成绩优异的,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考试或者考试发挥失常。极少名额
6、择校,因为签约但成绩未达标,中考成绩也比较优秀(联招线以上的),一般还是有招生名额的中学愿意招收;社会资源丰富的有极少数通过择校入读;(部分可能没有学籍或者等待学籍)
7、社会资源超级丰富的“tz生”;
8、私立高中,此类学校一样有学籍指标,能入读不一定有学籍;
9、国际学校,不走普通高考路线;
10、重大立功表现的父母或者重大比赛、奖项获得推免资格。
ps:没有学籍即以社会考生身份参考;限制复读、限制报考学校、限制参考专业、限制参考次数等政策已经出台或即将陆续出台。
江北区热门中学介绍-重庆八中宏帆初级中学
重庆八中宏帆初级中学创办于2008年,简称“宏八”,是很多重庆小学生向往的学校,属于民办学校,是重庆八中的民办初中学校。位于江北区宏盛路23号。
2020年重庆市高考第一名 初中是宏八毕业,2020年重庆市中考第一名也来自宏八中学,现在是重庆很火的民办中学。
宏帆八中业主生只能走读,免试入学,进校会进行摸底测试,有机会进教育资源较好的班型。
参加民办摇号,2020年摇号人数为401人。
2020年新初一共招生28个班,每个班55-60人左右。学费每学期10000元,在校期间都着校服。
宏八的管理比较严格,有要报考宏八的学生,可以将简历提交到学校保卫处。学校的住宿是8人间上下床。#重庆头条# #教育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