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头条#
微观中山~213:火炬开发区,张家边商业街,早晨时光,好多店铺都还没开门营业,路上行人不多,而且不急不忙,一切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艺术感觉油然而生。
***住在中山,喜爱中山,宣传中山/欢迎关注,一起继续发现中山之美/感谢点赞和评论支持!***
广州PK上海!防控,一切都是为了奔着更好的生活。
笔者是个浙江人,目前在杭州。曾经在珠三角待过不少时间,亲身体会了2003年南方SARS病毒的威力,摧毁的不是心里的底线,而是那难以购买的口罩和节节攀升的板蓝根和白醋的价格。但出于漩涡中的广州民众还是没有太多紧张,该吃吃该喝喝,该上班的还是照样去上班。只是在当时的照常开业的商城里是醋味浓浓。笔者甚至还特意开车去了中山医院边上转了一圈,只是为了证明那里已经被封锁的是谣言。之所以对广州如此关注,还想着退休之后去那里安享晚年!
上海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上海工作的时期比广州还早。特别喜欢上海这样充满竞争和相对公平的城市,还有当时上海人怕吃苦受累,这才是在上海的最大机会之一。如今是小孩也是呆在了上海。在疫情爆发前的一个多月就因为小区里有阳性者而被管控,一直到了5月1日全面管控之时还没跟出来透透气,而且,到了6月份部分小区已经放开,可那小区由于规模大难以清零还继续被关闭。从头到尾一直接近2个多月才实现全面清零。作为家长是无比担心,最先通过网站给他购买一些蔬菜和鱼肉,接着担心一直在小小的房间里会抑郁而不断地鼓励。出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理发,再是去大吃一顿。人在的困境中的需求竟然会变得如此简单!
由于广州和上海的文化、生活、习惯和认知的不一样,在疫情管控上也会存在着差异。广州的开放是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上海的放开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精英再此汇聚。一个是开放的广州,一个是放开的上海。开放自然是自下而上,而放开或多或少有些从上到下。疫情防控也是根据不同的管理思维来调整,一个开放的广州会更加亲民,一个放开的上海自然也是更加注重精准。但殊途同归,目标都是动态清零。
继续照抄
#华中师大: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已停招# 早该如此声明了,现在那些野鸡大学可会打广告了,不是清华北大分校,就是华中中山继续教育学院,名头都叫得非常响亮,场地照片也弄得非常华丽震撼,让人在网上看来真假难辨。华中师大的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各个知名学校都要向社会公布自己的招生渠道和招生状况,指定唯一合法报名机构,以此有效遏制这些野鸡大学的擦边球行为,防止更多的家长学生上当受骗。
微观中山~211:中山那么多的BRT公交站,东区天奕时代广场附近这个,像一个小公园似的,恐怕要算最漂亮的一个了。#中山头条#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中山之美/感谢点赞和评论支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北京头条# #域见北京# 今天继续发昨天中山公园拍的秋景图,不得不说中山公园的秋色堪称绝美!@微头条 @头条号 @头条图片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个70后活得比00后还随性,她是怎么做到的?
2002年,中山大学孙晓明教授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温润的女声,她告诉孙教授,她将在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大的研究生。
之所以2003年不考,理由竟然是这一年她太忙,而不是需要疯狂备考。
孙晓明教授简直就要用“狂妄”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个跨专业报考地球科学系的女生了。
2004年,韦慧晓真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
从此孙晓明教授和韦慧晓的导师陈炳辉教授对韦慧晓的形容词就只有两个:非常认真,开朗阳光。
是的,这就是我人民海军第一任女舰长,052D(L)型绍兴舰舰长韦慧晓一连串“传奇”经历中的一个小情节而已。
你敢想从气象学研究生跨专业考到地球科学?
你敢想拒绝华为的百万年薪毅然投身军旅,以34岁的“高龄”入伍,三年后当上辽宁舰航母的副航海长?
直到今天,我们在搜索引擎上打出“韦慧晓”三个字,居高不下的搜索,仍然是大众孜孜以求这个奇女子到底有啥“背景”。
谁都希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可是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够做到呢?
在我们年初立起各种flag,年尾忙着安慰自己没有变化也是一种进步的时候,韦慧晓2002年为自己在2004年立个flag,并且还做到了,难免不让我们对她的经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放到韦慧晓这里,我们说一个人一次说到做到似乎很容易,她还能继续说到做到?
我们略过韦慧晓在中山大学从硕士读到博士,这期间还参加了西藏支教,汶川地震救灾,在北京奥运会当志愿者不提。
单说她博士毕业之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我人民海军的过程,看看她是怎么说到做到的。
她产生报效祖国的念头,是因为在她读博士期间,参观了一次南海舰队的演习,她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当年报考军校的久远的梦想又一次激活,她这才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也明白了自己报效祖国最想采取的方式:从军。
这一年,她32岁。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
毕业后,她给南海舰队的首长写了长达40多页的自荐信,结果石沉大海。
也许是部队首长认为一个博士生,更应该以自己的学识来报效祖国。
但是韦慧晓一旦认定了目标,就坚定不移地追寻。
她又给部队首长写了一份长达200多页的自荐信。
终于,感动了部队首长,批准了她入伍从军的请求。
2012年,这一年她34岁。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34岁她幸运地赶上了辽宁舰的接舰工作。
可是周围的学员,平均比她要小12岁。
换一个心里稍微脆弱的人,恐怕就要进退失据了。
可是这难不倒韦慧晓。
2012年她被特招入伍的那一天,她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此生嫁给海军。
于是,我们的地球科学博士,又进入大连舰艇学院航海指挥和舰艇战术指挥两个专业深造。
没有意外,韦慧晓又取得了军事学学士学位。
当月,曾经的环球洲际小姐十佳选手,华为的金领,中山大学的学霸,摇身一变,成为辽宁舰航海部副部长。
韦慧晓走出了从军的扎实的第一步。
2022年4月,韦慧晓正式担任我人民海军052DL型导弹驱逐舰舰长。成为航母的“带刀护卫”之一,绍兴舰的主官。
韦慧晓的说到做到,也许她的人生观可以给出答案。
戴百万级名表来彰显自己的身价还是一块普通的手表,因为自己戴过从而身价倍增?
两种人生观,韦慧晓选择的是后者。#绍兴舰舰长##韦慧晓女舰长#
【天气预报】预计今晚到明天白天,我市阴天,有中到大雨,气温18到22度,吹5级左右偏北风,相对湿度75%到95%。目前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请继续做好防风措施。中山市气象台2022年11月1日下午发布
中山大学博士后月薪8000事件继续发酵,有网友提议应大幅度提高医生工资,会不会让医生严词拒绝红包?许多网友都说不会!
很多人都知道,在广州大医院看病基本是不用送红包,也很少会有人送红包,只有非常少非常有钱的患者,或者是潮汕人才会去送红包,以图安心,所以翁博士的拒收红包行为是有其存在的土壤。
记得之前有个亲戚血管瘤来广州中山二院做手术,由于他是潮汕人,于是准备了两个红包给主刀医生和麻醉师,可是送了两次医生都拒收,告诉家属在他们医院不用送红包。家属还是不放心,以为红包包小了医生看不上,第三次加大了红包再送医生还是拒收,搞得医生没办法,告诉家属他是教授级别,每个月的工资够生活了,不用收红包,如果家属不放心他可以收下,但会把钱存到患者结算账户里面去,听了医生肺腑之言才没再送。现在亲戚已经康复了好几年了,一谈到看病他还在夸广州医生的医德高。
在#中山一院博士工资不足5000# 事件的评论中,很多人也在夸翁医生的医德好,情愿得罪领导也不愿意收红包搞创收,是难得的好医生!其他城市我不知道,但广州的医风、氛围就是这样,“不送红包、不收红包”每个人自然而然就习惯了。当然翁医生不屑靠药械提成搞创收这一点是相当赞的!
#广州头条#
#广州身边事#
微观中山~207:近日,三角镇发现新冠肺炎新病例后,中山全市进入新一轮全民疫情防控。今天一早,三乡政府前广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冒着酷热,开始组织大家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市民们也扶老携幼,积极配合核酸检测!#中山头条#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中山之美/感谢点赞和评论支持!***
#中大教师疑违反师德 已被暂停工作# 中山大学法学院的杨彪教授,是研究法律的专家,又在法院工作多年,1980年出生的他,算得上是青年才俊,可往往越是懂法的人,越能把握“尺度”,在违法的边缘疯狂打“擦边球”,至于道德约束不了他,他都承认自己是私德很差的人。#中山大学回应# 很及时,希望调查、处理也能及时。如果情况属实:师德败坏的杨叫兽,大概率会被辞退;私德极差的杨彪,继续我行我素。法律能制裁他吗?这个问号很大,大到回答起来很难。
微观中山~181:一夜暴雨后,今天的三乡,已成一片泽国。公交临时停运,其它交通也寸步难行。不过,洪水漫漫的街上,临街店铺前,还是能看到倔犟不屈的身影!#中山头条#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中山之美/感谢点赞和评论支持!***
#中山头条# #百姓关注# #中山春节活动#
拜年啦!新春福利来了,快来领取 | 早安,中山
今天是春节,祝大家虎年吉祥!“中山发布”继续推出中山人专属的“红包封面”。每位网友在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发送“2022”即可获取红包封面。本次红包封面分批次派发,如页面显示“已被领完”,请再次发送“2022”即可获取新的活动页面,每人最多可领取5个。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虎年春节到啦
中山发布推出
中山人的专属“红包封面”
祝你龙腾虎跃、虎年大吉!
“红包封面”融入了中山地标、美景、文化等元素,每一位网友在使用红包传递新春祝福时,也将成为中山城市形象的“代言人”。
兴趣班:今天继续停课.....
光明网光明网官方账号中山新增本土确诊5例!轨迹公布!珠海疾控提醒
今天傍晚,广州荔湾区中山八路的恩洲大巷路口,因疫情防控,依然设置着红色路障,出入只有凭24小时绿码才行,认码不认人。窄窄的入口,只有电动车和自行车能进,小车完全进不去。疫情危险还在继续,大家切勿掉以轻心!
#中山头条# #核酸检测# 这个新冠病毒真的是无处不在,稍不注意就会中招,今天中山市三角镇就这样中招了!7月9日中山市三角镇、港口镇、阜沙镇、黄圃镇、民众街道发布最新公告,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区域免费核酸检测。唉!新冠病毒何时了!最不喜欢这样突然间就把你的正常生活打乱了!还是那句话:“战役仍在继续,千万保持警惕!”否则等着你只有捅喉咙了!还是服从政府防疫部门的要求,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争取早日解封!大家说这次三角镇要多久才能解封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都是中大69个学院,直属系之一,是平行的一级学院。中大现推进学部制改革经济与管理学部不是刚成立嘛,相信医学部的成立也快了,未来两医学院都在中大的一个学部里何必相互撕嘛。医学部的成立或许会动中山医学院的保研指标的蛋糕,中山医学院想继续独享几家附属医院的保研指标可能变得不现实,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挡不住的。
请不要把中山大学医学院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相提并论。两个医学院真实水平不一样,团队精神不一样,人事关系不一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是原中山医科大学的团队,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大学自己另外搞了一个医学院,就像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一样,谁强谁弱大家明白了。
南玻A:7月27日,公司收到重庆鈊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南玻A”托管券商已根据法院要求于当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处对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1922.89万股“南玻A”股票进行处置,后续将继续处置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剩余“南玻A”股票。
【广东#两所985大学共享同一位校长#? 高校回应】广东两所985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正“共享”同一位校长。澎湃新闻从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学校办公室证实: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目前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校方暂未收到教育部关于其校长一职的任免通知。这意味着,高松院士自2021年11月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以来,同时仍继续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澎湃新闻)
微观中山~174:今天,又来沙溪,又想趁假日来龙瑞市场附近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热闹。下车后,选了一条平时很少走的小巷走,走着走着,就到了这里——龙瑞村文化广场。起初,还觉得新奇陌生,越往前走,越有故地重游的感觉。没错,当看到图14/15的历史老建筑时,我就确定,之前的确来过,而且也拍过这些老建筑。不过,同样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所见所感却有所不同。#中山头条#
***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继续发现中山之美/感谢点赞和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