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写法 年(会计数学写法)

今天送走了耄耋之年的爷爷。89岁高龄,安详离世。 小的时候,第一次经历生死,是曾祖母,也就是爷爷的母亲去世,我就有个一个念头,天人永隔是最没办法改变的事。在当时幼稚的脑袋里,觉得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有悔改

今天送走了耄耋之年的爷爷。89岁高龄,安详离世。

小的时候,第一次经历生死,是曾祖母,也就是爷爷的母亲去世,我就有个一个念头,天人永隔是最没办法改变的事。在当时幼稚的脑袋里,觉得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有悔改纠正的余地,只有这件事,没有回头!没了,就是没了,永远的失去!好像从那时开始,我就很恐惧死亡,甚至于敬畏生死。

我思维模式里的爷爷,是一个在同龄人中,尊享福气之人,虽然谈不上“天之骄子”,但确实是个“娇子”。爷爷的父亲在他4岁的时候便撒手人寰,年仅21岁的曾祖母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孩子,孤儿寡母回到了娘家,终身未再嫁。我想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困苦年代,爷爷是他妈妈全部的心灵寄托和依靠,所以,从小生活在姥姥家的这个独生子,便成了所有家人亲戚,过分娇惯疼爱的宠儿。

虽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但是爷爷得到了长辈们能力所及的最好的照顾,19岁,娶了奶奶,又多了一个娇惯照顾他的好保姆,从小到大,没有干过体力劳动,因为有知识有文化,写的一手好字,打的一手好算盘,在粮库任会计。

不知道是贫苦年代所致,还是爷爷天生身子骨弱,也许是小时候有点好吃的就给他,宠爱没有节制,爷爷胃口一直不好,从小就一副清瘦模样,干干净净,生活很有规律,和农村的老头截然不同。好像农村的田间地头的劳作,和爷爷天生就没有关系,更像一个文人。而曾祖母和奶奶则担起了本来属于男人的那份辛苦。

爷爷像一颗外来的种子,扎根在姥姥家,一生要强的曾祖母拼了毕生的心血,护着子孙,繁衍了我们这枝繁叶茂的一大家子外姓人。

爷爷五十出头,由于胃病提早病退,舍弃了会计工作,父亲作为长子,便早早的带着弟弟妹妹们承担起了家庭的担子。对于爷爷,无论是妈妈,妻子,孩子,乃至孙辈都是对他顺从照顾的,哄着他颐养天年。

爷爷因为胃病,吃饭需要很讲究细致,奶奶伺候的很到位,借用一句奶奶的原话,89岁的生命旅程里,熟鸡牛奶就吃了32年,别看爷爷身体底子弱,可后天营养足,保养的好,至死没有要命的毛病。

爷爷爱玩,除了儿女孝顺,十个孙辈的我们经常带他们老俩出去旅游,经常是爷爷爬山,我们休息,体力毅力让小孩们望尘莫及。

爷爷自我保健坚持的特别好,每天自我按摩,骑行三十多里地,一直到85岁左右,渐渐的脑子有些不清楚,骑车子摔了跤,胳膊皮破了,骨头丝毫无伤,脾气不大好了,有时候像个任性调皮的孩子,爷爷真的老了,小脑萎缩症状出现了。

伴随骑行改成了步行,爷爷每天的活动只限于遛弯了,他最喜欢看着这一群孙辈重孙辈的孩子围着他们转,可老年病症状也让他做了一调皮捣蛋的事儿,奶奶没有办法,家里人更费心的看着他。一辈子,只有奶奶做的饭才是最合口的,哪怕孩子们给奶奶做饭,奶奶也得给爷爷做饭,是特权下的特殊照顾。

近两年,爷爷的症状很明显了,吃的越来越少,是走入暮年的迹象。他很爱遛弯,很爱和人们打招呼,我觉得他很留恋这个世界,很留恋,一花一草,路上停的汽车都想摸摸。他现在的事情记不住,记忆里都是很早以前的那些场景。嘴里念叨最多的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几件事,毛主席视察八四纪念田,他有幸是活动的参与者;全县珠算比赛的冠军,会计记账书写规整成为示范性标杆……大家有时不在意,或者不理解,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说着,孩子们敷衍的应承着,现在想起来,也许他骄傲中还会有一些孤单吧!直到昨天,自己起床,走下去喝了最后一次奶奶沏的奶粉,想躺会儿,谈话间便安静故去。

今天,送走了他。

夜深了,我闭上眼,脑海里便是爷爷依旧清瘦的模样,已然混浊的双瞳,回过头,扬着手,笑着和我打招呼,叫着我的名字,泪水浸湿了双眼。从此以后,回家再也不会张口叫声爷爷,听到那爽快开心的应合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能够陪伴家人的时候,宁可自己累一点儿,能力所及的去做一些事情吧!哪怕是,几句暖心的话,几件价格不高的衣服,几块可心的吃食,几次愉快的出游,甚至几句捧腹的玩笑……

真的,虽然每个人归宿都是一样的,但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太可怕了,敬畏善待每一个亲人吧,没了,就再也没有了……

哪怕你真的很想他……

一个小学生向家长要钱的申请书火了!这张申请书,字迹工整,书写稚嫩,但有理有据有节,不失为一篇好的申请书!作为一个小学生的作品,我给满分!

仔细看,申请书的内容充分显现申请人思路清晰,有很强的逻辑性!可以说,还是一份十分漂亮的预算精准的财务预算书!首先,说出申请书的目的,报出财务预算100元,为何要这100元呢?时间、地点、事由。这100元是如何分配的?人家有安排:中午饭,设了区间范围,充分考虑到因为选择不同造成金额不同的结果,给同学的礼物,预算精准,标的明确,说明这孩子已经想好了买什么礼品,还有一个是给自己额外的犒赏,但也是加分项,因为养颜补钙养生,所以值得去买(我也很需要),所有的花费没有到100元怎么办?当然是预算嘛,给自己留个14元的空间,这符合预算的一惯性处理方式。最后,所有的花费都是要有报表检验的,人家说会拿小票回来证明!还不忘告诉被申请人,预算实施时间,结束后会在何时让人审计审核!看完这份申请书,不由惊叹:这孩子,天生财务料!相信再抠门的家长都会给孩子100元!现在的孩子,能表现出很多让很多成年人都意想不到的惊喜啊!

1960年3月24日早上,北京李广桥南街上飘起阵阵炊烟。南街3号这家炉子里冒出一股股大黑烟,还透着刺鼻的焦油味。但凡路过他家,都在想“他们家这烧的是啥呀,糊成这样?”

 

谁也没有将这个与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诈骗的20万人民币联系在一起。

 

1960年3月18日下午5:30,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办公室,自称国务院工作人员,来给行长送急件。

 

他掏出包中的公文递了过去,行长一看是关于西藏活佛进京,举行讲经会需要的经费的批示。上面写到需要20万人民币。下方还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签名,以及两条重要批示。

 

接到总理批示,当然要特事特办,但银行工作人员在想,这么大一笔钱为何不让财政部来履行手续?

 

突然,办公室的电话响起了,这通电话消除了工作人员的疑虑。对方在电话中询问银行是否收到交办件,如果收到了,一定要抓紧办。

 

他立刻催促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分行的同志,将两麻袋的现金,火速送往民族饭店。

 

民族饭店内,一男子见到银行工作人员立刻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收条交给工作人员,并亮明身份西藏工委的赵全一。

 

银行工作人员接过一看,上面没有加盖任何公章。根据工作程序,仅凭此简陋的白条子,他们是无法办理交接手续的。

 

这时,赵全一又掏出一封介绍信。信中说明了赵全一的身份,以及领取20万的事情。

 

工作人员一看,是总理办公室出具的,并盖了公章。他们便与赵全一做了交接手续。

 

两天后,行长秘书给国务院办公室打电话,询问这20万现金如何落账。总经理办公室当即发现没有这个人,也没有这个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得到答复后,立刻向公安局报了警。

 

此时,周恩来总理也知悉有人拿着他的亲笔签名,前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走了20万的消息。

周总理气愤不已,他命公安部限期10天内破案。

 

破案任务交给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奇清。接到周总理的指示后,杨奇清决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连夜听取了案件经过后,他立刻成立专案组,兵分三路调查:

 

一路,深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调查,取得嫌疑人画像。一路,到民族饭店调查与赵全一接触过的人。同时,派人封锁所有出去的交通路线、邮局等,防止赃款被转移。

很快,专案组通过犯罪嫌疑人画像确认,来银行送件和在饭店领走钱的是同一个人。就在此时,他们在那张收条上找到了突破口。

 

收条上人民币的”币“字输写方式,一个“人”下面一个“巾”,这种写法是从事财务人员所独有的写法。有了这个发现后,专案组鉴定人员公安人员立刻对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信封和信纸进行化验。

 

嫌疑人所使用的信纸有格线,中间还印有装订线,放大后还有衔接特征。这种公文纸不在市面上流通,只有国家机关内部使用。这说明嫌疑人潜藏在国家机关内部。

 

1960年4月1日,时任国家档案科科长吴空,带着档案科全体人员进行地毯式搜索,排查国务院内部使用的信纸。

 

吴空一行十几人一直翻到了晚上,突然,一个人发现外贸部的纸与嫌疑人使用得相像。吴空迅速将这个信息反馈给了专案组。

外贸部人员众多,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人员决定调取外贸部所有职员档案信息,与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对。

 

专案组人员翻了一晚上,察看了外贸部上百人员,都没有发现。此时,外贸部保卫科长送来了一份档案,他发现登记表上的字与嫌疑人完全吻合。

 

档案上写着姓名王倬,化名赵全一,这下连名字也能对上了。那是不是王倬伪造了周总理的签名呢?专案组发现王倬3月18号当天没来上班,借口母亲看病请假了,当专案组去医院查时,并未查到就诊信息。

 

专案组刚锁定王倬,马上传出王倬在家烧纸币的消息,他们判断王倬企图烧毁罪证。

 

为了阻止王倬烧毁国家财产,杨奇清立刻发布了逮捕令。4月4日零时,专案组对王倬实施了抓捕。可王倬坚决不承认自己被诈骗,在王家确实没有找到赃款。

 

这时,专案组人员发现王母时不时会看向门外的厕所。专案组人员判定厕所里肯定有她在意的东西,遂前去查看,在厕所里挖出了一捆一捆的人民币共计19万余。铁证如山,王倬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王倬在外贸部工作时,发现只要是周总理签字的文件,办理得非常快,这让一直渴望发财的王倬看到了机会。他将周总理的批示临摹下来,每天晚上练习。诈骗成功后,王倬就用自行车将两麻袋钱推回了家。

 

家里多了一大笔钱,王倬却高兴不起来,变得紧张不安。钱是一分没花,最多晚上的时候拿出来过过眼瘾。为了销毁证据,王倬打算烧掉这笔钱。可没等烧完,他就落网了。

 

1960年7月28日,王倬以反革命诈骗罪被判死刑,其母以包庇反革命诈骗罪被判15年。

 

一起轰动全国的诈骗案,历时8天破获。这人啊就应该脚踏实地,每天不要肖想天下掉馅饼,便是真的掉馅饼了,你能保证就砸在自己头上?能保证这真的是馅饼,不是裹着蜜糖的陷阱?凭自己双手劳动所得,用起来#人物##历史#才不会虚。

2022新年计划清单:

1.时刻保持[确切],回归清醒、理性。

2.持续学习职业和财务,禁止沉沦无聊。

3.每月阅读两本书,并书写记录。

4.少买,持续断舍离,过简洁清爽高品质生活。

5.承担压力,负重而行。

6.只要活着就不能躺平!你不热爱生活,生活也不会爱你!

1981年6月14日“流氓作家”贾平凹有了轻生的念头,写了一篇《临行话》交代了后事,文中写了和妻子的矛盾恩怨,还表示对不起女儿浅浅。遗书最后,反复交待妻子,自己的4000元稿酬,要留给女儿上学,切不可他用....

那时候还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张敏一看到这个“遗书”就非常着急,号召了众人一起寻找贾平凹。后来在一家农户里找到了人,只见贾平凹右手缠着纱布,失神落魄地摊在椅子上。

追问后才得知原来是与妻子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贾平凹一时气不过,遂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用手去触电灯,叭一下,手被烧伤,人倒下来,扯断了电线……

这件事记录在了《临行话》里,一直被张敏收藏至今,后来有个精明的上海男人提出1万块钱购买,被张敏果断拒绝了。

后来贾平凹与妻子的矛盾越来越大,于1990年因贾平凹“夜光剧本”幽会女演员被妻子抓了个正着,妻子随后又大闹了路遥的葬礼,公布了贾平凹的囧事,闹得满城风雨,自此两人离婚,贾平凹为了妻子及女儿浅浅的生活,选择了净身出户。

贾平凹出生于陕西,是个高产的作者,他30岁的时候写出了《商州初录》和《浮躁》,40岁时写出了《废都》,50岁时写出了《秦腔》等,还有《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高兴》《老生》 ....,凭借着《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现在贵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为什么开头说贾平凹是个“流氓作家”呢?这句称号的来源还是拜成名作《废都》所赐,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辣眼睛了,“大尺度”及大量的细节情节描写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那点事”,深刻展现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

《废都》刚出版的时候造成了轰动,书店里的书被抢购一空,很多粉丝表示这本书虽然有点“黄颜色”,但却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把人性描写得非常透彻、寓意深远。但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人购买书籍仅仅是为了文中的“大尺度”情节。

那时贾平凹的风头正劲,就连外国人都认为这本书很有意思,被翻译到各种语言出版到国外。后来因不被当时社会主流所接受,这本书还是被封禁了, 贾平凹因此郁闷了很久。曾有女记者采访他,发出疑问“为什么要写出如此大尺度的内容呢?”,贾平凹回道“那时候的世道就是如此,人们压力很大,总是想往女人身上靠,我只是实事求是的书写而已。”

后来我们的社会开明了很多,《废都》这本著作也被解禁,据统计,这本书籍哪怕在封禁期间,依然热度不减,在国内外销售了1200万册,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迹。

2020年贾平凹带着新书《暂坐》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里,很多人看了以后评论道“简直比废都还废都!太辣眼睛了”。里面描述了西安城里12位外表光鲜亮丽,高贵冷艳的都市女性,她们是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有开公司的,有开茶庄的,有开医疗器械公司的,有做会所的,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她们依然逃不过这人性的贪婪,为了金钱与权力出卖了自己的身体与姐妹。

上演了一幕幕真实又荒诞的故事情节。

2021年贾平凹凭借此书,荣获了“人生成就奖”,2月份更是被《当代》杂志评为年度优秀的长篇小说冠军。

有专业人士评价道“这本书初看有点辣眼睛,但重复看个两三遍,才能领悟背后的深意”。

贾平凹评价这本书说,这本书花了我10年的时间,光是书写就反复改了4次,里面有我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及智慧,刚开始看却是有点“俗”。

《暂坐》本质上描写了十二位女性的故事,但这12位女性何尝不是生活在我们人生里的芸芸众生?她们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同事,姐妹,甚至是我们自己,这本书极有可能是贾平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里面的内容无时不刻散发着一位饱经风霜七旬老人通透的人生境界,全文深刻的解析了人性中的浮躁与欲望。

一本揭露人性欲望的书籍,一代文豪墨客的人生智慧,一顿饭钱都不用就可以领到了,点击下方链接了解下吧,正版书籍推荐。

暂坐自在独在等贾平凹作品集【墨池文化】

2021年,手机不仅让我们消耗掉时间,还让我们失去了回忆与憧憬。记得小时候,我会经常翻开一张张的纸质日历,回忆过去某一天发生的点点滴滴,期待着未来某一天的到来。

在收藏的一本本精美日历中,寄托着自己的情怀,享受着放慢脚步的生活节奏。翻看日历时,蕴含着仪式感和文化熏陶。

虽然现在电子日历盛行,但每年我仍会挑选一本精致的实体日历,不仅记录日常点滴,更是一种生活享受和对中华文化的追求。现在的日历印刷比以前更加精美,还加入了一些AR高科技,打造了很多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日历。

虎年即将到来,我推荐具有收藏价值的2022款虎年《故宫日历》。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始创于1933年,精选印制故宫历代书画、器物等珍贵文物,其封面和日期的文字均集自院藏古代楷书和隶书碑拓。很多文人、画家都以拥有一本《故宫日历》为幸事。俞平伯、周作人、梁实秋、张佛年、陈布雷等人均将《故宫日历》作为案头必备之物 。1937年因为战乱,《故宫日历》停刊。

2009,故宫博物院复刊《故宫日历》,每年以生肖为主题,精选故宫珍藏文物,并用简短文字进行说明,让更多读者了解、喜爱故宫文化,这本日历已连续出版12年,发行量超过400万册,每到岁末年初都是日历爱好者抢购收藏的品种。

2022年版《故宫日历》,选取表现虎与武备、骑射、运动相关的文物,内容有虎虎生威、吉虎迎瑞 、虎啸丹青、佩虎纳福等,组成吉虎迎新岁、山河庆升平的祥瑞图景。

全新改版的2022年《故宫日历》,开本大方,裸脊包布,可以完全展平。记事方便,随心书写。24节气和72物候,有更详细文字介绍。同时利用AR技术给文物带来全新观感。它既是一本知识丰富、干货满满的艺术、文博、历史类图书,又是一册精美的图录,还是兼具实用和美感的手账,更是一本天天陪伴的日历书。

新年即将到来,让2022年新版《故宫日历》记录收藏您365天的精彩生活瞬间,属虎的朋友不可错过。并且《故宫日历》也是元旦春节期间,馈赠亲朋好友、商务客户的高端礼品,有品位不张扬。这本精美且具收藏价值的《故宫日历》值得拥有,点击下方商品卡片即可购买。

2002年,刘晓庆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在大牢里蹲了422天后,被保释出来。

出来后,刘晓庆在节目中被金星问:“你出来时,是你的家人来接你的吗?”

刘晓庆:“不是啊,我们全家都进去了。”

1986年,31岁的刘晓庆和23岁的姜文来到在湖南湘西州芙蓉镇,准备拍摄电影《芙蓉镇》。

那时的姜文虽然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却才华横溢,刘晓庆被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深深迷住,而姜文也对成熟知性的刘晓庆暗生情愫。

《芙蓉镇》这部电影上映后,在当时票价2毛的年代,拿到了一个亿的票房,按这个数据,估计观看人数至少有5亿人次。

这部电影的成功,为姜文带来的名气和掌声。没过多久,著名导演凌子风就找到姜文。邀请他出演电影《春桃》,巧的是,女主角还是刘晓庆。

再次相遇的两人,终于捅破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两人紧紧拥抱,你侬我侬。

都说爱情可以让人忘记一切,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热恋中的刘晓庆就忘记了她家里还有一位老公,虽然两人感情早已破裂,但依然是名正言顺的夫妻。

1988年,就当刘晓庆与姜文在房间里“啃来啃去”的时候,刘晓庆的老公陈国军突然闯进来,气急败坏的他,抽出皮带,用力的抽打刘晓庆。

刘晓庆吓坏了,跪着求丈夫放过她和姜文,陈国军一句话也没说,拿出纸和笔,让他俩把从认识到在一起的经过,详细写下来。

姜文颤抖的接过笔,开始书写,写到最后,还加了一句话:“那是因为我爱她。”

陈国军作为一个男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侮辱,他知道这段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很快就向刘晓庆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不久,越想越气的陈国军为了报复刘晓庆,于是写了一本书,名为《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详细记录了刘晓庆和姜文偷情的全过程,以及很多生活上的隐私,此书发行后,刘晓庆声名狼藉。

消沉了一段时间的姜文,准备自己当导演拍电影,而刘晓庆则将眼光放到了商场,开始“下海”经商,做起了化妆品生意。

第一次拍电影的姜文,由于经验不足,遇到了大麻烦,电影拍到一半,预算就花没了,无奈之下,只好停拍。

看到每日借酒浇愁的姜文,刘晓庆非常心疼,她的生意刚刚起步,也没多少积蓄,东拼西凑,凑够了300W给姜文送去,并告诉他:“振作起来,接着拍,不要放弃。”

得到这么一大笔资金,姜文顺利的把电影拍摄完成,而让刘晓庆意想不到的是,也正是因为这部剧,让她与姜文的爱情一拍两散。

这部戏的女主叫宁静,一位以“火爆”性格闻名的美女,宁静在拍戏的时候,喜欢上了姜文,两人虽然没有公开,但是还是被刘晓庆察觉到了。

因为宁静的横刀夺爱,刘晓庆与姜文这段感情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姜文心里,一直非常感激刘晓庆对他的帮助,一直怀念着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002年,“驰骋商海”的刘晓庆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由于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她的全部财产都被查封,刘晓庆与亲妹妹同时被抓了进去。

在这个最艰难的时期,刘晓庆的朋友都避恐不及,只有姜文挺身而出,为她缴清了罚款,并花大价钱请律师,为刘晓庆打官司。

还托人给刘晓庆带去了一条丝巾,丝巾上写着:“务必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最终,在姜文的帮助下,刘晓庆在里面待了422天,被取保候审。

刘晓庆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大门口围满了记者,她戴上墨镜,坐上车,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姜文。并当面给姜文鞠了一躬,昔日的情侣,深情相拥。

刘晓庆的一生是个传奇。

她曾经在影视圈塑造过无数经典的角色,拿到过无数的大奖,在商界,也曾做过身家亿万的女富豪,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当过群演,跑过龙套。

她有过四次婚姻,五段情史,每一段都轰轰烈烈,敢爱敢恨。

如今,刘晓庆仍然活跃在娱乐圈,依旧那么美丽,端庄大方,大家还会继续喜欢她吗?

#贵圈往事#

#八卦手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22979/
1
上一篇会计内部环境(会计内部环境劣势因素)
下一篇 会计准则 委托贷款(委托贷款 贷款通则)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