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蓝月亮已经连续亏损七年,眼看就要实现盈利了,CEO罗秋平十分高兴,他正打算让员工们庆祝一番。就在这时,投资人张磊突然出现,并在会议室严厉斥责罗秋平:如果蓝月亮不能继续亏损下去,我就撤走4500万美元投资,你就等着公司关门吧!是什么让他这样说呢?
罗秋平对张磊突如其来的怒火感到莫名其妙:盈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亏钱呢?他第一反应是莫非想让我做假账然后从里面捞好处?张磊一看罗秋平的表情就知道他想歪了,赶忙解释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罗秋平听完之后,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请教张磊,为什么要蓝月亮亏本下去呢? 张磊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他:“你的人生梦想是什么”? 罗秋平说:“当然是中国日化做到第一”。
张磊继续问:“你觉得蓝月亮在中国的竞争对手都有谁”? 罗秋平当然知道,他说:“当然是宝洁和联合利华,他们的洗衣粉和洗衣皂销量也超过其他日化企业”。
10多年前,蓝月亮是洗衣液市场的销售冠军,但那时候洗衣液普及还不怎么广泛,属于小众产品,大家还是更愿意用洗衣粉,毕竟经济实惠。蓝月亮做洗衣液起家,根本不是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对手。
所以基于这一点,张磊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其实已经具备了洗衣液的市场。于是他主动找到蓝月亮公司谈合作,罗秋平热情地接待了他,同时张磊也向罗秋平提出了自己在文章开头的想法 —— 建议让蓝月亮继续“战略性亏损”,转型洗衣液市场!
蓝月亮推出洗衣液后,宝洁、联合利华等国外品牌也相继推出自己的洗衣液产品。但消费者更认准民族品牌蓝月亮。蓝月亮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份额。
听了张磊的分析,罗秋平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得了,思维很清晰,说话也很沉稳,于是就同意了张磊的投资。
资金到位后,张磊配合蓝月亮做了3大措施:
1、品牌推广:罗秋平按照张磊的建议,先邀请郭晶晶代言,品牌度一下子提升。
2、产品快速升级:改造生产线,大力研发洗衣液产品
3、加速地推:全力拓展洗衣液市场
在张磊的帮助下,蓝月亮洗衣液终于研发成功。为了新产品上市能够引起关注,罗秋平请到奥运冠军郭晶晶做代言人,宣传主打“民族品牌”。一时间,蓝月亮洗衣液引发抢购,罗秋平和张磊多年的付出终于获得回报。
其实投资蓝月亮只是张磊众多投资中的一个,他还曾投资过格力、福耀、百丽鞋业、腾讯、京东等,他的投资回报率比股神巴菲特都高,所以在一次巴菲特慈善晚宴上,不仅受到巴菲特的邀请,饭后巴菲特还拿出钱包递给张磊说道:“你比我还会赚钱,以后我的钱包就交给你保管了。”所以,张磊有了“中国巴菲特”之称。
几乎每次投资都能得到超高的回报率,这让许多人都忍不住去问张磊: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一投一个准?
张磊给的答案也非常简单:“很多人之所以会投资失败,原因在于他把投机当成了投资。他们耐不住寂寞,想着一个季度就要盈利,就要有回报。但我不一样,我投资看中的是长远利益,至少要看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此外,比起公司来,我更看重公司的掌舵人,只要这个掌舵人足够优秀,那我相信他的公司迟早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功成名就之后,张磊花费5年时间,对个人15年创投历程中的几百个大小案例进行总结,并写成《价值》,张磊坦言,稿酬对他来说如九牛一毛,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帮助那些职场打工人士,找对投资方法,正确投资个人财富和人生,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放弃短期发展,关注长期发展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当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摆在眼前时,能够冷静做出选择的寥寥无几。
有舍才有得,这是一种格局观念,更是一种睿智的长线投资思维。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瓴投资人张磊,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版宝洁”——蓝月亮。
张磊是一个投资不求立即回报的人,他看中的是企业的价值,还有领导者自身的价值,在每一次出手前,他都会用他独有的方法评估对方的潜力,具体方法,在《价值》中已经写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价值》这本书中有许多张磊的独特观点,例如“投资最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投资就是投人”、“守正用奇”、“警惕招各方面都No.1的人”等经典理念,类似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
书中不仅能体会到张磊的思考,还蕴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启示,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书很厚,但穿插着张磊的人生经历和商海沉浮故事,轻松好读不晦涩,更是能帮助我们普通人,一窥张磊不外传的逆袭的心法。
如果您现在是小有成就的老板、奋斗在职场的白领亦或是刚开始创业的追梦人,相信这本书能给予你人生重大的启示和指引!正如书名《价值》这本书非常的有价值!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由内而外透露出书香。书中满满的都是“干货”。感兴趣的朋友,只需要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链接即可入手!
]奶爸谈企业管理:闲聊售后服务的那些事
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都是需要贩卖产品的,这些产品包括实物、包括服务,还有无形资产,既然是交易,那么就有交易的另一方,所以,无论哪个企业,都逃脱不了售后服务这个话题。
其实政府贩卖的也是服务,要不然为何这几天总是看到某某国领导向人民道歉、谢罪,这些国家官不聊生,就是因为售后服务没有做好。公民缴纳了税费,购买了政府的服务,你居然做假账搞吃喝,你不道歉行吗?
还是说回企业,企业的售后做得好,才会有回头客,也才会有后期利润的来源。当然,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在我们这里也不一定对,比如医院就是典型的案例,几乎没有售后服务,但你还是要去。在企业管理的教程里,这个属于个案,可以不讨论。有没有售后做的不好生意还可以的企业呢?肯定也有,比如西门子家电(现在和博世合并后叫博西)。
我记得我刚结婚那年,去国美买洗衣机,在海尔和西门子之间犹豫,因为海尔的售后是相当好的,我就问西门子的导购,你们的售后如何?她说了几句话,然后我立马下单,把西门子买了回去。她说:我们售后做的确实不如海尔,我们的机器基本不需要售后,买回去一直用就行。如果确实有需要,也会安排,要慢一些。当时那个导购的底气还是很足的,当然,敢说不需要售后的不是导购胆子大,而是西门子过硬的质量。事实也如此,我家买了西门子的洗衣机和冰箱,直到我卖房离开攀枝花,一切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售后除了产品质量的因素外,是否真正为消费者考虑,才是核心。国内很多商场的导购对你非常热情,你很清楚,这个热情的背后有多少真诚的成分?有多少利益的关联?国内的电商是全世界做的最大的,是不是做的最好的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从当初一团乱象到现在一些商家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是多少主管部门和消费者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的结果,即便在今天,电商平台的售后依然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我们国内的很多自媒体常常嘲笑美国电商的落后和死板,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愿意去看看别人如何脚踏实地的为消费者服务。上月末,美国华裔鞋王谢家华离世,他创办的电商网站Zappos把服务做到了极致,一个消费者买一双40码的鞋子,网站会一次寄出三双(39码、40码、41码),然后消费者选择一双合适的留下,另外两双寄回,邮费由网站承担。这个才叫真正的服务,而我们国内一些商家认为“我们可以七天无条件退换”就已经最好的服务了。技术层面的差距都可以通过外力来改变和提升,而思维的差距就很麻烦了。
其实国内商家对消费者的服务也在不断升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路边卖甘蔗的。起初,都是一根根的卖,不帮你处理;后来可以帮你削皮了,再砍成一节节的,自己拿着去啃;再后来觉得你啃着也很麻烦,不仅削皮,还用砸刀一刀刀的切成小块,你只需要一块块的拿着吃就行了;你牙不好,嚼不动,没关系,马上给你打一杯甘蔗汁。我觉得这个行业就是典型的服务不断升级的标准案列,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罢了。
真正的售后从来不是为了自己的产品怎么样,而是心里真正在想我还能为消费者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还能”做些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思维。
现在商业模式都在不断重构,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颠覆,各种破界都在疯狂增长,未来都是流量的世界!这些都是随着时代进步在不断变化的,但如何让获得服务和产品的人更满意则是一直未变的。
我们经常说商业里最难的就是信任,一旦售后服务做好了,对你便会慢慢产生信任,这才售后服务最大的价值所在!
一个饭局上,合作伙伴黄照满将10万美元给曹德旺。不料老曹却毫不客气的说:“你别弄脏了我的名声,我曹德旺三个字不是10万美元就可以买的。”随即一番操作,把黄照满踢出了局。
1991年,黄照满要跟曹德旺合伙搞高分子公司,黄照满是美国籍博士,还是高分子专家,厂房建好之后,采购设备时就由他推荐了一个美国公司——科纳。
他说自己是科纳多年的好友,对方给的友情价是350万美金,如果单独买得要六七千万美金。
可曹德旺之前就收到科纳的传真,那边报价才315万,黄照满多报35万,明显是想私吞。
不过他并未点明,只对黄照满说价格没问题,让他负责技术合同的起草。可第二天签合同时,黄照满却没拿合同,他说都是熟人,不需要合同。
曹德旺说:“你们熟悉,我不熟悉,而且外贸规定必须有技术合同。”
黄照满就拿自己做担保。不过曹德旺没想到这个时候黄照满还不收手,硬要吃下这35万,于是心生一计,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他说不接受空头担保,让他用持有的福耀股份担保。黄照满一口应了下来,并签了担保合同,付了科纳10%定金。
然而半年过去,厂房盖好了,曹德旺找黄照满要设备,他却跳了脚:“完蛋了,科纳破产了!”
曹德旺气定神闲要他负责,另一边直接联系科纳,科纳却一言道破真相:“黄照满欺诈你们,我有足够的相关证据,现在就过去,把资料送给你们。”
黄照满得知瞒不住了,三方会面,科纳一来就将黄照满的事揭发给曹德旺,并说这要在美国,是要坐5年至10年牢的。
黄照满一听急得跳起来,曹德旺却让他不要紧张,自己转过来对科纳说:“给350万是我们董事会做的决定。我们做生意需要打点,多出的50万美元,是给黄博士做公关用的,但您以这个理由不交货,是你们美国人不地道。”
科纳听了哈哈大笑,说福耀的设备还差一些零件,再给30万就可以发货了。说完推了个密码箱给曹德旺,那是一箱资料,这箱资料可以保证,如果曹德旺跟黄照满打官司,包赢,不过曹德旺拒绝这么做。
等科纳人一走,黄照满就全招了,他以为自己耍了个小聪明,却被别人耍了个团团转,还上演了一出“狗咬狗”。
原来科纳得知他在曹德旺这里报假账,就说自己破产了,让黄照满打15万就发货,黄照满照做,结果科纳又要他汇10万,黄照满只能再汇。科纳又说不够,这下要50万。
黄照满总共就多拿了35万,结果最后还要倒贴,他就不干了,干脆说科纳破产了。
如今东窗事发,他没想到曹德旺会为了保全他的颜面,替他说话。他不停道歉,并拿出10万美金要送给曹德旺,结果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曹德旺问他要公了还是私了,公了的话在董事会上把事公布了,由董事会决定怎么处理。私了,把福耀持有的高分子51%的股份买回去,这样的人不配与福耀合资。
黄照满见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同意拿钱回购福耀持有的股份。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黄照满将高分子公司设备作抵押,贷款两千多万,结果人间蒸发,连设备都搬走了,只留给银行一个空厂房。最后,还是福耀从银行拍卖那里花600万买了厂房。
不得不说,面对这场危机,曹德旺的处理方式简直可以称之为教科书级别。这个典型的事例被他记录在自传《心若菩提》中。
他一开始就知道黄照满的算盘,只是没有当面拆穿,因为从后面银行事件也能看出,黄照满钻空子的精神远大于实干精神。
老曹一定深知这一点,像黄照满这样聪明的人,就算一开始阻止,对方也有更多的理由来套钱,后期合作中将会有更多的欺骗。
所以他就来一招将计就计,不知不觉中将主动权掌握自己手中,后期才会占据有利位置。
曹德旺虽学历不高,但他一路走来,面对各种尔虞我诈,钱.色.诱惑,始终坚持初心。
他能做到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玻璃大王,不是靠偶然,也不是靠运气,运气只能取得暂时的成功,只有人品与智慧的加持,才能在这风云诡谲的商海中屹立于不败之地。
《心若菩提》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曹德旺真实的人生经历,从个人成长,到商海打拼,各种闻所未闻的事件,让人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
无论你是创业的还是职场的,从政的还是无业的,都有必要看看老曹这本书,可以学到很多他的处事智慧和经商智慧。
“需求侧改革”已经成为A股最大风口!为何是白酒、医药率先走出创新高行情?在社会总需求扩容背景下,高毛利公司吃到了行业大多数利润,茅台毛利高达91%,市场2000一瓶,成本仅200,售价1.3万的心冠支架,集采价仅700,毛利高达95%,A股毛利可媲美茅台的不多,谁将走出下一只茅台?两分钟给股民讲清楚:
1. 昨天我在对需求侧改革的解读中,引发了不少股民谈论,总体,股民虽然认同“供给创造需求”,但也高度认同白酒!
针对这个现象,我再一次对白酒、医药等“穿越牛熊”的逻辑,进行深度复盘,最终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基因,高毛利造就大牛!
2. 以股王茅台为例,茅台毛利高达91%,市场售价2000一瓶,成本不到200,心冠支架毛利高达95%,市场售价1.3万,集采价才700,这么赚钱的生意,自然会引来主力关注!
3. 回到A股,主力偏向投资高毛利公司,且往往是选择抱团买入,比如说:
[玫瑰]做疫苗的康泰X物,毛利率高达92%,截止2季度,有581家机构持有,近10年涨了73倍;
[玫瑰]做药物的我武X物,毛利率高达95%,截止2季度,有285家机构持有,近10年涨了16倍;
[玫瑰]做白酒的五粮X,毛利率高达74%,截止2季度,有1405家机构持有,近10年涨了36倍;
...
4. 说到这里,很多股民会反驳到,报表是可以修饰出来的,不具备可参考性!
我不否认有做假账的可能,但我们是能够做到判断真伪的,我这里教给大家两个识别真伪的方法:
1)高毛利是由涨价驱动,典型的案例就是东阿,作为跟茅台齐名的存在,却把一手好牌打烂;
经过13年连续涨价,售价上涨超过60倍,但用户却不买单,销量大受打击,股价较上市也仅涨了7倍,远远跑输市场;
2)高毛利,低净利率却为负值,典型的是阳光,今年毛利率高达94%,净利润却出现负51%,净资产收益率负2.82%;
这种典型是公司管理出问题,管理成本高、债务高筑等,给股东造成了利润损失,股价今年跌去了29%
5. A股毛利高于茅台的有30多家,但这其中也有不少像阳光这样的公司,股民该如何甄别,我这里提供3个思路:
1)公司高毛利是以技术壁垒、品牌、市场壁垒驱动的,剔除靠提价的伪公司;
2)公司毛利率高于90%、净利率超20%、净资产收益率超15%;
3)公司有机构新进、增持,包括QFII、外资、社保、郭嘉队、公募、私募等;
温馨提醒:A股高毛利容易出大牛,但不是所有高毛利公司都值得跟踪,这里也有不少像阳光这种公司,股民更要注重甄别,这样才能避开雷区!
本文观点由陈宗宝(执业编号:A0600611010008)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本文内容不提供具体买入、卖出指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风险及投资损失需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当年,34岁的上海东方主持人杨蕾和土豆网创始人王微闪婚,不到一年,王微另结新欢,并坚决离婚,做手脚将杨蕾扫地出门,没想到杨蕾在土豆网上市时的绝地反击,让王微一败涂地。
说起王微,也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1996年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休斯卫星公司,后被美国总部派回到休斯卫星公司,在北京的分公司。
而后一直在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任企业展总监兼执行总裁,而天生向往新鲜的王微觉得生活还是太过于平淡无味,于是他就创办了土豆网。
当时王微刚刚创业,他迫切需要结交媒体的朋友,在一次聚会中,王微遇到了杨蕾
杨蕾,同样也是很不简单,作为东方卫视十大美女主持之一,她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还开过专栏出过书。
才子佳人,两人一见钟情,尽管当时王微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但此刻的杨蕾已经深陷情网,根本毫不在乎。
杨蕾的爱好就是到处旅游,而王微正好合她的意,两人去了东南亚,去了西藏,去了缅甸。
在西藏,王微拿出一枚用一块钱纸币折成的戒指,单膝下脆,说:杨蕾,嫁给我吧,杨蕾顿时泪流满面,纯洁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果,她接过了这枚戒指。
2007年的七夕节,认识不到一年的两个人在香港结婚了,而这一年,王微也是好运连连,王微的土豆网已经获得了四轮融资,一时风光无限。
可能成功来得太快了,王微一下子就膨胀了,这可能与他骨子里崇尚追求新鲜有关。
杨蕾说:他爱一切美的东西,不过在征服我之后,会继续寻找,王微此时有了一些其他不安分的心事。
一次,出差几天后,王微突然委派律师提出要离婚,而且态度很坚决,一点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毫无预兆的杨蕾听到王微要离婚时,惊的目瞪口呆,她没想到,婚姻还没到一年,自己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原来王微在外面有人了,是他在出差时认识的,是芭蕾舞演员谭元元,年轻漂亮而又仙气飘飘的谭元元,让王微义无反顾。
他决心要让杨蕾扫地出门,而当时的土豆网已经融资近上亿,他不想把财产让杨蕾分走。
于是他做了一个假帐,把资产做成负数,只给杨蕾分了十万,而这十万还是当初杨蕾装修房子的钱。
对于曾经爱过的,结婚一年的妻子,他几乎是扫地出门。
王微以为自己机关算尽,没想到杨蕾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大学新闻学硕士高材生脑子也不是摆设,而且杨蕾还有一个好闺蜜,专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的律师。
当抱得美人归的王微自信满满,他决定在国外上市,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杨蕾出手了
2011年,杨蕾提出诉讼,以财产分配不合理,要求重新分配财产,于是土豆网所有的钱被冻结,上市也变得遥遥无期。
更重要的是,杨蕾此时提出分割土豆网股权,对土豆网的上市可谓打蛇打了七寸,这场离婚战持续了两年,土豆网错过了那个黄金时间,初步估算损失到20亿美元。
最终王微给前妻杨蕾700万美元,结束了这场闹剧,而土豆网因为推迟上市,彻底失去了先机,最终被优酷收购,人财两空。
@美丽花开正好
在这场婚姻中,王微做的太绝,不仅婚内出轨,还做假账给自己的妻子,仅仅留下十万元。
所以婚姻中,女人也是不好惹的,不要把事做的太绝,否则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况且象杨蕾这样的有头脑的女性,把一个柔弱的小姑娘,硬生生逼成一个女汉子
杨蕾说她第一次站在法庭上的时候,腿是发抖的,忍着泪水,第二次上庭,她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心里默念着心经下来的
所以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虽然美好,但是如果进入婚姻的话,一定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对方。
否则一开始爱的太投入太猛烈,分手时复仇的火焰就会更绝情,更伤人。
康美药业即将面临破产崩盘,如今巨亏277亿,资不抵债,危如累卵,恐怕即将面临退市的风险,更关键的是最近监管部分还查到掌上突然消失299亿现金,真可谓是疑点重重,犹如谍战剧一般。
曾经康美药业作为千亿医药类公司,一直以来无数投资人都对其是极其看好的,在2018年5月下旬,其股价则更是一路上扬,最高上涨至27.78元,市值一度突破1200亿,当时引起了无数的散户疯狂入盘。
可是这样的好景似乎没有持续多久,到了10月份,其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一直跌到2019年年初,甚至有几次因为股价跌破警戒线,直接现场跌停,停止交易,最低时股价只有5块多钱,整个集团的总估值,可谓是直接缩水了80%,简直堪称恐怖。
之后的康美药业则也是陷入了多事之秋,先是传多个旗下子公司违规解除劳动员合同,有的公司甚至直接宣布解散,之后更是被上海税务机关查出来财务造假,之后康美药业马兴田和妻子许冬瑾迅速的被捕审讯,康美一度陷入了最危机的时刻。
最后的康美,则直接被上海股市市场挂出了ST康美的标签,严格限制交易,就这样康美一直苦苦熬到今天,然而最近的暴雷,似乎将其往毁灭的道路上,更加推进了一步,据其最新的财报显示:
4月27日,ST康美分布2020度年报,公司全年营收54.12亿元,同步下降54.12亿,净利润亏损277.36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46.61亿元,而这样的状态,目前依旧在持续,血流不止,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5.95亿元,其曾经的上百亿存货似乎也消失了,最近更是直接收到了相关贷款银行的催款申请。
由于康美药业亏损不断,股价已经跌至白菜价,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上百亿现金莫名消失,甚至存在走黑账的可能性,目前已经被监管部门再次介入,由于其利润远远不足其本身的债务,如果情况无法改善解决,那么康美也许将直接会被强制申请破产清算。
到时候凡是购买康美散户的买家恐怕才会真正地血本无归,从曾经的千亿药业走到如今的破产退市,康美只用了两年,不得不说,真的是医药行业内的另一个经典反面案例了。
不管是做假账,还是各种疯狂拓展业务,不断烧钱之后的负债不断,不得不说,康美药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亲手给玩死的,对此,你觉得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