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三大报表怎么出(会计的三大报表)

净资产、盈利能力和分红派息―― 买股票需要了解的三大重要因素 如果不是以投机的心态买股票,那就必须要了解股票的三大重要因素:净资产、盈利能力和分红派息。股票的买卖,必须依据这三大要素进行决定,否则会让你

净资产、盈利能力和分红派息――

买股票需要了解的三大重要因素

如果不是以投机的心态买股票,那就必须要了解股票的三大重要因素:净资产、盈利能力和分红派息。股票的买卖,必须依据这三大要素进行决定,否则会让你血本无归。

一、净资产

净资产就是财务报表上资产总额与负债的差值。净资产反映了企业资产的静态价值。净资产是股票的一个基础指标,也是重要指标之一。

净资产是企业发展盈利的基础前提。股票价格是以净资产为基础,并围绕净资产波动的。净资产可以作为股票价格的参照,但股票价格又不完全与净资产划等号。一般情况下,股价大多是高于净资产的。这是在企业是正常经营盈利状态下,企业是可以发展壮大的,股价便提前反映出来。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股价往往高出净资产很多,如高出一倍甚至数倍以上。

股价高于净资产,这就形成溢价,俗话说是产生泡沫。这泡沫实际是投资者对企业盈利的认可,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股票价格上的量化体现。如果这价格能使投资者在预期的时间内获得比其他投资方式更高的收益,那么这泡沫就处于合理的区间内;如果相反,那这个泡沫就偏高,不合理,甚至离谱危险了。

也有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情况,属折价。这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差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它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净资产难于增长甚至由于亏损而不断减少。目前不少盈利水平不错的银行股股价低于净资产是属于股票价格扭曲的特例。

所以,净资产是股价的源头和起点。之所以要求盯着净资产买股票,主要是从防御的角度来观察股价。通过股价与净资产的对比,你才对股价心中有数,掂量值与不值。

二、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是股票最为核心的因素。

企业只有盈利,其股票才有投资的价值。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市场给予的股票溢价就越高。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差,或不盈利甚至亏损,那么不论净资产多高,都不具备投资价值。只有取得稳定乃至增长的利润,才能保证净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实现投资收益。即使是股票市场投机者,也要以企业盈利能力这一公认的理由来诱导股民接盘被炒高的股价。所以,盈利能力是体现股票价值的核心指标。

三、分红派息

企业根据一个年度的经营情况,在有净利润的前提下,将部分利润以现金的形式派送给每个股东,谓之分红派息。

分红派息是股票的关健因素。企业盈利后,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进行分红,股东实现真金白银的收益,才能真正体现股东的投资回报;当然盈利是前提。如果只盈利却不分红,因而不能说这企业股票值得投资。道理很简单:

第一,经营盈利,会体现出一定的现金量增加。你不分红,股东不见现金,让人怀疑企业盈利的真实性。特别是长期不分红的股份公司,只会坐实利润是画纸饼的嫌疑。

第二,退一步来讲,即使企业盈利是真实的,但你一分线都舍不得拿出来回馈股东,纯粹铁公鸡一个,说明你这个企业对股东没有任何诚意,很不厚道。那你发行股票上市目的很不纯, 可以说是不怀好意。对于这样的企业,股民你还指望从它身上得到好的回报吗?

当然,企业初创期,为集中资金扩大再生产和经营规模,一段时间不予分红,是常有的。但前提是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股本需要扩张。然而一俟盈利稳定后,就必须进行分红。有人说,企业不分现金,派送红股。这实际是属于股本扩张需要的一种手段,根本不属于分红。不管你送了多少所谓红股,股东所占股本比例不变,权益没有任何变化。对于所谓送股式的“分红”,除非企业正在高速发展期,需要股本扩张,否则送股简直就是数字游戏,毫无益处。有人将高送转当作利好来看待、追逐,实在是莫大的笑话。

综上,现金分红才是股票投资回报。低进高出,赚取差价,是股民间的财产转移,属于零和游戏,说不好听点,算是赌博吧。因此,现金分红最根本。没有这个,什么好股票好公司都是假的。可以说,分红派息是股票价值的关健指标,是股票的试金石,照妖镜。巴菲特曾说过,绝对不买不分红的股票。我们可以找找沪深股市中一向不分红的铁公鸡式公司,它给过股民任何形式好的回报吗?所以,对于一向没有分红的企业,应实行一票否决制,决不买入其股票。

所以,买股票必须要了解三大重要因素:净资产是基础;盈利能力是核心;分红派息是关健。

怎么读地产公司的财报?

1.销量可能是美化的。

三大榜单终于跌落神坛,几乎已经没什么人关注了,明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今年地产公司已经充值过了,这些rmb玩家现在都很缺钱,可能明年就不充值了。

2.现金余额可能是美化的。

这个方法很多,最常规的是在报告日前一长段时间都不会安排付现,所有付现全部放到报表日后,地产往来款量都是很大的,这种还是属于合理的,不合理的也多的是。

3.净利润可能是美化的。

比如母公司很赚钱,但是少数股东不赚钱甚至亏钱的,资本中不可能存在好心人。这类公司几乎都暴雷了。

4.平均融资成本可能是美化的。

高成本的有息负债可以包装成无息负债。

大家学财务建议还是从消费行业看起,这是最简单的了,地产金融这种难度很高的,需要行业背景和一定内部消息共同对照才能看出问题的。

内房股不要考虑低估的问题,每家民营企业都有一个优秀的调表师,包括龙湖。大部分地产股只适合看图投资,一定要止损,只有很少很少的才可以头铁,不看图。包括央企,国企中也有坑的。

为什么很多公司在15号发工资?

可能上班多年的你,早就发现了这么个神奇的规律:实力越是雄厚的企业,发工资的时间越提前,而且也越准时;实力小一点的公司,可能发薪时间就很晚,还会经常拖欠工资。

上次有朋友问我,月底30号才发上月工资的公司能去吗?我劝她谨慎,因为我很少听到月末才发上月薪水的。我和她说了很多理由,但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发薪水时间可能代表着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怎么样。

现实中,不少公司发薪的时间是月初5~10日,超过半数的公司发薪日都是15日,有很多公司把发薪时间定在了月末。

都同样是企业,为什么发薪日有如此大的差异,发薪时间真的有什么讲究吗?看完本文你就清楚了。

你理解的发工资,不只是财务打钱这么简单!

企业中,工资核算要涉及方方面面,一般会牵扯到三大部门的协同,那就是人事、财务、行政。

工资发放之前,人事&行政要对你的考勤进行核算,好帮你计算全勤、缺勤等情况,并制作出你的工资报表提交财务。

财务收到之后要进行复核,确认无误了才交付上级领导审批签字,没问题了才能安排出纳人员给你发工资。显然发工资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三个部门的协同配合。

那么15号发工资,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一般我们说的15号发工资,指的都是这个月15日发上月的工资,而非当月的。举个例子,也就是11月15日发放10月份的工资。理想状态下,当月的工资应当当月发才对,延期至15日代表着公司压了你15天的工资。

相反,如果公司在11月15日发放11月整月的工资,那么这是提前支付了你15天的薪水。一般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实力雄厚的企业里,很少有小企业敢这么冒险。

为何多数公司选择15号发薪?

一方面,可能是一些公司的从众心态。见到市面上的公司流行15日发薪,就效仿起来了。

另一方面,发工资的流程很繁琐,如果该公司人多事多、流程冗杂,办事效率慢,那就会把发薪的时间无限后延,以此来弥补效率上的不足。

另外,也可能是公司资金周转能力一般,毕竟工资是一笔很大的现金流支出,能多压几天是可以缓解很多燃眉之急的。但如果太晚发了,员工也有很大意见,所以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

15号发工资,还可以起到预防员工离职,提高人员留存率的效果。设想一下:如果1号发工资,那如果不想干了,2号就能拿钱走人;但要是放在15日呢?干了15天你不会白白放弃吧?几经思考下很多冲动离职的人,就又留了下来。

如果非要走也行,那你得让公司有个缓冲期去招聘、去交接,你也得等够一定时间,把事情干完后才能走。特别在一些销售型公司,业务员想走就走对公司影响极大,所以15号发薪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这种负面影响,降低公司损失。

不同的发薪日,有什么意义?

什么时候发工资,并不能和公司实力划上绝对等号,但它可能反映出一些问题。

月末(20日后)发上月工资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小,现金流能力不强,而且人员流动率也高。很多企业发薪都是和银行借贷的,实力强、信用好的企业,才能玩转现金流,小企业没有这实力,只能把工资往后压了。

月中(15日)发上月工资的公司,现金流能力稍好一些,各方面也中规中矩,实力没有很拔尖,但也不差。选择15日发薪的,多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对他们来说现在的体量,月中发工资最合适。

月初(5-10日)发上月工资的公司,常见于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规模强、实力大、各部门之间流程完善,效率较高,才能做到月初发薪。这种福利待遇都不错,人员稳定性强,公司也不担心员工流失,所以提前发也无伤大雅。

当月发工资的,常见于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地方人员稳定性好,而且福利待遇也好,背靠的是祖国,因而有实力也有能力在当月发薪。

但现实中,有的公司实力很强,但也会把发薪时间放在月末,这可能是基于自身情况制定的发薪时间,毕竟合适本企业的才是最好的。#360行闪光时刻# #看见职场百态# #职场工作启示录#

因而,发薪的时间可能和公司的实力有关联,但不绝对。所以,如果见到15号或更晚发薪的,可以尝试多方面了解后,再去做选择。能去事业国企单位,就有可能体会到当月发工资的快感了!

如何利用清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如何让清单起作用呢?

这就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

第二步,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

葛文德认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和极端复杂问题。

所谓简单问题,就是说那些可以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比如说蛋糕有明确的步骤,照着食谱做就不会出错。

第二种问题是复杂问题,比如我们国家这次的嫦娥五号月球取月壤任务,像这种专业性强,技术比较复杂,步骤非常多的问题就属于复杂问题。

第三种问题叫极端复杂问题,就是结果不确定的问题,比如养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成人,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结果的不确定性非常大。

面对这三种问题,清单都有一一对应的解决方案。

先来看第一种,简单问题用“执行清单”。这个方法很简单,因为简单问题有步骤,只是怕忘记而已,所以做一个执行清单提醒自己以免遗漏而犯错。

比如一个上班族经常出门忘带东西,今天忘钥匙,明天忘公交卡。那么他只要每天出门之前念一遍“手机钥匙公交卡”,一边念一边检查,就不再会忘记带东西了。这就是一个执行清单,简单有效。

第二种情况,是针对复杂问题的“检查清单”。

复杂问题需要很多道工序,专业性强,往往超出了人的注意力能够持续关注到的范畴,导致容易忘掉很多重要步骤。

像这种问题就要用到检查清单,在重要的节点上,用一个核查清单,来检查自己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环节。

比如查理芒格就非常推崇在投资中使用核查清单。他甚至有一次公开演讲时说,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这个事情,没有任何方法比核查清单更有效。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金融投资家库克,他就把自己在投资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整理成清单。

库克有一个清单叫“第三日清单”,也就是说他去分析一家公司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就会拿出这个清单。

这个清单有一个要求,是要让研究人员仔细分析财务报表的注脚,然后仔细阅读重大管理风险陈述。

这些都是财务报表当中提供的最基础的信息,但人们常常忘记去阅读,像之前的瑞幸咖啡,如果人们仔细阅读他们公开的财务报表,其实就能发现他们在做假。

库克就是凭借核查清单,来确保每个重要的环节都不会被遗漏,这就极大避免了不可控的风险。

库克说,我可能每50次核查,49次都一无所获,但是只要有一次查出来,就能避免极大损失。

对于这种复杂问题,就要用核查清单来确保超出我们注意力范畴的事情仍然被关注,重要的环节、基础的步骤全部完成,就能避免在复杂问题中犯无能之错。

第三种情况,应对不确定性的极端复杂问题,用核查清单+沟通清单。

也就是除了用核查清单来确保复杂问题的各个重要环节被注意到,还要用沟通清单,来应对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不确定问题。

葛文德举例同样复杂的建筑行业,他们修建复杂的摩天大楼,建筑事故率却可以控制到奇迹般的万分之0.2,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就是靠两套清单来保证。

一套就是核查清单,不同的部门提交任务清单,由专门的团队进行整合,然后来协调各个团队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工作进程是否能如期进行,需要的材料怎么配置,后面配合的团队什么时候进场等,全是靠任务清单来协调,这是解决复杂问题。

但是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或预料不到的情况。比如,施工程序都正确,可是楼板却凹下去了,比如原来定的钢材型号突然断货了等等,这该怎么解决?

这就需要沟通清单来解决问题了,无论这个问题是一线工人发现的,还是项目经理或承包商发现的,发现的人都不会擅自去做下一步决定,不管他经验多么丰富,而是用沟通清单让专业的团队协作沟通。

比如,他们会在沟通清单上写,几月几号我们会邀请某某专家对什么问题进行讨论,把预计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安排给相关的专家和人员,大家共同制定决策。

比亚迪和特斯拉,哪个前景更好?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70.8亿元(人民币,约229亿新元),同比增长115.6%,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350.3%,实现扣非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大增930.5%。

此前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37.57亿美元相比增长56%。其中,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51.3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1.13亿美元相比增长64.8%。万万没想到,这样强劲增长的世界首富领衔的公司,竟然付不起房租

从数据上看,比亚迪似乎更胜一筹,但是特斯拉支付不起原来的门面房租这个事件折射出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有人说很正常啊,其实,这一点也不正常,者说明了几大问题:

第一点:说明了特斯拉是一个务实的公司,不为了撑门面租最贵的地段,最豪华的写字楼,说明特斯拉不像影视剧里说的那些土豪公司,无论在哪里都要最贵最好的。而特斯拉将最贵最好的放在产品质量上,而不是租金地段上,这一点值得赞赏

第二点:说明了,连全球最强大最富有的公司都租不起侨福芳草地地段的门面,那是不是说明这个地段的租金偏贵了一点呢?假如最强大最富有的公司都租不起,那么相同地段的门面,那些中普通的公司,特别是那种还在成长中的公司又能租得起吗?

第三点:其实这个租金租不起的情况,昭示了现在全球大环境下经济的一个状况,就是反过来倒推这些成长型公司,或者所有类型的公司,在公司的撑门面和求真务实低调节省开支之间,必须做一个取舍,因为,租金高昂的地段,确实是一个占支出成本很大比例的

第四点:在全球经济状况不稳定甚至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没有破产心存下来的公司都在断臂求生,节省开支。然而,作为固定资产所有者的房东们却没有想过,根据经济状况降低一下门面租金,不知道这些固定资产所有者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连世界首富都租不起了,还会有多少公司租得起呢?

第五点:就是假设这些固定资产的所有者都是能够看见目前经济现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向,但就是不能降低租金,有可能不是自己不愿意降低租金,可能是这些固定资产背后还有大量的银行信贷需要偿还,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维持高租金,也许他们认为,这个公司不租,总有公司会租

第六点:那就是所有公司的最后指向都是现金流和负债与收入,如果经济进一步受到影响,各国之间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那么即使我们中国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一定能拯救全球经济,而相关联的所有公司,他们所接受的贷款是全球性的,有可能是中国的,也有可能是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如果经济出现恶化,那么这些公司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吗?

第七点:像固定资产所有者这样背负银行贷款的公司多吗?负债率大吗?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俗话说不是局中人,不知局中事,很多公司本身财务报表事很复杂的,只有专业的人才能看懂,而只有上市公司才披露财务报表,并且即使披露,也不一定能洞悉本质问题,因此很多时候,这些公司要等出事乐才爆出原因,而公司以外的人却很少知晓

综上所述,再经济的领域里,任何一个小事件可能就是某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经济发生变化以后,公司根据相对应状况做出的调整,也许对于特斯拉来说,并不是传闻中的发展上的重大战略调整,单肯定事经过公司高层讨论喝决定的一种成长策略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旦奏效,就会和同行的公司之间拉开竞争优势,这也是值得我们国内公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如果在这种行情下,你还不打算离开股市,甚至想炒股养家,轻松复利,那么以下的内容要认真看完。十三年的股市心得,句句干货,看完以后,我相信你会拍案叫绝。

 

股票最基本的三个要素:

 

第一、公司价值,它决定了股票长远的价格。

 

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持续的赚钱能力,这个可以在F10的财务报表里可以看到,因为这些数据是必须披露的,另外现在赚钱的公司不代表以后赚钱,大家都知道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了,那么我们只能顾好当下,那么就需要应用到我们对企业的估值,回到企业的本身。

 

例如某公司的内在价值很高, 可以说明公司的股息及其增长率很大。此时如果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我们应该马上介入此股票;但如果一家优秀的公司,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等待价值的回归,抛出高估的个股。

 

第二、资金因素,决定了股价短期的涨跌。

 

短期决定股价涨跌的最主要供给,即买方的力量大于卖方的力量,从而引发股价上升,下跌则相反。不论什么因素,只要能引发资金追捧,股价肯定上升。例如2014年一带一路概念,指数上行,不少个股涨幅惊人!其实上市公司因为一带一路业绩发生重大改变的几乎没有,也就是基本面发生改变几乎没有,但是依然股价暴涨,这就是短期资金的力量。

 

第三、市场情绪,往往会让股价的波动更加剧烈。

 

在股市中经常追涨杀跌,情绪总是随着股价波动而喜怒无常,那么要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呢?

其一、股市的涨跌就是一个概率,只做大概率的事件,认识到这是平常之事,情绪才有平静下来的可能。

其二、克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因为市场是反人性的。单纯的执行交易模式做交易,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别让情绪干扰交易。

其三、放弃急于求成,想赚快钱的想法。正因为有这种心理的存在,才有了频繁操作的动机。这里就需要提高自己对股市的认知,不断地精进。

 

以上就是刨根问底股市的三大症结,好好领悟,羽尚随不是炒股最厉害的,但是是对粉丝最用心的一个。江湖风雨十年灯,你我相逢即是缘,关注收藏,祝您股市长虹。

#我要上微头条##财经##股票#

上半年A股10大亏损王出炉!华夏幸福巨亏百亿 三大航均上榜

 

8月的最后一天,目前已有3984家上市公司公布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表。

 

上半年,A股最赚钱的还是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三大行,分别以1634.73亿元、1533亿元和611.5亿元的净利润称霸前三,而河北房企华夏幸福以94.8亿元的亏损,成为今年上半年的亏损王,中国国航亏损67.86亿元紧随其后,ST凯乐亏损57.14亿元、中国东航亏损52.08亿元、上海电气亏损49.71亿元,占据亏损三至五位。

 

华夏幸福成为“亏损王”的背后,是房企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淖。

 

报告显示,上半年,华夏幸福营收210.68亿元,同比下降43.63%,归母净利润-94.80亿元,同比减少256%。截至6月30日,华夏幸福金融有息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6.19亿元,还没有如期偿还的债务本息已经达到了691.66亿元。

 

今年十大亏损企业中,有三家航空企业,分别是中国国航亏损67.86亿元、中国东航亏损52.08亿元和南方航空公司亏损46.88亿元。受疫情影响,航空业特别是国际航空业务打击惨重,这三家航空公司也曾在2020年A股十大亏损王名单之中,今年看来又继续了。

 

两家地产企业分别是华夏幸福和蓝光发展,ST凯乐和上海电气则都是因为卷入隋田力“专网通信”案造成业务暴雷。另外新希望则完全是由于上半年生猪价格猛跌导致亏损34.15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这十大亏损上市公司,上半年一共亏损523.31亿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22899/
1
上一篇会计vip是什么
下一篇 会计上三大报表的勾稽关系(会计报表之间勾稽关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