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插图引发巨大争议。目前人教社已表示将重新绘制相关插画,并全面评估教材,提高质量。我觉得,搞清楚问题由来比动手解决问题还重要,因为如果不搞清问题由来,问题可能就无法根除。
社科领域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人一事导致的。有可能真的是制度涉及上就出了问题。
咱们的学术体系,越往高处越重视国际影响力。硕士生要在国内期刊发文,博士生开始就要在国际有影响力刊物上发文。再往后,在国际上发过多少篇论文、在哪个水平的期刊上发的、拿过什么奖、参加过什么国际合作……都对学历、职称、学术地位有影响。
自然科学领域这么搞问题不大,人文领域也这么搞问题就严重了。道理极其简单:你写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国际顶级经济期刊能给你登?所以中国人文领域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做好的专家是中立的,稍微查一点就变成敌对势力代言人。
具体到美术领域则要加个“更”字。你不顺着外国人对中国的审美出作品,外国评委说你“不够中国”,你连加入游戏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我们的美术“名家”越是国际盛名,越不是东西。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从五四以后就一直存在。想要解决很困难,起码我想不到什么可行的办法。因为国内美术界掌握话语权的就是这么一帮人,你说用新人,新人也是他们教出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教员同志在工农兵里找作家、艺术家,可能是比咱们早几十年就看到这个问题了。工农兵艺术家、作家水平也许差一点,但至少三观没那么歪。水平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三观出问题就没救了。
#教材重绘,教师工资制度也应重″绘″# 教育不断地改革, 应该越改越好,但是改来改去,却把教材改成低俗、反动、西化的教材。这确实令国人震惊,这太不应该呀!
但是有一样却没改,那就是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的不合理制度没改,这令我十分怀疑有些部门和专家们是不是″睁眼瞎″,难道以下情形是他们很愿意看到的?
职称能够把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工资也三六九等,教师为争名夺利而内斗,职称低的教师在工资的横向对比中逐级降低积极性, 职称高的教师逐级产生惰性和职称工资依赖性,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教师花钱买论文或发表论文,教师学会了搞人脉关系, 优秀人才害怕教育领域的歪风邪气和利益分配不均而不愿进入教师行列!工资有差距的教师在分担等量课时之情形下产生不满情绪! 总之,职称在不断地伤害教师和毁坏教育!
唉,该改的不改,改了的却改成反动的!此时,如果让百姓茶馆相信″该改的不改″是为教师和教育着想,那是很难的! 人民不欢迎的教材,有几个部门欢迎了"十年"。 绝大多数老师许多年来反对教师工资和职称挂钩, 某两个部门却许多年来不反对。 这些都是事实啊! 教材要重绘,教师工资制度要不要也重绘一下呢?#话题大发明家#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