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行业对于人民币贬值,议价权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前有人测算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上升2%至6%。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数值,全球疫情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国外进口量被动减少,港口,运输,都制约了自由贸易,加之国内疫情反复,也加重了企业生产负担,尤其是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也冲击企业利润,尤其是石油涨价,导致涤纶、氨纶等合成纤维的价格上涨。纺织业是刚需,随着国内江浙的复工复产,能缓解产能不足问题,大部分订单将从东南亚市场中抢回。
看到反电商人士构出的一个神逻辑,大致内容如下:
工厂生产一件衣服,成本100元,销售价120元。经过几层中间商不断加价20元,以及国家收税后消费者200元购得衣服。结论就是人人有钱赚,国家税收也多。
从消费者角度:
1、凭什么要当冤大头多付出80元?有谁愿意、有谁愿意?
2、对收入有限的普通人来讲,拿节约的80元再买一双鞋、一条裤子、吃一顿麻辣串串不香吗?
3、80元消费了,厂家或者商家同样得利,这且不正是双赢吗?
4、以目前税务的监管措施,产品出厂销售就会纳税。而以厂家—经销商—铺面这一途径下来,经销商、铺面老板有几个按销售额一五一十纳税?所以税收几乎不会有增加,况且藏富于民才是正道。
不过,我理解反电商以及反网约车的人,因为电商和网约车的出现肯定会影响一部分先前的得利者。但没有必要天天喊着叫着,趋势不会变,只有自己改变。
【衣恋羽绒服吊牌溢价20倍,衣恋服饰因质量不合格被罚】
近日,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被行政处罚,详情为当事人委托丹东翔腾服装有限公司为其生产羽绒服装80件,生产成本75元/件,专柜售价为1598元/件。因产品不符合其明示的执行标准,处罚结果为罚款14382元,没收违法所得1322.45元,没收非法财物。(企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