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局长开挂的履历,只想说这件事至少证明了学习很重要,在什么阶段学习更重要。
不得不说,80年代学习的红利最大。那时只要有个学历,哪怕是中专,也是靓女不愁嫁。本科毕业,更是各大单位、机关争先要的香饽饽。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机关积累了经验和人脉,赶上市场搞活,也是这帮人下海做弄潮儿,最先财务自由。
90年代,本科红利开始结构化。90年代中后期,推行双向选择,不再包分配,即使分配也不一定是你想去的单位,全部市场化,二本红利慢慢减少,不过重点大学的还有不少红利。
90年代末到2000年中期,是“海龟”红利。不管1年水硕还是什么,单位比较认,回来创业也有很多机会,即使不创业,在很多方面也有优惠。
同期硕士、博士红利开始登场。
现如今其实学历红利没那么大了。好单位都盯着好学校的毕业生,即使辛辛苦苦学一个985、211,也未必能怎么样。有了院校还要看专业,有了专业还会看学科排名;出国留学的同样也不那么稀罕,被考量的太多太多。
所以,李局长的开挂经历,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抓住提升学历的机会以及相关红利。
工作以后到底学历还重要不重要?有人说:工作以后还是看能力,学历基本都不看。
你可千万别被这样的话给迷惑了,如果不看学校学历,只能说明这是公司内最基础的人才竞争。实际上,工作以后,在高端岗位竞争中,学历和学校是非常重要的评估要素之一。
你会发现大公司里的高端岗位竞争,比如CXO这种的,很多都是超级牛的空降兵,不是海归博士就是某大厂CXO,学历背景非常王炸,方向还非常匹配,用来吊打厂内这些想晋升的中层诸侯,有效到爆。
尤其是科技类公司,技术掌舵人CTO,财务掌舵人CFO,哪个学校毕业,什么学历,在哪个世界500强公司里面工作过的信息,全部都得写到企业公开信息上。没个牛X的学校学历,那怎么给股东信心,给员工信心,给市场信心,给客户和供应商信心?
高管的教育背景信息必须写上去,公开,透明,让下面人心服口服,让对手不可小觑,让股东们内心温暖,让老板们脸上有面且笑逐颜开。
空降兵CXO,出道即巅峰,要是像普通员工一样,以应届生的身份进入公司,从0级往X级晋升,我估计这辈子也别想到高管了,CXO简直难如上天。
高端的战略,就是一手好牌,从开始就能打出王炸。开始的牌就不好,那这个人发展之路,就是艰苦的,崎岖的,艰难的,折腾的。这两条发展之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为什么大公司喜欢名校博士、500强大厂高管经验的人来继续做高管呢?好宣传啊,拿到手里也有面儿。面子文化,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而且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都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这类似于门当户对;你很牛的学校,很高的学历,多家跨国500强公司里面的CXO经验,我这个500强科技企业CXO岗位交给你,你说般配不?简直是郎才女貌!要能抗住大旗,要能拿得出手,要能让人心服口服,要能看起来充满潜力,那就必须要有充分能让人信服的名校高学历教育背景,只有这样,你才符合高端选手的竞争规则!#职场达人炼成记# #职场破局指南# #职场进化论# #个人事业发展战略# #职场晋升发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