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一般货物销售,只有销售发票,每个月收入30万左右,没有进货发票,存货入账一直挂暂估入库,风险大吗?)
供应商说因为有些原因不能开票,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答:要入账。大不了所得税汇算清缴进行纳税调整。
但是如果不入账,那么库存就不相符。而且做进账里面也可以抵减未分配利润的余额,这样给老板分红也可以节省分红个税。
个人代开劳务发票怎么省税?首先要知道个人去税务代开发票需要按小规模纳税人交1个点的增值税,个税是由甲方代扣代缴的,个税在税务局是没法缴的,如果甲方不交,次年个税汇算清缴是要补缴的,如果办理临时税务登记证是按小规模减免政策,月度十万季度30万免征增值税,上海的临时税务登证办理流程很简单,带好身份证,居住证到居住证所在的行政服务中心去办理,所需材料: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复印件,10分钟搞定,然后带着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复印件,合同复印件,甲方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去税务局填表代开普票,因为我去的是浦东,办理临时税务登记证在合欢路2号3楼,代开发票在向城路80号3楼,距离非常近,前前后后一共1个小时就取到发票了
税务通知:
1、电子税务局企业年度申报(汇算清缴)3月25日已开通,申报截止日期5月30日。
2、小规模及个体户的普票专票1个点政策截止3月31日,2022年4月1日起征收率为3%的小规模及个体户普票开具免税,专票开具3%。(2022.4.1-2022.12.31)
开票软件2022年4月1日将升级,4月份软件升级完以后再开具发票。
3、云开票软件不用升级,4月直接可以开具新税率的。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未超限额免征增值税: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办理流程】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优惠条件并自行计算减免税额,通过纳税申报享受税收优惠。
2.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自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办理流程】: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优惠条件并自行计算减免税额,通过纳税申报享受税收优惠。
3.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办理流程】: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通过填写纳税申报表相关内容,即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为什么“六税两费”减半政策要排斥小微一般纳税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0号),文件中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个体户实施减免政策,而对“小微企业”的判定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进行判定。
这样一来,对于一般纳税人的小微企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却不能享受优惠政策。很多个人独资企业业主非常纳闷:国家既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什么要排斥掉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难道国家不鼓励发展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了吗?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将受到排挤了吗?
昨天一企业老板问了一个问题让我很震惊:他名下有两家公司,一家一般纳税人,一家小规模纳税人,这两家公司都是有代理记账公司做账报税。
他们公司成立两年多了,对外结算工程款必须开票,但是平时采购没有进项发票,因为不要发票价格低。仅有的进项发票自然是给了一般纳税人票小规模纳税人完全没有进项发票。
代理记账会计为了少交企业所得税,采用暂估入账,而所得税汇算清缴也不做调整。
老板说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做应该没有问题,他说他知道的企业都这样做。
我告诉他,税务没有查不等于没有风险。一旦被查,要补税交滞纳金还要交罚款,而且这样做账属于故意隐瞒收入,会计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你猜老板怎么说,老板说要不买点发票,我告诉他,买票就罪加一等
我告诉他可以成立个体工商户,平时采购通过个体工商户,有个体工商户对小规模纳税人开票,可以解决所得税问题
老板还有一个认知误区,以为如果被税务稽查,代理记账公司可以通过关系摆平
其实如果真的被税务稽查,代理记账公司根本无能为力。
一个小老板投资了90多万,在小区里开了一家超市,办理了体工商户登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采取查账征收,每月申报增值税未达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经营所得则是一直亏损,整体来看这家超市确实没有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刚开始两年超市生活不怎么好,现在小区入住率高了,超市生活也火了起来。老板心里却总是不踏实,这些年都没有缴过税,一直都担心出问题。
其实老板担心还真是有灵犀,小规模增值税的起征点按月15万、按季45万,这块还可打点马虎眼。但是个人所得税的经营所得如同一个没盖的陷阱,一些个体户完全没一点税收风险意识,对于经营所得核算视若无物,收入可以开票确认,成本却是一份票都看不到,申报则有什么算什么,反正经营所得一分钱没有。这样的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不少见,也有些在当年有代开预缴个税记录,汇算清缴时还可以退还预缴税款。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税种,当老板知道会计在发工资扣足个人所得税,个人也不会担心工资是税前税后,因为这些只涉及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所有支付方和收款方数据记录清晰,按规定扣缴不会存在差异,扣缴计算也比较简单方便,涉及缴税金额和行为也得到双方认同。
而经营所得则是不同,个体老板是经营所得的取得人,在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准确说法是没有综合所得,还可以跟计算综合所得一样计算扣除,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经营所得计算得要准确真实,最起码的核算要求是建设以立账薄,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如实地进行会计核算。
然而税务机关为了征管简便需要,对一部分个体工商户实行定期定额管理,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也是定期定额管理,再加之增值税的起征点政策。涉及税种和政策变化一多,很多个体工商户的老板对此也完全一抹黑,误以为其生产经营活动未达到增值税的起征点,就不需要缴税,从而忽略了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核算。
税局在个人所得税的经营所得征管上确实有点疏漏,要是哪天清算起来,这些无票的成本、不合理费用都会成为调增项,补税只会考虑多少和追逆的年限,赚到的钱还是补进来,可能还会加收不菲的滞纳金哟!
#财务##会计##税收#
公司财务按老板要求,给所有员工发5000元工资,社保全按最低标准交,这是挑战大数据还是自我举报,财务不知道风险,老板也没有风险意识吗?
这样的财务,做得一点儿技巧也没有。
有的财务说,公司一直这样的,也没有出现问题呀。
那是税局没有空搭理你。
鱼儿还小。
所以无论什么公司的财务,一定要多给老板洗洗脑,如果老板不听你的,我可以来帮你。
否则最后风险你能抗得了吗?
上周去一家比较知名的品牌公司,他们公司上百人,真的是这样做的,工资一样,社保一样,只有一个人拿了2万多,原来他是想落户上海,这样就这一个人显示特别突兀。
所以,建议老板一定要学会控制风险。
1、给员工发8000-10000元工资薪酬,专项附加扣除后,个税也没有多少。次年汇算清缴,12万以下也不涉及什么补税。
2、给股东们发个3万一个月,这个成本远低于分红的20%个税,还是非常划算的。
3、公司要学会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业务分拆或延长供应链,能用小规模的就用小规模,能用个体工商户的用个体核定,这样可以节税80%以下。
4、现在的时代拼的不仅仅是赚钱的能力,还有省钱的能力,节下来的税就是额外多赚的钱。但一定要规划好商业模式和交易模式,千万不要去虚开。
中小民营企业,不是那么财大气粗,创业也需要规避风险,自己该拿工资一定要拿,因为你少拿1万,公司就可能多1万利润,那么就会交25%的企业所得税和20%个税,合计达到40%。
所以,财务要将风险告诉老板,老板也需要工作之余多关心财税风险,这样企业才能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