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企工作的财务人员,其身份、待遇、地位比不了私企,甚至也比不了股份制国企公司的财务人员。私企、股份制国企的财务人员,基本都是领导的心腹。不似国企公司的财务人员,一不小心就玩成领导的心腹大患。
同学所在的公司,是当地一家效益不错的国有企业。其公司的一把手更是手腕了得,生产经营、业绩销售该主抓的狠抓,该放权的放权,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也不错。这样的领导难免会有些清高,在公司里遇上职工打招呼会用鼻子出气。
同学公司的一把手,不知何种原因得罪了财务主管,财务主管故意把出库账目做漏一笔。5年后,一把手即将调至新的公司任职,算是高升,结果此时被审计出账目不清,上级纪委、工会、审计部门介入调查。幸亏当时的人证、物证都在,还找到一张对方公司的付款结算联复印件,也总算把火扑灭了。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被财务主管举报了,因为平时一把手一言不合就训斥财务主管。当然,财务主管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不得不辞职,一把手调动的工作自然是滑了。
所以,当领导的千万不要得罪身边的人,司机、厨师、秘书、会计……你不让他们好过,他们自然也不会让你好过,人心难测。
真实的一个故事。
1984年7月,苏北某财经学校财政专业中专毕业生李某,分配回苏南家乡财政局农财科工作(直接任行政编制办事员即现在的公务员),第一年见习工资只有34.5元,一年转正后42元,远远低于当地的国企收入,由于李某从学校门跨进机关门,书生气十足,领导批评听不进,与同事及领导关系处理得不好,又嫌机关事业单位收入低,冲动之下,要求调动到了当地物资局下面的物资物资公司做主办会计,收入是多了十几块,公务员身份也失去了(当年公务员编制叫行政编制)。
时间过去了不到十年,物资公司效益大幅度下降,企业一年不如一年,资不抵债,最后破产关门,行政事业单位待遇越来越好,而此时的李某成了下岗职工,至今仍四处打临工谋生,现在白发丛生,每天被老婆、子女责骂,真是手捧了金饭碗而自毁之,现在悔之晚矣。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上高一时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天津,就近读了南开区最差的高中,92年参加高考,高考成绩355分,正好是总分的一半。成绩出来时,父亲愁的通宵未眠,最后我上的是当时第一届的高职,学的会计。工作后经历过下岗、失业,好赖一直坚持学习,25岁时考试通过会计师、30岁非典那年通过注会和专接本,转年儿子出生。斗转星移30年,今年儿子这个土生土长的新天津娃,也参加了高考,最后考分684,准备报考南开大学的理、工科试验班。爷爷知道了成绩后也很激动,弥补了当年的遗憾!在这生活工作几十年,我的口音彻底变了,去外地,人家一听说您是天津人吧。天津是个移民的城市,包纳百川,希望给孩子创造好的高考环境外地家长们,首先要真正融入天津生活,让自己和孩子变成天津人,与天津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