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营养师#《Nature》(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发表评论文章(如图):
营养不良等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影响民众健康和福祉、给社会造成了医疗负担和生产力损失。目前的医疗保健或干预政策对于营养安全的关注不足。公共卫生和政策应从关注食品安全转向营养安全,竖立“食物即药物”的理念,建立食物为基础的营养计划和干预措施“金字塔”,以实现营养安全及促进健康的目标。
#全球正发生# 【#药物滥用或将致美国每年损失万亿美元#】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据美国打击合成阿片贩运委员会当地时间8日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用药过量将为美国经济造成每年约1万亿美元(约合6.4万亿人民币)的损失。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美国一年内报告的用药过量死亡案例中近三分之二是由阿片类药物造成的。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全美有超过10万人死于用药过量,同比增长30%。自1999年以来,美国有累计超过100万人死于用药过量,是死于枪支暴力事件或车祸的人数的两倍还多。
据报告援引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White Hous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2018年的数据,该年因用药过量致死的人数为现今的三分之二,经济损失达到了6960亿美元(约合4.4万亿人民币)。
报告还根据该数据进行了推算,估计本年度经济损失将达到10000亿美元以上。经济损失涵盖了过早死亡导致的生产力流失,及医保和司法费用等。报告还认为,用药过量致死案例增多与美国疫情控制不力,经济不景气有直接关系,且短期内没有下降的趋势。该委员会联合主席汤姆•科顿(Tom Cotton)表示,每天有274名美国人死于药物过量,即每五分钟就有一人死亡,而且情况越来越糟……
很多人在问医药行业好公司那么多,有优势的创新药的公司也那么多,为什么股价一直这么跌?基本概念就是政策的影响。传统的仿制药主要受到了集采政策影响,利润大幅度被削减。
中间的细分点就是仿制药的企业它到底有没有可能通过集采拿下新增市场,如果不是新增市场,那就是巨大的损失。
一些靶向药物,两三年前可能30万,现在是直接降到了3万。叠加上医药板块有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前年2020年的时候,疫情影响的整体估值偏高,所以它本身有个估值要修复的内在逻辑,再加上集采医保谈判等各种内外在因素。
而且这些外部的因素没有考虑创新需要的投入风险,社会价值鼓励创新企业发展没有考虑太多,这确实是政策方面的漏洞。我们觉得医药板块投资还是需要保持一个谨慎态度,主要原因当然可能还是之前估值太高了,就本身要修复。
医院的有些做法确实太坑人。比如癌症病人用的有些药怎么通过医生介绍的在药商手里买只要八九千,而在医院拿就要一千三百五十元呢?而且很多病人只需50毫升的量,医院却用60毫升的药多出的10毫升浪费了,患者却每次白白出了这浪费的10毫升药的钱(两千多元)。这对于那些癌症患者带来了多大的无辜的经济损失!!!望湘雅二医院给患者合理的解释!!!
本人意见:药袋子风吹过去的!主要责任在风,赔偿79%;自己只是保管不善,次要责任!赔偿30%看看,要是请我当律师,至少减少损失40万[呲牙]
娟姐看法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是她毒死我家价值68万元的鱼,必须赔偿!”广东广州,企业老板发现自家花园养的一池名贵鱼,一夜死光后,遂将邻居告上法庭,索赔68万元。但邻居却说,没有证据证明鱼的死与其家中的杀虫药,有因果关系。一审男子败诉,但二审法院却结局反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案例来源:广东广州中院)企业老板周某在其朋友开发的楼盘处,购买了一套别墅。事后周某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整个花园重新设计装修。最让周某满意的是,花园处的那个带有小拱桥的鱼池。
香港中文大学预测,内地当前疫情封锁导致经济产出损失介于3000-6000亿/月。而在上海,复必泰待批;君实生物的小分子口服特效药VV116处于三期临床。若能更进一步,跟辉瑞谈判,获取Paxlovid仿制药授权(如同当年甲流时的达菲)。成本可控的检测和特效药才是最终答案,今年特效药将是历史级别行情。
医保改革以后,很多药品降价了,床位费、护理费、诊疗费及其他医疗技术价格为了弥补药品降价带来的损失相应的提高了。可自从医保改革后,患者住院花的钱没有比以前少,甚至较以前增多了。可医院却从此年年亏损,入不敷出,医护人员的待遇也较前一落千丈。这就纳闷了,这些亏损的钱都去哪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冒了,开了一盒抗病毒口服液口服,病例里也详细记录了。可这还让我写申诉,如果申诉不成功这18.72元就得从我工资里扣。真是头大!
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亚药转债下修了!
今天(8月19日)晚间,亚药转债宣布下修转股价,确实出乎不少人的意外,毕竟亚药转债溢价率达到了224%,这个时候下修转股价对股东权益是很大的损失。不过,亚药转债只剩下2.6年就要到期了,再不想办法解决强赎的问题就要拿出9.62亿的现金,毕竟9.62亿不是小数目,也不是亚药能拿得出来的。
所以,亚药转债下修转股价既意外,又不意外。
损失惨重,恒瑞股价腰斩,药品集采威力巨大,可惜招投标搞到最后都是拼价格,质量大多排第二。
什么是药品集采?
我的恒瑞不行了,公司大规模裁员,据传有6000多人,据说是因为药品集采导致核心产品订单丢失、中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的,曾经的一哥,也被锤在了地上,而我也损失惨重,由盈利20%跌到亏损45%。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的采购方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工作,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
首先,药品集采确实是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有些药品价格下降幅度甚至高达90%,比老百姓来说,看病就医负担轻了很多。
下面在来看看集采的本质,集采就是招投标,招投标初衷是好的,但执行效果并不好,像我么做自动化的,经常会碰到招投标项目,开标现场就有多轮价格谈判,招标人会依次把投标人叫到小黑屋压价格,经过几轮价格战之后,迫切想做这个项目的人,会报出一个极低的价格,最终,招标方按照最低价中标的评标方法,选择了报价最低的投标者。
最低价中标,招标方以为自己赢了,而事实真的赢了吗?
其实,招投标时,报价高的都是有实力的大公司,而报价低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公司,国内老板通行的做法是一分钱一分货,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做多少钱的东西,比如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国外公司报价1000万,可能都赚不到什么钱,而让国内老板做,报价500万,还能赚的盆满钵满,国内老板报价低,并不是因为方案好,大多是通过偷工减料来实现的。
招投标最大的顽疾就是最低价中标,间接鼓励粗制滥造,打压了精益求精,最终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整个行业越做越差。
我理想中的招投标,应该做到质量第一,价格在合理范围之内,招标方获得了质量有保证的商品,而中标方也能得到较好的利润,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向上发展。
【财联社时评:产品创新要有边界,卖保险不应异化为卖药】财联社8月11日电,银保监会近期经过现场检查发现,部分保险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在上述业务中,财险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直接违背了保险业务的基本原理。一些行业人士认为,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业务和规模的考核压力下试水此类产品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以此为理由剑走偏锋、异化创新是不可取的。保险公司如果没有意识到当前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依然用十年前的目光和运作方式去参与市场竞争,一样也会念歪经、走歪路。(评论员 梁柯志)
喷药就是喷药,不要往里面兑微肥,农药经销商推荐的叶面肥和我正在喷的除草剂二甲四氯加灭草松,起反应了,三种液体兑在一起成了豆腐脑,11公顷的药报废,全扔在田间土路上了,损失要共同承担,一方一半,农药商埋怨我一次兑的太多了,11公顷的药兑在了一个340升的大壶里,我却很庆幸,多亏兑的多给我发现的时间!
用简单的几句话,来分析一下华北制药断供国家药品集采的问题!
❶、集采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应该说确实达到了!华北制药中标的利润肯定很低。但是刚中标时应该还是有利润的。
❷、但今年的情况很特殊,今年原材料的价格涨的很厉害!这样,华北制药就面临着一个问题: 继续履行合同则必定亏损,以及于破产无法生存!不履行合同,损失的是押金和信誉!早死晚死而己,当然选择晚死了!一
#平安南海#【警惕“坑老”陷阱!!】不少老人被“老中医讲堂”“专家健康指导”“专家诊断”等名堂迷惑而购买药品,最终上当受骗遭受损失。一起来看看受骗案例吧~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中国学生营养日】知食就是力量,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该行动起来了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帼
2020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每五个6-17岁的中国儿童中,就有一个可能超重或肥胖。而这个时期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都十分重要,同时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都有正面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家长更应当要重视孩子的饮食教育。
2022年的中国学生营养日以“知食就是力量”为主题,对家长提出了几项挑战。我挑选了其中的3项,各位家长试试,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1、每天为孩子提供五种蔬菜摄入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兼具能量低,营养密度高的特点,是我们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蔬菜进食量不足,不爱吃菜,只喜欢吃肉的孩子比比皆是。5种蔬菜乍一看似乎有些困难,但其实也不难做到,早餐加一些小西红柿,午餐两种蔬菜,晚餐两种蔬菜就可以了。
吃菜食谱小建议:
早餐:小西红柿
午餐:芹菜炒肉,花仁菠菜
晚餐:蒜蓉油麦菜,白菜豆腐汤
2、不要购买含糖饮料,鼓励孩子喝水
含糖饮料指的是配料表中含有白砂糖、果葡糖浆、蜂蜜等原料的饮料,尽量鼓励孩子在家喝白开水。通常情况下,孩子全天的饮水量最少要在1000ml。如果天气炎热或出汗较多时,达到1500ml左右更好。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甜饮料,那么逐渐降低饮料甜度,慢慢调整孩子口味。可以先将常喝的甜饮料兑水,逐渐增加水的比例,降低饮料的比例,最终达到饮用白开水的目的。短时间之内无法改正的话,也可以自制一些果蔬汁,来达到降低精制糖摄入量的目的。
自制饮品小建议:
用西瓜、橙子、芒果、草莓等带有天然甜味,且富含水分的水果来榨汁,鲜榨现喝,连带水果渣子一起饮用,可以更全面的摄入营养,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3、每天用水果或坚果来代替孩子的零食
薯片、山楂片、饼干、蛋糕等都是孩子常见的零食,但是这些食物无一例外都是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是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的帮凶之一。而水果、坚果具有简单,易食用的特点,可以作为孩子日常三餐之外的食物补充,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进食坚果时,需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出现误吸等问题。同时新鲜的水果和普通烤制的坚果即可,尽量不要选择蜜饯、盐焗或琥珀等方法制作的坚果或水果干。
另外还有3项挑战,分别是带孩子做饭、陪孩子运动和保证孩子睡眠。这些都需要家长动用自己的智慧,一点点的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健康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不断前进,总会有希望的曙光。#东方医院中医说##中国学生营养日##健康科普##营养健康#
那个社保工作人员砍价到33000的药,今天看抖音才知道从77万一针到55万一年,现在因为出现了竞争者,所以才来谈判桌,被社保局砍到一年只需要10万多了。
我知道有些研发人员不做销售渠道,为研发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感到不值。但是其实,一个天价药看着只是便宜了1/5,然而一旦进入医保体系,可用药的群体增加了可不止五倍啊。
而且那是和常用药。朋友要的意思就是,只要患者得了这种罕见病,他每年都得支出去这么多钱。你对于要钱而言,他是知道我每年要生产多少量的。它是可以控制这个生产数量的成本的。有可能因为用药群体的扩大,他反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虽然那是是罕见病,但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基数下,多小的比例都是很庞到的一个群体,再因为常用药乘上一个时间。所以药企的利润,根本就不会因为单价降低受到影响。相反数学好的人,会知道这种药一旦纳入到医保目录里边来,都会赶紧去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另外很多药品,他都会随着使用反馈的数据更新去升级的。纳入医保就意味着,会有更多患者使用的数据,衡量市场的可能性,研发更好效果的药品。你以为升级的药品会用原来的名字去卖吗?不可能的呀,他会新命名变成一种新的药品,有新的定价。更好的效果当然会高价。但是医保的责任是先帮大众用可以承担的费用保住生命。再此之前,很多人因为天价,放弃了生命,就算换到药企的角度上来考虑,其实像这种常态药,生命的损失,难道对于药企不是一种市场的损失么?罕见病的患者保住生命,罕见病的药企也才能生存下去呀。
果农损失500万,只因信了化肥卖家一句话
潍坊的方大姐这几年做起了奇异果采摘园,经过三四年的精心种植,终于迎来了盛果期。但是眼看丰收将至,果树出大问题了!
方大姐家的奇异果园里,果子干瘪,失去了水分,树叶也是全部发黄掉落,枝干轻飘飘的。方大姐告诉我们,这些奇异果树的根也烂了。
方大姐承包了50亩地的奇异果园,目前死掉的果树已经在40亩左右。看着眼前的景象,方大姐心如刀绞。这批果树是她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种下的,一直精心呵护,而如今三四年的心血直接付之一炬,损失更是巨大。
王大哥 方大姐表弟 奇异果园合伙人:包括苗钱、地钱、肥钱、水钱、药钱、工钱。这三年树,损失是将近120万。死了4年苗是13亩,将近100万。往后这三年算盈利的情况下,三年苗在250多万,4年苗在210多万上,收入刨去投资,这三年的时间盈利的话得将近300万。
那么,造成大片奇异果树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方大姐带着特派员来到了一间屋子。
方大姐:找到了,是使用了这化肥造成的,经销商给我们送过来4吨化肥,玉米施完肥剩下15袋,我叫他拉回去,他说不用,你用奇异果上,这个肥很好,不烧根,不烧苗。上午打上的,中午下了个小雨,到第2天早上我一看奇异果就耷拉叶子,一天比一天厉害,慢慢就死掉了,开始死了有十六七亩,发展到现在40亩左右。
用上这批化肥,果树便开始死亡,这让方大姐不得不把二者联系了起来,对化肥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按照大姐的说法,她的施肥手法没什么问题,化肥表面又标明了可用于果树。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方大姐:第一时间经销商过来了,拉着专家,他买了2万多块钱的药给我送过来给我治,飞机也打药,下面也滴药,都无济于事。他自己说的,他卖的是劣质化肥,叫我们抬抬手,让他过去这个事(别闹大)。他说我一年赔不起,我砸锅卖铁也赔给你,我两年赔给你。后来就联系不上了,经销商不露面了,我打电话也不接。
经销商不再露面,方大姐又联系上了厂家,与对方沟通多次,但是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方大姐:厂家来了两次,承认是他的化肥的责任,但是厂家自己说,我们不推卸责任,猕猴桃死是我们化肥的事。我们把损失单子列给他,就没下文了。
随后,特派员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化肥厂家的一位李经理。
李经理:(你好,我是齐鲁台的记者)这个事情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现在也是尽量给她处理,很多情况造成的并不全是肥料的问题,只是一部分。(什么情况造成的呀?)具体还得由专家决定,我不懂,我决定不了。(咱们的肥料是出什么问题了吗?有质量问题吗?)这样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不懂得。
特派员一再询问果树死亡原因、以及化肥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李经理都避而不谈。但是对于方大姐的损失,对方做出了会积极处理的承诺。但因为方大姐的报价过高,他们需要再花一段时间考察评估。
在和厂家沟通的同时,方大姐也曾把剩余的肥料送检,但是却碰壁多次。
方大姐:检测结果都不给检测的原因是——执行标准。化肥袋子上写的一个2009。现在新包装都是2020,所有的检测中心就拿这个说事。
从肥料的包装袋上能够看到,执行标准为GB/T15063-2009,而如今复合肥料的执行标准应为GB/T 15063-2020。这显然不太对劲,特派员便再次拨打了化肥厂家李经理的电话。
李经理:(化肥袋子上不是有执行标准吗?上面写的是2009,咱们现在还在用作废的执行标准呀?)这个事我不懂得,(咱不了解吗?)这是在我们厂子里生产出来的。我是个中间人,我得问厂家。再和你回信。
直到现在,特派员都没有收到李经理的回电。为了弄清楚执行标准的问题,特派员电话联系上了方大姐曾经送检的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工作人员。
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工作人员:包装上也没写复合肥料四个字,执行标准也是作废的标准,就牵扯这么一个事。(方大姐需要重新送检对吗?因为这个作废标准。)对,因为作废标准的话,她个人委托,作废标准是出不了报告的。(那她现在是需要一个什么新的方法?)我已经跟她说过了,出了报告再说吧,现在我也没法说别的东西。
对方表示,已告知方大姐重新送检的方法,其他内容不便透露。当下,方大姐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呢?
徐江涛 齐鲁频道法律服务团律师:她可以选择销售者,也可以选择生产者来承担责任,对于责任的承担,首先来说,她要证明肥料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要对化肥进行相应的检测。对于目前来说由于他损失比较大,我建议双方如果能协商,可以委托评估机构来对损失进行相应评估。如果双方协商不了,我建议可以到法院起诉,起诉的时候,可以委托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对于果树的损失以及产值以及预期产值进行相应的鉴定,这个鉴定结果经过质证,法院是可以根据相关情况予以裁判的,所以我建议他不要单方去检测,或者单方去选择鉴定机构,因为这样,如果对方不认,他需要重新做鉴定,那费用也是不小的。(小溪办事)
上海疫情平均死亡年龄84岁,和香港一样,基本都是癌症,脑中风,器官衰竭的患者;我国每年癌症死亡数百万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百万人;
专家预测中国疫情放开死亡人数大约140万人左右;疫情导致国家数万亿的经济损失,如果将这些损失的资金用来研发抗癌药物,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帮助更多底层人完善医疗体系,是否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兰州头条#今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了几个消息。(后面简称食药所)说是关于个体工商户租金减免的,让大家搜索小程序进入里面填报。
大家就在食药所的群里问,领导是公家的减免吗?有的说我们是私人房屋房东不会减免的,议论纷纷。
疫情第一年大家安慰说不要紧明年就好了,加油干把第一年的损失补出来,第二年也不行,收入又减少了,第三年更不行,从过完年开始疫情就没有停过,还越来越厉害越来越频繁。有好点的单位给免三个月和半年的房租,房东给免一个月和两个月的房租。但是有百分之九十铺子没有给免过,每天先要把房东的给挣出来才是自己的,可是动不动地给封控了,人流量锐减,一天毛利率三四百元,纯利润才五六十到七八十元,房费电费除过才剩二三十元,一天十几个小时就挣这点钱,转铺子没人要,继续干简直就是白干,进退两难啊!
也不知道今天食药所今天发的减免租金的是个什么情况,到底是怎么个减免法还是摸底问卷,也不太清楚。期待这个租金减免能对我们有用,最好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