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问题很大!美方出问责法案,要求披露上市公司财务底稿做个审核。然后我们赴美上市公司不给审查,直接退市!
马上收盘,半导体,行情一日游,这个行业没机会了吗?
有人说半导体的业绩不行,每个行业都有逻辑,有些行业不看业绩,不看基本面。所以我不参与半导体个股,那些数据,我一个标点不信,因为从做底稿开始,数据就是失真,呈现到报表,自然就是失真的数据,不是说造假,而是有些东西,没办法量化!
科技企业,它的核心任务不是利润,而是研发,各种补助,降费,让财务数据非常的复杂,复杂一定程度了,那么就相当于没数据了。所以,一个几十亿市值的科技企业,审计费是茅台2万亿市值的几倍,中间有很多审计程序,越多,越离真相远,他们都尽力了。
科技企业的估值,也与传统行业不同,喜欢看业绩,就去持有消费股,银行、央企、基建、周期股就行了,没有必要参与科技股,我对科技股一直没有兴趣,唯一半导体,这些年才参与,不碰个股。
半导体,未来三年内,我们就可以在中低端市场,实现自主!只要别人做得出来,我们就做得出来!这两个词语,自己理解,没有进口产品的捣乱,行业反而会更好,因为全是空白市场,一片蓝海!从玩具、汽车、手机开始,慢慢替代就好了。
所以,半导体有未来,还有机会,起码是确实性的机会,一个行业没有超级龙头,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的雪坡够厚,未来空间无限,白酒、新能源这些,未来空间就有限了,超级龙头出现,就决定了它们的天花板,创新高,翻倍,三年之后,怕都没有希望,不能奢望短期内茅台到5200元?宁德1500元?
行业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半导体的属性,与生物科技一样,都是发展初期,未来会进入第一梯队,就像光伏、新能源汽车一样,我们以前没有,起步也很晚,但是弯道超出,就是实现了!
香港南华早报:中概股审计底稿事宜接近达成一致。负责香港上市公司会计机构的审查、调查及纪律处分权的香港财务汇报局也参与其中。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阿里这些中概股宁愿退市也不肯交出审计底稿,更有好事者试图甩锅中概股不遵从市场规则是咎由自取,事实果真如此吗?
阿里预摘牌本质不是商业准入规则的问题,而是执法权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的审计底稿包含的交易细节有太多的敏感信息,虽然这些企业在美国融资上市但业务市场并不在美国,它们的数据审计监管理应有业务所在国监管,美国想要掉取不是不行,按照2002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的《关于磋商、合作与信息交换的多边谅解备忘录》的规则规范“一国监管机构可向境外监管机构“请求”获得涉及交易记录和行为人的广泛信息、财务审计信息”,SEC想要查审计底稿常规流程是要先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配合,由中方决定哪些文件可以提供,这么多年,美国和欧洲、中国一直尊照此规则行事,但是现在,美国人想直接绕开中方要求在没上市企业直接交出审计底稿,这就是对我国管辖权的挑衅了,别说中国不答应,换做任何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都不可能同意。
现在双方监管部门一直在谈的也是想将审计流程推回正轨,希望还是有的,毕竟美国资本市场聪明人多,知道好歹。
以滴滴为代表的,这一轮所谓网络安全审核,涉及到的公司越来越多了。
昨天又发布几家,两家做货运管理的互联网平台,还有一家是boss直聘,可能很多朋友找工作的时候,用过他们的平台。
都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进入到审查的一个阶段,处理方法都是先暂时停止了新用户的注册,但是大家如果用滴滴的话,老用户其实依然还可以正常使用,只是新的下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件事情的背景,经过这几天的猜测分析,官方的回应现在应该还是比较清楚的。
主要原因还是基于去年,特朗普出台了一个针对外国公司的监管法案,这个法案当然是在美国执行的。
法案的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求外国公司如果在美国上市的话,必须要提供所有美国监管部门认为重要的数据和材料,包括财务方面原始审计的数据。
这部分资料,是不可能向投资者去公开的,美国要求,你得把审计底稿,甚至原始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全部提供出来,只要我需要。
还有你这公司运营的一些相关数据,如果涉及到一些安全问题,必须要向美方去公开,中方当然是强烈反对了。
实际上中美之间,还是有一个博弈,暂时还没有个结果。
目前来讲,因为我们是中国公司要到美国去上市,就必须要受到海外监管的要求,当然我们要求它公开公平公正了。
在这种博弈状态当中,其实我们的监管部门,希望引导中资背景的公司,能够不要去美国上市,特别涉及到公众类大数据的信息。
以避免这些数据,因为受到美国的要求,向美国的所谓监管部门去公开了,但这些数据我们认为对中国来说,是核心的一些数据。
这次被调查的几家,公司实际上都是6月中下旬到7月份,还要强硬地去美国上市,而且他们的数据,可能涉及到比较泛意上的C端的数据。
boss直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的求职信息,是不是也会涉及到行业风险等等,总之至少可能是一个敏感数据。
我觉得按照逻辑上来讲,你理论上来讲可以到美国上市,但是由于美方要求数据的曝光,所以你必须要经过中国的监管部门审批之后,才能到美国上市。
这些公司可能没有经过这样的审批过程,就自己去到美国去上市了,这就会要有一个严厉的处罚了。
总的影响,对海外互联网公司来说,从最早的我们国内的反垄断,再到中美之间的这样一个所谓的网络安全问题平衡,目前还在较劲的过程当中。
所以,对公司的估值会产生比较大影响,海外的互联网公司,最近的估值还是会往下掉的。
一些比较好的品种,特别是已经通过了反垄断这关的一些龙头的企业来说,股价这一波又会往下砸,砸下来之后其实它的投资价值是越来越大的。
但是问题还是那句话,就像最近一些白马品种跌下来,我们觉得真的是很便宜了,真的很好了。
但第一个,您还敢买吗?因为当它下跌的时候,一定是很多利空。
当所谓好的公司跌到底的时候,它也伴随着很多坏消息,依然会让大家觉得它变得会更坏,这才是对价值投资者的第一个重要的挑战。
第二个,你还有钱买吗?
这都是很大的现实问题。所以做价值投资,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对人性的一个逆向克制,这要做好的话,其实是很难的。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严重高估自己对抗市场波动的能力,这一点我觉得大家都要认真去想一想。
不要觉得入市的时候觉得,没事,跌个20%没关系,但如果跌了20%,账面一直是亏的话,其实内心还真的是大多数人,都还是很痛苦的。
#官方解读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达成#
通过不断的努力,中国与美国终于就审计工作底稿一事达成了协议,这这意味着阿里、京东、拼多多等200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可能不会被强制摘牌了。
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中概股被美国证监会纳入了摘牌名单,最早将在2024年摘牌离开美股市场。
摘牌的原因为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无法提交符合监管要求的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即是每一家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和财报不同,这玩意包含了大量核心数据,不仅与企业商业秘密有关还与涉及国家安全。因此,没有哪一家公司敢随意提交审计工作底稿。
双方原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争议,8月26日签署的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看着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证监会发言人答记者问的的六法院问题中我梳理了三个关键点与大家分享。
1.原本中概股之所以不愿意提交审计工作底稿主要是因为担心核心数据、敏感信息泄露,这次签署的合作协议明确了对这类敏感信息将做处理,换言之,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
2.审计工作底稿由中方监管部门提交给美国监管部门。
意思是美方不能自己找中概股或者他们的会计师事务所拿审计工作底稿。
这么设置的最大好处是交出去的东西都由我们监管机构把过关,配合第一点中的敏感信息处理。
3.确定了并非每一年都要检查所有中概股的审计工作底稿。
国际监管合作的的常规做法是采取抽查的方式,每年选一些可能有重大财务问题的公司进行核查,并非每年每家都查。
这次中美双方达成了按照国际惯例来的协议,用不着每年检查全部在美上市公司审计项目里。
根据香港tvb报道,达成协议后美国监管部门最快下个月就能来香港检查审计工作底稿了。
协议的达成无疑增添了中概股们的安全性,希望美国方面按照协议来,而不是出尔反尔。大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保证彼此的利益,对抗没有任何好处。
【下周,中概股将再迎下跌风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从2021年1月至今,大多已经下跌超过70%,原因在于美国监管部门要求审查中概股的财务底稿。看起来这似乎是合理的要求,其实不然。
在美国上市的实际上不是中国公司,而是和中国企业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海外公司。美国监管部门可以查这些海外公司的账,但是查国内公司的账于法无据。
上周,中方相关部门发出了政策暖风,同时美国监管部门也表示愿意加快与中方就财务审查问题的合作协商,于是中概股快速反弹。
但现在,情况再次出现反转,美国监管部门称“对僵局解决的期望为时过早”。
为什么短短一周内会出现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表态?
这或许反映在美国监管部门内部对中概股的态度是分歧较大的。美方要求查账的同时还专门出台了《外国公司问责法》,不给查账就要求退市。显然,在美国国内,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看到中概股僵局被解决的。
如果中概股再次陷入制度性退市危机,那么相关市场风险会外溢,届时港股和A股都将承压。
今天传出消息微博也被列入美国证监会的预备摘牌名单!加上之前的五家,现在一共有六家中概股,而微博是名单内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美国证监局目前的态度,是必须查阅公司会计底稿,不然该公司就会被退市!而之前滴滴就因为给老美交数据,APP被下架!现在美国中概股不就左右为难了嘛?滴滴事件一出,机构主动减仓,抛售中概股,所以这半年来,跌得稀碎!
未来要交会计底稿的还有哪些公司?
是阿里,百度,京东,拼多多?不止互联网公司,还有南航,建设银行,中国铝业等!
之前美国低利率印钞,欢迎来美国上市,发展经济。现在准备加息,回收货币了,就加大力度,赶人走,真是黑了心的蛐!
#中概股#
周五,A股收盘了,市场有三大消息,每一条都事关证券市场走势!
1、美国监管机构:全面检查审计底稿、没有商量余地
美国在北京时间3月24日晚给的一份声明中称,市场关于PCAOB与中方达成会计监管最终协议的猜测还为时尚早,我们必须全面检查相关审计文件。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措辞非常强硬,市场开始担心中概念股是不是又要被赶尽杀绝,引发了港股和A股的下挫。我觉得这个麻烦可能会反复影响我们的走势,但是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相信周末就会有确定的消息出台。
2、尾盘高位股大跌
尾盘一批高位股大跌,在周三的收评我做过一次提醒,我认为高位股到了风险期,一定要小心了,主力正在不断诱惑散户进去接盘。昨天高位股还表现得很强势,今天则直接开始暴跌关门。行情这么糟糕,次新纷纷破发,白马股一跌再跌,高位股还想往上?我直白点讲,这个时候追涨的腰斩无疑。
3、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设立正在推进中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用于系统性隐患的重要风险处置措施,发挥常规化的功能处置,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目前相关工作还在推进过程中。
算是一个市场长期利好,有了这个基金,以后股市就有底了,周末的利好正在出,但是还不够,看晚点还有没有消息。
4、今天大跌,我满仓躺了
今天早上主要研判了农业、贸易豁免和化肥方向,不算差,农业涨幅可以,贸易豁免直接拉升了,化肥股也是红盘。通信板块则选择躺着等反弹。
周五的计划就是满仓,下午大盘砸到30多点,我就给朋友们做了分享,我满仓过周末。逻辑很简单,调整5天,我搏一把周末利好。
目前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算一个利好,但是不够直接,所以还必须有其他的利好落地才行。周五了,大家也别再研究股市了,休息两天,周末的消息面我会仔细研究清楚。
#股票# #A股# #今日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