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过做账很规范的欧美企业,在那里是没有无票支出的。
公司每年花费很多钱请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还会请税务师事务所再做一次税务审计。审计到没有任何问题了才放心!
我也进过不规范的小公司,里面混乱的让人难以想象。不守规矩,法制意识无。
我分析过这类型公司的每个职位,风险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法定代表人,一个是财务负责人!
公司混乱就是没人守规矩。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来,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符合自己的利益怎么来!
可是财务不行啊,财务是在会计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下做事的,只要僭越,就会受到惩罚,最严重的惩罚就是进去坐牢,然后出来以后,不能再从事财务工作。
曾经有坚持不拿发票找我报销的同事“教育”我,义正辞严地,说我不适合做财务,只适合教书讲理论。她的论点大概是小公司采购要发票就是瞎搞,如果要发票,没人会愿意卖东西。
我对其认知表示很无奈。这些规定明明是全国人大立法,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代表表决通过的啊,和我有关系吗?我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我不听国家和党的话,难道去听他一个公司员工的指示,灵活一点,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办?
小公司怎么了?小公司就可以不遵守法律法规,怎么方便怎么来吗?如果她觉得不合理,可以找立法机关要求修改法律,把气撒财务人员身上合适吗?财务人员就是死板的,按照会计法律制度来的,要灵活也不能违反会计法律法规。
人家税法规定只有发票才能入账,否则公司多交税,公司不愿意多交税,只有会计做假账了。为了自己方便,让会计做假账,会计容易吗?我们财务同仁喜欢干这事吗?还不是为了五斗米折腰,敢怒不敢言。
我换了一些公司,一个公司是一个小型社会,确实每个公司都不同。每个公司的管理理念不一样。像欧美企业,法律意识特别强,生怕你财务不专业,留下漏洞,给公司带来风险!
如果你运气不好跳槽跳进了坑里,遇见很不规范的公司,同事也没有法律意识的,你可得小心了.
财务的风险是最大的。一个公司法律上最大的风险就是税务风险。这和财务人员直接相关。
首先,进去的时候,在不了解公司的情况下,不要做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办税员。暂时不变更身份信息。等了解清楚,知道公司内部运行规则以后,再变更。每个公司都有试用期的,发现不对劲,试用期离职提前三天告知即可!
如果你的职位只是做做成本核算,往来账的,可以放心做,因为你没有实名做事。
如果是涉及到税务的,就要小心了。不要轻易做一个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办税员。即使做,也要确保自己接手以后,没有不规范的地方。
在后续的工作中,自己经手的工作,要了解清楚再做,有没有不规范,有没有涉税风险,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都要想清楚。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很灵活的财务,灵活到认可非专业人士的无知者无畏,直接不要看我写的东西。我是写给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自己的信仰的财务同仁看的。
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你太谨慎了;
我们公司一直这样的,从来没有出过事,你太谨慎,你想多了;
我和税务局谁谁关系好,不会来查我公司的账;
你这样谨慎,不适合在公司做,你应该去做理论研究;
总之,他们的观点是,没事的,你想多了。
过去一直这样,都没出事过。
我想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啊,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税务稽查手段。
中国民营经济成长不过短短40年。法律制度都是滞后的,技术手段也是滞后的。你以为国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都知道,一直在努力提升监管手段,稽查手段呢!
金税工程四期都要上线了,全电发票都要全国推广了,你的认知还停留在用现金交易,用私账交易不会被发现的原始人阶段,合适吗?
这个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都数字化了,大数据一比对,每个公司都在裸泳,你还不规范做账,这不是找死吗?
外行去评判一个内行是否有资格做财务,合适吗?滑天下之大稽。就和一个外行指导内行工作一样滑稽。
欢迎关注我,一个分享财税干货的自媒体号!
生产岗位每年安全考试是写在安全规程当中的,国家安全生产法要求,财务岗位有这个要求?
蜗牛说法民事律师 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北京房山,发生一起奇葩的劳动争议!一女员工因血压升高决定放弃公司组织的考试,但公司非得继续安排女员工考试。女员工不服从,公司先是安排女员工休年假、后面又免去女员工财务经理的职位,弄得女员工愤然离职,向公司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