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低端劳动力减少和国家制造业升级这件事。
很多人都在担忧制造业外流,被印度和越南抢了全球制造业份额。
担忧是应该的,但我只担忧这个外迁的速度,而不是结果,因为实际上很快中国的低端制造业要开始缺少劳动力了,所以最终这些产业都是要死的。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例,我出生在一个安徽小村庄里,属于贫穷但不特别贫穷的村子,全村大于十八岁的青年人,包括我的两个叔叔,全部都去了南京打工,并不是进厂,而是做建筑工。
但是到了我这一代,全村十几个小青年,最低也是读了大专,有人做医生、会计和公务员,最低也是个小白领,有人说我们实质上还是农民工,但我们已经的确不进低端制造业了。
倒不是低端制造业不重要了,比如我们年轻人不进工地和工厂,但我姑妈,和一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们,都去镇上的玩具厂上班了。我的叔叔这一辈人,有人依然在做建筑工,但都不愿意去大城市了,而就在县里和附近干活,收入比我当年在上海工资还高。
总之我已经想不到一个认识的人还在工厂上班,因为富士康这类工厂,真的是没有自由工资还低,还不如送快递和外卖。
所以到了我们的下一代,谁还会进厂或者工地上班?虽然最终有,但数量一定都很少了。这就是人口素质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匹配。
所以中国发展高科技,增加高素质就业岗位,是解决人口增加减缓的唯一办法。现在开始把低端制造业给踢出去也是势在必行的过程,只不过速度要把握好。
最后要说,虽然“低端劳动力”不好听,但我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我叔叔爸爸这一辈都是农民工,甚至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