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市初级会计

  公司有一个初级岗位空缺,领导说,他只明确一条:不要北京本地的。其它方面,由人事和业务主管商议决定。也难怪,刚走没多久的小艾就是一个北京男孩。不不,应该说是“北京爷”。领导也是怕了。

  公司有一个初级岗位空缺,领导说,他只明确一条:不要北京本地的。其它方面,由人事和业务主管商议决定。也难怪,刚走没多久的小艾就是一个北京男孩。不不,应该说是“北京爷”。领导也是怕了。

  小艾很年轻,只有25岁。干起活来挺麻利,脑子转得也快,进公司一年多的时间,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参与了不少,按说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就有一个毛病:经常请假。后来领导总结出来了:还是不差钱。

  考勤这事儿,听起来是个小毛病,领导若盯着这点不放确实也显得小气,可小艾这考勤真的没法看。三天两头迟到不说,还经常请假。病假、事假轮番上。理由也是日新月异。

  如果给他请假的理由分一下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家装维修

  据说家里有一处房子在装修,灯没安装好,施工队这才刚装上,没两天就掉下来了。万幸当时屋子里没人。约了施工队过来重装。家里人手不够,所以得他亲自盯着。还有就是下水道堵塞,屋子里漏水。搞不清他究竟是住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第二类:家庭纠纷

  小艾的爷爷过世,留了一套平房,爷爷有三个儿子,为了争房子闹得不可开交。小艾的爸爸是老大,就小艾这一个儿子,所以每次开家庭内部会议,小艾都要跟他爸一起。据说兄弟几个争执起来真的会动手。

  再不然就是头天晚上他爸爸喝多了,摔了一跤,他在医院陪了一夜。总之,感觉他真的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第三类:身体抱恙

  别看小艾年轻,身子骨真的不太行,发烧、感冒、拉肚子,动不动就去医院挂吊瓶。还有一次被蚊子咬了,脚踝处一直红肿,已经影响走路了。

  人事管他要医院开的假条,也是只有诊断,看不到日期。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请假嘛,这有什么,该扣钱就扣钱呗。可问题是经常突然请假,意味着手里的工作必须临时移交给其他同事,如果别的同事对内容不熟悉,也会给公司业务带来麻烦。

  小艾这样的情况,虽说带薪年假扣完了,按无薪事假扣,可扣的钱还抵不上给他交的五险一金的金额大呢。若只是偶尔发生也就罢了,月月都如此,实在让领导头疼。即便他完成项目再出色,也不敢交给他活儿了。唯恐中途撂挑子,还得给他找后援。

  后来,领导实在受不了了,就跟他谈了一次话。小艾自己也觉得很惭愧,就自己主动辞职了。谈话中他自己也说,可能这种循规蹈矩的坐班工作不太适合他。他想自己创业了。领导对他表示了祝福。还让财务给他发了10000块钱。好聚好散吧。

  不过,小艾这个职位空出来以后,领导发话了,这种基础职位暂时别找北京本地的了。估计是心有余悸。

  小艾虽然只是个例,但在北京长大的年轻一代也总会被贴上“吃不了苦”的标签。工作中,不一定干不好,但不一定想去拼尽全力。即便干得不好,也总有“老家”给兜底呢。所以,如果仅从工作态度上看,确实不如别的城市的年轻人。

  曾经一位来自外省的年轻同事跟我私下里感叹,感觉每个月是在给房东打工,一半的工资都上交给房东了,剩下的钱应付交通、吃饭、社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即便如此,跟家里通电话的时候,还总是报喜不报忧。不愿意让家人看到自己的窘迫。

  同事说,原本毕业后可以留在老家,做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可自己还是坚持来到了北京。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再辛苦也要咬牙做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你们单位里会有地域偏见吗?一起讨论一下?#职场加油站#

  关注@车姐的职场咖啡 每日分享,持续更新。

  2007年,36岁的医学博士冯唐拿出所有积蓄,在北京后海买了一个四合院。此时所有人都在看冯唐的笑话,因为当时北京四合院的价格处于历史新高,现在进去就像一把韭菜在等待收割,所以没人看好他!

  2007年,36岁的医学博士冯唐拿出所有积蓄,在北京后海买了一个四合院。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人傻钱多”,没事瞎折腾。可结果,这套300平米的“豪宅”,转眼就让冯唐躺赚了5000万。后来,这种“瞎折腾”精神,又把冯唐送上了全球合伙人、作家富豪榜……

  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5月出生于北京,1990年-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本来一开始他挺开心的,因为他是妇科主治医师,好色的他说光明正大地看女人了。谁知,真正他到了医院的妇科,看到自己的肿瘤女病人,每天手术,化疗,不断被病魔折磨,他却没有办法医好,他绝望了,无力感突然袭击了他全部。于是,他逃离了这个岗位。

  后来弃医从商,考进美国排名20的名校读MBA,托福满分,学费全免。

  毕业后顺利通过5轮面试,进了咨询公司麦肯锡。10年过去,37岁的冯唐,成了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年薪上百万。

  他之前,麦肯锡还没有中国人做到这个位置。

  第一年,每周工作90小时,晚上2点前能睡觉是万幸了,忙到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回短信!

  一年多后,他升到初级项目经理,睡觉的时间终于可以往前推一个小时,35岁做到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以上种种,难怪柴静说他既聪明又努力,博览群书,过目不忘。

  2007年,36岁的医学博士冯唐,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在北京后海买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四合院。因为当时北京四合院的价格处于历史新高,所以冯唐身边的朋友都笑话他:“莫不是读书读傻了?居然送上门来割韭菜,真是傻子!”

  可谁也没想到,如今这套四合院市值已经超过一个亿,冯唐又一次在众人的嘲笑中赚得盆满钵满。

  冯唐后来谈到自己当年买这个四合院的原因。他当时手头有一些存款,就想拿这些钱搞投资理财,首先想到的是买股票,股市他熟啊,不怕赚不了钱。但是当时的冯唐在一家咨询公司上班,买股票的限制太多,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既然不能买股票,那不如买套房。那时北京的房价虽然也不便宜,但是还在冯唐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冯唐预测20年后,房价一定会更高,要投资买房,那时是一个很好地时机。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四合院价值几个亿,这可是躺平都能赚上几亿元的大生意。

  2009年冯唐又成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现任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

  华润原董事长宋林出事前几天,冯唐戴了很多年的一块古玉突然碎了,古话讲,玉能消灾,冯唐顿感不妙,紧接着,他发烧一个星期,冥冥中,他感觉可能要出大事,他立刻从华润辞职,走为上计.

  医疗行业再加上国企,门道大家都明白,冯唐能全身而退,说明他很高明。

  转战多个领域依然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冯唐的能力不容小看,而他对于未来的把握能力更是很强。

  对于跨行的经验,冯唐说了自己的秘诀:我平时总会逼迫着自己干一些本行以外的工作,并且培养一个兴趣,当工作之余,我就会抓起我的兴趣。多年后,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已经足够养活我了。

  冯唐无论是麦肯锡,还是华润的工作都非常累,每周工作80~100小时,一年要飞行10万公里里程。

  他最累的时候三天没有睡觉,特别困的时候只能用游泳来强迫自己精神一些,繁杂的工作背后,普通人只想刷刷视频,看看网文娱乐休息,而冯唐却在争取一切的时间来写书,等飞机的间隙、上厕所的时候,随手记下自己的想法,用他的话来说是“用文字来打败时间”。

  正是因为此人横跨医学与商界,又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所以,对社会的洞察很深,笔下的文字时而有趣,时而无趣,金钱功名,生死人伦,他有阅历,有智慧,全部写在了书里。

  2021年7月,冯唐新书《有本事》上市,遭到了无数粉丝的疯抢,44部全新作品一气呵成,“你可以不屠龙,但不能不磨剑”,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要有这样的豪气与胸怀。

  冯唐在书中所说的,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真正地做自己,就是学会认真生活,当你全心全意投入到生活中,用最赤诚的心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问题时,你也将会得到生活回馈于你的美好。如此,内心也就多了一份清明澄澈。

  在这本书中冯唐提出了一个很扎心的问题:站在生命的终点看生命的终点,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

  后来冯唐得出了一个答案,账务自由在极大程度上其实和财务无关,还是和一个人的心智洞明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

  人生在世,过眼云烟,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用心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次欢声笑语,每一场温暖的邂逅,每一次温柔的回应,便是这一生中最大财富。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下单。

  14年前,冯唐赚了上千万,于是把所有的钱拿出来在北京买了一套300平的四合院,朋友都笑他被宰了。几年后,那座不起眼的四合院已经升值到了1亿多,冯唐却笑道:房子再贵,也就是个窝。

  冯唐本来是个医学博士,还是在协和医学院工作的,那会才1998年,可想而知他的实力有多么强劲。但是他不满足,2年后又跑到美国,读了商学院的MBA,先后就职于麦肯锡和华润。

  从一个医生转变成投资客,跨界转行这么大的,真是无出其右。当然,这还不是冯唐的全部实力,他另一个身份是小说作家,写了不少的传奇故事,为此荣登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14年前,冯唐就已经凭借敏锐的嗅觉赚得了千万资产,但是不久,他便把这些钱换成了北京二环内的一套四合院,别人都笑话他,那么多钱就买这一堆破瓦房。

  即便那个时候,北京的房价也不便宜,普通的打工人能买上一套公寓房就很知足了。而冯唐起先是想把钱投到股票里的,不过他职业特殊,公司对此有限制,所以就将目光转向了房产。

  冯唐确实不一般,他预料到这些老四合院有升值的潜力,原因无他,地段太好了。当时他出手的这一套,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真正的皇城根。

  当初朋友们纷纷笑他傻,等过几年一看,原来是自己傻。08年以后北京房价就像坐火箭,蹭蹭地往上涨,冯唐当初买下的四合院价值已经翻了好几倍,估值一算竟然有1个多亿。

  冯唐还是改变不了写书的习惯,于是他便把这件事总结了下来,写在了一篇标题为《挣多少钱算多少》的文章里,而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探讨该怎么达成财务自由。

  看看,还在40多岁,他就要为退休生活做准备了。不过冯唐认为,财务自由的标准真不用像自己达成的那样高,他觉得在北京,只要手里边有1000万流动资产,再加上一套房,这就足矣了。

  或许是已经过了生活的初级阶段,冯唐渐渐对钱也看淡了,所谓返璞归真既是如此。他说:一个人要想有个人样的活着,要多少钱?其实也用不了几个小时。

  就像有钱的都低调,冯唐以身作则:他衣柜里就那么几件外套,翻来覆去地换着穿;楼下一个煎饼摊,鸡蛋香肠酸菜,也是每天轮着吃。他说我这一个月就吃煎饼,不过450元。

  还是应该向他学习,有钱的就多花,没钱的就少花,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只会让自己难上加难。冯唐的准则就是,一个人要活得简单,有大把的时间干点能挣钱的事,就算什么都不干,起码不会花钱。

  现代社会太浮躁了,人人都想过公子小姐的生活,这可能吗?在北京,一顿火锅就不止450了,而冯唐能用这钱吃一个月,他不比绝大多数人有钱吗?光凭这点,就值得我们去学习。

  针对上述现象,冯唐一针见血的表示:财务自由很大程度上和财务无关,而是与一个人的心智有关,这两样总是无法避免的联系在一起。

  冯唐跨界跨的这么狠,让很多人都汗颜,从妇科大夫,到麦肯锡合伙人,再到华润的CEO,每一样都做的精彩。另外他在主业之外还写出了16本小说,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就是拿他的小说改编的。

  也有大佬请教过他:你是怎么跨行这么成功的?冯唐却说:我这个人不拗于老本行,什么都感兴趣,工作之余就多学一点,等到多年后再看,光是这些兴趣就能养活我了。

  做人做事方面,冯唐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根据个人经验,创造了“九字真言”,那就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冯唐此人,看待事物非常透彻独到,脑子又活,不然也不可能干一行成一行,他的许多决策都精准得吓人。但当别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全部都告诉大家了。在他的新书《有本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听从内心,敬畏天理。”

  细细品味下,确实有其中的道理。这本《有本事》就是冯唐专门写给那些想干事,想成事之人的一本宝书。就像冯唐说的:“你可以不屠龙,但你不能不磨刀。”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本书也完全会给你一种开卷有益的惊喜之感。

  在遇到问题,感到迷茫时,读几段冯唐的文字,便有了新的思路、继续把事做成的信心!

  如果你也刚好想做点事,又苦于经常遇到难题,走走停停没有进展;或者困惑与如何能真正去平衡工作和生活,又能够轻松获取财富,过上体面的生活;

  不妨点击下方“看一看”,学一学冯唐的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成事能力,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18290/
1
上一篇吉林省会计管理局电话
下一篇 会计中级职称和cpa哪个性价比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