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 初七啦,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是时候收心准备学习了。【注会《财管》思维导图】第7章.期权价值评估,抓紧收藏,赶紧学起来吧~[加油][加油]
上星期外资净流入240多亿,
散户是不可能做空的,
究竟谁在做空??
谁在关键时刻的时候都在打压期指?
谁在大盘快要起来的时候打压大金融?
只有中国的机构把散户当作对手盘,
如果期货或者期权这种零和博弈还可以理解,
但这是找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呀!
谁在茅台2300元的时候给出3000元的目标价?
谁在紫金矿业15元的给出21元的目标价?
结果中信这两个神操作的目标价,
谁信谁倒霉!
除了机构还有上市公司,
康美药业为什么不能退市?
我就觉得很纳闷了,
这个连续造假的公司,

市值102亿,
竟然预亏近300亿?
这种公司还有什么留着A股的活口!
还有保荐机构,
会计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评估机构,
一网打尽!
A股的故事太多,今天先讲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法拉第未来宣布调整工资,“期权工资”666!!!
贾会计润出去以后,下周回国已经有年头了,法拉第未来交车的日期也是多次推后,实车至今停留在ppt上,老美的韭菜也被老贾唰唰的割[灵光一闪]
10月26日消息,法拉第未来将从11月1日起将所有员工的薪水降低25%。
对于降薪一事,法拉第未来也有对应的“补偿”,员工将被授予限制性股票单位( RSU ) ,金额相当于被削减的工资,将于12月落实;法拉第未来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大幅度的减薪选择,以换取更有价值的RSU。

不过法拉第未来同时也表示,如果员工在降薪期间被裁,那么所有被授予的RSU都将被公司没收。
贾会计的套路好深,想到了某大让员工买公司金融产品,满满的套路,自己的工资搞成了期权,不努力还没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1992年,曹德旺和当时一位担任银行行长的朋友一起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失声痛哭起来:行长,我心里苦啊!
曹德旺从芬兰买回来设备以后,不到半年就收回了设备成本,一年时间赚了2000多万,这个设备也成了人们眼中的“印钞机”。
钱越赚越多,企业越做越大,为这个项目提供资金的项目管理人林仰波就建议曹德旺多看看书,对企业做大做强有很帮助。
但当时国内还没有职业经理人,这方面的书籍也很少,林仰波就从新加坡,给曹德旺寄来了一大摞书,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管理会计、财务成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质量管理等等十几门课程的教科书。

曹德旺如饥似渴的学了起来,每天工作之余就是看书,初步具备了工商管理知识,也对公司上市有了初步的认识。
再次见到林仰波,是在新加坡,曹德旺去新加坡出差,林仰波盛情款待,这时候,曹德旺才知道,原来林仰波是新加坡一家银行的行长。
酒足饭饱,林仰波问了曹德旺的学习情况,然后又给曹德旺讲解了公司上市的利弊得失,曹德旺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当时,出于3个方面的考虑,曹德旺决定将公司上市:
一、可以提高知名度,因为您的股票挂在交易所每天交 易,要买的人会去研究。
二、如果企业要安抚管理层,可以设期权用以激励。
三、只要具备扩张条件,资本永远不成问题。
所以,回国之后,曹德旺就开始着手研究福耀玻璃厂的上市问题,经过打听,发现省政府正在找一家企业作为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试验。

曹德旺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还告诉领导:可以啊,我的企业本来就是试验品,省政府需要试验的,就拿去试吧。
就这样,福耀玻璃厂在省里的操作下,开始逐步上市,他们将福耀 1990 年时的净资产 6127.5万元,按一股 1.5 元算分成 4085 万股,面值一块,一股卖 1.5 元,实际上等于没有溢价。同时确定了 1991 年 6 月 22 日由闽发证券发行。
第一批发行了1600万股,价值2400万元,当时由于福耀的效益好,股价又便宜,所以大家都争着买。
一家银行买了 200 万,县里、市里、省里的一些部门领导、媒体人也都买了,单单各级机关的干部,就购买了几百万股。
有一个福州大学的教授,把全家集合到一起,开了一个通宵的家庭会议,最后决定把全部积蓄两万多块钱拿出来,卖了一万多股的福耀股票。(详情请看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

有人看到曹德旺靠印股票又赚了这么多钱,心里不平衡了,开始四处散播谣言:福耀股票不能上市,曹德旺圈了钱想跑到国外去!
流言一起,想刹住车是很难的,那些持有福耀股票的人,都在想办法把手里的股票转手,普通老百姓还好说,那些官员们就难了!
所以,他们纷纷给曹德旺打电话:曹总,你能 不能帮我个忙,家里需要用钱,请帮我找一个买家,把我的股票买走。
尽管理由五花八门,但目的只有一个:出手自己持有的福耀股票。
曹德旺又不好意思拒绝,便开始四处筹钱,买回这些官员手中的股票,从一分利息,到两分利息,不知不觉,曹德旺赎回了400万股。
而当时的福耀股票,已经是2.5元一股了!
每天看到这巨额的债务,曹德旺就心如刀绞,常常压抑的睡不着觉,但天亮了,还要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的,想个没事儿人面对公众和员工。

是人都有耐压的阀值,曹德旺也不例外,压力大了,他也受不了啊!
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行长了解到情况后,思索了一会,便对曹德旺说:您把您的法人股抵押给我银行,我银行贷款给您,这样利息就没有那么重了,您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这位行长的无私帮助,感动了曹德旺,也激励着曹德旺,所以曹德旺一直很感激他。
在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中,对这件事,对这位行长,不惜笔墨的进行了详细描述,可见他们在曹德旺心中的份量。
其实曹德旺一直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从他帮助老师建设学校,帮助王以晃等,都可以看出他率真的性格。
读曹德旺的自传,真的就像读故事一样,不仅情节饱满,而且道理深刻,引用一位读者的话:初读是故事,再读就是人性和智慧!

怪不得曹德旺不满意别人给他写的传记,怪不得他要亲笔写自传,原来,他是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亲身经历的往事,来教育引导后来者。
我是一个喜欢读别人自传的人,总感觉懂得吃别人的堑,涨自己的智的人,才是一个聪明人,特别是成功人士,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学习!
读别人的自传,悟自己的人生!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曹德旺承诺,这部书所赚的每一分钱,都将用于慈善事业!让我们为慈善事业一起加油!
金融业以高薪著称。比如招商银行年报公布就引起热议:2020年,招商银行应付职工薪酬加上支付员工的薪酬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合计超594亿元,人均薪资超65万元。然而,这会是真实薪酬分布吗?
【1】大部分人都在“被平均”
在大部分行业里,薪酬分布可以分为中、高、低三个层面。

月薪达到2万的员工算是进入了中级层面,年薪差不多接近30万。
少部分的高级管理层,月薪可能会达到相当丰厚的5万,加上一些期权、股票之类的额外福利,年薪差不多就是100万。
可是上述中层和高层加起来,最多占到行业人数20%的比例,可是却能占据行业薪酬的80%。
而位于金字塔底部的80%的人,也就是大部分职场员工,即便工作多年,依然与高薪无缘,他们才能代表职场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很多人也在“逃离银行”
在银行工作的人都清楚,每年有几十万人报考银行,但同时在一年内,其中的半数人会选择离开。
很多年轻人会发现,在初始阶段,自己做的大多是低难度+高强度的机械化的事情,。每天重复做着替代性很强的工作,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这与他们心目中光鲜亮丽的金融行业不一样。

但是你呆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享受”这样等着养老的日子,只要有钱,就有上班的动力。
毕竟比起外边的狂风暴雨,银行的日子还是比较稳定的。
我倒是建议很多人应该先明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冲着“人均薪资超65万”这样的数据去找工作,探索一份职业应该付出足够多的考察时间,而不是人云亦云。
【3】办公室职员的工作已经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优渥
知乎用户@怒吃鸡胸肉 整理了一份上海各行各业真实税收表。(如表2、3)
小区保安一个月2500;健身房的前台小妹,做一休一,月薪3500。
写字楼的白领看着高大上,也不过拿着6000元的月薪;星巴克全职员工税后能拿到4000元。
消防队专职开消防车的司机,月薪6000;
科级或副处级的警察,三百六十五天待命,一年到头就15万上下。

传说中高薪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很多员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是在1万到1万5之间。
反而是木工、电工、泥瓦工,以及996的代言人程序员,收入普遍更高。
所以,对于行业的认知不少人还是存在误区,你听到的美丽的数据只是不对称的信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多读、多问、多接触行业中的人。
#职场达人说##秋叶书友会##我要上微头条#
我是@秋叶大叔,秋叶商学院和秋叶PPT创始人,专注职场培训及个人品牌打造,汇聚全网300万崇尚知识、追求个人成长的新青年。
中概股跌到退市边缘,谁赚了,谁亏了?
上市公司募集到了资金,募集的资金是不用退的,现在可以用很低的价格从投资者手里回购股份退市。当然如果股价能保持高位,上市公司不用回购股份,还能继续从资本市场融资,这种情况是最赚的。

股东的飞来横财没有了。公司大股东,小股东,有期权的员工的财富做了一场过山车。如果他们还没在高股价时套现的话,现在股票市值缩水了,很多人财富自由梦要破灭了。
海外机构投资者是亏是赚取决于有没有在高位套现。如果没在发行价上方套现也就等于被割了韭菜,如果能在高位套现,那就是大赚特赚了。
风险投资基金大概率亏了。中概股热潮退去了,即便回归港股或A股上市,估值也会大大降低,算是割了资本的韭菜。
华尔街的券商和会计事务所已经转过一波IPO的钱,中概股走退市流程后还能再赚一波钱。
中概股的盘子小,发行股票都是卖给机构投资者,所以很容易被操纵,炒作。中概股在美股比较边缘化,参与炒作的很多都是中国人或者华人。前二年中概股的暴涨很可能是有游资在炒作,然后吸引散户跟风,很多跃跃欲试的中产大部分被收割了。
中概股暴跌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可以提醒大家不要太指望上市后一夜暴富,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企业,也别太指望上市后就能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要做好65岁退休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