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把火,狠狠的烧,看她还能坚持多久”,山洞外的日军一边往洞口添加柴草,一边恶狠狠的叫嚣着,想要把躲进山洞里的黄君钰逼出来。
黄君钰,1912年在湖南湘潭出生,他的家庭是民国时期显赫的世家,他的父亲黄友郢是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1911年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几个表哥也都在国民政府中担任实职要员,风光无限。
后来湖广大地军阀统治,时局混乱不堪,他们举家前往上海。在上海这个当时最繁华、最开放的,旧中国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城市。
黄君珏先后在启秀女中、上海中学读书,十七岁,她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本来按照父母的预设,黄君钰会成为像民国时期,许多大家闺秀那样的时代名媛。
但是她的发展却完全脱离了父母预设的轨道,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有志青年,看到那样混乱腐朽的国家,都会萌生出改变它、拯救它的想法。
既然父亲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追随中山先生把中国从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手里解救出来,那她为什么不能为让这个国家变得美好而奋斗呢?
1927年早在长沙读书时,她深受进步思潮影响,她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负责妇女工作,而那时她才年仅15岁。
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更多的进步思潮,1930年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君珏因组织才能过人,而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期间她还组织复旦学生到南京请愿。
1933年黄君珏从复旦大学顺利毕业,他的父亲把她安排到了财政部会计司工作。1934年,黄君珏从财政部辞去工作,重新回到校园,她到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同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兼职担任教师职务。
1935年的一个晚上,她回到了南京的家中,随即被捕入狱。
原来在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没多久,她就加入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部门,负责联络潜伏在国民政府高层的我方情报人员和远东情报局负责人。
当年从财政部辞职去国力上海交通大学读书,也是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和情报的传递。1935年夏天,由于叛徒出卖,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遭受灭顶之灾,在救出好几位同志后她来不及撤退,被捕入狱。同年8月,她被判刑7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很快国共两党达成第二次合作,黄君钰也被组织保释出狱,在许多同时出狱的的人当中,就有她后来的丈夫王默磐的身影,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经历了共同的磨难,最终成为彼此的依靠。
1938年她和丈夫受组织任命,去更北方的山东,到国军将领石友三部队做政治工作。临行前,她对母亲说:“妈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女儿要离开您,去打日本鬼子,请您原谅女儿的不孝。”没想到这真的成了最后一面。
1939年石友三反水,极力排洪。他们夫妇又根据党组织安排,前往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继续工作。黄君钰在出版社工作,丈夫王默磐则在电务科工作。
虽然到了根据地,但是此时的太行山根据地也十分危险,日军隔三差五就会前来扫荡,而他们则频繁搬家,坚持开印报纸,背着报馆打游击,和敌人作周旋。
1942年5月,日军又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没过多久,队伍就被打散了,他们各自分小队突围。
6月2日,黄君珏和一起突围出来的十余名同志,被敌人紧追不舍,他们躲进了一处石洞内。很快日军便包围了洞口,但是他们不敢进洞搜索,就在洞口点燃浓烟,想把他们逼出来。滚滚浓烟逼进洞来,很快大家便睁不开眼,呼吸也越来越困难。
眼看大家都挺不住了,危急关头,黄君珏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山洞,洞口的敌人显然没有料到会冲出来一个女人,啪啪几声,她举起手枪连续射击,一连击倒两个鬼子,其他人赶紧逃开。当枪里的子弹用尽后。她往前几步,纵身一跃跳下悬崖,壮烈牺牲。那一年她才30岁。
而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他就是身受重伤,在不远处草丛里奄奄一息的王默磬。时间残忍,莫过于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
后来在给岳父的信中他写到:“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幸甚!我们有许多这样敢于牺牲的英雄,换来了如今这片朗朗乾坤。
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