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韩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为什么只有日本的电子产业崩塌了?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从日本著名电子企业东芝的兴衰历程中就能找到答案。东芝的名气可谓无人不知,收音机、数码相机、电脑、内存……东芝涉及的范围可谓广泛,更是和松下,三菱等半导体企业一起,为日本半导体的兴盛立下了赫赫战功。松下产品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价格昂贵,但品质过硬。经常是用了十几二十年都不出任何的问题。
这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之前,就是消费者最需要的。那个时候,电子技术发展缓慢,大家的收入也有限,结实耐用成为一个产品最宝贵的品质。可是到了90年代之后,电子技术进入爆发期,技术门槛降低了,但更新迭代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像是中国这种新兴的消费市场,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所以谁能掌握最新技术,并且把成本控制到最低,谁就能掌握电子市场的主动权。中国企业依靠人口红利和逐渐强大起来的工业能力,迅速的成为了电子市场的新兴力量。
而日本电子企业还在墨守成规,抱着自己的优势不放。虽然品质如一日,却还是逐渐的失去了消费者市场。无奈之下,东芝开始谋求转型。后来东芝以三倍溢价买下了英国核能公司西屋电气,正式进军核电。可没想到2011年发生了福岛核泄露事件,让东芝元气大伤。2015年财务造假事件曝光,成为压垮东芝的最后一根稻草。万分无奈的东芝开始变卖自己的业务,家电业务,笔记本业务,电视业务,医疗和闪存业务一个不留,一代电子巨头就此崩塌。
从东芝的遭遇能够看出来,日本的电子产业说到底是输给了自己的顽固不化。一家试图逆时代潮流而行的企业,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日本的电子产业也是如此。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房地产市场从2015年打出去库存的口号后,房价扶摇直上,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超过2-3倍,在大涨后仿佛人们都忘记了风险认为房子永远只涨不跌,很多实体开厂的老板加入炒房大军,因为辛辛苦苦经营一年发现赚的钱还不如一套房子涨得多。一些大企业纷纷也加入房地产开发,比如苏宁、国美、红豆、美的、海尔、雨润等等数不胜数。。都去炒房,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都是空中楼阁随时崩塌,有些地方的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因为没有其他税收来源。。像以前的资源型城市,在有资源的时候没有做好及时转型,在资源枯竭、产业收缩后,人口也持续外流,加之原有的住房存量大,典型的代表“鹤岗市”从原来房子单价4000~5000/平米,降到现在2-3万就能买一套,在当地很多房子出租不要钱,你只要交供暖费、物业费这些费用就可以。。最近这个城市宣布财务重整了。[闭嘴]
划重点:买房一定要看当地有一定的产业支撑,最好是符合未来10-20年发展趋势的产业,也就是要“高、精、特、新”告诉大家捷径去科创板看看那些公司地址在哪里。。
无锡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8家,妥妥全国前十,还有N家排队中,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方面,深耕无锡10余年。选择好的城市的投资标的,做时间的朋友。[奋斗]
百合的春天2015-认识吴琦 #文学创作# #你做过的最奇怪的梦是什么# #有哪些好的句子分享#
乐观的冰淇淋Cs
百合的春天2015—认识吴琦
针锋相对,对于增加军费,日本防卫省和财务省双方立场差异明显!
资金来源永远是日本增加军费最大的问题!
早在2015年以前,面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日本政府就探讨过增加军费的问题,但被当时的财务相麻生太郎否决!
现在,日本政府再提增加军费,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来源!
据共同社报道,根据日本政府日前公布的9月30日召开的有关《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专家会议首次会议的纪要,日本防卫省和财务省在这个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防卫相滨田靖一以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为例,表达了强烈危机感,他认为必须在5年内将日本军费增加一倍。
而财务相铃木俊一主张确保财源的重要性,他认为,强化防卫力的前提是财源问题要获得日本国民的理解和接受。他反而要求防卫省要求“自我改革和合理化”。
资金来源的问题不解决,日本增加军费就会和上次一样,流于口号。
从日本在增加军费问题上的纠结,我们特别能感觉到邓主席的英明,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0—2016年,我国GDP翻了两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金融业GDP占比加大了一倍,从2005年的4%增加到2015年的8.4%,那么金融业增加值实际上是翻了三番。
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为何如此高呢?其实,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自身的金融增加值占比大概在4%~5%,另外3%以上则来自最近十年快速发展的理财、委托贷款、资管业务等。
央行把钱给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变成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央行”,有30多万亿元资金通过表外业务、理财业务、资管业务,流入十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小贷、保理或者其他的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等,通过层层周转流动,重复形成的资金流达上百万亿元。
其中,每个周转过程都产生一定的收入、成本、利润,这些都累计成为非银行金融系统的增加值。
最后这些资金流入实体,那么实体经济就要承担非银行金融系统自我循环所产生的成本——主要体现为高额的利息。
现在银行的贷款利息一般在7%,信托等非银行系统的资金利息一般在12%以上,而小贷公司的利息可能会到18%甚至20%,那么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
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资管业务进行了严格管制,预计这部分GDP占比会有所下降。
#微头条日签# #投资理财# #gdp# #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中车这5年当中股价如此低迷,其实我们可以从他的财务报表中看出一些端倪。除了2014年,因为财务重组的因素,业绩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1.5倍,但从2015年开始净利润达到118亿元后,净利润开始进入逐渐的下滑周期。 #个股分析# #股票# #投资#
如果你把中药和白酒去对比的话,作为两个中国特色产业优势的企业,那白酒指数从2015年到现在,整个白酒指数涨了10倍。而中药指数从2015年到现在还跌了30%呢。就是从2015年高点到现在,还没涨到2015年的高点呢,还跌了百分之30%-40%,要跟白酒比那差的倍数太多了。所以我以前2013、2014年的时候看好白酒,但是我现在为啥看好中药呢?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中药就是2014年2015年白酒的重现。如果你再想获取一个像2014年到2020年茅台、五粮液的涨幅,现在中药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中药板块里面,我不是说所有的股票都会这样。就需要能挖掘出下一个茅台五粮液的。比如说未来5到7年能够涨10倍、20倍甚至30倍这样的一个机会。在现在的中药板块里面是可以挖出来的。
我看好中药,你看中药指数,现在这两三年它都处在一个底部抬升不断往上,重心向上蓄势的阶段。最近这一波年初下跌,都是一个阶段性的底部,然后接下来行情会再创新高。这一次又赶上年线,我觉得又给你一次上市的机会。但是你要珍惜这些机会,因为它现在属于牛市的启动阶段。我们知道白酒是2014年2015年处于启动阶段。但是2016年以后,白酒就是就是一路向北,再也不回头了。中药也是这样的,保不齐哪一天就一路向北,再也不回头了。像茅台过了300,就一口气涨到1000,中间没有回调,但是茅台在300以下,在100多到300之间,就非常的反复。
我觉得现在很多中药不好说哪一天他就是进入主升,但是未来一定会进入主升,而且一旦进入主升,就是十倍的涨幅。这个机会你必须得抓住,因为它可以让你实现10倍的财务升值。现在在白酒里边想实现10倍的升值很难,茅台现在的市值是两万多亿,再翻一倍就五万多亿了,他现在在消费行业里面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所以它很难,但是中药很多公司现在只有几百亿的市值,顶多也就是一千亿左右的市值,他三、五倍、八倍,也就是上千亿是一点问题没有。还有一个数据就是中药这个行业和白酒都是和我们老百姓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行业。其实从长远来说,一个70岁年龄的人,他对药品的消费是远远大于喝酒这个金额的。
这样大健康的市场现在是三万亿,以后市场在20年以后规模将达到十万亿,仅中成药的市场规模就接近一万亿,还没算上衍生产业,而白酒的市场现在也才只有八千亿的市场。所以不管现在中药股价是涨是跌,短期我觉得未来20年你做这个方向错不了。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可能西方药品卡我们脖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中药?一个是它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有利于医药产业、民生产业自主的问题。另外一个我们要培养壮大自己的民族企业。你不要看他现在做中药,他做中药起家,当他实力大了以后都完全可以做创新药。
中国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强生,培养自己的辉瑞,不可能让这个东西像芯片一样卡我们十三亿人的脖子。另外发展中药还有什么好处呢?中药发展这个全产业链上有很多药材都是在山区、云贵地区、四川的地方。这个行业发展大了,那么上游就发展大了,对于这个少数民族边疆山区的扶贫和稳定是重大的利好,这是化药所不具备的。我们是消费、医药、科技,三个板块我们都配置。但是只是说站在今天这个时点,我们觉得未来3到5年中药是一个确定性赚钱的一个方向。我们就喜欢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我们买入,从来不跟风,我们买任何的板块都是先知先觉,没有后知后觉。无论以前白酒还是以前新能源汽车,我都是早于市场很多年。
阅读文摘之昕礽果复利增长
#东莞头条#离开东莞5年,5年后重回莞,变化实在太大了!
我是2015年4月份离开东莞。我1997年从国企停薪留职来到东莞,先是做了二年多港资财务,然后自已做点小生意,觉得东莞很适合自己的生存,工作生活都很好。就安家在东莞了,当时的我从没想过要离开。
2015年在南宁读书的儿子突然出了交通意外(还好经过治疗无大碍)。我停掉这边的小生意回南宁陪读。小孩毕业了,2019年底我回到东莞了。
之前我在莞是做鞋材的加工的,家在厚街。以前厚街的鞋厂特别多,出去随便走走,及目所处,看到小店小厂都是做鞋或鞋材的。厚街镇以前的支柱产业主要是:鞋业、家具、电子。我朋友圈的朋友主要也是集中在鞋子、家具这二区域。
回来开车溜达一圈,发现以前热闹的厂区平静很多,转了几个工业区才见到二三个鞋厂,做物流倒是多了。
打电话给同行的朋友,还有几个朋友在做鞋材加工,以前合作的十多家鞋厂,转移的转移,关闭的关闭,现在只剩二三家。环境方面:觉得东莞交通设备更新了很多。
但变化最大的是房价:竟然涨了五六倍,一年涨一倍啊。还有工厂成本:人工翻一倍,从15年三千多长到现金五、六千;场地费厂租,也翻倍。
东莞已经不是我以前认识的东莞了。
让我感到欣慰,还是东莞的旧友,觉得情谊还在。
1、跟贸易商的朋友打招呼:我说我回来了。贸易公司的朋友说,你跑哪里去了,你回来还做订单吗?还有订单;2.跟鞋厂朋友打招呼:他们问,难道你还是想做订单?
3.跟同行的朋友打招呼:有空过来坐坐.准备做什么?
4.跟好朋友打招呼:你回来了,别做生意了,做财务去。
去年我还是听取了朋友的意见,我做了二家公司的财务。但骨子里面追求自由的天性,让我觉得做得不开心。准备还是重新做起生意。
我终于明白了:不管你在哪里生活,不管这个城市变化有多大,令你感觉得还能够生活下去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让你觉得生活舒适,有温度。
尽管我离开东莞5年了,重新回来,我依然觉得我还能够在这城市生活得下去。东莞在发展,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来东莞的朋友:大家一直在东莞,你们有什么感觉?
#财税干货# @头条热点 蚂蚁金服A轮融资前后的财务盈利分析,让你了解#蚂蚁金服# 历史盈利性!
1.2015年,蚂蚁金服营收为249.94亿元,同比增长84.46%,净利润为48.75亿元,同比增长44.78%。
2.从营收来讲,2013-2015 年,蚂蚁金服营业收入分别为 71.26 亿元、135.50 亿元、249.94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87.28%。
3.从毛利率来讲,蚂蚁金服近三财年毛利率分别为 41.94 亿元、71.04亿元和 123.45 亿元,毛利率分别达到 58.85%、52.43%和 49.39%。蚂蚁金服毛利率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因为:
一是蚂蚁金服近期在围绕用户粘性加大投入,主要投入在个人转账、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等民生服务等场景,这些场景用户使用频率高、范围广,导致金融机构手续费上升较快;
二是融资业务增速超过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资产证券化成本增速也相对较快。
4.2015年,蚂蚁金服的净利润率大幅降低。最近三个财年,蚂蚁金服的净利润分别为 24.19亿元、33.67 亿元、48.75 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 33.95%、24.85%和 19.50%。
#值得收藏# @北岸KNS
卡上突然多出来1470000元,随后收到一条短信:“辞职干吧”。5年后,这个“二混子”狂赚1200万,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2020年身价3个亿实现财务自由,他就是陈磊。
2015年,陈磊还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毕业后成了北漂的一员,朝九晚五做着汽车设计师。工作不算忙,薪水也不高,还好有自己的爱好可以打发时间。
有一天晚上,陈磊像往常一样拿起桌子上的《中国人史纲》看了起来,突然他脑子中冒出个想法,史书上东周顺序有点混乱,不好记忆。自己为何不把这一个多个小国家的关系捋顺了,用自己擅长的漫画画出来。
说干就干,第二天陈磊就开始着手绘制,完成后第一时间发布在了网上,结果短短一夜间,涨粉百万,后台催他更新的人都回复不过来。于是,陈磊陆续又更新了四集。此时的北京,央视主持人张泉灵的儿子正捧着手机看的哈哈大笑,这也引起了张泉灵的注意,她凑过去看了一眼,心中瞬间就有了一个想法。
第二天,陈磊还在上班,接到了朋友的短信,内容很简单:“晚上出来吃饭,张泉灵姐姐要见你”。于是就有了147万的投资,陈磊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漫画事业。在闭关3个月后,陈磊的第一部漫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上市,短短几个小时,各大电商平台售罄。
在别人看来不好记忆,朝代混乱的历史,在陈磊这里就变成了漫画,大大降低了获取历史知识的门槛。
比如在讲到隋亡唐兴的时,他说隋炀帝奢侈无度,而唐太宗直接住进隋炀帝的二手宫殿,也不重装,直接拎包入住。
讲到中晚唐时期时,他说这个朝代有四大集团:短命的皇帝、内斗的权臣、割据的藩镇、嚣张的宦官。
讲到诗圣杜甫时,他说杜甫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是年少轻狂,游山玩水,后半场是中年危机,忧国忧民。
在讲到三国时,他将几大片区分成三大块:
北:马腾韩遂常约饭袁绍死磕公孙瓒
中:曹操玩命砍陶谦刘表手滑捅孙坚
南:张鲁刘璋不对付孙策玩转江东区
复杂的历史关系,被几张漫画和几句话简单的描述清楚,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厉害之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就是成年人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如果你家孩子不喜欢历史,或者你自己喜欢历史,但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这套《本小时漫画中国史》非常适合,看完后你会感慨: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好玩!
马上过年了,买来送人或者自己看都非常不错,过年了别再只顾玩手机,在家陪孩子看看书也不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购买。
微软在引入机器学习技术之前,财务团队在做每个季度的财务预测时,往往需要1000人花费三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2015年引入机器学习模型之后,基本上30分钟就能完成,并且使错误率从3%降到了1.5%。
财务,法务这些领域迟早要被ai彻底占据。
【一个七年净利润增长1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2%的公司】
这个公司于2015年正式上市。上市的第一年2015年实现净利润1.30亿元。
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每年归母净利润(亿)的具体数据:
2015: 1.30亿。
2016: 1.81亿;
2017: 3.37亿;
2018: 4.69亿;
2019: 5.06亿;
2020: 5.89亿;
2021: 14.79亿。
2022.上半年:12.43亿元。
2022年:24.8亿(预计)。
从2015年上市当年的净利润1.3亿元到今年年底也即2022年全年24.8亿元,七年净利润翻了19倍,连续七年净利润同比环比正增长,复合增长率超过了52%。
这个连续七年高成长的公司,在A股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为数不多,只是没有人去统计没有人去挖掘。这家公司完全不逊于茅台等公司。
目前这家农药公司总市值180亿元,半年报账上现金65.5亿元(贷币资金23.73亿+交易性金融资产41.81亿),无银行贷款无有息负债,预收账款(合同负债)4.39亿元,在建工程5.94亿元,公司毛利率42%,公司净利润率28%,公司所有财务指标都很优异,而最近一年股价却只有微涨,动态pe只有7倍,公司连续高增长,股价严重低估。
在未来的几年内,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这家公司还有很多个重磅新产品即将投产,毛利率、净利润率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净利润将继续大幅增长,我们预计今年2022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25亿元左右,明年2023年全年净利润有望继续高增长达到33亿元左右。
目前这家农药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以现有产品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的模式,从源头上控制产品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净利润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一年比一年高,这是两市A股中真正高成长的公司!
(所有数据来自公司公告)
特朗普下台后怎么办?美媒已安排得明明白白
据报道,特朗普的经济状况从2015年就开始恶化,而且他还以个人名义担保超过亿美元的贷款,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四年内,特朗普的财务压力相当大,必须想办法还清这些债务。不仅如此,有资料显示他还有9亿的房地产债务也快要到期,这就表明他的财务压力处于相当大的情况下。
担任总统以来,确实让特朗普忽略了商业上的运营,让他的资金缩水许多,资产甚至在去年就减少了3亿美元,下降到27亿美元,今年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原因,更使得他多处房地产停止运营,减少了大笔收入,这些都是特朗普面临的难题,所以对于他来说或许失选总统,只是他重振商业版图的契机。
房地产或将进行海外扩张
在特朗普就任总统期间,为了避嫌,他拒绝出售自己在家族企业特朗普房地产的股份,对于海外扩展也停止了,这是为了避免以权谋私的非议。因为在就任总统期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守则,就是放弃海外的新交易,尽管特朗普特立独行,不过对于这些守则,他还是积极遵守的。
为了做好一个总统,尽管特朗普已经考察了中国、哥伦比亚、巴西等国家的商业版图,但他也没有急于扩张,甚至延缓了自己一个酒店的建设。现在特朗普无缘总统之位,这些被放缓的计划无疑可以再次被实施。毕竟海外有着巨大的市场,作为商人的特朗普自然要涉足。
个人营销不停歇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一个个人性格极其鲜明的人,与美国历任总统相比,他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在多个节目里,他就会营销造势,让大家看到他各方面的优点。而早在2004年播出的《学徒》,特朗普就像大众展示了自己力挽狂澜的能力,再次打造了一个传奇的商业帝国。
特朗普的这些做法无一不是像大众传递他智慧过人的形象,在节目之后,果然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收益,通过各种节目、活动,他又收益颇多。要知道特朗普给自己打造的富翁形象,对大众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纽约时报称,特朗普的收入大多来源于名气,这也是符合事实的。
如今不再担任美国总统,给了特朗普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看似繁华的商业帝国其实内里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脆弱,没有了美国总统的名气加持,特朗普的发展之路也会有不一样的情况,让人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奇迹中国》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