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美国会计专业移民

  2023年后澳洲留学会计专业,好移民吗,难度是不是有所降低?   澳洲的会计移民要求100分了[汗][汗]真要命。毕业还是回国得了,早点回国找个工作,成家,过安稳日子。耗在澳洲拿身份遥遥无期了。

  2023年后澳洲留学会计专业,好移民吗,难度是不是有所降低?

  澳洲的会计移民要求100分了[汗][汗]真要命。毕业还是回国得了,早点回国找个工作,成家,过安稳日子。耗在澳洲拿身份遥遥无期了。

  这是我刚看到的文章: 目前会计、审计等热门岗位的EOI邀请分数(上个财年会计、审计的获邀分数是100分);

  2021-2022财年189移民配额数量仅9,550个,而目前获邀人数仅450人,远远满足不了目前正在等待获邀的人数。

  凑分,32岁前30分,非博士学历学位15分,单身10分,翻译证拿到5分,职业年5分,雅思8炸或pte4个79分得20分,对口工作经验3年10分,共95分,还是没有能够凑满100分。[鄙视][鄙视]但是,没有pr是很难找到对口工作的,死胡同了

  前两天被我爸约谈啦!主题是侄女谈恋爱,做姑姑的要积极互动,深入沟通,掌握一手信息,替她把好关。

  我果断拒绝了,1202年了怎么还用这种论调?

  侄女初中移民上海,美国留学,复旦读研,国企会计,有车有房无贷款…还研究点心理学。

  想起汪老的一段文字:​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我阅读理解的答案是:长路慢走,深话浅说。少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亲人也不行。

  我很爱这闺女,也算了解她的脾性,愿意默默祝福。

  亲而有疏,熟不逾矩…生活太戏剧了,还是各自带点凉薄上路吧。

  其实,我就是怂,对自己个儿没信心,万一谈崩了呢,再咋处?

  分别从事会计及IT行业的香港80后夫妇Rebecca和Samuel,在港有稳定工作,并已置业,自言成功上车从未有移民打算,直至一次被问及有否想过到外国生活,才一时兴起搜寻移民资料,在两年内顺利移民新西兰,并在facebook分享移民生活!

  他们首选目的地是澳洲,因当地有亲友可互相照应,但申请时配额已满,要等名额开放可能需时一年,移民代理问他们会否考虑到新西兰,反正文件已齐备,可为他们免费作一次申请。

  当时新西兰技术移民需要120分,Rebecca和Samuel的分数足够有余,因此一递交Expression of Interest(EOI),进度便很快,只需补文件、考IELTS、面试,便直接批出Resident Visa(RV),由一开始入纸澳洲到取得新西兰RV,前后用了两年。

  Rebecca和Samuel婚后养了两只猫猫,当初决定移民时已有共识,一定要带它们一起走。

  “两只猫猫是在三、四个月大时领养的,相处了几年,没理由把它们留下。因此,当知道移民签证差不多获批时,便着手找宠物移民的代理。”

  Rebecca指,新西兰对宠物移民很严格,要把血液样本直接送往英国化验并取审批报告、打针后要观察半年,也要打晶片、抵埗后要隔离10日。

  找代理帮忙会较轻松,两只猫猫的移民费用共花了5万港元,已包文书工作、检疫、机票等,价钱算是合理。

  Rebecca称,他们是2016年最后一批以技术移民直接获RV的申请人,不像现时需要在9个月内找到工作,因此当时Samuel久久仍未找到本行工作,也没有太大压力。

  当时已决定若真的找不到工作,住满两年取得永久居民身份便回港,索性当作working holiday,期后幸好获朋友介绍到相关工作。

  最容易移民加拿大的三大职业!

  很多粉丝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总是绕不开这两个问题,就我的职业背景去加拿大好找工作吗?

  我的职业背景符合加拿大移民条件吗?

  那么下面跟大家分享最容易移民的三大职业,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排名第一的是软件工程师: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软件工程师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必需品,加拿大对该类职业的需求同样十分巨大,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移民路径的选择,软件工程师都无需发愁,而且这个职业在当地收入水平,可以说是很高的,每年平均薪水,可以达到九万刀。

  排名第二的是医护人员:

  护士,是去年加拿大政府机构公布的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这也不难理解医护人员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是稀缺的职业,尤其是像加拿大那种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医护人员永远,都是稀缺的状态。所以加拿大护士的平均工资也非常高,平均可以达到每小时三十七点四七刀。

  第三个就是会计师加拿大被称为万税之国,在加拿大,你会发现,不管是公司也好,个人也好你一定会接触到的就是会计每年报税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重视,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会计师在加拿大就是真真的铁饭碗,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薪资也就越高,所以会计也是一个很好的移民职业,好找工作的职业!

  朋友终于帮儿子申请入籍了(美国),朋友是在儿子初一的时候移民美国的,绿卡是早就有了。他儿子在华大读大三,本来她也并不着急入籍的事。但明年儿子要毕业了,涉及到要找工作,美国现在找工作也并不是特别容易,除了计算机专业。由于身份的不同,许多企业还区别对待。现在申请入籍也意味着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就容易多了。这两年经济衰退,国内外找工作都不容易!#留学#

  关于澳洲留学移民的一些真相!!!拉黑那些劝你为了移民而留学的人!

  首先重点先明确好一个问题:澳洲没有留学移民政策!!!留学移民不是一个澳洲移民政策,大家说的留学移民,就是去澳洲留学毕业之后,再根据毕业之后的情况走各个适合自己的移民项目(比如技术移民、雇主移民、商业投资移民)。所以你读书的时候的移民政策可能和你毕业之后的移民政策差别很大的!

  比如之前很多留学生读会计,因为会计专业入学简单,当时移民政策也很好。但是当他们读完2年或者四年之后,移民政策急转急下,会计变得移民非常难,不仅独立技术移民189分数高,各个州担保政策也不要会计专业的申请者。

  再比如,你在留学期间读了一个石油工程的专业,再考虑留学阶段这个专业还在技术移民职业清单中(只有再移民职业清单的专业,才能申请技术移民),但是毕业之后,这个专业就不在移民职业清单中了,这时候你就比较尴尬,技术移民是没办法申请的。澳洲移民政策基本每年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调整。所以你的主要目的是移民移民,不要考虑澳洲的留学移民!

  反之,加拿大留学移民还能相对靠谱一些~

  有会计女生,拿到491签证就欢欢喜喜从悉尼移居到了纽卡斯尔的葡萄园区,找到酒庄对口岗,在做会计。她以为早点去偏远区就可以早下签,结果快二年过去了,根本不下签。急得要再申189签证。

  其实没必要。491签证的过桥签开始,就算工作和居住时间。会计本来就不受移民局待见,二年到三年才下签,所以不用着急。假设三年移民局再下签,则拿到491签证立刻可以去转191永居。

  并不是说,下了签还得等3-4年。

  现在去申189签证,哪怕给了你,然后会计189下签需要三年以上,不是更惨?

  维州财年首发邀请雨,已有会计/IT/工程获邀

  维州本周发了财年首轮的ROI预邀请,开放全部移民职业可申的维州第一轮就发了不少ROI邀请,尽管跟189类似,医护/教师/社工是低分获邀的主力,但也有会计100+5分拿到190,有工程85+5分拿到190,还有ICT的多个专业以及建筑这些,比上财年的情况已经好了不少,以下是本轮邀请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供大家参考

  会计100+5分,有相关工作+2年多相关工作经验,DOE19/8/2022

  491会计85+15分 有相关工作且2+年相关工作经验

  机械工程85+5分 有相关工作

  建筑师 90+5分 有相关工作且2+年相关工作经验

  QS 95+5 分

  chemical engineer 85+5分

  Biomedical engineer 85+5

  境外土木工程85+5分,八年工作经验

  境外土木工程85+5分,七年工作经验

  Software engineer 95+5

  Developer programmer 90+5分

  计算机 261111 95+5分 有相关工作且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

  境外85+5分的IT

  境外90+5分的software engineer

  幼教85+5分 有相关工作(幼教还有80+5分)

  中学教师85+5分

  注册护士(aged care)85+5分 有相关工作且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

  注册护士(nec)75+5分

  注册护士(aged care)75+5分

  社工 95+5分 有相关工作且有2+年相关工作经验(社工最低还有75+5分)

  这些都是ROI邀请,获邀后需要在14天内递交正式材料,被审核通过后才是拿到正式提名占用一个州担配额。

  首轮邀请的第二天,有很多递交了的同学收到了州政府的邮件,一些是说无法locate EOI或者无法process ROI,又有些同学不久收到说上一封是技术错误。这个大概率是州政府系统的错误,我们建议收到邮件后不要直接按照要求撤销申请,因为有的同学撤销后又无法递交新的申请了,如果着急可以联系州政府问清楚,或者等州政府修复系统做一个统一解释。

  此外我们了解到与首轮获邀条件比较相似的同学,收到了州政府一封再接再厉的鼓励邮件,说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下一轮可能就给发放邀请。无论如何,这算是一封安抚邮件,希望大家下一轮都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消息。

  “澳洲本科毕业,应该在澳洲读master还是去其他国家?

  求问大神们问题:我明年金融会计本科毕业,正在犹豫之后的路怎么走?实话说,一开始选澳洲是因为有意向移民,现在这个情形,感觉要被剥一层皮,再想想好像去哪移民都要剥皮。。。

  所以现在更加倾向再读一个硕士然后回国工作,我的平均成绩都在HD level,既然是以回国和工作目的,犹豫说能不能拼个更名的名校,含金量高点,同时也折腾一点。

  有没有同样研究过的朋友,给点建议?

  “不考虑移民的话,毕业后应该留在澳洲工作吗?”

  毕业在即了,学的会计,在考虑应该在澳洲工作几年攒一点工作经验再回国求职比较好,还是直接回国比较好,平时成绩不错,拿个大公司的offer应该问题不是很大,移民有过念头,但是每每听说会计不行了就很怕...感觉应该挺难的,所以暂时也不考虑了吧,现在就是纠结是要在澳洲拿工签工作几年先,还是直接回国?(再考虑到今年回国机票不知道能不能降得问题...)综合考虑之下,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我同学女儿裸考pte第一次就八炸,女生考语言有先天优势。现在澳洲技术移民绝大多数学科都要求八炸(it,会计,工程)才能获邀,少数还能七炸(幼教,护理,社工等),个别能六炸就移民的那是运气,概率很低的。

  譬如你人呆在卧龙岗,纽卡斯尔读个tafe大厨,毕业了受邀偏远地区州担保,那么现在六炸也够了,未来竞争加剧,大家都知道这个漏洞,都往那边拱,不久后这漏洞补上,没戏了。

  香港80后工程师技术移民新加坡,一家三口成永久居民:我们不是去拿福利的!

  香港再次掀起移民潮,除了加拿大、澳洲等热门国家,新加坡也是不少人心仪的目的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文化和气候与香港相似,其中的房屋政策更让香港人趋之若鹜。

  80后的Karman去年起计划移民,希望为刚出生的女儿提供多一个选择。两夫妻没有外国护照,又不想与家人分隔太远,唯有拣选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需精通日文韩文;马来西亚的生活指数较低,但Karman认为不是发展事业的理想国。思前想后,Karman与丈夫决定以新加坡为落脚点,待疫情稳定后便会离港发展新生活。

  除了到新加坡留学及与当地公民结婚,移民新加坡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投资移民,申请人需要投资至少250万新加坡元(约1500万港元),在当地建立或扩充商业业务,并需有至少3年的创业经验。因于投资移民所需的资金庞大,一般人很难做到,甚少人以此途径移居狮城。第二种是创业投资移民,需投资最少5万新加坡元(约30万港元)注册新公司,但常见的开咖啡店、酒吧、中医诊所等均不会获批。

  至于Karman的个案就是技术移民。她的丈夫从事电力工程,一年多前在求职平台获新加坡的公司聘请到当地工作,由公司代办申请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EP)。凭该就业准证,Karman的丈夫只要居住满一至两年,便可以申请成为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PR),再居住约两年便可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Karman亦提醒,最好在新加坡缴交第一次的税项后,才申请成为永久居民。「让它知道你不是来取福利的,你是有贡献的。」

  丈夫已身先士卒往新加坡适应新生活,Karman和女儿则会待疫情稳定后,以受养人签证(Dependant Pass)正式移民狮城。技术移民的申请人,如想申请家属准证(Dependant Pass),与伴侣及子女一起移居新加坡,必须月入至少有6000新加坡元(约33000港元)。然而,如果申请人的月入介乎3600至6000新加坡元之间(约2万港元或以上),一般不可以申请受养人签证,只可以只身去新加坡。至于月薪低于3600新加坡元的雇员,则较难以工作准证入籍新加坡。如果申请人从事工程、医疗等行业,成功的机会亦会大增,相反会计、市场营销等会较难获批。

  新加坡主要有两类房屋,包括是HDB组屋及私楼,其中最吸引的组屋只限公民购买。刚移民到的新加坡的人又有何选择呢?Karman说会先租屋住,待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后才会置业。「我们现在过去是外国人的身份。如果外国人要买楼,要多付额外20%的税,我们不想多付这笔钱,所以会先租楼。」

  Karman的丈夫现时在新加坡工作,正租住政府的组屋:租金约15000港元,三房两厕,共900多呎(约80多平方)的空间。Karman及女儿抵达新加坡,两口子打算利用公司的租金津贴租住私楼。同样的15000港元,可以租住600至700呎(约54平方至63平方)的空间。虽然私楼单位不及组屋般宽敞,但胜在设施较多,儿童游乐场、游泳池、健身室等应有尽有,Karman认为一家三口都够住。「在香港都住小单位,在新加坡简直没有难度,香港人的适应力很强的!」

  置业是不少港人的梦想,香港人平均要不吃不喝20年才可「上车」,而新加坡置业相对轻松得多,平均不吃不喝4.6年便可做业主。待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后,Karman亦打算与丈夫在新加坡置业。「我们储了一笔钱,本来的计划是在香港置业,现在会用同一笔钱,在新加坡买个大一点的地方。」

  除了储蓄,Karman亦会利用公积金的供款,帮忙缴付首期和印花税等。新加坡为公民及永久居民设下公积金制度,由雇主及雇员共同供款,原理与香港的强积金相近。公积金主要分三个帐户:一般帐户、特别帐户及医疗储蓄帐户,其中一般帐户中的公积金可用于置业、子女教育支出及股票投资等。55岁以下的雇员,供款占入息的20%,而雇主供款则是雇员入息的17%,合共供款率高达37%,会按不同比率拨入雇员的三个帐户。供款率会在55岁以后显著减少。

  在新加坡同样有校网之分,故不少家长在拣选住址时,亦会考虑附近的院校质素,包括育有一女的Karman。

  Karman提醒除了校网,小朋友入学的一大关键是父母的身份,到底家长是新加坡的公民、永久性居民还是外国人。「非常影响派位的情况,因为教统局有部分学位,会优先派予当地的公民,然后到永久性居民,如果以外国人身份都极难入读这些学校,可能就要考虑读国际学校。」

  「如果公民入读本地学校是免费的,如果是永久性居民就要交学费,可能是每个月数百新加坡元。」Karman希望小朋友升读小学前(7岁),两夫妻已至少获得永久性居民的身份,增加女儿入读本地小学的成功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15128/
1
上一篇网络科技公司会计业务
下一篇 注册会计师 黄河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