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会计人才懂的历程[捂脸][捂脸][捂脸]#会计#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 #会计#
《天才程序员》#读书#
1、程序员们的性格和他们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在工作中,程序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程序员职业的发展史:初代程序员,当时计算机只是高级计算器,完全是为了复杂计算、二代程序员:编程不再是鼓噪乏味的计数,而是充满乐趣的艺术。三代程序员:青少年觉得编程有意思,才踏入编程的世界 四代程序员:编程从程序员的个人创作变成了与用户的双向互动。)
2、人是多元而复杂的,自动化运作的机器取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往,我们不应该只追求高效,失去人的独特情感,失去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以及对他人的关怀。
(程序员的典型特点:系统思维:注重逻辑、优化思维:效率至上、务实的思考方式:热衷于解决问题:超强的忍耐力:面对接连挫折能坚持)
程序员的性格和他们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在工作中,程序员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赵丽颖冯绍峰情史回顾#
从一个会计人的角度,
用会计分录,
梳理他们从相识—相恋—结婚—离婚的过程!
中国高校发展史上的三件大事:大学扩招、院校合并、建设综合性大学
一、大学扩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大陆也不例外,之后两年,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到1999年四五月份的时候,统计下来发现高中毕业生会有280多万,而这一年新增下岗工人达到610多万,为了避免失业率进一步攀升,国家临时决定大学扩招,经过几个月仓促准备,1998年的高校录取率还仅为33%,1999年突然提升到了55%。
本来大学高等教育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的,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培训目标,发改、经信、商务委等政府各部委共同参与进来,然后交由教育部和大学设置专业,提前准备师资,再按照目标招生、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精准匹配社会需求,但1999年的扩招,出发点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所以培养计划基本只是由教育部一家来决定,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大为脱节。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高校扩招,还是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特别是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业飞速发展,高校扩招批量生产的人才,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大熔炉里,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院校合并
院校合并和高校扩招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当时国家的要求是合并不减招,所以正确的合并逻辑,应该是把那些招生数量不够的学校,两个三个四个合并到一起,这样学校可以继续办下去,也不会压缩招生规模。
但当时院校合并并不是这么做的,比如1998年,原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了现在的浙江大学。
在合并之前的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综合的大学,是一所211工程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也是一所211工程大学;浙江医科大学虽然不是211工程大学,但是它已经通过了211工程大学的预审。四所院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也就成为了浙江省唯一一所985、211工程大学。
学校强强联合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浙大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行榜上噌噌噌往上窜,综合性大学带来的问题第三点再讲,这里只说一个:合并之前,这四所学校总共招生名额约为2万名,合并之后,浙大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由,压缩招生名额,现在浙大每年只面向全国招本科生5000多人。
浙大的例子并不是个案,全国很多大学都趁这个时机合并了自己想要成为综合性大学所缺少的优势院校,但同时又压缩了招生规模,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合并反而使优质大学毕业生减少了。
之后各个综合性大学又在各地兴办二级学院,异地管理教学质量严重跟不上,造成了很多问题,一边压缩优质生源,一边制造劣质毕业生,怎么看都不太合理。
三、建设综合性大学
很多学校借此机会,大专升本科,学院变大学,好处嘛,就是提升了大学生的自豪感,随便一个人去找工作,都说自己是“大学毕业”“本科生”,但问题是,同样是大学,排在100名开外的大学,经费严重不足,全年经费预算连清华、北大这类大学的1/20不到,这些经费建设专业特色大学绰绰有余,但要扩学院、扩专业,还有把本科质量提升则远远不足。
许多原先富有特色的行业大专院校,比如专门的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冶金学院、建筑学院,在本身领域就业很好,培养的也是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在变身大学的过程中,原先的专业特色变得平庸了,本科大学又建得一般般。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国的都在培养本科生,但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大量趋同,进入企业之后,企业的共同感受是这些本科生没法直接上手,需要培养个一两年才能使用。
最近几年,在高职领域,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很火,所谓教学工厂和双元制,其实就是企业参与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来,课程设置围绕企业需求来,让企业高管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去企业里实操,这样学生一毕业,就马上可以到企业里挑重担——这些东西,其实以前咱们的高职高专做得很好,可是在一味谋求升本、变大学的过程中丢掉了,现在反而要去国外找,想起来都觉得可惜。
现在国家提出要建设应用型本科,其实是在纠正这些年专升本所造成的偏差,提升普通本科教学的实用性,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当地发展和社会需求。
结语
中国的经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教育功不可没。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以下,这样的高等教育称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称为大众教育;超过90%称为普及教育。
197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在5%以下;2018年已经攀升至48%,已经接近大众教育的水平,很多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中国高等教育很可能进入普及教育阶段。
一、我的会计学是怎么诞生的?读书分享
大多数创业者在面临决策时候都会有疑惑,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判断基准?究竟应该怎样来经营企业?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什么?正确的经营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大部分创业者没有深入思考,也没花耐心和时间学,做决策时更多凭经验感觉,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企业经营的损失。每天抽出半个钟学与习,坚持下去一定有效果。俗话说得好我们人生所有的失败,都是在为认知买单。
书中有提到,为了把自己领会的要点传授给其他会计人员,他举办了多次学习会,后来他还总结出一本《京瓷会计规程》,这一规程京瓷一直沿用至今。在规程开头,他把在和我争论中学到的会计本质称为“从京瓷哲学中诞生的会计思想”。
教就是最好的学,平时就要把所理解的知识点多讲出来。再把问题和教的过程实际操作,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案形成标准化,减少新人上手的时间,将经验传承下去,并升华至会计思想。道理人人秒懂,在工作中去落实,需要花费十倍百倍的耐心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