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哪个国家的会计准则 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

  证监会:允许满足特定条件涉房地产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

  证监会:允许满足特定条件涉房地产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

  证监会:允许部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融资!

  评:利好房地产,但十分有限;其一、房地产主角是主营房地产公司,包揽9成以上的市场,剩余有涉房业务的企业,半数以上房地产收入占比超过10%,不符合融资条件;其二、即使符合融资条件,证监会表示确保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很显然,此次放开部分涉房企业融资,并不是向房地产放水,主要是缓解部分涉房企业,主业的资金需求;证监会表示,严格限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企业股权融资,资金不得向房地产流入的主导方向没有改变!#我要上头条#

  【早财经丨证监会:这些涉房企业可A股融资】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推出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系列措施。记者10月20日从证监会获悉,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证监会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艾塔)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2-10-20/2505080.htm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6918301335855

  #证监会放松涉房融资释放什么信号#释放了金融业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帮助房地产业脱困的决心和信心,也给民众一个明确的预期:中国房地产以及楼市不会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证监会此次放松涉房融资主要涉及两类: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这对于这类企业缓解融资难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要全面准确把握证监会的这一政策精神,并非全面对涉房企融资的全面融资的放松;这需要证监会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

  当外,这么做也有一定风险,虽然这些涉房公司规模小,融资数额也不大,但如果不能监管到位,难免让资金流入房地产企业以及楼市领域,也容易形成一定的风险。

  【财政部要求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城投平台拿地将迎规范化#】2022年以来,受到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的影响,土地市场也有所承压。与往年拿地TOP10房企中总有几家头部民企的身影不同,今年土拍市场里,被称为“央国平”的央企、国企、城投平台成为绝对的主角。然而,财政部最新出台的政策,或将对当前“央国平”主导土拍市场的格局产生影响。10月13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财预〔2022〕126号,下称“126号文”),其中提到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121579.html

  #水皮每日看盘#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句歌词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但是对比今天的沪深股市就特别令人感慨。

  昨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两则消息,应该讲消息都是利好。一则是中证金融決定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消息对于融资做股票的投资者来讲,应该是个利好。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外一方面,对于券商来讲也就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

  显而易见,证监会是用心良苦。历史上三次转融资贷款下调都产生了一定的行情,所以大家对今天的行情是充满期待的。

  另外一则消息涉房业务企业在A股市场的融资限制出现松动。这个消息是很有意思,有其特定的前提,要求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对于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当然前提是融资的资金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

  一方面对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融资是有帮助的;另外一方面还要坚持房租不炒的基本的理念。基本上还是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决定,显而易见,对有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是一个利好。

  所以今天券商和地产两个板块是高开低走的,高开说明投资者认可利好,低走可能因为投资者觉得此时此刻,利好力度有限,更主要的是这种利好是象征性的。

  因为现在市场太弱了,基本上可以用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来形容。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市场上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可能导致投资者心态发生剧烈的波动。首选的策略就是减仓,先走为敬。

  今天在这两个利好消息的支撑之下,市场居然还出现了分化的走势,上证看上去是上涨的,但是上涨的幅度很有限。深成指看上去是跌的,但是其中跌的板块依然是是赛道股。所以今天市场对人气的杀伤也是非常大的,个别看下跌的个股只稍微多于上涨的个股。但是水皮刚才说了,在一些权重板块上的杀跌,依然让市场感到阵阵寒意。

  今天杀跌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北向资金,两市一共流出了89亿,这是连续第五天流出。在过去的交易过程中,北向资金这样的走势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在沪股通。

  今天上午北向资金是观望,但是到了下午加大了砸盘的力度。流出的89亿资金中,有45亿来自于沪股通,而且砸盘的方向是以茅台为代表的“茅指数”大消费板块。当然也包括以宁德时代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板块。

  这两大板块是近期北向资金砸盘的重灾区,但今天下午北向资金更多的力量是用来砸大金融,尤其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这样的金融股成为今天北向资金砸盘的主要方向,而且是直线下砸。

  今天盘面上显而易见就是想制造恐慌,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效果。今天下午,深成指创出新低。当然,这种恐慌对市场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都创出了近期的新低,上证50昨天就创出新低,今天盘中的下跌的幅度达到了1.13%,也是拜北向资金砸盘所致。

  我们说北向是聪明资金,最近的行为不排除是因为随着人民币贬值幅度刹不住车,所以有对冲,避险的需求。但是和过去的操作风格相比,的确很不一样。现在应该是投机的力量占了上风,水皮也提醒管理层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外资就是有这么一个特征,来的快去的也快。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如此。

  从盘面上来看,今天强势板块的特征是不明显的,弱势调整的板块特征却是非常明显。还是水皮之前说的,主要是赛道股调整力度依然比较大,而且依然有空间。这是盘面现在无法企稳的很重要原因。本来很多投资者指望今天的两大利好让市场上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大家能好好的过一个周末。但现在看来,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本文数据来自:choice数据)

  一句话点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昨晚有个大消息。证监会允许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具体要求是最近一年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比不超过10%。想了半天,这到底是给什么企业融资呢?

  结果看到下图,我明白了。这是利好国资建筑公司,给他们疏困, 也进一步确认地产再融资没戏。

  到2030年,现价100万的房子能值多少?懂行的人透露实情,有些意外

  这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秩序急需整治也成为全国百姓的共识。事实上通过这些年来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各项整改政策来看,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改革的确已经到来,而且接下来将进入到“大变天”时代。

  据有关消息显示,中央八个部门在前段时间联合下发通知,提到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有效好转,通知中明确提到要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住房租赁、房屋买卖和物业服务这4个重点方面问题。现在就有人在讨论,到2030年,现价100万的房子能值多少?懂行的人透露实情,有些意外。

  当100平方米的房子逐步从市场中消失,与此同时,150万、200万和300万的房子却越来越常见。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上涨,作为刚需购房者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心情?

  其实面对当下高高不降的房价,很多人都已经深感无力,自己原本做好的买房计划也在市场变化中不断被打破。但即便如此,中国每年还是有不计其数的人安置了新家,当房子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丝毫未减时,房价不断上涨,虽然让拥房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却没有打消大家买房的决心,很多年轻人在走入社会中做出的第1个人生规划就是要攒钱买房。

  但也有一些人在攒钱买房的过程中开始思考这样的做法究竟值不值得?买房子是否值得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房子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与安全感,除此外在很多人看来,买房还能制造财富。

  因为大家都是在买房之后变得越来越有钱,却没有人因为买房而越来越贫穷,只是面对这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大幅变化,房子还像以前一样有价值吗?众所周知,在2016年时,我国就已经提出了房子“仅住不炒”的定位理念且明确了在短期内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经济刺激手段的目标,如此一来,房子的价值仅是用来居住而非炒作。

  这都意味着当时代不断变化时,房地产市场也会随之发生巨大转变。而关于房产是否还有价值的问题,房地产大佬们也曾发表过看法,比如在此前马云曾说过一句话,未来中国的房价将会开启新时代,那时候中国就将见证“房价如葱”。虽然在当时大家都笑称马云是异想天开的。

  但现在来看,似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朝着马云预测的方向前行,而且在此期间,广大刚需购房者更是对此寄予厚望。可客观来看,房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价格不可能出现大幅的下跌或上涨,至少马云所说的那种情况在5年内没有实现的可能。

  除此外依照马云的说法,他还补充到未来每对年轻人都要负担着5套房的压力,其实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渐加深,伴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中国年轻一代人手中拥有的房子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可房子多了之后,自然也要缴纳更多的费用。

  这又可以证实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居民在未来无需再担心住房问题,因此房价下跌或许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只不过近5年内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如此来看,到2030年时,当下市值100万的房产又会值多少钱呢?

  其实我们若想解答这个疑问,应该对未来房价的发展变化作出大致的判别,换而言之就是,明确未来房子价格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影响房价的还有三大因素:其一就是货币增长率,假定社会的商品总价值是100万亿,那么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也就为100万亿,这个时候一件商品价值为10元钱,若国家发行货币为20万亿。

  那商品价格就会变成20元,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至于商品本身并没有出现价值的变化,只是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至于房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其二就是土地的价格增长率,通常来说地价成本占据商品房售价的60%~70%,而至于其他成本则属于人工管理,建安等他们共占据1/3左右,因此房价的上涨是因为原材料和职工工资上涨的情况所致,至于地价决定房价的基本理论也不容置疑。

  其三就是人口增减趋势,毕竟房屋的终极属性是用来居住,所以房子价格无论上涨或下跌必然与人口的增长或下降有关,依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有望达到70%,那时候的中国城市人口就将达到10.2亿,与2018年相比将会增加2亿人口。

  10年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至于现在100万的房子在未来能值多少钱,归根结底还要看在哪里买房,也要看房子地段附近的基础配套设施,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我们买房主要是为了居住,所以不管是上涨或下跌都不会影响买房的意向。

  房地产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则重磅但却被买房人忽略的消息慢慢地被大知晓了它的威力,上周,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该通知提到“地方政府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很显然,这个通知限制了地方城投拿地。

  这对于当前以国企举债拿地解决土地出让,解决土地财政来说,刚刚运用成熟的口子被堵上了。同时,在没有国企拿地的情况下,按现在的楼市行情,房企拿地积极性并不高。这就会促使地价进一步下探。

  当然,地价下探会带动房价下探。毕竟,面粉降价了,面包也会跟着降价。

  自从公开消息称监管部门指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为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之后。近日,银行又接到通知,要求在年底之前,六家国有银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每家银行年内至少提供1000亿元融资支持,形式包括抵押贷、按揭贷、开发贷或购买债券等。

  显然,房企融资问题解决了。

  如果再结合买房补贴、契税优惠及房贷利率调低。在多重利好加持之后,房地产整体向好其实已经开始。

  比如武汉、贵阳、天津、石家庄、清远、阳江、济宁、江门、云浮等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分别从之前的4.1%降到了3.9%、3.8%。这就大大地降低了买房人的购房成本,有利于促进购房需求的提升。

  如果地价下降得以实现,房价还有更低的机会。

  即便由于人口增量减少,城镇化减缓,每年正常的房屋更替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按500亿平方米的存量住房计算,如果每年更新2%,一年也有超过10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所以,当房地产的冬天到来之后,春天也就在不远处等着呢。

  特朗普家族又有新的麻烦了?

  美国媒体传来消息,纽约州总检察长21日指控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全球家族企业及三个成年子女进行了十多年的“惊人”欺诈,高估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以为自身敛财。

  这份交给纽约州最高法院诉状长达220页,主要是指控这位房地产商人、前总统经常在他的财务净值报表上作假、撒谎,疯狂地夸大他所持房地产的价值。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是换取银行贷款和保险费上的“有利的财务条款”。但是,为了少纳税,特朗普家族成员又拼命压低其它记录上的估值。这两种虚假操作,在特朗普家族成了潜规则“规定操作”。

  据称,通过这种一边抬高自己资产的价值,一边又压低自己资产的估值,特朗普得以获取2.5亿美元的非法收入。纽约州总检察长现在希望特朗普集团和特朗普家族成员们能交出这些钱。

  现在,纽约州总检察长是对特朗普、他的公司和他的三个成年子女——小唐纳德·特朗普、伊万卡和埃里克提起的是民事诉讼,因为三人都在家族企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特朗普的麻烦应该不会断。

  #纳瓦尔宝典# 让我们来谈谈房地产行业。最差的工作是那些靠人力帮人修补房子的。

  下一层级可能是为业主修房子的总承包商。他们做完这个工程可能会得到5万美元,然后是按每小时15美元给工人付工资,他们就能赚中间的差额。

  总承包商看起来比上一种工作更好。但我们是怎么衡量的呢?我们是怎么知道他更好的呢?这样说吧,我知道他更好是因为他承担了一些责任。他们对最终的结果负责,如果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晚上他们就该焦虑了。承包商通过雇佣工人为他工作而产生了杠杆作用。他们也有一些特殊的知识:如何组建团队,如何确保工人准时开工,以及知道如何处理相关的法律问题。—— 纳瓦尔宝典

  今年1-9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1.04万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1.2%,拿地金额top100中,城投和平台类公司数量占比超49%,国企占27%

  今年全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去年相比,如果下滑幅度按30%预估,则2022年的土地出让金将减少约2.6万亿元。

  【世界500强企业,1/3中国造!71家排名直升!】

  昨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最新发布。

  沃尔玛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上升至第二位,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位居第三位。

  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其中房地产企业一共有5家,且是榜单仅有的5家房地产企业。

  绿地、碧桂园、万科、保利、龙湖,均榜上有名!

  1

  总营收大幅上涨,中国145家公司上榜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环比去年上涨19.2%,创下了该榜单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涨幅。

  在净利润方面,总和约为3.1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88%,是2004年以来最大的涨幅。

  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平均总资产3580亿美元,平均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今年,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

  其中,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位居第三位,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位居第四、第五位,而中国建筑今年更是冲上了前10,位列第九位。

  紧跟其后就是中国商业银行,工、建、农、中行等均在榜单中;总的来说,银行、保险、能源等企业的占比最大。

  另外,这145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新上榜,3家公司排名维持不变,71家公司排名上升,57家公司排名下滑。

  2

  5家房企榜首有名,碧桂园6年6连跳!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上的房地产企业均来自中国,分别是绿地、碧桂园、万科、保利和龙湖。

  和去年相比,少了三家,分别是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以及华润置地集团。

  虽然企业数量少了,但是上榜的这些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678.8亿美元,不过平均利润却下降,减少到28.7亿美元。

  虽然纯房地产企业上榜只有5家,但是产业涵盖有房地产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就有21家。

  无论如何,只要榜上有名,都是国际市场对于这些企业的规模性、稳健性、未来预期等综合素质的肯定。

  绿地控股:营收5443亿元,荣升榜单的首位

  今年,绿地控股从第142名上升到了125名,赶超碧桂园,成为房地产榜单的冠军。

  绿地也算是榜单上的常客,自2012年以来,绿地已连续11年成功入围世界500强,排名整体实现稳步提升。

  今年,更是较去年大幅上升17位,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443亿,同比增长19%,但这当中,基建业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收。

  碧桂园:6连跳,六年累计提升329位

  碧桂园这边,连续第六年入选榜单,并以81091.1百万美元营业收入、4154.4百万美元利润位列榜单第138位。

  虽然相比上一年只上升一名,但是相较2017年初次上榜时的排名,六年累计提升329位,充分展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

  作为房地产的龙头企业,一直保持好自身的财务稳健,追求增长的同时,极力保持财务杠杆与经营效率的平衡。

  在去年,碧桂园共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580亿,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641万平,权益回款率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

  而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在国内214个城市累计实现了1070个批次、超25万套房如约交付,其中多个项目实现“交房即交证”。

  而负债方面,截至2022年7月,碧桂园已经悉数偿还本年内所有到期美元票据,一直注意降低负债,确保企业安全可控。

  总的来说,兼具增长和长期主义,是碧桂园排名6连跳的底气。

  龙湖:排名跃升44名,获三大评估机构肯定

  除了绿地和碧桂园外,龙湖也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从456名上升到了412名,相比去年,上升了44名。

  据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龙湖实现营业额2233.8亿,同比增长21.0%;实现归母核心净利润224.4亿,同比增长20.1%,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龙湖集团销售面积为1708.9万平、合同销售额为2900.9亿,同比增长分别为5.7%、7.2%。

  基于良好的经营状况、稳健的财务管控,龙湖集团获得惠誉、穆迪、标普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肯定。

  值得关注的是,截止到目前,龙湖集团依然是唯一获得境内外全投资级评级的民营房企。

  除此之外,万科和保利也在榜单中,不过万科从160名掉到了178名,而保利从174名掉到了181名。

  今年,行业不确定性加剧,各大房企在市场波动中咬牙前行,还能活跃在榜单中的房企已经很了不起。

  比如恒大和融创,曾经何等风光,不过一年光阴,如今深陷债务泥沼,可能将永远消失在榜单中。

  至于,同样在今年消失榜单中的华润置地集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个回马枪,毕竟人家背靠着华润集团(位列70名)这一大树。

  从上年恒大暴雷开始,房地产经济就好像蒙上阴影,引发诸多不确定性,市场格局再重塑。

  由此可见,2022年是过去三十来房地产行业,称得上史上最难的一年。

  你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东莞#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1. 地产是周期之母,稳经济必须先稳地产。从总量看,2021年房地产业自身增加值为7.8万亿,占GDP比重6.78%。根据最新全国投入产出表推算,2020年房地产直接拉动的上下游行业增加值为6.7万亿,占GDP比重6.58%;如果加上间接拉动的上下游行业,其增加值高达17万亿,占GDP比重16.69%。从投资角度看,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4.8万亿,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2%,可见,房地产作为周期之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航空母舰,因此,稳经济必须先稳地产。

  2. 稳地产必须先稳定预期。从长期来看,导致房地产需求下降的主要因素:一是置业人口数量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下滑,以及核心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居高。从短期来看,房地产销售疲软和购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悲观预期有关。因此,从短期来看,调整购房者的市场预期对于稳定房地产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放松限购、限贷等政策对促进部分限购限贷的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楼市交易有一定促进作用,立竿见影。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要提升居民对房地产的购房需求,应该改变其对未来房地产的使用价值、使用成本以及长期交易价值的预期。

  3. 制度红利是当下稳地产的速效药方。卖地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从可持续角度来看,房产税的推出在所难免,要让房产税替代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必须先行夯实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基础,对目前的房地产权益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土地产权(使用权)永久化。城市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能稳定购房者对未来房地产使用价值、使用成本的预期,同时为房产税的出台奠定法律基础。

  房地产,收入可持续性,成正比,其它都是次要的。

  蒋昊商业观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当前我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不是大家收入的问题,也不是购买力的问题,更不是政策调控问题,而是大家的信心问题! 大家的购房信心出了大问题!信心是怎么变没了?还不是去年大刀阔斧地对教培行业进行整顿、房地产三道红线、以及对互联网行业进行整治,其实这些做法是对的,有利于经济稳步发展,但谁又能想到疫情如此坚挺呢? 层层加码,导致大家出行不便,人没有流通起来,钱也没有流通起来,那大家的信心自然就降低了,眼下来看,高层所有的会议,几乎都是围绕着救市展开的,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 一周之内,高层喊话两次要救楼市,这个力度,前所未有,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高层的决心! 目前从几个重点城市楼市基本面来看,已经有了回暖的迹象,比如说上海,目前的成交量已经远远超过了2020年的牛市,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群属于改善型需求,成都、广州等城市,成交量也提升很快,且部分板块,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当房地产行业国进民退的时候,港资企业新世界集团已经开始宣布要抄底内地楼市了,他们计划一年时间,在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地,拿出100亿来购买土地和资产。根据新世界集团副主席郑志刚的判断,他说内地房地产已经开始触底,未来一年是一个不错的入手时间。 对此,蒋老师有三点判断: 第一,今年下半年,是大家把三四线城市房子,置换到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最好时机,错过这一轮周期,恐怕未来十年都难寻到。 第二,如果你了解经济规律,就一定不会担心核心城市不会涨,因为房地产是有周期规律的,没有永远上涨,也没有永远下跌,它是一个螺旋式结构,一边盘整,一边缓慢上涨,这种结构,你是看不到天花板的。 第三,遇到房地产熊市的时候,没必要痛苦,积蓄能量、做好随时上车的准备,遇到房地产牛市的时候,不要兴奋,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 所以,任何行业都是一样逻辑,你把周期规律摸透了,你就出师了,开始凌驾于他人之上!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人与人表面上比拼的是财富,实际上比拼的是认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13077/
1
上一篇赣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16
下一篇 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的时间特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