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音乐节 玩命走穴不如蜕变跨越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不下20个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如繁花般开满祖国大地。各地文艺青年相约在人潮人海,随着音乐POGO狂欢。但在狂欢的背后,却是音乐节的荒腔走板——四处赶场卖唱的歌手、假弹琴不出音的乐队,还有那犹如“同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不下20个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如繁花般开满祖国大地。各地文艺青年相约在人潮人海,随着音乐POGO狂欢。但在狂欢的背后,却是音乐节的荒腔走板——四处赶场卖唱的歌手、假弹琴不出音的乐队,还有那犹如“同一首歌”附体的演出……音乐人找到了舞台,商家也瞄准了商机,两者用一种拼盘走穴的合谋,煞了音乐节的风景。

  曾几何时,音乐节这个概念,是高格调和品位的代名词,只和小众的摇滚、文艺青年产生关系,跟大众领域的天王歌后、广场舞爱好者还是有些距离。然而随着这些年音乐传播方式的毁灭性改变,普罗大众接触的音乐已经不再是CD,而是随处可见的现场舞台。只有反复地强化自己的现场感,才是刷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是曾经精雕细琢的录音室音乐,在一味只在乎热闹的舞台上,异化成大篷车巡演。当孙楠、郑淳元、谭维维这些主流歌手也来抢音乐节的饭碗时,是不是有走错舞台、换错频道的感觉?

  主流歌手“乱入”音乐节,再加上停留在走穴水平的调音伴奏,很难说音乐节已经变成了哪种味道。如果说迷笛象征先锋和地下,草莓专注于浪漫与多元,那现在的音乐节则难以一言以蔽之,有提供交友邂逅平台的,也有侧重休闲放松的,甚至还有沦为某个品牌,或者某个城市、某个旅游景点的巨型广告的。音乐节概念的淡化,让其本身成了一种推销,音乐节几乎要和商演拼盘画等号了。音乐节的泛滥,也让部分音乐人不思进取,不断榨干自己,不做新专辑,只需到处走穴演出。许多音乐节,乍一看颇有些“同一首歌”复生的错觉。

  对于只是把音乐节作为“拼盘盛会”的人来说,有台上大屏幕放个MV足矣。但是对那些背着行囊只为听一首好歌的人来说,音乐节是所有疯狂与青春的开始。整个欧洲每年有2500-3000个音乐节,且各有不同,面积和欧洲差不多的中国每年仅容纳近百个音乐节,便已大量趋同,其根源在于我们只是一味消费音乐本身,而没能挖掘出其内在的气质。各地音乐节主题各异,根据城市文化的不同,找到符合音乐节内在气质的元素才是重点。享受音乐和交流这件事,与其让音乐节更紧凑些,不如让它更纯粹些。文/于穆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808/
1
上一篇评论:这是学生 不是复印机
下一篇 评论:中国版的“石油贪吃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