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智慧农业发展到今天,已从种植业慢慢向养殖业过渡。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市“智慧畜牧”已经初具雏形,智能深入到生产、防疫、诊疗、安全追溯、电商销售等各个环节。
“机器换人”,让梦想成真的捷径
养1万头猪需要20个工人,那么养10万头猪呢?人工较多,怎么降低成本?
在屈家岭管理区陈湾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建设之前,市五三陈湾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樊孝华满脑子都在算账。
樊孝华说,近几年南方地区出现大量生猪养殖企业,由于距离近、成本低,所以这些企业产品售价较低,陈湾公司供港生猪所占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如果能减低成本,就能进一步开拓市场。
他的设想是:从喂养到清粪实行全程智能化操作,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2012年,经过多方考察,陈湾公司在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和长滩办事处交界处新征土地1530亩,建年出栏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建设期限为3年。目前,已建成繁育区猪舍7栋,面积2.1万平方米。
4月17日,记者来到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看到,不少猪舍里已经“住”进了母猪。和往常看到的猪场大不一样,这里每栋猪舍都吊了顶,猪栏前面是一排喂料设备,地板上全是漏缝,两边墙上装着各种大小水帘。
“整个猪舍有三套循环系统,根据内部温度不同分别启动。”樊孝华说,控温系统的电机都在吊顶里面,由电脑根据猪舍内的温度,启动不同设备来实现猪舍通风,可以节省电能1/3左右。
除了控温系统,养殖场还有全自动料线系统,可自动调整不同猪群的饲料供应;全漏缝地板设计及相关技术将使污染和排放降到较低,沼液自动喷灌周边万亩桃园。水暖温控技术大大降低猪场保暖设施能源消耗,提高养殖效率。智能化管理使养殖人员数量明显减少,据樊孝华介绍,养殖示范园仅需40个工人就能正常运转。
据市畜牧兽医局统计,随着人工工资的飞涨,越来越多的规模化养殖场开始了“机器换人”,截至4月底,全市不同环节采取智能设施的千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达50%以上。
远程诊疗,专家农民“零距离”
4月30日,市金旭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明杰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来到猪场办公室打开全省远程视频诊疗系统听专家讲课,课后他进入“咨询室”,对着摄像头简单地讲了一下当前生猪的生长情况。
画面的另一边,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快速地做着记录,并提醒罗明杰,夏季来临要注意防疫。
“这样的讲课每个月有2次,非常有针对性。”罗明杰说,5年前,在市畜牧兽医局的帮助下,猪场安装了远程视频诊疗系统,除了授课让猪场技术人员受益匪浅外,专家提供的诊疗服务更是使猪场在养殖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时间得到解决。
生猪为什么没精神?不吃食了怎么办?以前,养殖户们在养殖时遇到诸如此类的疑难杂症,不是跑县城,就是奔市区,向有关部门求助。如今,依靠远程视频诊疗系统,我市20个万头猪场的养殖户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跟远在千里之外的农业专家接上头,面对面地向专家请教。
现在从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畜牧专家轮流坐镇,为养殖户实时在线答疑解惑。一套小小的远程诊疗系统,就让城里的专家与乡村的农民实现了问诊“零距离”。
实体+电商,畜产品启动O2O模式
4月5日,回乡探亲的京山人张成明在京山畜产品展示中心逗留了很久,也没买一样商品。4天后,一个装着京山本地畜产品的包裹送到了他位于北京的家里。
原来在实体店看好商品的张成明,转身就在微店上下了单。
“我们现在有三个销售渠道:实体店、淘宝店和微商圈。”京山畜产品展示中心总经理汪智慧对记者说。
2014年12月3日,在畜牧部门帮助下,荆门个畜产品展示中心在京山正式开业,本土“地道”的畜产品不仅有了自己的展示推介平台,更启动了O2O模式。经过5个月的发展,目前展示中心已与30多个养殖场、12个畜牧专业技术合作社结成战略联盟,淘宝店正式营运,由展示中心直接供货的“微店”已有10多家。
汪智慧说,目前展示中心已有10多种产品包装上印刷了“二维码”, 消费者只要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得知该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信息,到6月底,展示中心所有产品将实现“二维码”上市销售。开业5个月,展示中心销售额就已达到200万元。
今年畜牧部门计划在每个县市区建一个畜产品展示中心,依托这个平台,在线上线下全力推介“荆门产”畜产品。
记者 彭文洁 通讯员 万震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