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四天吃的美食:
1、烤鱼,鱼重二斤半左右,量大分足,四个人吃,最后鱼基本吃了,配菜没吃了。
2、雪绵豆沙,里面是豆沙,外面是蛋清,口感有些脆脆的,孩子爱吃。
3、炖藕夹
4、到东北怎能不吃锅包肉?4-6都是锅包肉,这是两家店里的,酥脆浓香,醋香扑鼻。
7、口袋豆腐,第一次吃,一份48元,第一天孩子没吃够,第二天又点了一次。咸鲜口,下酒、配白饭都好。
8、吊烧肉,肉是大片五花肉,极薄。
9、茶香梅肉,下饭神器,一个字“香”。#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1、老厨家锅包肉,每次排队半小时以上,味道中规中矩,为避免排队的话也可以到店里就餐,锅包肉上的会快一些
2、烟囱面包,中央大街的商户把生意做到了极致,在此排队半个小时以上买一个烟囱面包,只是个面包,然后到远在中央大街靠近入口的位置的完达山奶制品专卖店购买冰激凌,把冰激凌灌入到烟囱面包里,操作完成后可以开吃了
3、马迭尔小槽子面包+冰激凌,属于冰激凌面包,味道同烟囱面包一致
因为是中午饭点去购买的这三个网红食品,排队的人超多,建议只是品尝的小伙伴,尽量早上去买锅包肉,下午买烟囱面包,马迭尔随时,排队很快
拍得真好[赞]夏天再来一趟感受,尝尝街边的烧烤,会给你不一样的[舔屏]
美食小包包十天九夜哈尔滨深度游 哈尔滨太美了!!本南方人很喜欢
03:16#打卡故乡美食#
我的家乡哈尔滨!
哈尔滨的美食不算多,能说出来的就那几样。锅包肉、哈尔滨红肠、酸菜白肉……。我能想起来的就这几样吧。
其实哈尔滨的许多菜都是从鲁菜改变过来的,好像就锅包肉算是地产的菜,别的菜都是鲁菜的原型,经过改良以后形成的。锅包肉在哈尔滨基本哪个饭店都能做,比较有名的就算是老厨家的吧。但是跟我小时候吃的锅包肉也不一样了。在我印象中,锅包肉一出锅那个肉香夹杂着酸味,扑面而来,一下就能勾起你的食欲!现在无论是哪个饭店都做不出来,我小时候印象中锅包肉了,可能是原材料不同的原因吧。
哈尔滨红肠现在也说不上谁家是正宗的,有好多家都在制作和经营。有商业的红肠,秋林里道斯,哈尔滨肉联,农大的等等。反正在我看来这几家各有不同:商委的红肠我感觉一般,不过他家的肉饼和丸子还是挺好吃的。农大的小肚好吃,别的我感觉还行吧。里道斯的红肠在哈尔滨卖的算是比较好的,就是一个特点:“齁咸”。肉联的红肠在10多年前还是比较好的,后来淀粉加的多了,没有原来的那个味了,已经好多年不买了。
哈尔滨华梅西餐厅和马迭尔宾馆的俄式西餐算是比较正宗:罐牛,软炸大虾,软煎马哈鱼…。多年前请人吃过一次。当时有套餐:罐牛,软炸大虾,红菜汤,沙拉其他的忘了,当时一个人大概人均花了200多吧,还是算小贵吧。
哈尔滨多年以前也算是个移民城市吧,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来到哈尔滨后,慢慢的这个城市才热闹起来。希望我的家乡能好起来吧,不要再让人才流失的太多了!
我和我老公都爱看大岩儿吃饭,带劲!我们也是东北人,好想去哈尔滨品尝一下你视频里的美食啊~
东北大岩儿逛东北早市吃街边美食,羊汤7元,烧麦10元一屉,配馅饼,吃美了
11:02全国最好吃的烧烤我认为是齐齐哈尔烤肉,东北美食样式最多的是哈尔滨。
上周短暂的哈市之行
本周回到工作状态
美食美景不可辜负
分享手机拍摄的照片
昨天正月十七,成年人的日子,得吃面条!我们在李先生吃的牛肉面,疫情闹得,感觉已经很久没有来了,很想念那久违的味道!进了店,发现用餐的人真不少。
看了菜牌,发现他家推出了一些新品面。于是我尝试了西北骨汤牛肉面,总体味道还行吧!不过没有正宗西北拉面的地道,面不是现拉的,汤的滋味也差点劲儿。招牌牛肉面其中面条的份量好像减少了,红烧牛肉也不如以前多。不过也可以理解,物价上涨,加上受疫情影响,目前面的价格没涨,就得在其它方面调整一下。
再说回这吃面的讲究!中国地方民俗的说法是,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那么就要吃面条。它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还借着面条的细长形状,寓意吃了面日子就会过的顺顺当当 长长久久!
#哈尔滨美食记录# #哈尔滨头条#
#哈尔滨美食记录#在哈尔滨的大双城无论是过节假日还是来亲朋好友还是远方的朋友杀猪菜绝对的首选。绝对和你在哈尔滨其他区,和长春,沈阳完全不一样的味,欢迎远方的朋友来双城品尝杀猪菜[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