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有一条美食街——西园街,都是小吃临立,古色飘香。
吃的最好的是苗圃二路,有个丰老三猪头肉,肉烂糯香,买一块让他切一切,肉块冒着热气,肥的透亮,瘦的发红,每一块都弹抖抖的,油而不腻。要是要块耳朵,脆香有嚼头,适合下酒。要是买块猪肝,则要先解开塑料袋,趁热咬上一口。
二路和三路之间,有个鸡丁米线,网红的很。每天都排队,老板娘四十多岁,很是普通,看来和她无关。
一路头上,有个炸货店,不大的门头,里面一个20多岁的南方女孩,说着现学来的普通话,见人过来就笑盈盈的问:“你吃使么”
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也是西园街最是热闹的时分。小笼包刚刚出锅,炸鸡叉刚刚捞出来,醉香鸭冒着热气,马宋饼的老板麻利的打起包,“来,一张三元三张八块”。
糍粑下酒越吃越有
在贵州印江有这么一个习俗 ,当地土家人过年,餐桌上有不可或缺的一道传统美食 那就是——糯米糍粑。
但近几年,勤劳聪慧的土家人,还将这种传统美食吃出了新花样,他们将抹茶加入到糯米中,做出了另外一种口味“抹茶糍粑”。这种糍粑软糯清香,品相十足。如果配上一碟蜜饯、豆面或米酒,和三五好友可围坐炉旁,或烤或煎或炸或煮,谈笑间便可尝尽抹茶糍粑千般滋味。
做法:
1.这种抹茶糍粑,除了原料的选择外,还要注意抹茶与糯米的比例,要做到量化配比。
2.糯米浸泡时水必须完全没过糯米,而且还得泡上十五六个小时左右。蒸糯米时,器具一般选择杉木打造的木甑,这样糯米香味更为浓厚纯正。
3.沥干水分的糯米上甑蒸40分钟,当甑中米粒色泽发亮,阵阵糯香四溢开来时就可出锅。
4.抹茶称量配比后,需将抹茶倒入锅中,加热到40度左右,抹茶清香飘出,趁热与糯米、食用油混合搅拌,让抹茶与糯米充分融合。再把搅拌好的糯米与抹茶,装进糍粑机粉碎成泥状,倒进定型器定型,这样一个个色泽圆润、软糯清香的抹茶糍粑便出炉了。
做肉夹馍,虽然达不到虎背钢圈菊花心,但是香脆的饼与糯香的肉完美结合,味道实在太棒了!
饼的制作过程图示吧,就是要先烙再烤。两面烙出花纹,再转移至预热好的烤箱,200℃十来分钟就好。
烤好的饼中间鼓起,就是中空了,划开就是图二的样子,里面还能看到层次(擀卷时可薄抹油酥)。
肉夹馍的肉呢,更简单,软烂入味是要义。可先炒糖色,看上去浓油赤酱,令人食欲大增。不追求正宗,好吃就成,欢迎交流。
#每日美食分享#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可以推荐嘛# 本人在四川,推荐几个本地人比较喜欢的!
1火锅,来四川一定要吃的就是火锅,一定记得点牛油红汤的,可以选微辣或者特辣,2串串香,和火锅类似,适合人少聚会,能有更多选择!3干锅,干锅鸡,干锅兔,糯香掌翅等等!
粽情端午,粽香扑鼻。中山芦兜粽能包揽你挑剔味蕾的所有体验!在广东过节的外省朋友,正宗的中山芦兜粽你吃过未?
芦兜粽系中山传统特色美食之一,不但入选粤菜传统小吃,还跟随《味道中山》栏目登上CCTV《舌尖上的中国》,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名人城市——孙中山故乡的特色饮食文化。
芦兜粽的制作有多道工序,各种食材的选取大有讲究。通常选用本地优质糯米,糯米和红豆要提前浸泡10个钟头左右;挑选肥瘦相间五花肉,洗净切块,用零添加酱油等腌制,咸蛋去壳去白只留蛋黄部分。
芦兜叶要提前一两天采摘、去刺、清洗、凉晒,然后折成兜状。芦兜叶既有绿植的自然清香,又有清热解毒的药疗价值。
芦兜粽馅料丰富,主要有咸蛋黄、精选五花肉、冬菇、花生、红豆或绿豆。有蛋黄粽、蛋黄肉粽、碱水粽等等。
肉是芦兜粽的主角,选用肥瘦相间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的本地土猪五花肉,切快,用适量调料腌制。而流沙咸蛋黄是芦兜粽的灵魂。鲜香油润与糯香绝佳搭档。
粤菜茶楼用大瓦缸煲粽,家庭一般用煲煮。大缸煲粽,用传统的谷糠煨制之后生火猛煮,把芦兜粽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大约需要煲6至8小时,煨煮过程中,肉脂和蛋黄油相互渗透整个粽子。
多种材料的完美糅合,油润软糯,咬一口,满嘴的醇香。各式食材层次分明,绵密细腻,口感因食材多样而丰盈,中山芦兜粽能包揽你挑剔味蕾的所有欲望,一食难忘!
传统芦兜粽大而长,馅料丰润,特别有气势。肉质的脂香,蛋黄的咸香,搭配芦兜叶、红豆、冬菇的天然清香,于烹煮中相得益彰。
在中山街坊心目中,包粽子、赛龙舟、飘色巡游,是端午节传统习俗的标配。
由于疫情缘故,这个端午,全市暂缓举爬龙舟等大型活动。但节日气氛不减。端午日子,家家户户粽叶飘香,齐齐开心吃粽。又可以信步到附近荷塘赏荷观景,怡然自乐。
#我在本地迎端午##中山头条#
#武汉头条# #美食#
武汉社恐福音吧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