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徳島県鳴門市的孔雀菓匠的铭菓,鸣门金时山芋馒头。#日本# #甜品# #美食# @SSS灵巧百灵鸟
重大消息!中国馒头被日本人重新发明了一次!称为无馅儿包子,命名为“素丸”!售价高达1000日元!
中国馒头历史悠久,传说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是以小麦粉为主料经过发酵后蒸熟。馒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食品,花色繁多,美味无比,和西方的面包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包子则是在发酵面粉中包其它馅儿料蒸熟食用,也就是把菜和饭一起吃了,美味的包子也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美食。
中国的美味包子到了日本,却被重新发明了一回!有日本聪明人士,想尝试一下,如果包子不加馅儿,会是什么味道,于是,他就发明了这种没有馅儿的包子,并命名为“素丸”,价格高达1000日元。
好奇怪,日本应该也有很多华人吧?为什么没人告诉这位聪明的发明家,这玩意儿在中国叫馒头,在2000多年前已经被中国人发明了!
#大有学问# #电影之外#好的电影会用小事说大故事。
蒸发面馒头用面引子是中国家庭用了好几千年的老方法。会用面引子的人都知道——面引子越久越好,在展现中国美食的日本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中也有相关介绍。
电影《面引子》(2011)就是用这个过去中国家庭饮食离不开的小物件, 串联起被海峡隔断的浓浓亲情——虽然家散在两地,但同一块面引子蒸出的馒头将心联在一起。
中国的馒头与包子传入日本与朝鲜半岛
文|杜德春
△馒头东传日本
馒头由中国东传日本,在日本是公认的。
如1713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村田古道著《南都名产文集》“馒头”条:日本奈良馒头为“中华林和靖末裔林净因所创制”。
此后,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华名物考》《唐风十题》之《馒头》篇中有更清晰考述:
关于馒头的做法传到日本的由来,据说是京都建仁寺第二世龙山禅师渡海入唐土之际,带回了一个名叫林净因的馒头师傅,于是,馒头就在日本流行了起来。
这是元代顺宗至正元年的事,正当我国南北朝的初期后村上天皇的兴国二年(1341)。林净因改姓为盐濑,在奈良开业,所以世称奈良馍头。他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人成了龙山的弟子,就是建仁寺两足院的开祖等以伦。其弟某在京都开了个馒头铺,据说就是乌丸盐濑之祖。这些事迹得有名,见于《雍州府志》等书。
另外,据说京都一条的虎屋馒头之祖三官是中华来的归化人,现在这家店铺依然兴隆。
△包子等传往朝鲜半岛
据韩国学者李盛雨在《中韩饮食文化的交流》一文中说,中国元朝时期,“韩国人从蒙古人那里知晓'霜花’(现在中国的包子,高丽叫'霜花’)。
在当时的首都开城出现由蒙古人与高丽回教徒开的霜花店。”
此外,“像韩国现今的生菜包饭和药果(油蜜果)都是自元朝传入,并极受欢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丽出版的汉语教课书《朴通事》中记有不少元大都饭店中的面点品种。
其卷上有一段记载云:
“咱们食店里吃些饭去来。午门外前好饭店,那里吃去来。咱各自吃什么饭,各自说。”“过卖,你来,有什么饭?”“官人们各自说,吃什么饭。羊肉馅馒头、素酸馅稍麦、匾食、水晶角儿、麻泥汁经卷儿、软肉薄饼、饼储、煎饼、水滑经带面、挂面、象眼子、柳叶子、芝麻烧饼、黄烧饼、酥烧饼、硬面烧饼都有。”
类似记载,在高丽的另一本汉语教课书《老乞大谚解》中也有。由此可以推断,元代,高丽民众中学习汉语的人,从这两本书中是可以了解不少中国面点的。至于有人进而会学习制作中国面点,也是极有可能的。
耗时数月,日本做出没馅的包子,看到价格后,网友:新的发财之路
美食,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种欲望,本来人就是要吃喝拉撒睡的,吃与喝虽说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但它是无比重要的,有了吃喝,人才能去做别的事情,去大展宏图,去为国争光!这是基本。当然,有了吃喝,也就有拉了与撒,也需要睡眠来休息。
在如今这个人人都能吃饱的年代,当然要讲究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不单单要吃饱,还要吃好。我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美誉,全国各地有数不尽的特色美食,若是真有机会,还真得全国各地跑一下,尝一尝各地的特色美食呀!
前段时间,日本耗时数月,终于做出了没有馅的包子,看到价格后,网友却欣喜地表示:新的发财之路。
没有馅的包子,让我们思考下那是什么,那不就是馒头吗?日本居然花费很长的时间,做出馒头,这是个什么奇葩的事情?接着来看。
早在2014年的时候,日本的一家“井村屋”的食品公司,就收到了许多顾客的来信,当中大多数人的感想就是,能不能制作没有馅的包子呀!
他们常年吃这有馅的包子,实在是烦死了,想换种口味呀,作为他们的忠实粉丝,自然要向这家食品公司反馈一些来自顾客的真挚的需求了,所以他们就申请,能不能制作没有馅的包子?而日本这家食品公司显然是对此很重视的,但却又是无从下手,后来,他们经过六年的时间,终于启动了这个项目。
但他们左思考右思考,终是没有想出好的法子来制造没馅的包子。幸运的是,耗时数月,他们总算是把这个包子给做出来了……
包子做出来后,竟受到试吃者的一致好评。既然食客们都喜欢,那就售卖这种包子吧!他们给包子定价为1000日元一盒,折合成人民币,就是65块钱一盒的样子。这种包子不论是从名字上来听还是,还是从图片上来看,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馒头吗?日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做一种我们太常见的馒头,着实是让我们不可思议。
而这种馒头居然还要卖六十多块钱一盒,更让人无法理解的!
网友笑喷了。故此,网友也纷纷表示:新的发财之路。我们完全可以从这边生产馒头,带去日本售卖,他们卖1000日元,我们卖800日元呀,怎么样,利润是不是也很大?这是一个天大的商机呀!新的发财之路吗?若是懒得自我生产,我们还可以做个中间商,赚个差价?哈哈~
不过网友们的调侃是调侃,事实可能还是不一样的。馒头虽说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就发明了——面粉发酵,然后放进蒸笼里,蒸出来的食品,属于中国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日本在前段时间才研制出馒头,比我们晚了几千年,我们是该感到骄傲的,可同时我们又要思索一下,日本的这种馒头是不是会更加独到一些呢?虽说不论是通过图片还是各方面描述来讲,都是与我们的馒头无异,可到底怎么说,都不能小看了别人啊!万不可大意。
不小看任何一个人,或说尊重任何一人,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么?
日本新年时的装饰风俗习惯
新年前夕,去日本的地方旅行时,拍下了日本新年前的装饰。也给友友们分享一下日本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
像我们春节贴对联,挂红灯笼一样,日本新年也挂一些或摆一些装饰物品。
前九张,是我自己拍的日本地方的新年装饰景物。
后九张,是在网上找到的日本新年时一般所用的装饰物。
一般玄关,都放用竹子,松树枝制成的大的装饰,就像第十张照片那样。
那些用草绳和花卉等做的装饰是用来挂在大门上的。
这些都是为了让神灵可以顺利地找到家的标志。那个用草编的绳子,是用来区别神域和俗世的境界线。
还有,日本新年时,家家都摆放着用糯米面制成的大馒头。日本人称之为“镜饼”,由于形状像镜子,所以被称之为镜饼。
日本古代神话里说,镜子是连接阴间与阳间的神物,经太阳光的反射,像太阳一样闪亮。所以就被作为太阳之神的“天照大神”来供奉着。
总之,各国有各国的文化习俗,各国有各国自己的信仰。
日本的这些风俗习惯也都是从古代起源,遵循日本的历史变迁,经过不断地更新进化,而逐渐形成了现在这个风俗习惯。
#文化#
#老年爱生活,随手拍#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小日本很危险,必须约束好它们!
环球时报环球时报官方账号高度警惕!为“免受中国导弹袭击”,日本要打造“亚洲最大”
内心平和
ManTo馒头箩日本地铁只要你想上工作人员都能把你推上去[狗头]
00:26太不容易了
ManTo馒头箩日本地铁只要你想上工作人员都能把你推上去[狗头]
00:26日本人搞得“白粥盖饭”,今天热门了。前阵子才刚被中国人笑过的“素包子”新发明,又搞?!
今天在好几个地方,看到有人转发日本人推荐吃“白粥盖饭”的事情。想了想,确实日本人是有饺子配拉面,拉面搭配米饭,各种主食+主食的吃饭。不过白粥做为白饭的浇头么?怎么说,也实在是有点太异常了。
于是跟在日本的朋友打听了下。发现这个事情,有那么点花边新闻的意思。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实有推荐白粥跟米饭一起吃,不过是在推广国产米的推文下面,配文是——两种口感同享的乐趣(图一)。
倒还不是什么商家,正式把“白粥盖饭”当作正式菜式对外销售。
对阿布旅行手记来说,比白粥盖饭,更正式的“奇葩商品”,还是前阵子在朋友圈热议过一阵的“素包子”(图二,图三),意思就是没有包子馅的包子。对外销售的正式价格是1080日元,6个,折合人民币大概也得合10块钱RMB一个。
这就是馒头啊!10块钱人民币一个淡馒头,搁国内可以买一筐了。
不过日本人居然,还挺喜欢这个“素包子”。各种夹肉,夹冰淇淋,夹布丁,还有烤一烤然后当汉堡皮用的(图4-图6),吃完之后,还纷纷评论说很好吃。
嗯,这么看,中国的包子铺真的可以考虑去日本开连锁,填补一下日本早餐市场的单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