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的袁枚一下子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个园子免费开放,谁都可以进来闲逛!”1749年,33岁的袁枚辞去官职,花了300两纹银,买了一座荒废的园林,改造成为免费旅游的随园。一时间,游客络绎不绝。于是,袁枚开始收租、卖书,知识付费、开发周边……
这个荒废的园林,其实自带流量。
为什么呢?
它位于江宁(今南京),乃康熙织造隋公之园。
没错,它曾经是曹雪芹祖父的私家园林,也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
不过,袁枚买下它的时候,废弃已久,破败零落。
于是,袁枚拿出全部的积蓄,对园子进行一造三改,将它建成一个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清幽迷人的私家园林,并改名为“随园”。
新建后的随园,大门敞开,围墙全拆,池沼楼台,奇峰怪石,外加各种古玩器具和海量藏书,“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这个前所未有的随园,袁枚没有一人独享,反而放话谁都可以进来闲逛!
一时间,前来游玩的人比肩接踵,络绎不绝。
有了游客,袁枚马上邀请数十户百姓,在园中养殖花卉,种植蔬菜,主打纯天然、无污染的招牌,现场贩卖,然后再按照种类和摊位,挨户收取管理费。
随园的名气越来越大,作为主人的袁枚开始卖文,他的文章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袁枚7岁熟读四书、倒背五经,12岁连中举人和进士,文笔自然不在话下。这时,他的一篇碑文,竟能要价万两黄金!
成为知名撰稿人的袁枚,顺理成章地出书卖书——
文学类《随园诗话》、美食类《随园食单》、悬疑类《子不语》都极为畅销,长期霸占各大榜单之首,“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甚至琉球、高丽等地都有读者慕名前来。

毫无疑问,这批文学类的精准粉丝,又成了一股新的流量!
紧接着,袁枚开办各种速成班、提高班,还有论坛,谈文学,讲创作,顺便推广他的“性灵说”,强调文学创作一定要忠于内心,写出真性情。
就这样,以免费旅游为诱饵,吸引客流,积聚人气,然后收租、卖书,再加上知识付费、开发周边,辞职后的袁枚一下子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愉快地开启了后半生,“壮岁归隐,享园林之乐,极声色之娱”。
这经营模式,是不是很熟悉?袁枚超前了200多年!
1798年,袁枚病逝,享年82岁。
去世后,他留下了园林一座,姬妾数人,诗文百卷,藏书过万,还有良田百顷,余银两万……
这一切,都是他凭借才华和智慧所得。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小说、电影和故事,谢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我是人间自在客》——叶楚乔
【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等,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嘉三大家之一、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与纪昀齐称“南袁北纪”。
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是清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他一生至少创作了六千三百余首诗,其中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集》收录了271首咏史怀古诗。
其辞官后隐居于南京小苍山随园,于1798年去世。
#点亮真知计划#
这样随便告个店就能获赔1万以上了,因为慈溪一家蛋糕店用了“海底小纵队”摆件,直接被判赔1万元。今年8月,经营一家蛋糕店的周先生收到了慈溪法院的传票和起诉书,显示自己被万达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起诉,原因是周先生家卖的蛋糕上,有《海底小纵队》的卡通玩偶装饰。
这种类似的玩偶摆件在很多蛋糕店都有出现,真要抓版权那不是一抓一个准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