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月饼的特点
北方人喜欢甜的月饼,而南方人则偏爱咸的月饼,而苏式月饼则是这两种文化的绝妙结合。苏式月饼的出现让人们对南方月饼的印象产生了新的认知,今天我来分享一下苏式月饼的特点。
首先,苏式月饼的馅料独特。苏式月饼的馅料以咸味为主,常见的有五仁、肉、蛋黄等。五仁馅料中含有芝麻、桂花、花生、核桃和松子,口感酥脆香甜,营养丰富,是苏式月饼中的经典口味。肉馅也分为咸和甜两种,咸肉香浓厚实,甜肉馅则加入鲜果干和糯米,口感酥软甜润。
其次,苏式月饼的皮薄如纸。苏式月饼的皮比传统月饼更薄,吃起来更加清爽。一些比较好吃的苏式月饼使用手工打的面团,表皮有着纵向的轻微皱纹,口感独特。此外,苏式月饼的制作中还会加入鲜花水,让月饼的口感更加柔软,香味更加浓郁。
再次,苏式月饼的形状别致。一些苏式月饼会特意采用别致的造型,比如用花瓣模具做成的花式月饼、小手捏成的小月饼、月亮型、圆盘型等等。这些别致的造型使得苏式月饼更具有观赏性,也成为了送礼佳品。
最后,苏式月饼的口感丰富。苏式月饼的特点是馅心丰富,口感多样。五仁口感酥脆香甜,肉类口感浓郁香醇,蛋黄口感丰富酥软,每一种口感都令人难以忘怀。
总之,苏式月饼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月饼,其独特的馅料、纤薄的皮、别致的造型和丰富的口感都为其增色不少。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苏式月饼,那么不妨去品尝一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们的美味所征服。
品味古都传统美味,探寻苏式月饼的醇香经典之道
古都南京,素有“金陵”的美称。这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城市,不仅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不仅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还有许多传统美食。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苏式月饼了。苏式月饼因为馅料丰富多样,外皮松脆酥香,内陷醇厚香甜而备受推崇。在南京,苏式月饼可以说是必吃的美味之一。今天,我们来一起品味古都传统美味,探寻苏式月饼的醇香经典之道。
一、苏式月饼的起源
苏式月饼源于南京的传统糕点——火腿面糊月饼。据说最早的火腿面糊月饼是明朝嘉靖年间,南京的一位面点师傅制作的。当时的火腿面糊月饼是用磨成面粉的绿豆、粘米粉和火腿肉泥拌成面糊,冲入圆形模具,烤熟后表层呈金黄色。慢慢的,人们开始在馅料上尝试创新,有的加入豆沙,有的加入莲蓉,有的加入什锦果仁等,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和味道。到了清朝时期,苏式月饼因为外皮烤制出的松脆口感和内馅的丰富口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二、苏式月饼的制作工艺
苏式月饼是硬皮月饼的一种,在制作时,需要经历揉皮、制馅、包馅和烤制四个步骤。
揉皮:首先需要把面粉和油混合成面团,揉到光滑有弹性,之后静置片刻醒发。
制馅:一般来说,苏式月饼有豆沙馅、莲蓉馅和五仁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制馅需要将馅料在锅里炒制,并加入糖和芝麻,拌匀后制成味道浓郁的馅料。
包馅:先将醒发好的面团按照等量分成小份,揉成球状,再按压成薄饼。将馅料放在薄饼中央,将薄饼对角线上的面翻到上面,将其封口,收口处搓成一条细缝并对折,再压扁。
烤制:将做好的苏式月饼放入烤箱中,烤至金黄色即可,一般需要十几分钟。
三、苏式月饼的创新
在传统的基础上,苏式月饼也在味道和包装上做出了许多创新。
味道上的创新:除了传统的豆沙馅、莲蓉馅和五仁馅外,现在也有红酒馅、龙眼馅、橙子馅、牛肉馅等各种各样的口味。这些创新口味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也能更好的推广苏式月饼文化。
包装上的创新:现在市面上的苏式月饼除了传统包装外,还有花式包装,比如棉麻袋装、仿文玩装、民族风装等。这些特别的样式不仅创意十足,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可以作为伴手礼,让人们用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南京味道”。
四、苏式月饼的文化价值
苏式月饼除了味道美好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南京文化:苏式月饼是南京一项传统的糕点制作工艺,与南京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南京人民会在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中献上苏式月饼,着重展示南京的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苏式月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的一部分。每年中秋佳节时,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有许多人选择品尝这份传统美味,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承中华文化。
五、结语
品味古都传统美味,探寻苏式月饼的醇香经典之道,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体验,更是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传承。希望我们在品尝苏式月饼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品味到美味佳肴,更要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和历史渊源。让我们跟随着苏式月饼的香气,走进南京的文化大道,领略传统美味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