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糖熬制酱油
1. 将砂糖熬制成酱油,首先要准备清水、砂糖和一定数量的豆蔻。
2. 将清水和砂糖放入大量器具中,用中火慢煮,直到温度达到90度时关火。
3. 将豆蔻放入蒸锅内,用中火蒸熟,然后用碗搅匀,使豆蔻颗粒均匀地溶解在糖水里。
4. 将豆蔻溶解的糖水放入器具中,用中火慢熬,使温度达到120度,开始出现微蒸气现象时,关火。
5. 把锅中的熬糖液倒入陶瓷缸中,用火焙一整夜。
6. 焙完后的糖液冷却,慢慢变稠,经过挑拣去渣,然后安上桶盖缩压蒸汽,使酱油变细液稀,色泽淡棕,即可熬制成酱油了。
二、醋熬制酱油
1. 准备好用醋熬制的原料,主要是清水、十五度醋、砂糖、豆蔻和陈醋几种主料等。
2. 将清水放入一个容器里,加热至90度,加入砂糖搅拌均匀,使砂糖完全溶解,关火待用;
3. 将豆蔻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熟,然后用碗搅匀,将豆蔻碎粉化;
4. 将蒸熟的豆蔻碎放入已煮沸的清水中,用中火慢慢熬至温度达到120度,调入十五度醋,搅拌5分钟,熬混成醋糖液;
5. 将醋糖液倒入陶瓷缸中,用火焙一整夜,将其冷却,慢慢变稠,然后用桶盖缩压,使其变细液稀,再加入少许陈醋,色泽均变为淡棕色,即可熬制成酱油了。
(一)调制酱油的原料
酱油大致有咸、甜两种口味,并有很多不同品种,因此调制酱油的原料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具有下面6种原料:
1.黄麴:黄麴是酱油调制中最重要的原料,也是酱油的核心成分,其中蕴藏着酱油的高级香气。黄麴常见的有白黄麴和陈黄麴两种,其中陈黄麴是著名的“葫芦黄麴”,具有自然香气,口感更优,而白黄麴则比较适合用于咸酱油的调制,味道上比较淡,香气不那么浓。
2.豆糊:豆糊可以起到稠化酱油的作用,一般以大豆糊和小豆糊为主,大豆糊主要用于甜酱油,小豆糊用于咸酱油。
3.食用盐:盐是酱油重要的添加物,既能调节口味,又能抑菌,它所调节出来的味道只有这种味道。
4.糖:盐和糖经常会搭配使用,糖则可以缓和盐的辛辣味,从而完美调出酱油的独特滋味。
5.食醋:食醋可以强化酱油的酸味,也可以作为发酵过程的添加物。
6.水:水用于酱油配料的稀释,因此它同样也会影响酱油的储存寿命。
(二)酱油制作步骤
1.制作豆糊:在酱油调制之前,先要制作大豆糊和小豆糊,大豆糊可以直接放入水中进行腌制,要腌制的时间宜控制在2~4小时不等;而小豆糊则在豆粉中加入少量的水,混合打碎,让豆粉外壳变得更加松散,再加入盐和少许的糖,拌和捣成豆糊即可。
2.备料:备料的时候,需要准备一定份量的黄麴、豆糊、食用盐、糖、食醋、水。
3.捞制:将准备好的材料搅拌沥干,形成捞糊,然后用大木桶放入准备好的容器当中,进行发酵捞制。
4.压榨:发酵捞制完成之后,将捞糊放入桶中,压榨出酱油,把压榨出来的酱油放入容器内,进行醇化。
5.熬制:将醇化的酱油再放入大锅中熬制,在熬制到明火时,浓程高程一直去冲打,以保证酱油的味道平均。
6.冷却:熬煮完成之后,将酱油用水冷却,将水和酱油同时冷却,以保证里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发生的香味更丰富。
(三)储存方法
1.避免阳光直射:酱油应该储存在50~60度的阴凉环境,避免阳光直射,以免使其发霉变质。
2.提高温度:酱油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将造成膨胀,因此应该定期提高室外温度,以保持酱油的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