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面窝头是一种来自中国安徽省的传统汉族食品,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流传了数百年。
2.在清朝时期,安徽省的农民们自己种植小麦,收割后又自己在家里磨成面粉,主要用作日常作食。这些农民逐渐发现,如果将小麦面粉和玉米混合,就可以制作出一种特别的食物——玉米面窝头。
3.当时的安徽省农民们用大量的玉米和少量的面粉,加上热水拌成团,形成玉米面粉团,再把它们捏成一颗大颗粒大小的面团,就是玉米面窝头了。这种滋味独特的面窝头,便很快深受清朝时安徽百姓的喜爱。
4.从清代到今天,“玉米面窝头”已经成为安徽省汉族人民最口耐的食物之一,成为当地传统食品。它被称为“安徽小吃之王”,逐渐传播出去,被正宗传统的佳肴,成为国内外饕客的宠儿。
5.因其独特的做法,玉米面窝头显得格外有滋有味,芸芸众生中一脉相承着,把它欣赏完美呈现,这便是“玉米面窝头”由来。
一、准备食材
1.200克玉米面粉
2.一碗水
3.五克凉拌花生
4.三把花椒
5.二把胡椒
6.少许盐
二、调制面糊
1.将200克玉米面粉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一碗水,搅拌均匀,使面糊变得稠稠的;
2.将五克凉拌花生放入面糊中;
3.加入少许盐,调味;
4.搅拌均匀,调制好的玉米面糊准备就绪。
三、煮窝头
1.将三把花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2.用勺子将玉米面糊逐次倒入锅中,再加入二把胡椒;
3.搅拌均匀,转小火,煮到窝头完全熟,撒上香葱即可。
四、装盘上桌
1.将玉米面窝头放入盘中;
2.淋入适量的酱油以及醋,使窝头更美味;
3.淋上适量的油,装饰上葱花,便可上桌。